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大熊猫和恐龙一样已经灭绝了的话,后人能不能通过化石还原出大熊猫黑白分明的样子呢?

我一直相信恐龙是有毛发的

恐龙已经灭绝了超过6500万年,如今在我们面前展示的恐龙,都是科学家们根据化石复原而来的,但是只要是一种恐龙没有找到完整的骨骼化石,复原就有一定的出错率。

当然,这只是说它的整体形态,至于毛发的复原就更难了,因为在化石形成时,硬物更容易形成,而毛发这种较软的物质是极难形成化石的,所以到现在,恐龙到底有没有毛发还存在争议。

霸王龙新的复原图

那么,恐龙到底有没有毛发呢?假如大熊猫也灭绝了,人们能不能通过化石复原出大熊猫黑白分明的样子呢?这些问题比较复杂,我们一一来说。

恐龙到底有没有毛发?

这个问题比较笼统,因为到目前为止,科学家们发现了许多有羽毛的恐龙,而羽毛显然是毛发的一类。早在2010年,沈阳师范大学古生物研究所课题组在辽宁省建昌县玲珑塔地区发现了迄今为止,世界上最早的有羽毛的恐龙-赫氏近鸟龙

赫氏近鸟龙的化石上虽然没有羽毛,但是有着清晰的羽毛印痕,它们生活在距今约1.4亿年前,比之前的中华龙鸟早了至少2000万年。不过,无论是赫氏近鸟龙还是中华龙鸟,这些带有羽毛的恐龙都是小型恐龙。

直到2012年,我国的古生物学家在中国辽西热河生物群中发现了一具体型庞大的恐龙化石,这具恐龙化石引起了生物学家的高度重视,因为从化石上看,有明显的丝状痕迹,这些痕迹几乎遍布整个体表。

这具恐龙化石的体长为7.5米,体重约1.4吨,通过对其皮肤上的丝状痕迹的研究,科学家们确认它的体表有羽毛覆盖,只不过是像刚孵化出的小鸡那样的丝状羽毛,至此,世界上最早的带羽毛的恐龙以及世界上体型最大的有羽毛的恐龙(华丽羽王龙)均在我国,由我国的古生物学们发现。

不过,除了这些有羽毛的恐龙外,其他恐龙到底有没有毛发一直以来就存在较大的争议,这是因为对其他的恐龙来说,目前发现的骨骼化石都不完整,更不用说是皮肤轮廓的化石了。不过,我个人比较倾向于恐龙是有毛发的,只不过毛发比较稀疏而已,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以霸王龙为例来简单地说一下原因。

霸王龙是我们最熟悉的恐龙了,而在古生物界,对霸王龙的研究也相对比较多,从目前的研究看,霸王龙全身的皮肤化石基本上都已经找到,结果这些皮肤都是鳞片状的。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霸王龙如今的背部皮肤化石始终没有找到,所以就不排除其背部有毛发的可能性。这是其一。

其二,2004年,我国的科研团队在辽宁发现了一具暴龙科恐龙的化石-奇异帝龙(Dilong paradoxus),通过对该化石的研究,科研人员在其体表找到了类似于华丽羽王龙体表的绒毛,只不过,它的绒毛较为稀疏,而且主要集中在下颌以及尾椎等部位而已。

最关键的是我们说的华丽羽王龙本身也是暴龙超科下的恐龙(原角鼻龙科),所以霸王龙作为暴龙超科下的恐龙,极有可能背部是有少量的绒毛的。

帝龙复原图

说完了古生物,我们再来看一下如今的生物,在如今的动物中,河马、大象都被认为是没有毛发覆盖的,这在哺乳动物中算是另类(其实人也是如此),但其实,这些动物都是有毛发的,只不过它们的毛发较短而且非常的稀疏,再加上深色的皮肤颜色,很难被我们发现而已。

以大象为例,它们皮肤上的毛发密度最大达到了1500根/平方米(头部,其他部位平均88根/平方米),虽然与我们人类的差异很大,但是最起码证明大象是有毛的。

那么,大象有毛跟霸王龙有没有毛有什么关系呢?根据普林斯顿大学科研小组对大象毛发的研究发现,毛发对于大象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们生活在热带,体型有大,所以需要更强的散热能力,但是仅仅靠体表和耳朵散热不足以让大象“降温”,此时,它们毛发作用就出来了,稀疏的毛发没有挡住体表的散热,反而在微风下,能够让大象的散热能力提高23%。

这个研究成果,我认为对于霸王龙有没有毛发有很大参考价值,因为霸王龙生活在温暖的白垩纪时期,它们体型比大象更大,需要更强的散热能力,而且体型大更容易被烈日晒到(大象可以在树下,霸王龙上哪找可以乘凉的大树去,即便找到一颗大树,身体也有部分会暴露在太阳下)。

此时,霸王龙必然需要更强的散热能力,而霸王龙并没有发现会像河马那样待在水中,所以它们自身的散热能力就很重要的,因此,我认为霸王龙的背部可能是有毛发的,这些毛发不仅能帮助减少太阳的直射,还能够在微风下帮助霸王龙散热。

假如大熊猫灭绝,能不能通过化石复原出它黑白的形象?

这个问题的答案是否定的,因为确认一个灭绝的动物有没有毛发都是件不太容易的事情,想要确认它的毛发颜色更是难上加难。这不像是在复原灭绝动物的皮肤颜色,在我们的眼中恐龙的体色都是不同的,这些体色并不是随意加上去的,而是通过了科学的研究。

科学家们通过研究该物种皮肤表面微观结构的排列方式再与如今的一些动物进行对比,找到该排列方式对应的颜色,然后再通过皮肤表皮中残留的一些色素,最终确认该物种的皮肤颜色。

但是,这仅限于皮肤颜色,因为毛发颜色和皮肤颜色的不是一套基因控制的(事实上通过化石研究控制颜色的基因是不可能的),我们举个例子,北极熊的皮肤是黑色的,但是毛发却是透明的,如果仅仅通过皮肤的颜色去推断毛发颜色显然是不科学的。

因此,大熊猫如果灭绝,靠化石我们无法复原它黑白的身体颜色。

写在最后

通过化石去复原已灭绝的生物是有很大难度的,正是因为这样,许多恐龙的形象一直在改变,毕竟经过数千万年,甚至数亿年的地质变化,大多数生物的化石早已经残缺不全了,而且化石本身就是硬物容易形成的,对于毛发这种器官是很难形成化石的。

不过,从目前的研究以及对如今少毛的动物来看,我个人倾向于不具备羽毛的恐龙其实也是有毛发的。最后,通过化石我们可以复原出大熊猫(假如灭绝的话)生前的皮肤颜色,而且通过化石的印记,我们也能知道它有毛发,但无法复原出它们的毛发颜色,至少目前是这样的。

假如大熊猫和恐龙一样已经灭绝了的话,后人能不能通过化石还原出大熊猫黑白分明的样子呢?

现代人类会留下大量的资料,描述熊猫的样貌和颜色,未来人类不需要通过化石推测。非要用化石研究熊猫的颜色不是不可以,只是比较难,不可取。

恐龙的颜色已经无从考证,但是科学家却可以利用恐龙化石的微细结构来推断恐龙的颜色。动物的皮肤是有一些色泽的,人类皮肤的黑色是通过皮肤中的一些黑色素小体含量呈现出来的,而黑色素小体的细微结构也可能在生物化石形成的过程中留下来,科学家可以通过扫描化石成分的一些精细结构发现可能是色素的生物微细结构,然后就可以推断生物生前的皮肤颜色。恐龙的颜色就有通过这样的方式获得的证据,这样的方式未必正确,但是却可能是最接近生物皮肤颜色的推断。

熊猫毛发是黑白分明的,但其实它们的皮肤是粉红色的,通过扫描找到的皮屑(科学家找到过恐龙皮屑等组织的化石)细微结构,通过与未来存在的熊猫同科属生物皮肤精细结构的对比,是可能推测出熊猫皮肤颜色的,因为地球生物不少相似程度是比较高的。但是毛发却是另外的,不过也可以通过类似的方式推断。还有,类似于一些恐龙组织,熊猫的组织也有可能形成琥珀之类的东西,然后就可以直观地看到熊猫的颜色。

不过未来熊猫就算灭绝,未来人类也不需要通过这些方式推断熊猫的颜色,现代人类留下的影像、文字、电子记载。

假如大熊猫和恐龙一样已经灭绝了的话,后人能不能通过化石还原出大熊猫黑白分明的样子呢?

我说霸王龙其实可能长这样你信吗?

假如大熊猫和恐龙一样已经灭绝了的话,后人能不能通过化石还原出大熊猫黑白分明的样子呢?

我想如果大熊猫当时就灭绝了,后人会把他当成恐龙的一种。

假如大熊猫和恐龙一样已经灭绝了的话,后人能不能通过化石还原出大熊猫黑白分明的样子呢?

我说说我的理解。

首先,我们可以认为绝对不可能,或者干脆认为这是个伪命题。

在人类文明产生之前就灭绝的生物,已经消失在历史长河里了,除非是像西伯利亚的冰冻猛犸象一样整个保存下来,不然的话人类不可能完全将其复原出来。

就好比给你一张图片的一部分,你有可能复原出来整个图片吗?永远不能,因为这个问题不可能有答案,你也许可以通过各种推测大概复原出来,但也永远不是最真实的那个。这有点像一个哲学命题了~

至于恐龙有没有毛,我觉得无非是看恐龙到底和哪种生物更近。我们现在复原生物,都是这样一种思路。

一部分人认为恐龙更类似蜥蜴,乌龟,鳄鱼等生物,因此设计出来了无体毛,颜色以棕色等为主的经典款恐龙。

一部分人认为恐龙和鸟类异曲同工,就设计了覆盖羽毛的恐龙,设置可能是色彩斑斓。

至于你说谁说的对,对不起,证据不足。现在确实出土了很多带有羽毛的恐龙化石,但只是一小部分,我们没有证据证明我们熟知的很多恐龙,比如霸王龙,到底有没有羽毛。这还需要更多的研究,甚至,这可能是一个历史悬案。

不过有一点可以保证,没有哪位专家膨胀到说自己描绘的就是真实的恐龙,都是复原图罢了,科学就是在不断探讨嘛。

假如大熊猫和恐龙一样已经灭绝了的话,后人能不能通过化石还原出大熊猫黑白分明的样子呢?

能够照一张彩色照片是大熊猫多年的梦想。黑白分明的皮毛颜色是大熊猫最大的特点。如果大熊猫在远古时期就像恐龙那样灭绝了的话,我们能不能通过化石还原出大熊猫的黑白分明的样子吗?我想是不能的。

科学家发掘的远古时期的动物化石绝大多是它们的骨骼化石。通过骨骼化石我们可以得到这种古生物的一些信息,我们能够判断出这种生物是生活在水中还是陆地上,是和现在的哪一类动物相近。那么我们就可以参考现在的动物的一些特征,给这些远古生物的骨骼化石加上肌肉,附上皮肤、鳞片或者是毛发。至于这种远古生物的身上的毛发到底是什么样子的,我们只能去猜想了。

图示:通过骨骼化石复原的恐龙

而我们发掘的远古生物化石中还有一些非常特殊的化石。有些是动物的残留的肌肉形成的,有的则是动物的毛发形成的。有的动物化石中还有它们曾经吃过的食物。通过这些信息我们就可以更加详细的还原出这些动物生前的样子。

例如,恐龙皮肤的颜色目前没有任何的化石证据。而我们把恐龙归类于爬行动物,因此我们只能参考现在的爬行动物的颜色去猜想它们的皮肤应该是什么颜色的。爬行动物的身体都是覆盖着鳞片的,因为我们猜想恐龙的身体也是覆盖着鳞片的。后来我们又发现了一些带有羽毛的恐龙化石。我们才知道有些恐龙原来是长着羽毛的。

图示:有羽毛的恐龙

科学家也发现了许多远古时期的熊类化石。这些熊类现在已经灭绝了。科学家还原出了它们生前的样子。因为它是熊类,所以科学家在复原它们的时候就参考了现代熊类的皮肤的样子,赋予了它们有颜色的皮毛。但这只是一种猜想式的还原。

图示:已经灭绝的洞熊复原

假如我们发现了一具大熊猫的骨骼化石,我们也可以参照现代存活的熊类样子给它复原。但我觉得我们肯定想象不到大熊猫这么黑白分明的皮毛颜色的。因为在熊类中太另类了。我们也无法通过骨骼化石知道大熊猫是吃竹子的。因为国宝的牙齿和爪子看上去都像是食肉动物。

除非我们还有其他的发现,例如在大熊猫的化石发现地点也发现了大量的竹子化石。甚至我们还发现了大熊猫的粪便化石或者是残留食物这样稀缺的化石。我们就知道大熊猫的生活习性了。

图示:含有古代鸟类的琥珀化石

如果我们足够幸运,有一只顽皮的远古大熊猫爬上了一颗松树,身上沾满了松脂从树上掉下来摔死了。这只大熊猫个身上的松脂又变成了琥珀化石。琥珀化石又刚好被科学家发现了,里面的几根封存了千万年之久的熊猫毛就可以让我们知道大熊猫的毛是什么颜色的了。但是大熊猫的黑毛和白毛是如何分布的,大熊猫是不是有黑眼圈?我们又不得而知了。

图示:仅仅通过少量的化石证据很难复原大熊猫真实的样子

总之,要搞清楚大熊猫身上的哪块是黑毛,哪块是白毛真的是太难了。我们仅仅通过大熊猫的化石来准确的复原大熊猫的样是不可能的。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