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普遍都说股市要去散户化,那么去散户化的意义和目的又是什么?
在我国证券市场,想去真正去散户化,可能性也不大,其实也不需要,因为金融市场会做好自我调整的。因为东方和西方思维也不一致,我国的很多民众还是习惯于做自己的直接投资,并不太多的喜欢委托他人或者购买基金去做间接的投资。
其实看美国的数据,也没有大量去散户化。在前两个月沸沸扬扬的美国散户结合起来,吊打华尔街精英事件中,我们也就看到了,其实美股市场中散户的数量是不少的。从美国证券网站查查,从2019年最新的数据显示,美国散户也就是家庭户直接持有股票的比例约为40%左右。这个比例可也是不低呀。
而我国A股证券市场,整个散户投资者的数量达到将近1.6亿户。在2020年6月显示的数据,我国A股散户持有13.07万亿元市值,占比28.64%,其中账户金额在50万元以上的投资者数量不到4%。这样看来,我们的散户持有股票比例还不如美国散户呢。
所以现在去散户化已经成为了一个相对的伪命题。过去一直说去散户化,就是因为总恐慌散户追高杀跌,造成证券市场的动荡加剧,而且散户损失有可能也比较大。但是在2021年过年之后的大调整中,大家就看明白了。其实散户还是稳定证券市场的重要力量,大部分散户都是呆若木鸡,埋伏不动。而很多基金反而是积极调仓,造成了一些龙头股白马股的暴涨暴跌。
我国的散户比例为什么现在已经这么低了?还不到30%。其实在这几年,我国在大力建设机构化投资基金的建设,不论是公募基金还是私募基金发展规模都很快,成长速度也很快。所以在2018年、2019年、2020年中,散户数量虽然增长了,但是持股的市值总额增长不快。而机构基金规模增长的是更大了。
其实现在更应该去整顿基金和机构。他们对于我国证券市场的稳健发展造成了比较大的威胁。原因就在于前几年规模增长太快,很多基金经理根本没有驾驭大资金的能力和经验,同样也没有成熟的投资理念,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基金的净值暴涨暴跌。导致引发赎回和购买也是暴起暴落。就例如网红基金经理,净值暴涨的时候叫坤坤,净值暴跌的时候被人咒骂,但是他有着什么样的对策吗?也没有一个坚定的长期投资策略。成名主要就是靠每天直播。
总体来说,现在提到去散户化没有太多的意义。此时更应该进行证券市场的规范管理,打击那些违规违法现象,保护散户的权益不受损害。
现在普遍都说股市要去散户化,那么去散户化的意义和目的又是什么?
个人观点:现在并没有普遍都说股市要去散户化,股市去散户化是不可取的,散户是股市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去散步化不利于股市的发展,任何一个市场都需要不同层次的人员,才能保持市场的活跃性和流动性,在股市,散户和大户都有亏有赚,有很多散户经过数年的积累变成了大户,而一些大户、一些机构投资者机构投资者也并不见得比散户投资者成熟多少,只不过他们比散户投资者多了资金优势,信息优势而已,在A股市场中经常性地亏损,比如一些机构投资者参与定向增发,最后被套牢,自2019年以来截至今年4月28日收盘,共有280家上市公司实施了增发,而其中73家上市公司跌破发行价,占比达到26.07%。
1、白银有色2019年4月增发价为6.15元,增发日收盘价为4.59元,增发当日亏损幅度为25.36%,至2020年4月28日收盘价为2.59元,亏损幅度达到57.88%;
2、万达电影2019年5月增发价为33.20元,增发日收盘价为20.13元,增发当日亏损幅度为39.39%,至2020年4月28日收盘价仅为15.53元,累计亏损幅度为53.22%。
3、中国铝业2019年2月增发价为6元,增发日收盘价为3.87元,增发当日亏损幅度为35.50%,至2020年4月28日收盘价仅为2.77元,累计跌幅为53.83%
4、联创股份增发价为9.37元,增发日收盘价为7.06元,增发当日亏损幅度为24.65%,至4月28日收盘价仅为2.17元,累计亏损为76.84%。
5、众信旅游增发价为10.71元,增发日收盘价为6.49元,增发当日亏损幅度为39.40%,至4月28日收盘价仅为4.65元,累计亏损为56.58%
二、任何一个市场都需要充足的流动性,目前散户投资者持有的流通股市值占比为40%左右,一般法人占比30%左右,国内机构投资者占比20%左右,因此散户占到了股市的最大比重,在股市不可能没有散户的参与。毕竟A股市场包括了蓝筹股和中小创,而且近年来A股市场发行的新股有70%以上属于属于中小创范畴。如果没有散户的参与,市场的流动性将大打折扣。试想如果散户的资金流出市场,必将导致市场恐慌而形成大幅抛售,但又面临缺乏资金接盘的局面,最终是没有交易量的断崖式下跌。
现在普遍都说股市要去散户化,那么去散户化的意义和目的又是什么?
去散户化,严格来说很不准确。股市建立之初,目的就是扶植国有企业,面向有人经济实力的人去融资,当时国内机构还很少,大多是自然人,这些年A股一直围绕着这些自然人来运作,之所以交易所没有沿用国外的T+0,也是原于我们国情不同,要有一套适合自己的规则。
20年4月1日金融服务业全部放开,加入世贸组织后,考虑我国是发展中国,世贸组织给了我们几年的缓冲期,国家也充分利用了这几年缓冲期(而且还把它延长了),构建自己的规则体系。
说是去散户化,那只是一部分人对以后预期的一种假说,金融服务业放开也就意味着,很多投行,国外机构光明正大进入中国金融市场,跟国内的机构进行竞争,别人有着先进的管理经验,对市场规则的把控,法规的应用,都是优于我们的,唯一我们占优势的就是本土化,前期已经入驻市场多年。
散户都不能应付国内的这些机构,何况是国外有资金,有经验的投行也加入得到这个市场,就像羊群不但要面对狮群而且要面对虎群(比喻不恰当),国内的散户如果不依靠机构,就会被吃掉,不管是依靠国外机构还是国内机构,最总要交给市场选择。未来的市场都是机构在操作,散户入伙机构,规避风险。
去散户只是一种未来的预期,至于多久不好说。
现在普遍都说股市要去散户化,那么去散户化的意义和目的又是什么?
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首先在要知道到底是谁一直在提“”去散户“”这件事。目前来看市场上声音最大的是证监会和公募基金为代表的机构。
那么接下来我就从这两个角度分析一下去散户化的意义和目的。
首先,证监会一直提倡这件事最大的目的就是保护中小投资者。毕竟中国股市监管制度目前并不健全,前有一堆类似獐子岛这种坑爹的上市公司,后有一群嗜血的游资庄家操纵股价收割散户。证监会在内不断加强监管,通过顶层设计规范股市。在外它也得通过改变散户的投资方式,尽可能的帮助散户降低风险控制损失。不然亏着钱的散户天天跑到证监会交易所的门口拉横幅,领导们怕是也吃不消。
其次,就是公募基金为代表的投资机构是推进去散户化重要力量,毕竟中小投资如果不直接参与股市了,剩下的投资渠道就只剩下它们。样既符合他们的自身的利益,也能帮助领导们分忧解难,简直两全其美。
当然这都是开玩笑的话,去散户最终的意义和目的是帮助我们中小投资者能够在较为安全的情况享受到企业和社会发展的红利。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个行业培养出众多优秀的企业,家电巨头格力和美的,互联网的阿里和腾讯,消费领域的海天和茅台。随着经济的发展它们仍然会不断创造更大的价值,给投资者带去丰厚的收益。但现实中大多数股民投资股票靠的情绪,更看重股票短期价格的波动。同时由于无法对企业进行深入的研究和跟踪,对股价的上涨下跌的内在逻辑一无所知。这样一轮一轮下来,挣钱靠运气,赔钱靠努力。而我国公募基金等投资机构经过这十多年的发展已经培养出成熟的投研团队,积累了大量投资经验,其投资水平在国内基本上没有其他金融机构能与之比肩。通过专业的投资机构进入股市不仅可以帮助中小投资者规避买入经营持续恶化的企业,也能通过更低的门槛买入伟大的企业伴其成长。并且股票投资看起来门槛很低,实际上不仅需要对宏观经济政策进精准的解读,而且要对所投资企业的经营情况进行深入分析和持续跟踪,这里所需要的人力物力财力根本不是普通中小投资者所能承担的,把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才是正确的选择。
现在普遍都说股市要去散户化,那么去散户化的意义和目的又是什么?
去散户化是真实存在,当然不是国家强迫散户不参与股市 而是大势所趋,中国股市目前还是个融资市场,还不成熟,目前正在过渡到投资市场的转变中,提高股民选股和投资水平才是最重要的,之所以中国股市一直在3000点左右,就是散户的投机行为所形成的结果,涨点就卖跌点就买,没有长远投资的意识,去散户化就如贵州茅台这样的股票,请问现在散户会参与吗?当然没有,里面都是机构,他们持股稳定,买进基本就不卖给你,散户就是这样被慢慢的去掉了。所以以后好的股票散户卖出后未必还能买到,久而久之,散户要么与机构共舞,要么就是被迫放弃股市了。
现在普遍都说股市要去散户化,那么去散户化的意义和目的又是什么?
公司财务造假是根本。
去散户化是伪命题。
难道机构就能识别财务造假吗?
多少机构参与炒作,参与造假?
谁傻?散户还是机构?
打击的力度太轻。
处罚的尺度太轻。
法律规定太轻。
要罚的倾家荡产。
要罚的牢底坐穿。
要挖出造假背后的大人物。
面上的都是马甲,都是马仔。
能上市,是有大人物支持。
现在推注册制,更容易造假,就必须加大查处力度。
散户,何罪之有?凭什么要去散户?
都去买基金,给基金公司交手续费吗?
基金公司都是怎么回事?你们不明白吗?
还要让他们旱涝保收?还要他们操纵股市?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