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人类把十万个老鼠送上火星去,会不会进化成“怪物”?

然后威胁到人类?

这是个脑洞大开的问题,也是有一定意义的问题,因为到目前为止,人类都没有成功登陆火星(载人),所以拿“四害”之一的老鼠先去趟趟路,也是一件好事。不过,想要送老鼠上火星并非易事,因此,我们下面就来探讨一下,送十万只老鼠上火星的可能性?以及它们到了火星会发生什么?

送十万只老鼠上火星的可能性?

十万只老鼠想要上火星,必须要面对几个问题:寿命、繁殖、食物以及意外。

我们先说可行性

目前,登陆火星的都是无人的航天器,一旦载人,无论是从技术难度还是飞行速度上都要比无人航天器要难和慢。而一只老鼠平均300克,十万只就是3000万克,也就是30000千克,整整60000斤的重量,相当于500个成年人。到现在为止,一个人都没有登上过火星,更不用说要载相当于500个成年人重量的老鼠上去了。所以,以目前的科技水平而言,送十万只老鼠上火星是不可能的。因此,这个问题只能存在于想象之中。

其次我们再来看一下老鼠寿命与飞行时间

普通的家鼠平均寿命在2年左右,而实验用的小白鼠平均寿命在18个月左右。那么这个寿命能够支撑老鼠活着从地球到达火星吗?我们来计算一下,地球离火星的距离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因为星球都有其运行轨道,地球离火星最近的一次是发生在2017年8月27日,这一天地球与火星的距离为5576万公里,同时科学家们认为这个距离也是六万年来地球离火星最近的一次,但是问题是仅限于这一天,随着时间的推移,地球离火星会越来越远,最远可以达到4亿公里。就目前来看,人类的探测器最快也要7个月左右的时间,而这是不载其他生物的前提下。从寿命以及时间上看,老鼠倒不会老死。

第三是繁殖

老鼠之所以成为世界上数量最多的哺乳动物,就是因为它们强大的繁殖能力。首先,老鼠一年四季想生就生,没有固定的繁殖期,所以一只雌鼠一年就能生6-8胎,一胎能生4-7只小老鼠。其次,老鼠的妊娠期很短,平均只有21天左右,刚生下来的小老鼠平均3个月左右就性成熟,拥有繁殖能力,因此,一对老鼠如果正常繁殖,它们的后代也正常繁殖的话,一年就能剩下2000只左右的后代。按照从地球到火星的航行时间,10万只老鼠,假设雌雄各一半的话,在到达火星前,船舱里的老鼠就会从10万只变为2亿只。到时候,航天器都装不下了。

第四是食物

老鼠虽然不挑食,但是它们也需要食物,一只成年老鼠一天能够吃掉自身体重1/10的食物,也就是说10万只老鼠,一天消耗的粮食就要多达6000斤,而从地球飞往火星至少需要7个月,就要至少准备120万斤食物。这还没算上老鼠繁殖后膨胀的数量对食物的加倍需求。所以,人类的航天器显然也无法载如此的重量持续飞行。

第五:意外

老鼠是啮齿类动物,它们最让人讨厌的是什么都吃,连木头、电线也不放过,而如此多的老鼠在航天器中,它们难保不会啃咬线路,而一旦线路出现了问题,制氧设备停止或者控制温度的设备停止,这些老鼠会全军覆没。除了啃咬线路外,老鼠本就好斗,如此多的数量在一起,它们必然会发生大规模的战斗,死伤难免。而且在太空中航行,容错率本来就极低,更不用说是一群毫无控制能力的老鼠了。

综上,送10万只老鼠上火星,以人类目前的科技水平是办不到的,而且即使办到了,老鼠们也很难成功到达火星。

假设老鼠们成功登陆火星,会发生什么?

假如人类有了可以超重负载的航天器,而且航天器按照规定的路径没有任何偏差,也没有遇到任何意外,并且老鼠们也没有内斗,成功登陆了火星,它们也是无法存活的,更不用说什么变异成“怪物”了。为什么这么说呢?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环境。老鼠“大军们”经过了半年多的太空之旅到达了火星,航天器安全着陆,舱门打开,在里面憋了许久的老鼠们早已经迫不及待了,它们争先恐后的冲了出去。但是,刚一出舱门,老鼠们就“飞”了起来,因为火星的重力为0.38G,远小于地球的重力。

这还没完,火星上的大气层稀薄,大气组成也与地球差异很大,不说别的,单说地球动物都赖以生存的氧气,火星上的氧气含量只有0.15%,比起地球上的21%,这里是根本无法呼吸的。只见“飘在空中”的老鼠出现了严重的缺氧反应,这样大部分的老鼠慢慢地窒息,成为了太空“浮鼠”。

其次,还没出来的老鼠看到了自己同类的惨状,吓得赶紧关上了舱门(前提是知道按钮),之后,它们有两条路,一条粮食耗尽;饿死,一条是燃料耗尽,冻死。第一条很好理解,航天器上不可能有吃不完的食物,而第二条也很好理解,燃料是会消耗的,而之前半年多的航行早已经将燃料用得七七八八了,当燃料耗尽,舱里的温度与外界同步,而在火星上白天的温度与地球差不多(二十多摄氏度),但是到了晚上,零下50℃是常态,零下100℃也不是稀奇事,在如此低的温度下,老鼠必然会冻死。

总结

将10万只老鼠送往火星,是目前无法实现的,而且就算能够实现,以老鼠的繁殖能力和破坏能力,它们也无法活着到达火星。即使它们活着到了火星,稀薄的氧气、昼夜温差超过100℃的环境下,老鼠也无法生存,更不用说什么变异成“怪物”了。

如果人类把十万个老鼠送上火星去,会不会进化成“怪物”?

【原创】对于如果人类把十万只老鼠送上火星去,会不会进化成“怪物”呢之话题,我个人的观点认为,老鼠只能适应于地球上的自然环境,才可获得生存与演化,不管人类送上多少只老鼠到火星去,所有的老鼠都会因不适应火星上的自然环境而立刻走向死亡而成为干冰鼠的必然现象。为什么会这样说呢?因为:

火星上的自然环境是与地球上的自然环境完全不同的情况,火星与太阳的距离比地球还要远,接收太阳热能温差的光子群之热感应反应区域比地球还要冷,火星上的自然环境,是一种十分寒冷的自然现象,白天与黑夜的温差变化较大,通常是处在零下60~零下160摄氏度之间,平均温度为零下110摄氏度左右。因而,一方面,火星上只会有固态水现象的自然形成,是不会像地球上有稳定液态水体形成(海洋)的现象发生。二方面,火星上极其寒冷的自然环境,不会有生物圈的形成,老鼠没有食物的来源,如何能实现繁衍进化?三方面,火星超过零下60摄氏度的自然环境,大大超出了老鼠生存适应性的能力范围,一旦到达火星,所有老鼠都将会变成为干冰鼠而死亡。

由此可见,如果人类把十万只或者一千万只老鼠送到火星去,都会立刻形成干冰鼠死亡现象,根本没有其生存的自然条件,又如何能提其进化呢?!

不知这样的回答读者看后是否明晰?!如觉得我说的对或有道理。希给个点赞并点击关注我。欢迎大家一起来讨论或发表意见。宇明于东莞市。(注:原创作品,抄袭可耻。欢迎大家转发。)

如果人类把十万个老鼠送上火星去,会不会进化成“怪物”?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不久前看看过一部漫画《火星异种》,为了让火星环境变得适合人类居住,人类把蟑螂放到了火星上,最终蟑螂变异开始大肆破坏火星上的人类基地。

蟑螂的生存能力显然是要比老鼠更强的,说不定真有机会在极其恶劣的环境下存活下来,至于是否会变异则是未知数,另外变异也是需要一定时间的,要在一两代内出现变异是不大可能的,除非是核辐射这种特殊情况。

老鼠不同于蟑螂,需要的生存空间,生存条件都更加苛刻,就目前的情况来看,人类暂时不具备将活着的老鼠送上火星的能力,更不要说是十万只。

假设我们克服了技术上的问题,真的把十万只老鼠送到火星上,我们姑且把这称为科学项目,那么这个科学项目的意义在哪里呢?研究在缺氧,缺水,缺食物,气候极端的星球上,杀死老鼠的十万种方法吗?

火星大气中的氧气含量是地球的140分之一,NASA宣布火星表面纯在流动的液态水,火星白天温度为20℃,而夜间则为-150℃,火星重力为火星重力为0.38G,这些条件都将限制老鼠的生存。

火星

首先是老鼠没法在氧气如此稀薄的环境中活下来,其次火星表面上虽然存在液态水,但是否可以安全引用是不得而知的,火星白天的气温适宜生物生存,但夜间的气温即便老鼠能在地洞里熬过去,但可供老鼠食用的植物也会被冻死,所以即便老鼠可以在氧气极为稀薄的环境下活下来,没有食物来源,也是活不了多久的,至于重力问题老鼠要适应倒并不困难。

因此把老鼠送上火星,老鼠要先克服火星缺氧,昼夜温差大,食物短期等问题还能存活下来,这才到考虑会不会变异的环节。变异有两个方面,一个是受火星环境影响,一个是宇宙射线的干扰。

如果这些老鼠真有机会活下来,火星的重力比地球小,氧气含量比地球低,火星上长期生存的生物很有可能体型会比地球上的生物大,但移动速度也许会低于地球上的生物(参考宇航员在太空中活动)。

但要出现破坏力更强,向那些变异蟑螂一样的物种,概率并不大,如果是适应火星的生存环境,也应该进化出耐寒,低耗氧等特征,至于威胁到人类生存,恐怕需要更高等一些的生物。

如果人类把十万个老鼠送上火星去,会不会进化成“怪物”?

如果是不严谨的软科幻片,我们可以强行假设会出现这种情况,但放在现实中来说,就算把一百万、一千万,甚至数百亿只老鼠送到火星上去,它们也只有一个下场,那就是壮烈牺牲。

要知道,老鼠毕竟是地球上的生物,并不适合于火星的环境,一只无法存活,一亿只也同样无法存活。

除非它们是这样上去的。

至于你提到的“进化”,这在环境出现颠覆性的瞬变时根本就无法发生。因为进化是生物的基因在遗传的过程中逐渐产生变化而引起的,需要极长的时间才会出现明显的体现。更重要的是,进化的首要条件是生物必须能在环境中繁衍不息。

而把老鼠放在火星上能存活多久呢?

答案是不会超过两分钟。

就连“啪啪啪”的时间都没有,还想传宗接代,还想进化成怪物,是不是太乐观了一点?

因此这个问题似乎并没有太大的探讨价值,不过仔细想想,还是有一个问题可以讨论的,就是这些老鼠会怎么死。

老鼠在火星上的死法

可能有些人会单纯地认为火星没有氧气,所以老鼠很快就会窒息,活活憋死。但这根本不可能,因为火星并不仅仅是没有氧气这么简单。

事实上这些可怜的老鼠的确会窒息,但并不是由于火星缺乏氧气——这一点我们后文讨论。

应该也有许多人会想到,火星近乎于真空,没有气压存在,所以老鼠会承受不住自己体内的压力,以至于爆裂而亡。

坦白讲,这种可能性的确是存在的,但可能性仍然不大。我只能肯定它们必定会因体内压力而受到很大的伤害,不确定它们是否会因此而立刻死亡。

平常我们可能没有意识到,真空对地球生物的身体造成的影响是非常显著的。譬如拔火罐时背上会被吸出一个大包,从本质上来说,就是火焰消耗了空气,导致罐子内部的压力下降,无法抗衡我们身体内部的压力,我们的肉就被体内压力挤进了罐子里。

也就是说空气吸力本质上是不存在的,一切因负压而产生的吸力其实都是挤压力——吸尘器的真正原理是空气把物质从压力高的地方推进了气压低的地方。肉被火罐吸起也是体内压力把肉“推进”了低压的容器里。

值得注意的是,拔火罐时火焰消耗掉的空气非常有限,因而火罐内部远远不是真空。如果是真空,情况会更加糟糕。

胡克和他的真空泵

英国物理学家罗伯特·胡克(Robert Hooke)制造出真空泵后,曾在英国皇家学会做过不少蛋疼的表演。

1662年的5月7日,胡克为了给鲁珀特亲王秀一下真空泵,忽然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把自己的胳膊放了进去,随后发生了什么事呢?

“抽光空气后他的肉会立刻膨胀,体内的血几乎要冲破血管,到达无法忍受的地步,他把手臂取出后我们发现上面布满了斑点。”

这段话被当时在场的英国作家约翰·伊夫林(John Evelyn)详细记录在了日记里,现在仍然可以在《伊夫林日记》一书中找到这些内容——伊夫林本身就是英国皇家学会的创始人之一,因此这件事几乎可以肯定是真实的。

当然,胡克的手臂之所以没有因此而废掉,一方面是他当时制造的真空泵不可能形成真正的真空,但更主要的原因是他的手臂就在罐子里,空气也是他自己慢慢抽掉的,他自然不至于傻到严重伤害自己的手臂。

事实上,胡克也不是没有放过鸡和小鸟之类的活物进去,但只有它们死亡了的记载,没有它们身体爆裂了的记载,因此老鼠在火星上爆裂的可能性其实不大。

真正会让老鼠致命的是血液沸腾症

血液沸腾症有些人或许没有听说过,但是高压锅大家想必都听说过吧?

高压锅能快速煮熟食物,是由于液体的沸点与气压息息相关。高压锅在使用过程中,腔内压力会大幅度升高,而水的沸点在高压环境中也会升高,于是锅内的沸水温度高于通常的100℃,这样食物就会在更高的温度下快速被煮熟了。

那么试想一下,如果情况完全相反,气压大幅度降低了呢?

没错,液体的沸点也会随之而降低。

给大家讲个故事吧。

1971年6月29日21点整,前苏联的三名宇航员——格奥尔基·多勃罗沃里斯基、维克托·帕查耶夫和弗拉季斯拉夫·沃尔科夫,结束了为期23天的研究工作,搭乘“联盟11号”载人飞船离开“礼炮一号”空间站,准备返回地球。

在正常飞行了4个多小时,成功抵达地球轨道,眼看就要进入地球大气层的阶段,他们乘坐的返回舱发生了一个小小的故障——在返回舱与轨道服务舱分离的过程中,本应逐一引爆的12颗爆炸螺栓被同时引爆了。

这的确是一个小故障,既不会破坏舱体的结构,也不会影响返回程序的正常执行,然而却导致返回舱的一个换气阀门被提前震开了。

此时,返回舱的两个不太合理的设计就成了致命的问题:一是换气阀门位于座椅下方,宇航员无法进行封堵,舱内空气在毫无阻挡的情况下快速流失,仅仅几秒钟就降低到了致命的程度;二是返回舱的空间过于狭小,以至于宇航员根本无法身着宇航服挤进去,所以他们都没有穿宇航服。

这就相当于他们在没穿宇航服的情况下暴露在了太空中,结果只过了短短40秒,飞行数据记录器中的生物传感器就显示宇航员死亡了。

此时的返回舱除了漏气之外一切正常,三名宇航员的尸体也被它顺利地运回了地面,经过解剖分析,发现他们的死因正是血液沸腾症。

“联盟11号”返回舱救援现场。

上图中的“抢救”其实已经纯粹是一种形式了,因为他们已经实实在在地死亡了。

返回舱的空气流失会导致舱内失压,而压力降低又使得液体的沸点不断降低。我们的体温是36-37℃度左右,当血液的沸点降到36度以下时,血液便会开始沸腾——这便是血液沸腾症。它只会在极度低压时出现,譬如太空环境中,且一旦出现就再也无力回天了。

老鼠的体温也在36-37℃左右,人类的血液会在太空沸腾,则老鼠的血液也会。

血液沸腾后,几乎全身的血管、脏器都会瞬间破裂。而相较于失去氧气,肺部瞬间破裂所造成的窒息更加可怕——这便是我前文所说的,被送上火星的老鼠的确会窒息,但绝不是由于缺氧的缘故。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血液被烧沸后,宇航员们仅仅坚持了40秒就失去了生命体征,40秒的窒息很容易让人休克,但一般不会完全丧失生命体征,因而他们最主要的死因其实并非窒息,而是全身的系统都遭受了毁灭性的破坏。

所以从某种意义来说,“热血沸腾”并不是一件好事。

从这一点我们也可以合理推测,无论多少只老鼠,在趋近于真空的火星上都不可能存活超过2分钟。

如果人类把十万个老鼠送上火星去,会不会进化成“怪物”?

怪物……严格的说,宇宙中没有真正的怪物。

通常我们把不了解并有些可怕的生物,统称怪物。

第一次看到长颈鹿、大象、鲸鱼、鲨鱼……我们都会大喊一声——怪物!

现在的火星,老鼠没活路,和数量无关,去多少,是多少!

如果火星改造成功,老鼠们会逐渐进化,以适应新的环境,环境和物种分布,会决定老鼠进化树的方向。

只是进化出一些和地球老鼠有区别的老鼠,谈不到怪物。

也可能更温顺或更暴躁,也可能更小或更大,也可能外观上出现新特征……

即使进化出猛如老虎,聪明如猴的老鼠,当我们了解了此类老鼠在生态圈里的角色和生活习性后,再给它命个名……还算怪物吗?

不要一遇到不认识的动物就喊怪物,它们不怪,就是一个物,只是我们还不懂它而已!

如果人类把十万个老鼠送上火星去,会不会进化成“怪物”?

关键是要看老鼠能不能短期内适应火星环境,比如氧气、紫外线、食物、水等这些指标能否达标?能生存下来就能占领火星,长期在火星生存要适应火星的自然环境!自然要选择生物,生物要适应环境,优胜劣汰!进化的最终结果就是选择的结果!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