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熊要杀母熊崽,母熊悬崖打架,拼死抵抗,公熊为何要杀死幼崽?
近日,西班牙卡斯蒂利亚-莱昂地区的一处陡峭的悬崖上,两头棕熊大打出手,其中一头是成年雄性,一头是成年雌性,事情的起因是雄性棕熊要攻击雌性的两只幼崽,为了保护自己的孩子,雌性棕熊拼死反抗,最终,两头棕熊双双滚落悬崖,雄性棕熊伤势过重死亡,雌性棕熊幸运的卡在了一块岩石上,得以生还。
这场打斗只持续了短短的40秒,两天后,救援人员发现了母熊以及两只小熊,不过救援人员看母熊没有受伤就在远处留了一些水果和水后离开了。那么,问题来了,为何在如此危险的峭壁上,公熊要冒险去捕杀棕熊幼崽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首先我们简单地来了解一下棕熊01 棕熊的习性
棕熊是熊科下体型第二大的熊,仅次于北极熊,现存的棕熊有着接近20个亚种(存在争议,有的学者主张有12个),它们广泛的分布于欧洲、亚洲以及北美大陆上,而在西班牙的棕熊是棕熊的欧洲亚种,也就是欧洲棕熊。
欧洲棕熊虽然没有科迪亚克棕熊那么大,但它也是个大块头,其中成年雄性的平均体重在350公斤左右,最大体重481公斤,而雌性的体型比雄性要明显的小一些,它们的平均体重在180公斤左右,也就是说雄性欧洲棕熊的体重是雌性的接近2倍。
虽然欧洲棕熊属于食肉目,但其实它们属于杂食性动物,而且植物性食物的占比要更高,平均能达到75%,这是因为棕熊偏臃肿的体型和相对较短的四肢限制了的灵活性,所以在捕杀猎物方面,欧洲棕熊要比其他食肉动物逊色一些。(不过不要忽略它的奔跑能力,它可以以56公里每小时的速度连续奔跑几十分钟)
从栖息环境上看,欧洲棕熊喜欢栖息在一些山区和森林之中,离人类的居住地相对较远,不过,在不同地区栖息的欧洲棕熊它们很少会发生基因交流,比如西班牙、意大利等国家的棕熊种群都是相对独立的,这与它们很少远距离迁徙有很大的关系。
欧洲棕熊也是典型的独居动物,它们除了繁殖期外,通常都是单独行动的,而且即便是繁殖期,雌雄棕熊也是短暂地在一起,之后由雌性棕熊独自熬过漫长的妊娠期(180-270天),然后在冬眠期生下幼崽,独自抚养。
02 棕熊的繁殖和幼崽的存活率
雌性欧洲棕熊一胎平均产下2-3只幼崽,不过有意思的现象是科学家们通过对同一只雌性棕熊幼崽的基因检测发现,在一窝棕熊幼崽中有超过29%的基因来自于2-3头雄性棕熊。通过进一步的研究,科学家们发现雌性棕熊在繁殖期倾向于与多头成年雄性棕熊交配,而且一天能有的雌性甚至与2-4头雄性交配,这样就出现了一胎生下的幼崽基因差异较大的现象。
虽然棕熊幼崽有成年雌性的照顾,但是它们在第一年的死亡率仍然达到了13-44%,到了第二年,幼崽的死亡率降低到10-15%,而在幼崽的死因调查中,除了营养不良外,最大的因素就是其他动物的捕杀了,在其他动物中,同类雄性的捕杀占比最大。
雄性棕熊为何要杀死幼崽?首先,雄性棕熊捕杀的幼崽,都不是自己的后代,而是其他雄性棕熊的后代,而它们捕杀同类幼崽的原因有两个:
第一是饥饿。棕熊虽然战斗力“爆表”,但是它们的捕猎能力却不敢恭维,还不足10%,尤其是对大型食草动物的捕猎成功率,更是低到了惨不忍睹,所以棕熊的肉类来源主要是啮齿类、鱼类、昆虫以及腐肉。
但是,这些肉食也不是唾手可得的,尤其是在秋季和春季,秋季是因为棕熊要“贴秋膘”准备冬眠,春季是因为刚从冬眠期醒来需要补充体力,此时一些成年雄性棕熊就会把目标放在同类幼崽上。其实不止是棕熊,就连北极熊也是如此,它们被发现有多次袭击同类幼崽的行为。
第二:刺激雌性棕熊再次发情。雌性棕熊一旦生产完后,至少在1年半的时间内不会进入发情期,如果算上妊娠期的话就至少两年多的时间,但是,雄性棕熊却不这样,它们每年的5-7月都会固定的发情。这怎么办呢?
雄性棕熊为了让雌性再次进入发情期,它们会主动地捕杀雌性棕熊的幼崽,而且科学家们发现这一招非常好用,当幼崽死亡后,雌性棕熊会在接下来的1周-1个月内再次进入发情期,这样雄性棕熊就可以正常的繁殖了。
写在最后同类相残虽然看起来很残酷,但是对于野生动物来说却是常有的事情,就像开头那两只棕熊一样,雄性为了食物或者为了繁殖对雌性的幼崽产开猎杀,而雌性则会拼死的保全自己的幼崽,所以才发生了惨烈的一幕。
其实,在自然界中,还有许多雄性动物会杀死同类异性非自己亲生的幼崽,其主要目的就是刺激雌性再次发情,比如狮王更替后,新狮王上任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杀死狮群中的幼狮。
参考资料:01、Stonorov, Derek & Stokes, Allen W. (1972) "Social Behavior of Alaskan Brown Bears"
02、Bellman, E.; Zedrosser, A.; Manel, S.; Wait, LP. Taberlet, P.; Swenson, JE. (2006). "The Dilemma of Female Mate Selection in Brown Bears, a Species Sexually Infanticide" . Proceedings of the Royal Society of London B: Biological Sciences . 273 (#1, 584): 283–291. Doi : 10.1098/rspb.2005.3331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