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自然条件变化可以消灭恐龙,为什么没有消灭人类?

根据化石记录,在地球生命史上至少出现过20次以上的生物灭绝事件,其中有五次大的灭绝事件,这五次灭绝事件中,以第三次,也就是二叠纪生物灭绝事件最为严重,这次灭绝事件直接带走了当时陆地上超过70%的脊椎动物以及96%的海洋生物。

而这五次大灭绝事件都没有人类的“功劳”,是大自然的一些变化导致的,第一次的大灭绝事件是一颗极超新星释出的伽马射线暴摧毁了地球一半的臭氧层,使得太阳释出的紫外线袭击地球,导致地面及近海面的大量生物死亡,从而破坏食物链,最终导致的。

第二次灭绝事件的原因可能是因为泥盆纪植物大爆发导致了大气中氧气浓度增加,二氧化碳浓度减少,从而进入了卡鲁冰河时期导致的,在这次灭绝事件中,主要是海洋生物的灭绝。

最后一次也就是白垩纪末期的恐龙大灭绝事件,则是灭绝了所有的非鸟恐龙,这也代表着统治了地球约1.6亿年的“霸主”消失。那么,既然大自然的条件变化可以将所有非鸟恐龙灭绝掉,为什么没有没有灭绝人类呢?我们不妨以恐龙灭绝的原因,来看一下如果人类也经历这次浩劫能否存活下来?

恐龙灭绝的原因

恐龙灭绝事件也称白垩纪-古近纪灭绝事件,这次灭绝事件的原因虽然目前并没有被确定下来,但是种种迹象表明于陨石撞击有关。

首先,在20世纪80年代,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路易斯·阿尔瓦雷茨以及他的儿子沃尔特·阿尔瓦雷茨等人就发现了在白垩纪与古近纪交接地质层中的铱(Ir)含量高于正常的水平30-130倍。铱是一种自然金属元素,它们的化学性质很稳定,而且作为一种金属元素,它的耐腐蚀性是金属中最强的。只不过,在地壳中,它的含量极其的少,其平均质量比例只有百万分之0.001。

地质层中剧增的铱让路易斯有了一个大胆的猜想:恐龙灭绝是不是与陨石撞击有关?因为陨石中的铱含量虽然也不算很高,但其平均质量比例却有百万分之0.5以上。但是,当时只是停留在猜想的层面上,没有实质的证据。

直到希克苏鲁伯陨石坑被发现,希克苏鲁伯陨石坑是已发现的地球上第二大陨石坑(第一是位于南极洲威尔克斯地冰下1600米深处威尔克斯地陨石坑,其直径约为486千米),它位于墨西哥尤卡坦半岛,平均直径长达180千米

虽然威尔克斯地陨石坑比希克苏鲁伯陨石坑要大,但是这个陨石坑是在距今约2.5亿年前形成的,与恐龙的灭绝没有关系,而希克苏鲁伯陨石坑的形成时间则恰好是在距今约6500万年前,与恐龙灭绝的时间恰好吻合。

2007年的9月,美国的多位科学家利用计算机模拟计算出了造成如此大的陨石坑至少是一颗直径10千米的陨石,这次大的撞击时间造成大量的灰尘进入到大气层,遮蔽了阳光,同时大量的硫酸以气溶胶的形式进入到平流层中,光照的大面积减少让植物的光合作用变差,硫酸随着降雨形成酸雨也对植物进行了毁灭性的打击。

白垩纪时期的恐龙体型偏大,植物的大面积灭绝使得它们逐渐地消失,进而影响到了食物链上层的肉食性恐龙,只有那些体型较小,耐饿能力较强的物种存活了下来。

当然了,仅仅是希克苏鲁伯陨石坑还不足以导致非鸟恐龙的集体灭绝,根据科学家们的研究发现,在相近的时间段内,还有几次大的撞击事件发生,比如距今约6517万年前(±64万年)形成的直径24千米的波泰士陨石坑、距今约6500万年前形成的直径约20千米的银坑陨石坑等等。

这些巨大的陨石坑同样也是巨大的陨石撞击而成的,而且它们发生在了世界各地,因此,如今关于恐龙灭绝,多重撞击说是最主流的说法。

大自然的变化为何没有消灭人类?

人类如同恐龙一样,都是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演化过程,在此期间,大自然也是在一直变化的,而人类之所以没有灭绝,首先是因为人类在不断的适应环境。人从南方古猿开始算,不过才短短的400万年左右的历史,从全身是毛,茹毛饮血的生活,到如今光溜溜的皮肤和现代化的生活,人不断的靠大脑的演化来应对环境的变化。

而且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那就是人类随着大脑的演化,创造能力越来越强,这使得人有了源源不断的可以弥补自己能力不足的工具,举个例子,人类的祖先从距今约258万年前就进入了第四纪冰期。

第四纪冰期时许多不耐寒的动物灭绝了,留下的基本上都是身披毛发的动物,随着冰期进入间冰期,气温回暖,这些长有长毛的动物由于没有及时的退化掉毛发从而灭绝了。而人类就不同了,人冷的时候可以用兽皮做衣服保暖,到了温暖的时候可以将衣服减掉,这样对动物来说是灭顶之灾的自然条件变化,人类却可以轻松的应对。

当然,还有一个关键的因素,那就是人类没有经历像5次灭绝事件那样严重且极端的环境变化。

如果人类经历过一次导致恐龙灭绝的灾难,人类会不会灭绝?

如今人类是地球上的“霸主”,而曾经的侏罗纪到白垩纪地球上的恐龙也同样是“霸主”,但是人类和恐龙有一个本质的区别,恐龙是以体型和量取胜的,而人则是靠大脑取胜的,所以当环境变化时,恐龙只能适者生存,但人类是可以靠自己创造的环境去抵抗环境的变化的,举个例子,在寒带的冬季异常寒冷,但人们可以生火取暖,也可以多穿衣服来抵抗。

也就是说人类应对自然条件变化的能力要比恐龙更强一些,那么这是不是就代表人类能在导致恐龙灭绝的灾难中生存下来呢?对此,我持悲观态度。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导致恐龙灭绝是多次大规模的陨石撞击,这些大的撞击事件后,就是酸雨和遮天蔽日,在这种环境下,人类周围的植物也会大量的死掉,虽然人类可以室内种植,但是种植量太小了,显然无法满足地球上几十亿人的需求。

除此之外,大规模的陨石撞击地球,会导致地球上的火山大面积喷发、地震、海啸等自然灾害的频发,如果人类还能用室内种植应对一部分的粮食危机的话,那对于这种大规模的海啸、火山喷、地震,人类就只能“被动挨打”了。

除了这些自然灾害外,届时的病毒、细菌肆虐时,人们的应对能力将会变得更差,因为在此之前就已经淘汰了大部分人了,所以在经历过如此多的自然条件变化后,人类除非是找到了宜居的星球,不然也只有像恐龙一样慢慢灭绝的份。

写在最后

地球上经历过的五次大的灭绝事件都是大自然剧变导致的,而人类虽然如今“高高在上”,但是在大自然面前依然是渺小的,如果有一次像恐龙灭绝那样的剧变,即便是如今的人类也只有灭绝的份。

而且事实上,科学家们认为第六次大灭绝事件正在发生,而导致物种消失速率增加的罪魁祸首正是人类,所以此时的人类就像是温水煮青蛙一样,明明自己在温水中,还浑然不知,因此,我们要保护环境,爱护我们共同的家园,不然在如此疯狂的破坏大自然下,人类可能亲手将自己埋葬。

大自然条件变化可以消灭恐龙,为什么没有消灭人类?

因为恐龙破坏丛林法则,造成了世界恐慌,使自然丧失了和谐;而且只知为物贪婪,学不会修心用心,自然自然要淘汰它!

人如效仿恐龙,自然灭人何难?新冠接替旧管,过一关,又一关…。当然,最好还是人造核弹,自我毁灭,心甘情愿。

人即使死,也讲体面,尤其是不愿改变三观;变唯物为用心,真比登天还难!

大自然条件变化可以消灭恐龙,为什么没有消灭人类?

大自然消灭恐龙是一个偶然的机会,并不是必然的,而且恐龙统治地球时间远要比人类久的多,相比之下,人类统治地球的时间非常非常的短,并不是大自然不能消灭人类。且人类智商远比恐龙高,会有很多办法适应大自然。因此大自然想要消灭人类,要有天时地利人和才可以做到。以上是我个人意见,希望可以帮助到你。

大自然条件变化可以消灭恐龙,为什么没有消灭人类?

这是大自然与宇宙论之说,不必探讨。只要走好自己人生之路!

大自然条件变化可以消灭恐龙,为什么没有消灭人类?

任何种生物都有繁衍后代与自我保护的能力,当这种能力低于生存的需要,就会被大自然灭绝。恐龙虽然巨大凶猛,而智商却低,食量过大,它达不到生活的需求时就会被大自然消灭。人类的智商很高,能够适应大自然的环境。能够战胜所有的其它生物,改造大自然,因而能够连绵继续,生存下来。

大自然条件变化可以消灭恐龙,为什么没有消灭人类?

我是坚信 : 大自然可以千变万化;人类也是能够生生不息的。

因此,地球人的美好愿望就是大自然将与人类共存共荣。

即便,也许当真人类即将结束其历史使命之时,那也必定会有新新人类的横空出现。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