农村所说的“四大家鱼”到底是哪四种鱼?为什么没有鲤鱼呢?

“四大家鱼”中没有鲤鱼,这确实让人很意外,因为在内陆淡水鱼类的养殖中,鲤鱼与草鱼和鳊鱼这三种鱼的养殖就占到了70%。按理说,四大家鱼是指我们最常见的淡水养殖鱼类,那么,为何四大家鱼中没有鲤鱼呢?我们一起来聊一下这个有意思的问题。

鲤鱼为何没在四大家鱼中?

鲤鱼作为我国最常见的养殖鱼类之一,它却不是四大家鱼。但其实,鲤鱼在我国曾经“辉煌”过,根据南宋周密的《癸辛杂识》的记载看,早在唐代以前,鲤鱼是我国最广泛的淡水养殖鱼类,也是当时市场上最常见、需求量最大的淡水鱼类。

但是,到了当朝天下“姓李”之后,这一切都变了,因为“鲤”与“李”同音字,所以当时的皇帝就下令全国范围内禁养鲤鱼,并且禁止捕捞和售卖,如果捕鱼时意外捕获到可以就地放生,也可以放到放生池中(唐代修建了大量的放生池,目的就是放生鲤鱼)。

好不容易摸索出来的养殖技术,现成的鱼苗,突然不让养了,市场必然出现很大的缺口,同时许多养殖池也空闲了,那么,此时就需要找其他的鱼类来替代,于是四大家鱼“青、草、鲢、鳙”就被人发现并推广开始,从史书的记载看,在我国宋朝时,四大家鱼就被定义了,而且有了相当成熟的养殖、运输、贩卖机制。

四大家鱼如何被确定的?

可以说如果不是唐朝禁养鲤鱼的话,兴许就没有四大家鱼了,当鲤鱼被禁养之后,人们是如何寻找替代品,并且还一下子找到了四种呢?我们不妨先从我国的淡水鱼类说起。

我国地大物博,水资源丰富,且不说1.8万公里长的海岸线,就单说内陆优质的水资源就有着多达17.6万平方公里,其中多为湖泊和河流,如此多的自然水体,自然也蕴蓄了大量的水生生物,其中就包含了鱼类。

根据资料显示,我国的鱼类有约1050种,分属18个目52科294属,其中初级淡水鱼有967种,河口性鱼类有68种,洄游性鱼类有15种,鱼类资源可以说是非常的丰富。

从接近千种鱼类中找出四种来确实有些棘手,但是如果有了标准,那么就相对容易一些了,所以,我们从鱼的习性来看一下“四大家鱼”共有的特点以及它们组合的巧妙之处。

01 四大家鱼的共同之处?

其实四大家鱼的被选择与鲤鱼先成为广泛的养殖鱼类有很大的关系,因为鲤鱼是鲤科下最常见的鱼类之一,而四大家鱼同样也是鲤科下的鱼类,这绝不是什么巧合,所以,当时人们在选择替代鱼类时,首先想到的就是与鲤鱼有些相似的其他鲤科成员,这就大大的缩小了可选的范围。

其次就是体型了。一种鱼类想要成为“家鱼”,必然要具备较大的体型,因为数量可变,但体型是由种类决定的。同样有了鲤鱼作为参考,很快人们就剔除掉了像鲫鱼之类的小型鲤科成员,将可选范围进一步缩小。

第三就是常见性了。一种鱼类的分布越广,越容易成为常见的养殖鱼类,这是因为分布广就代表着这种鱼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强,在实际的养殖中,需要考虑的环境因素就越少。

第四就是生长速度了。显然同样的饲养条件,鱼类的生长速度越快,越容易被广泛的养殖,毕竟养殖讲求的是经济效益。

接下来我们再来看一下“四大家鱼”的条件与上面四点的吻合程度,第一点不需要多说,都是鲤科的“兄弟姐妹”,第二点是体型,鲤鱼属于一种中型的鱼类,在人工饲养下,一般体长在20-40厘米,体重在3-5公斤就上市了,而其他三种鱼,均属于中型鱼类,它们的体长和体重要超过鲤鱼。

而从分布上看,草鱼、青鱼、鲢鱼和鳙鱼,这四种鱼类在我国自然分布就非常的广泛,而且在以前也是水体中最常见的鱼类,所以,分布也吻合。至于生长速度,四大家鱼要比鲤鱼更快,一般情况下二龄的鲢鱼和鳙鱼就有2公斤左右,而草鱼和青鱼甚至能达到平均2.5公斤以上,从二龄以后,鲢鱼开始发力,慢慢的超过另外三种鱼,所以在生长速度上看,四大家鱼几乎是整个鲤科下最快的。

因此,与鲤鱼“同根生”,全国性分布、体型较大以及生长速度较快是草、青、鲢、鳙鱼能成为四大家鱼的关键因素。

02 四大家鱼的奇妙组合?

四大家鱼的确立是勤劳的古人睿智的体现,因为他们对这几种鱼类的习性了如指掌,这才有了如此精妙的搭配。首先,草鱼喜欢栖息在水体的中下层,主要以水生植物为食,这样在养殖时,水生植物就有了“克星”,毕竟如果水生植物一直生长的话会污染水体的,比如浮萍如果达到一定的密度,就会使水体逐渐缺氧,水中有害物质增加。

其次鲢鱼喜欢栖息在水体上层,它们主要以水中的藻类为食,同样的藻类在水体中极容易泛滥成灾,我们在看到一些野塘时,会发现上面漂浮了一层绿色的东西,这其实就是绿藻,绿藻的大量繁殖同样会污染水体,影响水体的溶氧量,有了鲢鱼,养殖时就不怕藻类泛滥了。

第三是鳙鱼,鳙鱼喜欢栖息在水体的中上层,主要以水中的浮游生物为食,尤其是浮游动物,比如水蚤、水虿等等,这样就避免了这些原生生物威胁鱼苗。

最后就是青鱼了,青鱼喜欢栖息在水体的底部,主要以水生软体动物,比如螺蛳等为食。

这四种鱼类的栖息水层互不重叠,这样就大大降低了对养殖密度的要求,而且它们吃的食物各不相同,也不会产生冲突,并且它们的食物还对水质的维持有很大的帮助,所以,最终才说四大家鱼是我国古人智慧的体现。

写在最后

“四大家鱼”是我国最常见的养殖淡水鱼类,但是并不是常见就能做“四大家鱼”,比如鲤鱼,鲤鱼曾经是我国养殖规模最大的淡水鱼,但是在唐朝时被禁止,因此,人们才在寻找新的养殖鱼类时找到了四大家鱼,它们食性、栖息水层各有不同,适应能力强 、个头大、生长速度快,很快地就在我国大面积推广。

当然,有时候四大家鱼的这些特点会成为“麻烦”,比如美国在上世纪从我国引入了“亚洲鲤鱼”(8种鲤科鱼类的通常,其中危害最大的就是四大家鱼和鲤鱼),结果不小心在本土泛滥成灾,到现在都没有控制住,成为了最让美国头疼的“入侵物种”之一。

农村所说的“四大家鱼”到底是哪四种鱼?为什么没有鲤鱼呢?

“四大家鱼”有3个共同特征:

1、都属于鲤形目,鲤科。

2、生长迅速,抗病力强的共同特点,适于作为大众食用鱼。

3、四大家鱼性成熟后仍会继续生长。

通常我们所熟知的四大家鱼是根据四大鱼类生活在水里的层次来分的,主要就是生活在水上层的鲢鱼;生活在水中上层的鳙鱼(胖头鱼);生活在水中层的青鱼;以及生活在水中下层的草鱼。

而且鲢鱼吃浮游植物,鳙鱼吃浮游动物,青鱼吃淡水中下层的螺蚌类动物为食,而生活在水最底层的草鱼则吃水草、芦苇等食物。

这是什么概念呢?也就是说四大家鱼如果在一起饲养,必然会大大节省养鱼的成本,四大家鱼根据吃的食物成分,以及生活在淡水层次的不同,可以最大化的利用饲料和鱼类粪便,特别好养,养殖量也巨大。

说起鲤鱼,其实他才是最广为人知的家鱼鼻祖,很早之前就开始成规模的饲养了,只不过到了唐朝,因为鲤鱼的“鲤”和唐朝皇室的“李”同声,这才被禁止饲养和售卖了,售卖和食用鲤鱼的人还要承受惩罚,于是人们开始寻找其他的鱼类,这才把鲤鱼抛出在了四大家鱼之外。

但是鲤鱼的饲养依然是世界上最成熟的,不光中国,欧洲等国也早就拥有了成熟的鲤鱼饲养方式,唐朝后鲤鱼的饲养方式又传到了日本,所以说鲤鱼是全世界家鱼的鼻祖都不为过。

而且鲤鱼极其美丽,对环境适应性强,又好生养,但鲤鱼却在唐朝之后彻底离开了中国家鱼的行列,到了宋朝长江、珠江等流域的四大家鱼彻底成为了现在大家最广为熟知的“四大家鱼”。还有一个鲫鱼,同样是好似样的家鱼,却也不在四大家鱼行列。

(文/阿冰)

农村所说的“四大家鱼”到底是哪四种鱼?为什么没有鲤鱼呢?

农村所说的“四大家鱼”到底是哪四种鱼?为什么没有鲤鱼呢?

中国淡水养殖的“四大家鱼”是指草鱼、青鱼、鲢鱼和鳙鱼,这四种鱼都是淡水养殖的大型经济鱼类。

草鱼,草食性鱼类,一般喜欢居于水的中下层和近岸多水草区域,性格比较活泼,游泳迅速,常常成群觅食,草鱼生长快,个体大,最大的个体可以达到35公斤。草鱼的肉质肥嫩,味道鲜美。草鱼因为食性简单,饵料来源广泛,并且生长迅速,产量高,常常作为池塘和水库、河道的这样放养对象。草鱼常与鲢鱼、鳙鱼混养,投入青草饲养草鱼,而遗留在水中的饲料和草鱼排出的废物,以培养浮游生物,作为鲢鱼、鳙鱼的饲料。

鲢鱼,鲢鱼是一种典型的食浮游植物鱼类,鲢鱼是人工饲养的大型淡水鱼,生长快,疾病少、产量高,鲢鱼的肉质鲜嫩。营养丰富,是比较适宜一种的优质鱼种,属于大型鱼种,体重可以达到20公斤。

鳙鱼,鳙鱼主要以浮游生物为食,生长迅速,个体大,最大个体可以达到30公斤。

青鱼,青鱼主要采食螺蛳、蚌、虾和水生昆虫。青鱼个体大,生长迅速,最大个体达70公斤。

为什么“四大家鱼”里面没有鲤鱼呢?这非常奇怪,鲤鱼是世界上最早养殖的鱼类,分布广泛,而且在任何类型的水体中都可以繁殖,对环境的适应性比较强,生长快,为什么没有入选“四大家鱼”呢,那是在确定“四大家鱼”时正是唐朝,唐朝皇帝姓李,鲤鱼的鲤和李读音相同,犯了皇家的忌讳。因此不允许人们食用鲤鱼,养殖出来也没有人敢食用,养殖鲤鱼产生不了经济价值,因此就没有人养殖鲤鱼,也就没有将鲤鱼纳入“四大家鱼”。鲤鱼只能养殖在寺庙的水池中或者公园池塘中供人们观赏或者放生。

农村所说的“四大家鱼”到底是哪四种鱼?为什么没有鲤鱼呢?

其实,四大家🐟都是鲤科鱼类。

1、草鱼

中下层鱼类,主体食草。味道鲜美。可以做酸菜鱼,麻辣🐟。

2、青鱼

肉食性鱼类。长江以南较多。可以做瓦块🐟。

3、鲢鱼

俗称白鲢,滤食类,分布广泛,生长迅速。现在城市中少食,多用于🐟丸。

4、鳙鱼

俗称花鲢,大头鱼,胖头鱼。滤食性。分布广泛。做酸菜鱼,麻辣🐟,火锅比较合适。

农村所说的“四大家鱼”到底是哪四种鱼?为什么没有鲤鱼呢?

你好,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

我们经常听农村人说“四大家鱼”,很多人都不知道“四大家鱼”究竟是哪几种鱼。鲤鱼是我们最常见的鱼,而且还比较出名,比如黄河鲤,是我国的名贵鱼种。所以很多人都认为“四大家鱼”里肯定有鲤鱼。

可以肯定的是,农村所说的“四大家鱼”都是我们非常熟悉的淡水鱼,但“四大家鱼”里面没有鲤鱼。这“四大家鱼"说的是草鱼、青鱼、鲢鱼和鳙鱼,这些鱼是不是都是我们都非常熟悉的鱼种?都是农村养殖的鱼种,而且还遍布各种野外水域,是钓鱼人的至爱。

“四大家鱼”介绍

1、鲢鳙

我们口头常说的鲢鳙,它并不是一种鱼,其实它是两种鱼,是鲢鱼和鳙鱼的统称。鲢鱼和鳙鱼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有“清道夫”的作用,那就是可以起到清洁水质的作用。

鲢鱼是鲤科、鲢属鱼类。鲢栖息于江河干流及附属水体的上层。性活泼,善跳跃。以浮游植物为主食,但是鱼苗阶段仍以浮游动物为食,兼食浮游动物、腐屑和细菌聚合体等,蓝藻、裸藻、隐藻、金藻、绿藻、黄藻等均为鲢易于消化利用的浮游植物,是一种典型的浮游生物食性的鱼类。冬季处于不太活动的状态,在江河湖泊的水底越冬主要分布于中国、蒙古、俄罗斯等国。

鳙鱼是是鲤科、鳙属鱼类。主要生活于江河干流、平缓的河湾、湖泊和水库的中上层,幼鱼及未成熟个体一般到沿江湖泊和附属水体中生长,为温水性鱼类,性情温驯,行动迟缓。从鱼苗到成鱼阶段都是以浮游动物为主食,兼食浮游植物,是典型的浮游生物食性的鱼类。

严格来说,鳙鱼才是我国的原产鱼,鲢鱼虽然也是厂我国的原产鱼(原产于东亚的说法比较正确),并不是我国的特有鱼种。鲢鳙在中国分布极广,它比鲢鱼分布广泛得多,只是我们一直把它们两个物种说成鲢鳙,经常把它们混淆。鳙鱼南起海南岛,北至黑龙江流域的中国东部各江河、湖泊、水库均有分布,但在黄河以北各水体的数量较少,东北和西部地区均为人工迁入的养殖种类。

鲢鳙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以浮游生物为食,都生活在水域的中上层。都能适应比较肥沃的水体环境里,能起到清理水质的作用。以玫很多水域里禁止垂钓鲢鳙。

2、草鱼

顾名思义,草鱼是吃草的鱼类,为典型的草食性鱼类,也吃一些荤食,如蚯蚓、蜻蜓等。它是是鲤科、草鱼属鱼类。主要栖息于平原地区的江河湖泊,一般喜居于水的中下层和近岸多水草区域。性活泼,游泳迅速,喜群居,常成群觅食。草鱼自然分布于中国、俄罗斯和保加利亚,在中国主要分布于长江、珠江和黑龙江三个水系里,目前已经成功移植到亚、欧、美、非各洲等国家。

3、青鱼

青鱼与草鱼的外形很相似,它是鲤科、青鱼属鱼类。青鱼在四大家鱼里是比较特别的鱼类,它属于肉食性鱼类,以水底层的软体动物为主要食物来源,其主要的食物来源为螺蛳、蚌、蚬、蛤等,偶尔也捕食虾和昆虫幼虫,其中螺蛳是青鱼的至爱。在我国的淡水鱼类中,青鱼算是比较大型的鱼类,最大可以达到70公斤以上。

青鱼属水底层生活的鱼类,通常不游到水的中、上层。通常集中在江河湾道,浩江湖泊及附属水体多螺蛳等底栖动物地带肥育,冬季在河床或湖泊深水处越冬。它没有草鱼活跃,但青鱼所产生的力气比草鱼大得多,这也是钓鱼人喜欢钓青鱼的原因。

4、特点

它们都有共同点:四种鱼都是鲤科鱼类,只属类不一样;它们都是生长快、体型比较大的鱼种,经济价值高,每种鱼都可以长到几十斤,甚至过百斤;都适合养殖,而且可以一起混养,分布范围广,适合全国各地养殖。非常适合农村养殖,能为农民带来比较高的经济收益。

为什么没有鲤鱼?

很多人会觉得奇怪,鲤鱼同样是很常见的鲤类,同样适合农村养殖,而且,农村的养殖鱼塘里肯定会饲养鲤鱼,为什么鲤鱼不是“四大家鱼呢?其实这里流传着一段故事。鲤鱼用于养殖已经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可以说自古以来就被人养殖。而且鲤鱼还算得上是名贵鱼种,特别是黄河鲤,更是闻名遐迩!卖价一度达到上百元一斤。它没有列入“四大家鱼”,竟然与中国的古代皇帝有关!

我国古代有一个朝代,即唐朝。盛世唐朝是由李渊建立,李世民令唐朝强盛,历代唐朝皇帝都姓李,而“鲤”和“李”是谐音字。我们都知道鲤鱼(谐音“李鱼”)是用于食用的鱼类,把“李鱼”都吃了,这还了得?于是皇帝下令禁止养殖鲤鱼,而且不准吃鲤鱼。得到皇帝的命令后,所有百姓都不敢再养鲤鱼了,只能养殖其他鱼类。

而草鱼、青鱼、鲢鱼和鳙鱼相比于其他淡水鱼类来说,它的生长速度快,基本养殖一年可以达到3斤以上。以前的养殖条件不像当下这样先进,只能选择那些产量高、经济效益大的鱼类饲养。久而久之,就把草鱼、青鱼和鲢鳙列为“四大家鱼”了。反而把更好养殖、更常见的鲤鱼,由于历史原因,把它踢出了“四大家鱼”的行列。

写到最后

至于“鲤”和“李”谐音字的故事是不是真的存在,无从考究。但从唐朝的文字记载里,真的有过禁止养殖鲤鱼和禁止吃鲤鱼。所以“四大家鱼”里没有鲤鱼,它们是草鱼、青鱼、鲢鱼和鳙鱼。只是,青鱼是唯一一个肉食性鱼种,它也是体重可以长得最大的鱼种。

当然,鲤鱼虽然不是“四大家鱼”,但它相对于“四大家鱼”来,它是最常见的、最广泛的鱼类,同样适合农村养殖。从目前来看,只要农村养鲤,鱼塘里肯定会把鲤鱼放入鱼塘里,跟草鱼、青鱼和鲢鳙一起混养。这种混养更符合农村养鱼的利益,可以为农民带来更大的收益,鲤鱼依然是很有价值、值得农村养殖的鱼类。

最后建议:作为一个钓鱼人,需要文明施钓。而且,环境保护是每个钓鱼人的责任!请随手带走自己身边的垃圾,创造一个美好的钓鱼环境!如有不同观点或作者有误,可以在评论区里指正。我是钓鱼铃当,记得关注我!

农村所说的“四大家鱼”到底是哪四种鱼?为什么没有鲤鱼呢?

农村所说的“四大家鱼”到底是哪四种鱼?

即使是长久,生活在农村里面的农村老人,有时候也分不清“四大家鱼”到底是哪种鱼。我在我们村上就遇到过两位老人,已经吃了几十年的鱼了,在一天饭后,出来散步,坐在村里的大树下聊天,聊天的话题,就是“四大家鱼”,到底是“青鱼,草鱼,鲢鱼,鳙鱼”,还是,“青鱼,草鱼,鲢鱼,鲤鱼”,有一位老人就说,“四大家鱼”,没有鲤鱼,有一位老人却说,“四大家鱼”有鲤鱼,到底,“四大家鱼”有没有鲤鱼呢?

四大家鱼:

四大家鱼,是指我国淡水养殖的主体鱼 ,它们主要都是我们人工养殖的鱼类,所以称之为“四大家鱼”。

现在我们常说的四大家鱼是:青鱼,草鱼,鲢鱼,鳙鱼。

鲤鱼,并不在“四大家鱼”里面。

青鱼:又叫做黑鲩,全身有青墨色的鳞片看着有点灰黑 ,鳞片比较大 ,这种鱼体型也长得比较大 ,喜欢吃螺蛳,这种小鱼小虾,还有蚌,蚬,等等,主要栖息在水域的底层 ,吃的食物比较杂,通常是大鱼吃小鱼。

草鱼:又叫做,油鲩,草鲩,白鲩,草鱼 ,草根,身体长得比较长,稍微比青鱼小一些, 鱼鳞是青黄色,腹部若显白色,鳞片比较大比较粗。喜欢 生活在水中的中下层,是岸边水草多的地方,草鱼肉鱼苗期,食幼虫,藻类!成年之后,吃水中的各种水生植物,还有靠近岸边的野草。

鲢鱼:又叫做白鲢,扁鱼,水鲢,跳鲢。体型比较扁,呈纺锤形,头比较大,背部青灰色,两侧以及腹部白色,鳞片比较细小,体型和大头鱼相似,但是它比较喜欢跳跃,鱼性比较急躁。

鳙鱼:又叫做,花鲢鱼,黄鲢鱼,胖头鱼,大头鱼。这种鱼最大的特点就是头比较大,头长于体高。长得有点像鲢鱼,但是头比鲢鱼要大得多,所以有了“胖头鱼”的称呼,鱼头用来煲汤非常鲜美,也可以拿来煲粥,特别好喝,据说有益于智商,助记忆,延缓衰老的作用,它的背面暗黑色,鱼鳞上有不规则的黑点,鳞片和鲢鱼的很相似,很细很小。

“四大家鱼”,为什么没有鲤鱼在里面?

四大家鱼:青鱼,草鱼,鲢鱼,鳙鱼。为何没有鲤鱼呢?

这有一个少有人知道的故事在里面在里面,其实在唐代以前,鲤鱼也是最为广泛养殖的淡水鱼类,但是到了唐朝的时候呢,唐朝的皇氏都姓李,所以,鲤鱼的养殖,捕捞,销售均违背禁止,在那个时期是不能吃鲤鱼的。即使是平时捕捉到了,也要放生,如果发现谁有买卖,被抓到了就要被打的,据说要打60大板,这个处罚也是相当严厉的,并且立有相关的法律规定,普通老百姓,谁都不敢侵犯了,那些专门养鱼的鱼农户,就只能够养殖其它的品种,比如青鱼,草鱼想,鲢鱼,鳙鱼提供大家使用。这几种鱼类它的食性和 生活习性不同,非常的适合混养,在一个鱼塘里面,可以充分地利用天然的料饵和水域的空间,从而使得农户的养殖经济效益最大化,所以即使是到了现代,在日常的渔业养殖当中,也是把四大家鱼,混养在一个鱼塘里面。

看到最后大家都明白了吧,农村所说的:“四大家鱼”,分别是,青鱼,草鱼,鲢鱼,鳙鱼。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吃的鲤鱼是不在四大家鱼里面的,看完上面的内容大家都知道,为什么没有鲤鱼的原因了,看到最后喜欢的朋友就顺手点个赞,关注收藏转发一下,你会看到更多精彩有用的内容,非常感谢您的支持。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