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三斤四两的鱼杀完只剩二斤二两,去内脏刮鱼鳞刮掉一斤二两,正常吗?

鱼是我们最常见的肉食来源之一,大多数的小伙伴去市场上买鱼,为了方便回家下锅,通常会让鱼贩将鱼杀了,然后去掉鱼鳃、内脏和鱼鳞,这样拿回家后简单的一清洗,改一下刀就可以下锅了。但是,你有没有想过把处理好的鱼带回家再称一下呢?你大概会吓一跳,比如一条鱼三斤四两,让鱼贩杀完后竟然剩下了二斤二两,难道内脏、鱼鳃、鱼鳞这么重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那么,这其中藏着一些什么玄机呢?该如何避免这种坑人的事情发生呢?我们一起来聊聊这个有意思的问题。

笔者家附近就有一个农贸市场,之前买鱼都是去一家,有一次爸爸给我打电话说要一条活鱼,我去市场后那家我经常光顾的水产店没有开门,于是我就去了另一家。我挑了一条比较大的草鲤鱼,上称一称6斤4两,然后鱼贩也没有问,直接拿着棒子对着鱼头就敲了一下,接着就开始去鱼鳞,我赶紧叫停,说要活鱼。没想到这个鱼贩直接把鱼扔进了装鱼的水箱里,说是不卖了。

我当时很生气,鱼贩接着说:我们这里鱼不杀不卖,这是我第一次听说卖鱼还有这种卖法。之后,我给经常去的那家水产店的老板打了个电话,他表示半小时内就回来。等到老板回来,我问他为什么市场上有些水产店不卖活鱼,他微微一笑说了句:你从我这买一条活鱼,然后从他那买一条处理好的鱼,拿回家一称你就明白了。

结果却是如水产店老板所言,两条同样是5斤半的鱼,从我经常买的这一家拿回去的鱼上称是5斤4两,从另一家买的那条鱼(处理完后),竟然只有3斤9两,不足4斤,也就是说去除了内脏、鱼鳞和鱼鳃后,鱼的体重整整的减轻了一斤六两。

为了弄清楚这些去除的东西是否如此的重,我将这一条同等重量的鱼杀完后,把内脏、鱼鳞和鱼鳃上称称了一下发现只有1斤1两,显然有半斤的鱼不知道去哪了。

从草鲤的数据看,通常宰杀后5.5斤的鱼,会剩下4.4斤左右,损耗率约20%,而我们从鱼贩那买回来后,损耗率竟然达到了30%以上。

那么,这超过10%的损耗率是怎么出现的呢?通过这次买鱼,我找到了三个方面:

01 袋子。我买这两条鱼时,在称重时两家有一个区别,第一家帮我宰杀的是直接从鱼箱里捞出来,然后按到案板上一棒子敲晕,最后直接称重。而第二家就不同了,它是捞出鱼来,直接放到一个黑袋子,系上口,然后放到称上称重。这个袋子通常是黑色的,厚度比常见的塑料袋至少要厚两倍,所以,把厚袋子当鱼称,是损耗的一小部分。

02 水。当然黑袋子毕竟是塑料袋,它的重量只占一小部分,还有一个关键的问题是水。那么,水是怎么来的呢?通过对比两家称重的方法,我发现水来自于两个部分:一个鱼身上本身带的水会被直接装进袋子里一起称重(第一个是先放到案板上敲晕);一个是鱼贩在拿袋子时手上沾满水,这些水自然会贴到塑料袋上。别小看这些水,如果你拿回家后把鱼拿出来,单称袋子,你会发现袋子一共得有2两左右的重量(袋子和水的总重)。

03 压称。压称也就是调称,这是许多黑心商贩提高自己利润的方法之一,由于第二家帮我把鱼收拾好了,所以我已经没法称鱼生前的重量了,但是,就从他听我说不用杀,就把鱼放了回去,我严重的怀疑他调了称。当然,鱼有大有小,遇到大鱼时调个半斤,可能人都看不出来,但是遇到小鱼,就很明显了,所以我认为调称的人最多也就调个2-3两。

买鱼如何避坑?

知道了他们坑人的方法,就能很好地去应对了,首先,我们去买鱼的地方不可能只有一家卖鱼的,所以多逛几家,买的人比较多的,通常做生意更实在。其次,可以问一下鱼贩可以只买活鱼吗?回答可以的,基本上问题不大。第三,在称重时,拒绝用塑料袋,理由很简单能敲晕称重,不需要塑料袋。

最后有个比较好但是大多数人不太好意思的做法,自己拿个小称,这样就没有鱼贩敢坑你了。

写在最后

在市场上,大多数的商贩还是比较靠谱的,但是也难免会遇到坑人的商贩,就拿买鱼来说,一条5斤左右的鱼,让些不良商贩坑个半斤去还是很正常的,所以,对于这种行为,我们要坚决的抵制。至于避坑的方法就是通过问是否能要活鱼、称重时能不能只称鱼等方式,不过值得一提的是如果你买的是怀孕的雌鱼,而你又没要鱼卵,此时的损耗可能会达到30%。

一条三斤四两的鱼杀完只剩二斤二两,去内脏刮鱼鳞刮掉一斤二两,正常吗?

我觉得我对这个问题比较有发言权,因为以前我就在一家大型农贸市场边开饭店。跟市场上卖东西的摊贩都很熟,其中就有不少卖活鱼的。

因为饭店在卖鱼的鱼贩眼里是大客户,所以只要我一进市场,他们都争相打招呼。因为如果是休渔期的话,淡水鱼一天我的用量也不少。

其中就有一个鱼贩,因为我不怎么买他的货,他就经常来我的饭店吃饭。其实就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因为做生意讲究互相关照么。

因为他常来吃饭,而且一去市场就老远打招呼,所以一来二去我们就熟了。有时候客人点淡水鱼,就去他的摊位拿。一次家里人要吃【鲫鱼汤】,就去他的摊位买一条鲫鱼。他说什么也不要钱,我非要给他的时候,他就说了一个卖活鱼的行业秘密。因为他们这个市场属于批发性质的,鱼比别的地方便宜,所以远近的人都会来买。淡水鱼都会帮助当场宰杀,所以一斤淡水鱼他们称重的时候,最多给九两!正常都是八两称!因为淡水鱼属于“水头货”,基本没有顾客较真回来找称的!

淡水鱼称重三斤四两,宰杀干净后剩二斤二两,正常么?

这个肯定不正常!你就遇到了我前文说的情况:

  1. 淡水鱼现在大多是养殖的,在鱼贩手中也是养有几天了。基本被捕捞上来的淡水鱼,不会再吃食,鱼贩也不可能会喂。所以这个鱼肚子里会非常干净的,基本没有什么东西。
  2. 淡水鱼一般都是带水上称称重,所以鱼贩子即使称准,但称鱼的秤盘里多少也会带水,加上鱼本身的活动,称肯定是不准的!
  3. 常吃鱼的都知道,其实鱼鳞和内脏没有多少东西。这么说吧:“你的三斤四两的鱼,实际重量也就是二斤半多点。”所以给你宰杀后剩下二斤二两。
其实买淡水鱼和海鲜这些水头货,多少都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因为卖鲜活水产品的,基本就是靠水来涨称挣钱的。基本纯净重的东西没有,就像螃蟹捆绳子一样。

一条三斤四两的鱼杀完只剩二斤二两,去内脏刮鱼鳞刮掉一斤二两,正常吗?

鸠四两,鸽半斤,十个麻雀不用称。这句民言是千百代农人总结的生活常识。

在日常生活中,不做不知道,—做吓—跳,很多生活食材,对半舍不下来,如小龙虾,三五斤也不—定能分出—盘虾仁来。卤牛肉通常需两斤出—斤熟品。屠宰山羊,两斤出—斤羊肉。

民间有个说法,没吃过大猪肉,也见过猪走路,城里人呢,只吃过大猪肉,哪见过猪走路,大肥猪难道去掉毛,都是肉么?

在菜市场上买菜,常有客人将白花花的大白菜剥了—层又—层,最后只买个菜心心,也看看菜农啥心情。其实整棵白菜都能吃,何必要六两白菜去半斤。

以前街上的屠户卖肉常缺斤少两,但总有些誠信的屠户,给客人多送几两肉,有细心人回家后过过称,往往是明明见屠户多送了二三两,怎么回家后冈冈平。屠户有千张嘴,到头来里外不是人。具体原因原来是以前的杆称,“十称九不准,鲜肉见风舍二两“。好屠户也难做人。所以现在买肉用方便袋装基本够称。

回到本题,三斤四两鱼能杀出二斤多肉应该祘高出肉率了。通常三斤多的大鲤鱼,如果遇到是春秋的母鱼,鱼籽就有一斤多,除去内脏,鳞片等,有—半肉就不错了。那么有没有出肉多的鱼呢?这是肯定的。如你选择公鱼。

一条三斤四两的鱼杀完只剩二斤二两,去内脏刮鱼鳞刮掉一斤二两,正常吗?

一条3.4斤的鱼杀完后只剩2.2斤,去掉的内脏鱼鳞就有1.2斤,这肯定是不正常的。

今天我家也买了一条大鱼,4斤重,我爸去买的。看完题目后,我问我爸今天这条鱼去掉鱼鳞剖完后是多重,我爸告诉我说是3.8斤。

我问:怎么相差这么点。我爸说就是这样的,鱼杀之前是在卖家那称的4斤,剖完鱼后是在市场门口复秤处称的,3.8斤。

经常在这家店买鱼,卖鱼的老板也不会做缺斤少两的事。鱼拿到秤上称的时候,因为会活蹦乱跳,所以需要用袋子装好了称。鱼刚捞出来时会带出很多水,装鱼的袋子里肯定是湿漉漉的。

今天买的这条鱼很贵,是条不常见的大鳜鱼,所以我爸让老板重新换了个干袋子装好了再称,鱼没剖之前的称重还是准确的。

菜市场门口供市民复秤的秤一般也是不会有问题的,所以4斤重的鱼,去掉鱼鳞什么的,大约就是3.8斤,相差2两的样子。

当然,这里面也可能会有个误差,不同品种的鱼,它们的鱼鳞重量可能会有些不同,但也不会相差太悬殊。

像题主所说,3.4斤的鱼,去掉鱼鳞后只剩2.2斤,那是不可能的,前面称重时绝对有猫腻。

鱼称之前活蹦乱跳的,很难称准。若是你确定要买,可以让卖家把鱼摔死了再称,而且装鱼的袋子让他们换个干的。

我买菜也不太注意细节问题,所以一般市场外面的临时摊点,我是不太去的,那老板极容易在秤上面做文章,我以前吃过这方面的亏。

市场里面有固定摊位的,相对会好些,而且市场门口有复秤的地方,他们也不会做得太过份。

生活是很真实的柴米油盐,一箪食,一瓢饮。谢谢阅读,大家有什么更好的烹饪方法,欢迎在下方评论或留言!如果大家喜欢这篇文章的话,希望大家能为我点个赞,并关注我一下,最后别忘了帮我分享,转发一下哦!特别感谢!

一条三斤四两的鱼杀完只剩二斤二两,去内脏刮鱼鳞刮掉一斤二两,正常吗?

农贸市场鱼龙混杂,常年在市场厮混,熟悉摊贩们的“经营之道”,譬如:卖鲜肉的,猪肉、牛羊肉等,一般足称,因为生肉不可即食,装在塑料袋中,也几乎没有损耗,顾客买回家可以复称,倘在称上捣鬼,很容易露馅,引发纠纷,一些人就抓住顾客顾客不熟悉内幕的弱点,在质量上做文章,卖差价肉、注水肉,以此牟利。卖活鸡、活鱼、水果的,则在称上做手脚,他们通常有两台称,一台足称,放置在隐蔽处,应付检查、维系大客户;另一台调过的不足称,放在显眼处,专宰大大咧咧的散客,因为顾客买到活鸡、活鱼后,一般需要摊贩帮忙宰杀,去掉毛、鳞、内脏后,肯定有损耗,水果可以即食,即使买回家后复称不够,也难以说清。

三斤四两的鱼,鳞及内脏不足二两,活鱼带水,权算作一两,杀完应在三斤一两以上,二斤二两肯定有问题。

如今成本高企,竞争激烈,摊贩的利润很薄,逛农贸市场又多为中老年人,他们从苦日子过来,懂得节约,喜欢讨价还价,将摊贩们的利润压得很低,摊贩们卖的话太乏味,不卖又肚子饥;活鸡、活鱼又是大众生活的必需品,价格透明,不可能有暴利。为了挣点钱,摊贩们便玩起了各种套路,其中缺斤短两最为常见。顾客回家后即使发现上当,一是划不来找上门吵嘴,二是农贸市场同类摊位很多,可能已经忘记了在那个档口买的货。

相比之下,超市、社区生鲜店一般独家经营,拉常客诚信经营,不会出现缺斤短两情况,但不还价,价格略高。

一条三斤四两的鱼杀完只剩二斤二两,去内脏刮鱼鳞刮掉一斤二两,正常吗?

一条三斤四两的鱼,杀完只剩二斤二两,去内脏鱼鳞刮掉一斤二两,肯定不正常呀。

昨天,我去超市买菜,看到草鱼正在做活动,每斤5.99元。于是,看了看,就捞了一条头小,肚子小的草鱼。超市销售员将鱼装进袋子,在案板边砸了几下鱼,随后放在称上称重并打出了价格。这条鱼有三斤六两,价格是21.56元。

超市销售员很快按照我的要求将鱼鳞刮掉,掏出内脏,将鱼头、鱼尾切下来,再将鱼身切成小块。随后,超市销售员将鱼头、鱼尾、鱼块全部装进塑料袋并封好口递给我。

因为我要按重量用盐腌鱼块,于是我随手将处理好的鱼放在称上,重新称了一下。三斤六两的草鱼除去鱼鳞和内脏后,还剩三斤二两。鱼磷和内脏大约有四两左右。

由此可以看出,一条三斤四两的鱼,刮鳞去内脏后,最少也会剩下三斤左右。只剩二斤二两,肯定不正常呀。因为,即使是不同的鱼,虽然鱼鳞和内脏有所不同,但重量也不会相差太大。

这明显是短斤少两了。这种情况一般是会出现在菜市场里。

菜市场卖鱼摊子上多数都用黑色的塑料袋。有些鱼老板为了多赚钱常常使用手段短斤少两。最常用的方法是事先将水装进黑色塑料袋。当顾客挑好鱼后装进有水的塑料袋里一起称重。据说在称底放泡沫盒也可以玩称。最直接地更是将电子称调成八两、九两称。

以前我也总是在菜市场买鱼,上过几次当后,就再也不去菜市场买鱼了。一是短斤少两,二是买的鱼总是有种奇怪的药水味。特别是夏天,药水味更浓。

在超市买鱼一般都不会出现短斤少两的情况,而且质量也有保障。

你买东西遇到过短斤少两的情况吗?

欢迎留言评论转发,谢谢关注哦。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