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熊攻击狼窝,狼却不敢挽救?熊和狼谁强?
2021年4月,Naliboki(纳利波基)森林中一头刚从冬眠醒来的棕熊找到了一个狼穴(深度1.5米),此时狼穴里有6只未满月的狼崽(出生10-12天),由于狼穴的洞口狭小,所以棕熊立即用自己的爪子开始刨洞,很快洞口就被刨开,6中小狼崽无一幸免的成为了棕熊的点心,而此时狼崽的父母就在不远处看着。
但奇怪的是,这对狼夫妇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幼崽被杀,竟然无动于衷。(下图为正在扩大入口的棕熊)
这一段棕熊吃狼崽的视频是白俄罗斯的动物学家瓦蒂姆·西多洛维奇放置的红外相机拍摄到的,这是迄今为止拍摄到的唯一一个完整的棕熊吃狼崽的影像资料,这个视频在5月份被瓦蒂姆公布在网络上,引发了网友们的关注和激烈的讨论。
那么,问题来了,为何熊吃狼崽,狼夫妇不上去营救呢?狼和熊究竟谁更强呢?我们一起来聊一聊这两个问题。
“熊狼”冲突白俄罗斯的动物学家瓦蒂姆·西多洛维奇能够拍到棕熊吃狼崽绝非意外,因为他与白俄罗斯国家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的伊琳娜·罗滕科教授从2004年开始就在Naliboki森林中开始了对狼和棕熊的研究了。
这才有了2021年,瓦蒂姆与伊琳娜共同发表的《白俄罗斯棕熊与狼种间的相互作用》,在这篇学术论文中,提到了多起棕熊吃狼幼崽的事件,其中比较有意思的一次发生在2019年,一对正在交配期的棕熊持续的跟踪了一对狼夫妇,在雌狼产在后,这头棕熊光顾了狼穴,将狼崽尽数吃掉。(下图为论文的原文)
究竟是什么仇什么怨,能让棕熊对狼的幼崽频频下手呢?在白俄罗森林中的棕熊是欧洲棕熊,这是棕熊下一个体型比较大的亚种,它们雄性最大体重可达481公斤,平均体重也在200公斤以上。作为一种杂食性动物,棕熊对肉食的选择标准就是能不动就不动,能吃大的不吃小的,所以,在棕熊的食谱中,肉食占比较高的是腐肉。
而狼幼崽出生时体重约500克,十几天后也就1-2千克,即便是6只,也就平均20斤,这些肉相比较棕熊刨洞的消耗来说显然是消耗大于补充的。
既然付出大于回报,棕熊为何要大费周章呢?原因就出在减少威胁上。狼对棕熊的威胁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食物争夺战。棕熊与狼最大的冲突之一就是猎物争夺,在科学的观察中,不仅仅是白俄罗斯地区的熊与狼,在北美、西伯利亚地区熊与狼都有争夺,尤其是在北美地区,狼群与棕熊和黑熊的猎物争夺更是常有的事。
尤其是狼群,虽然它们个体实力远逊于棕熊,但是它们通过前后夹击,趁机吃肉的方式大大提高了抢夺的成功率。在这种战术下,棕熊往往容易顾此失彼(去追一只狼,其他狼会在原地快速地吃肉,如此往复)。
既然狼群会抢夺棕熊猎物,那么二者的冲突就出现了,这就像斑鬣狗群会抢夺落单狮子的猎物一样,而且在非洲,成年雄狮只要看到斑鬣狗一般都会主动上去猎杀,这是一种减少竞争和威胁的行为。
因此,棕熊主动地寻觅狼崽并吃掉,与狮子捕杀斑鬣狗一样,属于减少竞争和生存威胁的一种行为。
第二:幼崽保护战。在白俄罗斯森林中,动物学家们也观察到多次狼群攻击没有猎物的棕熊,这种行为通常发生在雌性棕熊携带幼崽时,而狼群采用的战术与抢夺猎物一样,只不过这次的目标换成了幼崽。
毕竟存在生存竞争,狼也知道减少竞争者,而猎杀几乎没有攻击性和防御能力的熊幼崽,显然是减少竞争者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因此,棕熊之所以费力地捕杀狼崽,大部分原因是出于减少竞争者,一部分原因也是出于“报复”,毕竟狼群也会杀死棕熊的幼崽。
既然狼群敢主动招惹棕熊,为何在幼崽被吃时,狼不挺身而出?狼群与棕熊在自然界中可以说是打得有来有回,狼利用自己体型小、群居、灵活的优点总是能够“熊口夺食”,甚至还能将有成年雌性棕熊保护的熊幼崽杀掉。既然这样,为何狼会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幼崽被棕熊吃掉呢?原因只有一个:在这种情况下,狼如果贸然上去攻击,非但不会救了幼崽,反而会搭上自己。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从两个方面来说一下原因:
第一:实力悬殊。
在白俄罗斯森林中的欧亚狼平均体重仅有35公斤左右,而欧洲棕熊的平均体重要在200公斤以上,也就是说一头棕熊的体重是狼的6倍左右。虽然狼可以用战术抢夺棕熊猎物,甚至杀死棕熊幼崽。
但是,这属于“富贵险中求”,因为一旦逃跑速度跟不上或者反应稍慢一些,棕熊一巴掌就能将一只成年狼拍死,因此,棕熊有秒杀成年狼的能力,而狼之所以能够“熊口夺食”,关键在数量上。
第二:数量严重不足
狼虽然是群居动物,但是它们也有独居的时候,尤其是对于纳利波基森林中的狼来说,它们的独居时间要比其他地区的狼更长。这是因为每年的4-9月是纳利波基森林中猎物密度最大的阶段,此时的狼群更倾向于两两成对(1-4月是狼的繁殖期,通常4月是产仔期)或者单独行动。
正是因为这样,纳利波基森林中的狼才会被猞猁单杀(参考1997-2017年动物学家在森林中的观察)。
而棕熊吃狼崽通常也是发生在每年的4月份,此时守护狼崽的只有狼夫妇,如果是一群狼还可以与棕熊周旋,但是靠两只狼想与成年的棕熊周旋,无疑是送死,正是因为这样,面对棕熊吃狼崽,即便是身为父母的狼也只能眼睁睁的看着。
因此,棕熊吃狼崽,狼不敢营救的原因是自身实力与棕熊差异太大,再加上仅靠两只狼去跟棕熊对抗是不现实的。
最后熊吃狼崽主要集中在白俄罗斯的纳利波基森林中,其他的地区即使存在这种现象也是少数的,这是因为棕熊利用了森林中狼在繁殖期两两成对出现的习性。而在其他地区,尤其是北美地区,这里的狼高度的群居,并且从体型上看,北美地区的灰狼要比这里的灰狼更大,所以,棕熊如果想要偷袭狼的幼崽的话,风险是非常高的。
综上,狼和熊如果比单兵作战能力的话,显然是棕熊更厉害,但是如果是狼在群居的情况下,显然狼群要更胜一筹。
为什么熊攻击狼窝,狼却不敢挽救?熊和狼谁强?
2020年,一头800多斤的棕熊,趁狼群外出之际,偷偷潜入狼窝,将狼窝中的6只幼狼全部咬死,然后旁若无人的大口啃食起来,令人震惊的是,这只棕熊在吃饱喝足后,并没有选择逃离,而是挑衅一般的等待狼群归来。
然而,当外出觅食的狼群归来后,第一选择并不是跟棕熊拼命,而是一动不动的站在原地,直到棕熊拖着“臃肿”的身躯离开后,它们才跑回狼窝查看情况。
那么,平日横行无忌的狼群为什么不敢对棕熊展开报复呢?而棕熊又为何偏偏选择对狼窝下毒手呢?下面就让我们来一起了解一下。
熊为什么会攻击狼窝?
我们都知道,狮子和鬣狗是非洲大陆上的一对生死大敌,两个种族一旦相遇必定不死不休,熊和狼群也是如此,它们经常会因为争夺食物和保护幼仔发生激战,而且熊还特别喜欢去狼窝搞偷袭,具体原因有以下几点。
1.熊攻击狼窝可以提前消灭未来的竞争对手作为食肉动物的顶点,熊和狼都是生存能力极强的动物,它们都拥有十分独特的生活技能,因此两者在全世界都广泛分布着,然而这却使得它们的生活区高度重叠,尤其在食谱上更是高度重合,因此它们经常会因为猎物展开争夺战。
不过在生态系统内,动物间是相互制衡的,但当两个物种势均力敌的时候,只有最聪明,或者说最“阴险”的动物才能生存下去,熊主动扫荡狼窝就是如此,因为杀死幼狼就相当于杀死了未来的大敌。
比如白俄罗斯的森林狼就经常受到棕熊的威胁,要知道一只成年棕熊的战斗力可是极其强悍的,它们的体重甚至能达到1000斤,因此当地的狼群在选址建窝的时候,都会刻意躲避有棕熊出没的地方。
然而事与愿违,仅在2018年,动物学家们就发现了数次棕熊攻击狼窝的事件,而且攻击者还是一只体型极其硕大的成年公熊,导致一座森林中整整一年都没有幼狼能存活,致使那里的狼群只能集体搬家,从而躲避棕熊的追杀。
2.熊攻击狼窝是一种报复行为一般来说一头棕熊可以同时对付5-6只狼,毕竟它们的体重相差实在太大,因此棕熊通常会在食物争夺战中占据主导地位,不过凡事都没有绝对,一旦狼群规模超过10只,就算是成年棕熊,也得乖乖让出食物,毕竟拼起命来棕熊也占不到多大的便宜。
尤其是母熊,它们遇上大型狼群往往会力不从心,毕竟狼也是一种非常凶猛的动物,虽然不敢和成年公熊战斗,但是依靠数量优势欺负母熊还是可以做到的。
所以平日里受到狼群欺压的母熊,只能把火气撒到幼狼身上,它们依靠灵敏的感知力寻找狼窝,并趁着狼群出动时发动攻击,可以说熊攻击狼窝是出自于生存上的报复。
除此之外,作为世代的冤家,狼群面对带着幼崽的母熊也是冷血至极的,毕竟在战斗中,母熊为了照顾幼崽实力会下降一大截,虽然杀死母熊的几率不高,但是狼群完全可以凭借车轮战消耗母熊,最终成功杀死幼熊。
所以一些因狼群而失去幼崽的母熊,就会对狼群展开复仇,虽然它们不能像公熊那样肆无忌惮,但是如果将偷袭战术运用得当,母熊完全可以趁着狼群外出时,将狼窝中的幼狼一网打尽,报仇雪恨。
狼为什么不敢救援
熊看似忠厚,其实它的本性十分狡猾,只有在狼群集体觅食的情况下才会主动攻击狼窝,不过还是经常会被狼发现,那么狼发现老巢被攻击后,为何不敢救援,原因有以下2个。
1.熊会专门选择小型狼群进行攻击通常来说,棕熊是对狼群幼崽最感兴趣的熊,它们经常“光顾”无人把守的狼窝,而且喜欢在狼群外出或者只有一头孤狼的守备的情况下攻击狼窝,可以说是非常聪明了。
而且一旦棕熊确定目标后,就会极富耐心,还会频繁的在附近留下一些特殊的标记,以便可以让自己偷袭成功,最重要的是,棕熊只会选择一些小型狼群进行攻击,这些小型狼群通常只有2-5狼,战斗力并不强大。
毕竟小型狼群是很难对棕熊造成威胁的,甚至还会被棕熊打的全军覆没,而且棕熊的战斗智商也非常出色,它们会根据狼窝附近的地形,借助茂密的环境,与狼群展开周旋,所以狼群在面对“掏家”的棕熊时,根本不敢进行救援,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幼崽被一一吃掉。
2.在狼群回来之前,熊已经将幼狼杀死了棕熊看起来笨笨的,其实它们的身手非常敏捷,做事干净利落,而且根据多年和狼群战斗的经验,棕熊在攻击狼窝时,为以防万一,会在第一时间就将狼窝捣毁殆尽,并将幼狼逐一杀死,等幼狼全部死亡后,在开始享用美食。
所以狼群回来后,根本听不到幼狼的叫声,因为根本不会有幼狼存活,最重要的是,狼还是一种很理性的动物,尤其是狼王,在判断出幼狼全部死亡后,根本就不会与棕熊交战。
毕竟在成员稀少的情况下,直接与棕熊产生冲突是会团灭的,而且狼类生性薄凉,在食物匮乏的时候,还会将幼狼杀死用来充饥,甚至有时候根本不在乎幼崽的死活。
熊和狼的战斗力对比
棕熊和狼都是地球上最强大的食肉动物,它们都有着不俗的战力,而且战斗智商也非常高,是最完美的捕食者。
1.棕熊的力量碾压狼棕熊是陆地上体型最大的食肉动物,它们战斗力极其强悍,成年棕熊体长可达3米,体重超过1000斤,是真正意义上的庞然大物,而这样的体型赋予了棕熊无与伦比的力量,它们的咬合力可以达到850磅,肌肉也强大有力,巨大的熊掌甚至可以直接拍断麋鹿的脊骨,很少有动物能挡住它们的全力一击。
与之相比,狼类就要逊色不少了,即使是体型最大的不列颠哥伦比亚狼,体重也不过才160斤,简直被完全碾压,而且咬合力也不高,力量更是跟棕熊没得比,棕熊甚至不用进攻,只要一屁股坐在狼的身上也能把它压死。
2.棕熊的防御力让狼很难破防其实棕熊最强大的手段,就是它们的防御力,它们的毛发十分厚实,尤其是在冬季来临时,甚至能够达到10厘米长,简直就是一副天然的铠甲,让很多动物根本无法破防。
除了毛发外,棕熊的皮肤下还有一层15厘米厚的脂肪层,这既能保温,也能保护内脏器官,而且15厘米的厚度,就算用刀子都扎不破,简直就是传说中的“金钟罩”,十分可怕。
而且狼作为犬科动物,天生缺少攻击武器,它们没有尖牙利齿,短时间根本没办法伤害到棕熊,可以说棕熊在面对狼的时候,天生就立于不败之地。
3.棕熊的感知力让狼无可奈何我们都知道,狼感知力非常强大,然而棕熊的感知力却远在狼之上,它们嗅觉灵敏,在顺风的条件下,可以轻松闻到几公里以外的味道,据说是猎犬的7倍,远超狼类。
而且棕熊的听觉也十分强大,能轻松听到100米内的脚步声,也能轻松听到土壤松动的声音,据说棕熊就是靠着强大的听力来寻找狼窝的。
这样强大的嗅觉和听力,让它们可以轻松的规避危险,准确的探知敌情,面对狼群攻击的也可以迅速的逃掉,而面对独狼也可以主动地出击。
4.狼只能依靠灵活和速度与棕熊周旋相比于棕熊,狼唯一的优势就是速度和灵活,毕竟棕熊的体型过于庞大,导致它们在速度和灵活上要差上很多,据动物学家统计,棕熊的速度是每小时50千米,而狼的速度是每小时65千米,而且棕熊的启动速度很慢,与狼有很大的差距。
值得一提的是,狼还是一种机会主义者,它们一旦逮住机会,就绝不会手软,一旦大型狼群与棕熊激战,狼就会利用速度和灵活不停的骚扰棕熊,直到棕熊主动退走,方才罢休。
大型狼群和熊激战的案例2021年,在白俄罗斯发生了一件狼群攻击母熊的事件,当时的母熊刚从冬眠中醒来,正躲在一棵大树下面休息,结果正好碰上一支大型狼群,狼王看见了这只消瘦的母熊,顿时战意十足,率领手下发起猛攻。
刚开始母熊为了防止狼从后面咬它屁股,依靠大树进行防御,并艰难的从包围中杀出了一条缺口,开始逃命,而且母熊很机智,它为了躲避狼的攻击,拼命的往草木茂密的地方逃窜。
然而狼群在狼王的指挥下,用极为熟练的战术,将母熊多次拦截住,不过母熊实在是皮糙肉厚,虽然毛被咬的掉了一地,但一处致命伤都没有。
直到母熊跑到了一处灌木丛中,使得形势得以逆转,因为灌木丛地形复杂,不利于狼群的行动,而母熊来说却是难得的反击之地,就这样在经过几个小时的攻防后,狼群不再敢恋战,最终撤退。
总之:熊之所以攻击狼窝,既是对狼群的一种报复,也是为了提前消灭未来的竞争对手,毕竟它们在野外是经常相遇的,而狼群之所以不敢援救,是因为熊的实力过于强大,而且只挑选小型狼群偷袭,导致狼群敢怒不敢言,只能眼睁睁的看着这一切的发生。
为什么熊攻击狼窝,狼却不敢挽救?熊和狼谁强?
棕熊发现狼窝的6只幼崽,当着狼爸狼妈的面,把幼崽当“狼肉串”吃了,熊深知,斩草不除根,将来必成大患,而狼只能忍辱负重伺机报复!
事发2021年5月的白俄罗斯,动物学家瓦蒂姆·西多洛维奇教授,对外公布一个棕熊“残忍”啃食狼幼崽的真实视频,这也是迄今为止世界第一次拍到完整的实景视频。
那天棕熊在领地巡视,突然发现一个小口径的窝,洞里传来的声响让棕熊意识到里面有幼崽,于是它开始对洞穴发动挖掘攻势。由于洞口既小又深,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也只挖了一个小口子。
此时狼爸狼妈刚从外面觅食回来,嘴里还叼着肉,看到死敌棕熊围着狼幼崽的洞穴,肉瞬间惊掉了,狼妈试图赶走这不速之客,可狼爸阻止了狼妈的过激主动。
而这一切都被棕熊察觉,看到它们这么紧张,这里面一定有美味的“狼肉串”,于是原本放弃的念头又重新点燃。
于是,棕熊开足马力深挖土,皇天不负苦心熊,窝里确实躺着6只狼幼崽,看样子不足月,丝毫没有反抗能力,棕熊犹豫了一下,可能它在想:假如放过这6只狼幼崽,将来自己和熊幼崽可能就成为他们的盘中餐。
这时棕熊回头看看不远处的狼爸狼妈,然后对天怒吼,一口一个把狼幼崽啃食,那画面省去一万字......很快整个狼窝只剩一堆红色的液体和皮毛,酒足饭饱棕熊得意地离开狼窝,任凭狼爸狼妈呲牙咧嘴也不以为意。
棕熊前脚离开,狼妈飞奔着跑向狼窝,看着被糟蹋的狼窝,对天长吼三声,而狼爸一直很警觉,深怕棕熊去而复返,在它们伤心之余再来个偷袭,到时候自己的命也怕不保了。
丧子之痛,别说人类,就是毫无人性的狼,也会伤心欲绝,这是本能。
红外摄像头还记录下来:连续几个晚上,狼爸狼妈都会回到这片伤心地,每次狼妈都会进洞穴再看看,也许它在期待奇迹,然而现实就是这么残酷,这就是丛林法则,做为食物链上的一环,谁都无法避免。
一周后,狼爸狼妈接受了这个“残忍”的现实,离开伤心地重新生活,但从狼爸的眼神可以看出,棕熊犯下的血债迟早是要还的。而报复对手最狠的方式,就是用同样的手段复刻这一幕。
无独有偶,熊掏狼窝,时有发生,是偶然还是必然?2019年5月中旬,一对棕熊夫妇跟踪一对狼夫妇,在狼放松警惕的时候,悲剧发生了,狼爸狼妈跟自己的孩子天地两隔。
2018年5月底,一只公棕熊多次侵袭狼窝,狼崽命悬一线。
2018年7-9月,一只成年公棕熊发现狼群养幼崽的地方,于对这地方表现出强烈的兴趣,同时不忘在这个地方留记号,意图在窝里有幼崽的时候,再来此“狼肉串”。
狼群察觉到此地不可久留,于是偷偷把幼崽换了地方,一年后,狼繁殖的季节到了,棕熊跟随着记号找到这个地方,结果扑了空,于是就放弃这个位置。
以上的例子,让瓦蒂姆·西多洛维奇教授开始感兴趣,他从2004年就开始研究狼,特别是针对幼狼频繁死亡的事情一直在寻找答案,因此他跟团队在野外安放了大量的红外相机,经过多年的蹲守,终于拍到一段完整的棕熊攻击幼崽的珍贵视频,也就是开头棕熊吃“狼肉串”那一幕。
那么问题来了,棕熊攻击狼窝的动机是什么?为什么熊跟狼是世仇?
最大的动机就是把隐患扼杀在摇篮里!看了开头狼幼崽被啃食的悲惨命运,大家可能会同情狼爸狼妈,如果真这样想,大家就错了,要知道大自然是遵循丛林法则的,今天是熊吃狼幼崽,保不住哪天就是狼吃熊幼崽,他们不过是半斤八两。
个人认为,抛开丛林法则的天性,熊攻击狼窝,更大的动机还是为了消除隐患,要知道一只成年棕熊面对狼群,胜算不多的,如果在开阔地带三七开,到了草木丛生的地方也就五五开,当然论单打独斗,熊100%胜,可是狼有独居的吗?
瓦蒂姆·西多洛维奇教授在2021年1月,根据雪地的踪迹,高度还原了一场5狼戏1熊的战斗,可谓精彩万分,单纯从旁观者来看,这是一部精彩的动作戏,但从狼和熊的视角,那可是一场生与死的较量。
事情经过是这样的......
一只棕熊趴在一棵大树下休息,这时一群5狼团浩浩荡荡开来,当它们发现这个死敌只是中等身材后,互视一眼,然后开始摆开阵型发动攻击。
棕熊看到来者不善,但知道寡不敌众,于是采取主动防御姿态,为了防止被狼群袭后,它背靠着大树,找准时机就杀出一条缺口奔跑出去。
但狼群哪里肯放手,一旦锁定的猎物,就会至死方休。
棕熊也知道,背对对手是非常危险的,于是在逃跑的时候刻意选择树木茂盛的路线,这样可以避开狼群展开多角度全方位攻击。
然而狼是最狡猾的,它们直接抄小路,在棕熊的必经之路设下埋伏,形成迂回包抄的架势,一次次将棕熊堵住。
只要被狼群堵住,就要被狼消耗一些体力,狼的策略很简单,不跟熊硬碰硬,就是采取车轮战,一点点把熊磨死,而且这样自身耗的体力最小,受得伤害也最小。
棕熊当然知道这个套路,如果原地待命,就算狼不攻击,也会被困死饿死,因此只能采取且逃且战的策略,而且尽量依托地形,让自己不至于腹背受敌。
熊跑了3公里,被狼堵住7次,最后来跑到一片小云杉树丛,很多树倒了,这环境对熊有利。
熊在两棵倒树之间与狼展开了战斗,狼群在这种地形下施展不开,只能被熊各个击破,一只狼被熊击伤了背部,流了血,狼群见占不到便宜,最后放弃了,要知道狼的忍耐力是极强的,如果放弃也要防着是不是陷阱。
不难看出,一只棕熊面对狼群,如果没有地形帮忙,那么多半是处于下风的,可能因此会丢掉性命。
因此,熊对狼天生还是有警觉的,为了永绝后患,它们看到狼窝是绝对不会手下留情的,今天对敌人心存怜悯,他日就成了敌人的盘中餐。
那么棕熊和狼,谁更厉害?
熊狼争霸赛,三大战场见分晓!关于棕熊和狼的争端从没中断过,科学家经过大量的数据考证,他们会在这三种场合展开殊死搏斗。
第1战场:资源争夺战!
要知道肉食动物,除了同类不吃,对于食物的争夺也是在所难免的,尤其到了冬季,食物匮乏,这时候就会陷入资源争夺中。
棕熊尽管力量大、块头大,但要自己狩猎还是比较难的,所以它喜欢吃现成的食物,甚至是抢夺狼的食物,一般面对母熊和年轻的公熊,对于食物的抢夺是五五开,但是遇到成年壮公熊,就算是面对狼群,公熊也能从他们嘴里夺走食物,如果狼有不服气的,可能最后成为熊的下酒菜。
进食的狼群,攻击力会打折,如果是饥饿的狼群,就算是成年壮公熊也要掂量下。
第2战场:母熊护崽,有时候只能弃子保命!
面对母公熊,狼群不会轻易攻击,如果是遇到带幼崽的母熊,那情景就不一样了,狼群醉翁之意不在酒,它们会缠着母公熊,然后伺机偷袭熊幼崽,这时母熊就首尾不能两顾,如果保护幼崽,自己就要受伤,如果不管孩子,到是可以全身而退,毕竟狼群的目标也不是母熊。
第3战场:狼窝保卫战!
据科学家总结,在北美,熊靠近狼窝基本都是被狼赶走,因为北美的狼群更大,更团结,面对保护幼崽定会殊死一战,熊一般占不到便宜就会识趣的走开,在那里,就算是成年壮公熊基本是打不过狼群的。
但到了欧洲,例如白俄罗斯,由于地理环境的特殊性,狼群范围小很多,加上地形不利于展开最有利攻势,因此狼群对公熊、母熊也就是五五开,如果有狼窝被掏,狼爸狼妈也只能干看着,因为上去可能就是送人头。
结束语!不难看出,熊跟狼谁更强,取决于几个关键因素:
如果熊跟狼单挑,熊99%胜,留1%是怕熊骄傲。
如果熊跟狼群斗,就要看场景了:
在开阔的场地,狼群的数量越多,熊的胜算越小,甚至会被狼群采取车轮战耗死。
在草木丛生的地方,狼群数量一般不会太多,这时候熊可以利用地形,对狼群还有优势,如果把熊逼急了,一巴掌一只狼也是有可能的。
当然熊攻击狼窝,狼一般是不敢救的,因为狼首先是想到的自保,狼是在猎食的时候团结,真要去送首血拼命,估计都怕,因为狼太聪明,谁都不愿意当炮灰。
但是狼攻击熊窝,熊是一定会去救的,这时候就是单兵作战的优势,在父爱母爱的光环下爆发巨大的能量。
那么大家觉得,熊跟狼,谁更强呢?
为什么熊攻击狼窝,狼却不敢挽救?熊和狼谁强?
在北亚的针叶林中,一只棕熊扒开深藏地下的狼穴,将几只还不足月的狼崽咬死后,正要享用一顿“仔熊大餐”,突然,随着一声怒吼,外出觅食归来的母狼凶狠地朝棕熊扑了过来。
棕熊显然被这位不速之客惹怒,挥出右掌,一下将母狼拍出四五米远,它正要上前继续追杀时,只听周围响起此起彼伏的“嗷嗷”叫声,棕熊知道狼群就要回来了,顾不上到了嘴边的猎物,吓得仓皇而逃。
这是2018年5月,俄罗斯生物学家苏马罗科夫在西伯利亚丛林中观测到的一个景象。
在自然界,老虎、狮子、熊、狼等都是处于食物链顶端的猛兽,它们虽然存在竞争,但大体上是平衡而稳定的,不存在某一种动物对另一种动物形成强烈的抑制、排挤甚至猎杀。大型成年猛兽之间是较少直接冲突的,它们往往相互回避,狼与熊之间同样如此。
但是,这种稳定的关系是指成年猛兽之间,而彼此杀害对方幼仔却是自然界非常常见的一种现象。在欧洲,有一种大型野猫——猞猁,就以袭击狼仔闻名于世,以至于一些生物学家曾经误以为它是狼的天敌。它们的身体虽然只有狼有一半,但它们往往乘亲狼外出时,将幼狼一窝端。而狼对猞猁也采取了相同策略,反过来杀死猞猁的幼仔,二者相恨相杀了多少年。
狼与熊、熊与猞猁之间,也都存在这样相互伤害的现象。猛兽之间为何会发生这种情况呢?原因如下:
1、相互之间在食物、领地上存在竞争关系。它们对鹿、羊等有蹄动物都非常感兴趣,你多吃一口,我就要少吃一口,所以,乘你的幼仔还没长大,我先灭了它,省得为自己留下后患。
2、蚊子虽小也是肉。幼仔的肉虽少,但捕猎无风险,更何况细皮嫩肉的,味道更好。可惜,没有孜然,不然,味道更加美妙!
3、同类之间也会发生捕杀幼仔的情况,其原因除了上面两个之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抢夺雌性!
狮子、老虎、熊这些动物有种奇特现象,当雄性发现带有幼仔的雌性后,要想方设法杀死对方的幼仔,迫使雌性接受自己,然后怀上自己的后代。
当然,这种现象不会发生在狼身上,因为狼是严格的“一夫一妻制”,一旦两只狼好上了,就会一辈子在一起,直到一方死去,另一方才可能再找“配偶”。这一点,人类甚至不如狼。
综上所述,熊会袭击狼窝,狼也会袭击熊窝。
那么,成年熊与成年狼,哪一个更厉害呢?我们先来进行一下比较:1、个头上,熊占优势。熊的体长可达2.8米,体重可达500公斤。而狼则要小许多,最大的狼也不过1.5米,体重80公斤左右。在动物界,块头大要占很大优势,熊一巴掌就可以把搧出好几米。
2、论“武功”,熊的本领更加高超。动物中,攻击技能最强的要数猫科动物,灵活敏捷的它们,闪转腾挪,技能丰富而实用。
排名次席的,大约是熊了,它们能够站立,拍打、推搡、撕咬样样精通,并且力大无穷,爆发力惊人,百米冲刺速度更是超出想像。
而狼的技能则要逊色很多,它除了耐力强外,主要的攻击手段就是牙齿,猎杀猎物时,就只会“一招鲜”:冲上去死死咬住对方脖子,直到对方断气。
3、“打群架”,是狼的拿手好戏。狼既可以孤独地流浪,也可以团结起来团体作战。
狼以血缘关系组成狼群,狼群内分为三个等级:头狼、次级狼、边缘狼。一个狼群一般六七只,多的可达二十多只,这样一支“部队”,即便是老虎、熊这样的大型动物见了,也要害怕。
事实上,在北亚和北美,就有棕熊和美洲狮被狼群袭击的事件发生。
所以说,狼与熊对垒时,一对一,狼当然不是对手,但当面对一个狼群时,熊也只有抱头鼠窜的份!
但是,凡事都有例外。有时,一两只狼也敢攻击熊,这又是怎么回事呢?原来,熊有冬眠的习惯,冬眠中的熊几乎没有攻击能力,聪明的狼往往选择这个时候下手,将熊从洞穴中拖出,向昏昏沉沉的熊痛下杀手。
一位在加拿大曼尼托巴地区从事导猎工作的男子汤姆•艾斯沃夫,曾向媒体介绍,这一地区,每到冬天,常常可见几只狼将冬眠中的熊拖出洞穴并杀死。以致人们不得不在林子里安装更多的摄像机,以防止熊被狼猎杀。
杀戮在自然界虽然处处存在,但数百万年来的自然进化,动物之间已形成了一种默契,存在竞争关系的动物会相互躲避,一般情况下不会形成直接交锋。所以熊与狼之间虽然也在彼此伤害,但它们最大的危险却还是来自人类。不断增长的人口在不断挤压它们的生存空间!更多文章,敬请关注千年兰亭。
为什么熊攻击狼窝,狼却不敢挽救?熊和狼谁强?
熊敢把野狼按地上爆揍,也敢把野狼的幼崽当辣条吃,而野狼只能眼睁睁看着,并且只能寻找机会伺机而动,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以前我还有所不信,看完以后我真的不能不信。
故事发生在很早以前,大约在1988年的时候,一位居住在农村的村民有幸接触到一个探险队伍,更难得的是受到探险队的邀请一同进入大山深处探险,而探险的时候发现有趣的一幕,一头体积庞大的眼睛熊正在拿鬃狼的幼崽当辣条吃,而野狼此时只能发哀嚎般的叫声希望能吓退棕熊的攻击,见到不起作用只好眼睁睁的看着幼崽落入熊口。
1988年3月4号,探险家一行人来到亚马逊热带雨林探险,来之前详细查阅资料,并在附近村民家居住了一晚上,听完村民的详细介绍并且邀请村民一同探险,一方面村民熟知丛林里的野生动物,一方面村民对路况比较熟悉,如果遇到突发事情也好迅速撤退。
许诺了一些诺言,村民欣然接受邀请,当进入亚马逊丛林时,发现周围到处都有野生动物出没,以前虽说经常探险也并没有遇到凶猛的动物,更何况现在遇到的是没有见过的动物,这可真把探险队员吓坏了。
好在村民比较了解,说到:这就是当地最常见的密熊,而且和浣熊属于一个品种,非常友好不会攻击人,众人才放松警惕。
慢慢的一路前行,在前行的同时还不忘拍照留念,一路上欢声笑语可当来到丛林深处时,发现两头眼睛熊一只正在攻击鬃狼的窝,一只正在拿鬃狼的幼崽当辣条吃,而此时鬃狼只能眼睁睁的看着,也只能发出哀嚎般的吼叫声。
眼睛熊攻击鬃狼的窝此时村民和探险员拿着望远镜观察着一切,发现这个狼窝深度一米左右,周围还有一些草丛和树枝遮挡,而且洞口非常窄小,里面有七~八只幼小的狼崽,但让人意外的是,一头成年的眼睛熊体积是成年狼的2~3倍,这么窄小的狼窝眼睛熊是怎么做到的,而且眼睛熊并不像黑熊和棕熊一样,在亚马逊丛林眼睛熊可以说是素食动物。
此刻通过细心的观察,发现眼睛熊正用它那锋利无比的巨爪一边拍打着狼窝,一边向外刨土,就这样一步步摧毁狼窝,拿起狼的幼崽当辣条吃了起来。
可让人更想不到的是,旁边的鬃狼就这样眼睁睁的看着,发出无奈的吼声,却不敢向眼睛熊发起攻击直到眼睛熊离开为止,鬃狼才向狼窝走去,试图寻找小狼的踪迹。
一路跟随经过一番寻找,鬃狼并没有发现任何踪迹,但依然没有放弃,试图紧跟眼睛熊的去向,等到何时的机会向眼睛熊发起进攻,另一边的探险人员也小心翼翼的跟随其后。
这时探险人员经过几个小时的观察,发现两头眼睛熊形影不离,而鬃狼势单力薄,一直没有下手的机会,就这样又经过两小时的观察鬃狼依然没有机会,最后鬃狼只好无奈的放弃,从这个故事中可以看出狼是害怕熊的,但有些狼会找机会攻击熊,而有时候狼会无奈的选择放弃。
熊在什么时候会攻击狼首先熊会在饥饿的时候攻击狼,不但攻击狼,而且还会攻击比自己弱小的动物,毕竟丛林法则是不可改变的,如果此时熊在饥饿的时候刚好发现狼窝,那么小狼无从幸免。
其次在熊和狼争夺食物的时候,熊会主动攻击狼,一方面是证明实力,另一方面也是熊基本没有天敌,这时聪明的狼一般不会正面对抗,而是利用小巧玲珑的身躯快速叼走一块食物。
最后可能是,狼惹到熊的时候才会受到熊的攻击,一般这种情况不会出现。
狼窝受到熊攻击的时候为什么不挽救上诉说到熊基本没有天敌,在动物界熊是大型食肉动物,就算面对非洲狮或者东北虎熊也不会落在下风,而且熊的体积比一只成年的狼要大上2~3倍,在没有任何防备的情况下,狼主动攻击一头成年的熊,无非是以卵击石。
更何况一只成年的狼,面对一个勇敢的成年人都不一定打得过,而且狼的天敌数不胜数,拿什么跟熊对抗。
熊和狼谁厉害首先肯定一点熊肯定比狼厉害,但有一些情况熊也会处于下风,众所周知狼属于群居动物,如果一头成年的熊面对5~8只的狼有可能会不战而逃,如果1~2只狼面对熊的幼崽或者还没有成年的熊,或许有战胜熊的机会。
不过狼属于聪明的动物,在面对成年的熊不会发起进攻,狼群面对一两头熊的时候,在没有抢夺地盘或者争夺食物的情况下也不会主动发起进攻。
最后我想说狼虽说也很厉害,但面对熊的时候也会落在下风,森林深处一定有弱肉强食,但丛林法则动物也必须遵守,所以我个人认为狼在面对熊的时候是完全打不过的,更别说主动攻击熊了,希望我的答案对大家有一定的帮助,喜欢的请点赞,收藏,加关注,谢谢大家。
为什么熊攻击狼窝,狼却不敢挽救?熊和狼谁强?
棕熊当着狼爸狼妈的面,将一窝6只狼崽全部杀死并吃掉,而狼夫妇只能远远地看着,对棕熊的所作所为毫无办法。
2021年5月,白俄罗斯动物学家瓦蒂姆·西多洛维奇教授在网络上公布了一条棕熊攻击狼窝的视频。视频显示,一只400公斤的棕熊觅食时发现了一个狼窝,狼窝里有6只狼崽,而狼爸狼妈都外出捕猎去了。
食肉动物棕熊自然不会放过眼前的美食,它对狼崽起了歹心,不过这个狼窝是由狐狸巢穴改造的,洞口比较小,而且洞穴的深度有1.5米左右,体型庞大的棕熊够不到里面的幼狼。
本以为棕熊会因此放过这一窝狼崽,谁曾想它竟然用长达8厘米的利爪刨开了狼窝,并将只有十几天大的狼崽全部抓出来吃掉了。
这一切正好被刚刚赶回狼窝附近的狼爸狼妈看见了,然而两只狼不敢出现在棕熊的视野当中。直到棕熊吃干抹净并且离开一段时间之后,狼夫妇才回到狼窝查看情况,试图找到幸存者。
然而现实是残酷的,一窝狼崽全部都被棕熊吃掉了,狼爸狼妈看到的只有一片狼藉。由于担心棕熊会返回,狼夫妇在狼窝附近待了一会就离开了。
视频还记录到了接下来几天的情况,狼夫妇几乎每天晚上都会回到狼窝附近查看,不敢相信此前发生的一切,直到一周之后,它们才彻底放弃了寻找狼崽,开始了新的生活。
这是动物学家首次拍摄到的棕熊攻击狼窝的完整视频,其实棕熊捣毁狼窝的情况并不罕见,甚至可以说只要棕熊发现了狼窝,都会毫不犹豫地发起攻,吃掉里面的狼崽。而守护狼窝的成年狼对此毫无办法。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棕熊攻击狼窝时,狼不敢反抗?熊和狼究竟谁更加强大?下面我们就来聊一聊这个话题。
1、棕熊为什么会攻击狼窝?一般而言,食肉动物不会将食肉动物列为食谱上的常客,它们之间的争斗往往是为了争夺领地或者猎物,而且一方战败后,胜利的一方也不会穷追猛打。但如果发现了对方的巢穴或者幼崽,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都会想方设法杀死对方的幼崽,以消除未来的威胁。
那么棕熊为何会攻击狼窝呢?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1、这是一种竞争行为
不同物种之间的关系通常有三种:掠夺关系、共生关系和竞争关系。如果两个物种栖息在同一环境,生存方式又高度类似,猎物高度重叠,那么就容易出现你死我活、非此即彼的关系,这种关系就是竞争关系。
在有些地区,棕熊与狼会生活在同一片森林,它们的猎物非常类似,都是以栖息地的食草动物为食,那么棕熊与狼之间就会形成竞争关系。
为了减少竞争者,双方都会想方设法减少彼此的数量,但成年个体之间的斗争风险太大,那么只能向幼崽下手。
因此为了减少将来的竞争者,棕熊发现狼窝之后会毫不犹豫地进行捣毁。当然了,如果狼群发现了棕熊的幼崽,在确定没有成年棕熊保护的情况下,也会试图将其杀死并吃掉。
2、这也是一种捕食行为
虽然食肉动物很少捕食食肉动物,但在食物匮乏或者实力碾压的情况下,实力较强的一方不介意冒险捕食实力较弱的个体。
棕熊属于肉食性动物,它们还是栖息地的顶级掠食者,它们以角鹿、、狍子甚至野猪等大众熊哺乳动物为食。而且除了老虎能与之一较高下外,其他大部分食肉动物都不敢招惹棕熊。
所以当正在觅食的棕熊发现一窝狼崽时,在确定附近没有大型狼群后,会将狼崽当成食物来捕食,它们会利用自己长达8公分以上的爪子捣毁狼窝,抓出里面的幼崽大快朵颐。
如果狼窝附近有成年个体存在,棕熊通常不会对狼窝发起攻击,因为它们犯不着为了狼崽这一丢丢猎物与狼群搏斗。
3、这还是一种报复行为
前面我们提到,棕熊与狼之间存在竞争,虽然狼不是棕熊的对手,但有时候狼群也会攻击个体较小的年轻棕熊。而被攻击的棕熊的父母,很可能会对狼群展开报复。
2018年,动物学家们曾观察到一只棕熊连续光顾同一个狼窝三次的情况,每次狼窝里有幼崽出生时,这只棕熊就会前来偷袭,将狼崽全部杀死,这种行为并不常见。
后来动物学家们发现,原来是这群狼此前对棕熊的孩子发起过攻击,棕熊与狼爸狼妈之间早有仇怨,攻击狼崽纯属报复行为。棕熊的智商很高,它们已经拥有了记仇的能力。
总体来说,棕熊攻击狼窝的行为是一种竞争行为,旨在减少狼这种动物的数量。当然了,对于肉食性的棕熊来说,能吃上一窝狼崽也可以填饱肚子。
2、狼为什么不敢挽救?文章开头介绍的棕熊攻击狼窝事件中,棕熊捣毁狼窝并吃掉狼崽时,狼爸狼妈根本就不敢上前挽救,这是为何?其实问题的答案很简单:狼打不过棕熊!
从体型上来看,成年棕熊身长2米~2.8米,体重高达400公斤,而一只成年灰狼的体重约为35公斤,棕熊体重是狼体重的10倍以上。对于食肉动物而言,体型越大往往意味着战斗力越强,总之对于狼来说是个庞然大物,狼根本就不敢上前挽救。
从战斗力上来看,棕熊看起来憨态可掬,但它们其实是非常凶猛的掠食者,它们的猎物是角马、狍子以及野猪等大中型哺乳动物,而且往往是单独猎杀。狼虽然也会捕食大型猎物,但需要一个群体,四五只狼才能捕食一只角马。
棕熊的攻击力十分强悍,它们体型庞大,皮糙肉厚,拥有强大的掌击力和长达8公分以上的利爪。棕熊的掌击力高达1000磅以上,用力朝着狼身上一拍,就能马上让狼失去战斗能力或者身受重伤。
你可能会说,狼群的力量应该可以与棕熊抗衡了吧!确实如此,一个由十几只狼组成的狼群祖儿是有能力与棕熊一较高下,但遗憾的是,超过10规模的狼群非常罕见,更别说几十只规模的狼群了。
在森林中生活的狼群规模更小,因为密林丛生的环境不适合大规模狼群的捕猎,狼群大多以一对配偶和它们的孩子们组成,规模非常小。
所以说,当棕熊捣毁狼窝并吃掉狼崽时,狼父母不是不想挽救,而是根本没有实力挽救。如果它们贸然上前,被吃掉的恐怕就不止是狼崽了。
3、熊和狼谁更强大?就个体而言,狼无论如何都不是棕熊的对手,棕熊的生态位显然要高于狼。不过狼凭借群体生活和集体作战的方式,仍然能在食肉动物中获得一席之地。
2021年1月,白俄罗斯动物学家首次公布了一次狼群袭击棕熊的案例细节,他们根据雪地的痕迹还原了一场争斗的经过。
报告显示,一只体型中等的棕熊正在树下休息,此时不远处有一个由5只狼组成的狼群正好经过。狼群发现棕熊后,竟然毫不犹豫地上前来挑衅,并试图把棕熊当成猎物来捕杀。
棕熊见对面来势汹汹,认为自己不是对手,一边与狼群周旋,一边往密林的方向逃跑。狼群一只追逐棕熊3公里之远,并在此期间围堵了棕熊7次。最后棕熊跑进了一片树林,狼群发挥不出群体优势,才放弃了对棕熊的追捕。
所以在棕熊与狼的对决中,谁能取得胜利跟两方面的因素有关:
其一,狼群规模大小决定了孰强孰弱
棕熊在个体上具有碾压狼的能力,但如果狼群的规模够大,就敢于挑战棕熊。狼群的实力是恐怖的,它们擅长包围对手,并采用轮番上阵的战术消耗对手,直到对方精疲力尽时,狼群才一拥而上发起致命攻击。
所以当一群狼遇到个体较小的棕熊时,通常会尝试与之一较高下,而棕熊也会选择逃跑,不敢与狼群正面较量。
其二,作战环境影响实力的发挥
环境因素对狼群实力的发挥有很大的影响,在开阔的环境里,狼群具有数量优势,可以在对棕熊形成围捕,棕熊会稍逊一筹。
但如果在丛林之中,狼群的群体优势就没那么明显了,棕熊完全可以背靠大树,对狼群展开防御,狼在森林里通常也不敢招惹棕熊。
因此从整体来看,棕熊要比狼强大,只有狼群规模够大,又处在开阔的环境时,狼群才具备与棕熊一较高下的实力。
4、结束语生活在同一片区域的狼和棕熊存在竞争关系,棕熊为了消除竞争者会对狼窝发起攻击,而由于实力差距以及规模较小,狼不敢对狼窝进行挽救。
虽然会有狼群袭击棕熊的案例发生,但从整体上来看,棕熊要比狼强,而且强很多!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