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喜鹊窝口都朝上?如何实现遮雨?

在我们常见的鸟类中,从外观上看,喜鹊的巢是最粗糙的,因为以我们的视角看,喜鹊巢就是用一堆树枝杂乱无章的堆在一起的,毫无美观可言。但是,如果你掏过喜鹊窝,你就会发现喜鹊窝才是自然界中最豪华的鸟窝之一,用“败絮其外金玉其中”来形容是一点都不为过。今天,我们就来细致地说一下喜鹊巢的结构以及它是如何遮风挡雨的?

喜鹊的巢

喜鹊是我国最常见的鸟类之一,这是因为喜鹊与麻雀、燕子一样都喜欢在人类的居住地附近生活,村庄里、田野里的大树上是它们主要的筑巢点。

喜鹊筑巢一般在每年的冬季就会开始(11-12月份),当然这个时候筑巢的喜鹊大都是第一次进入繁殖期的,因为,已经繁殖过的喜鹊,都有巢,它们只需要在繁殖前稍微的修缮一下即可。对于新筑巢的喜鹊来说,它们的筑巢是漫长的,这个时间可以持续3-4个月。那么,表面上看杂乱无章的喜鹊巢,为什么需要这么长时间来修建呢?

首先,喜鹊在筑巢时,会选择高大的乔木,然后在树顶上寻找一个三根树枝交叉的地方,这个位置筑巢非常的稳当。其次,雌雄喜鹊会将一些较粗的树枝(一头粗一头细,还带有分叉)作为“地基”开始铺设,等底层铺好之后,喜鹊并不会像我们建房子一样,先建好外面再去修缮里面,而是先从里面开始修建。它们会衔来一些细小的树枝再次加固“地基”,然后衔来一些泥土和枯草将底部的缝隙填充起来,之后再衔来泥土和细小的树枝,像一个泥瓦匠一样就内壁涂抹的光滑。最后,喜鹊夫妻再去寻找一些软软的草、羽毛等铺满整个底部。这样一个巢就完成了一半了。而这一般非常的关键,因为喜鹊休息和产卵都是在这里完成的。

修好巢的一半,喜鹊并不着急产卵,而是选择继续完善自己的巢。之后,喜鹊夫妇会像建造巢底部一样,沿着已经建好的巢四周向上继续扩大自己的巢,顺序是先内层,再外层,一直修到约20厘米左右高。值得一提的是在修建四周时,喜鹊通常会留下1个空隙,这个空隙在底层泥土层上面约3公分的位置。这个空隙非常的关键,因为这是喜鹊的“家门”,在修建好巢之后,它们进出就是通过这个空隙,而这个空隙的朝向大都是东南方向。

最后就来到了最后一步:加盖。在喜鹊夫妇长达2个多月的努力下,巢终于进入到了尾声,它们此时最后一步就是要给自己的巢加装一个盖子。

在农村老家,老一辈的人说,看今年旱不旱,去看一下几个喜鹊窝就知道了,因为如果这一年干旱少雨,那么喜鹊的窝大都是不封盖的,如果雨水较多,那么它们的巢一定是封顶的,也就是加盖的。喜鹊在“加盖”时,盖比底要粗糙一些,它的结构分为两层,外层是杂乱的粗树枝,内层是较小的细树枝,不过,在内层和外层的缝隙中,喜鹊也会用少量的泥土和干草填补这些空隙,目的就是防雨。

因此,虽然喜鹊窝从表面上看杂乱无章,但实际上里面相当的“豪华”,它不仅为自己的巢加了一个防雨的盖,还在里面铺了一层“柔软的大床”。而这就是喜鹊夫妇筑巢需要三四个月时间的原因。

为什么大多数鸟类的巢开口向上,而喜鹊则不是?

事实上,大多数有筑巢习性的鸟,它们的巢开口都是向上的,这是由两个因素决定的:第一是开口向上,更有利于自己躲避危险。因为大多数鸟类筑巢的地点比较的低,这样像鼠类、蛇类这些天敌就容易造访,所以开口向上有利于它们在第一时间飞走。第二个是筑巢的地点。大多数的鸟类在筑巢时,会选择上方有遮挡的地方,比如燕子在屋檐下、许多鸟选在上面有茂密的树叶遮挡的地方,这些地方原本就具有一定的遮风挡雨的效果。

而喜鹊就不同了,它们会选择高大乔木的树顶上进行筑巢,这样的位置是鸟类天敌很难到达的地方,而且喜鹊有一定的群居性,最关键的是它们在遇到一些大型猛禽时,会共同御敌。因此,它们不需要及时飞走躲避天敌。其次,喜鹊的巢筑在没有遮挡的地方,这种地方没法挡风遮雨,所以喜鹊不得不比其他的鸟类更加用心地去筑巢,比如选择东南方向的开口,避免风吹,再比如在巢上方加一个盖子,用来防止雨雪的侵袭。

总结

喜鹊巢是不怕风雨的,因为它们的巢并非开口向上,而是有一个不漏雨的“盖子”,而且喜鹊巢看起来杂乱无章,但其实在搭建时,每一根树枝交错吃力,非常的牢固,据鸟类学家称,喜鹊巢完全可以抗住7-8级的大风。最关键的是,喜鹊巢内部设计非常的合理,用“豪华大床”来形容也不为过。

为什么喜鹊窝口都朝上?如何实现遮雨?

喜鹊窝口朝上不怕下雨吗?

我家屋后一棵大树上就有一个喜鹊窝,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我搬了长竹梯,爬到树上去看了个究竟。

喜鹊窝建在大树杈上,它的口并不是朝上,而是朝南的,就象我们人住的房屋一样,坐北朝南。喜鹊窝下部是一个圆形,上部是屋顶形状,可以很好地将雨水分流,看来喜鹊比我们想象的要聪明的多,不用担心漏雨的问题。

我们从外面看喜鹊窝,全是横七竖八的树枝,其实这只是毛坯房,里面是精装修的,可惜你看不到。喜鹊平时是不住在窝里的,只有春天生蛋和孵化小喜鹊才住在里面。喜鹊窝是喜鹊夫妻的婚房和小喜鹊的产房,在入住新房前,都要先装修一番,屋顶用烂泥吊顶,床上铺的是细草、羽毛和碎布,既温柔又舒适,看来喜鹊也会享受生活。

看到这里你还会担心喜鹊会淋雨吗?喜鹊真的比你想象的要聪明很多,喜鹊可以说是建筑专家,它懂得利用力学原理,简简单单的几根枯树枝,可以牢牢地搭在树杈上,八级大风也吹不掉下来。喜鹊搭窝,那么地精巧,那么地牢固,而我们人类利用现代工具,精心制作的广告牌,大风一吹就掉了下来,把停在路边的汽车都砸坏了。喜鹊搭窝,是不是值得我们人类学习呢?

赋诗一首《喜鹊巢吟》:

不好风流占高枝,

尽得风光浑不知。

乐为人间报喜乐,

清风难改凌云志。

为什么喜鹊窝口都朝上?如何实现遮雨?

其实喜鹊的巢穴开口并不是完全朝着正上方的。只不过是因为它一般建在高高的树杈之上,从我们站在地面的角度看过去,是向上的。其实它是有一定斜度的,有点类似于人类建造房子时候的斜坡式屋檐设计。

所以大部分的雨水会顺着斜坡流向四周,不会直接灌倒巢穴里去。这是动物建造巢穴的一种本能,也是它们非常聪明的一种表现。一般来说,喜鹊建造鸟巢的时候,基本上都会选择三根树叉位置,其稳定性相对较高。虽然都是一些简单的小木棍小树枝,但是喜鹊在搭建鸟巢的时候,是按照一定顺序摆放的,而且巢穴内部会铺有软和的草类和毛发,可以挡住寒风和部分雨水渗透。

喜鹊窝口朝向基本上会根据所在地的环境,以及当地主要风向来规划的,但大体上是以朝南方向比较多,因为这样可以得到足够的光照,是巢穴内部更加温暖。另外,喜鹊做巢主要是为了产蛋养育后代。当大雨来袭的时候,它们会张开翅膀堵住窝口,让自己的子孙后代藏在羽翼之下。

这样的话,一般来说幼鸟就不会受到大雨的侵袭。而成年喜鹊,它的羽毛是防雨的,一般风雨对它造不成太大的伤害。

为什么喜鹊窝口都朝上?如何实现遮雨?

谢邀请:这个提法不准确啊。

喜鹊是高度进化的鸟类。它有鼠类一样的贮存食物的本能。它的窝堪称一绝,而且开口方向还有可以预知天气呢。这和蚂蚁能知下雨是一样的!

喜鹊窝的开口不是朝上开的!那么开口是朝着哪个方向?

方向不确定:

有的年分向南,有的年分向东,还有向北的时候。不同地区,开口方向不同。就是同一地区不同年分也不同。

这是喜鹊的本事,它们可以预测这一年下雨时,刮风的方向。也就是下什么风的雨多。

比如:北风雨多,这一年的窝就开口向南。为的是雨不淋进窝里去;南风雨多,喜鹊就把窝口朝向北。

有经验的老农民通过观察,喜鹊窝的开口,就知道这一年下什么风的雨多。

不同地区,下雨的风向不同。

我们辽西地区,下西北风雨时多,多数年分它的窝开口向东南方向。有时也向北。这样的年分特别少。但绝不会开口向上。

友们可留心观察。以验真伪!

为什么喜鹊窝口都朝上?如何实现遮雨?

喜鹊,是吉祥鸟,他们的适应能力也很强,遍布世界各地,以前比较多,现在减少到不多见的地步了。他们其实还是建筑大师,风水大师。就因为他们建造的鸟巢,实在太好了,所以经常也被其他鸟类霸占了,君不见自古有鸠占鹊巢这个说法?

喜鹊要建造一个鸟巢,直到完工,通常接近4个月左右,更长时间半年才建一个都有,基本是冬天开始营造,来年春夏之间就可以开始产卵了。他们选址呢,通常也是选择树枝有三支分叉的,这样的基础也本身就比较牢靠,也会选择偏高的地方,可以更加安全,预防被动物偷袭。

建筑巢穴,开始是铺织上一层厚厚的底层,然后筑织四边墙体,再封顶。还有,里面装修精美舒适,只留一个小出口。说到里面的精美,就是这个巢呢,外围很厚,一些树枝的架构,编排的非常结实,即使是我们人,要拆散,抽出喜鹊巢的树枝,都需要耗费很大气力。尽管外面看着很散乱无章,不好看,但是绝对滴水不漏,下大雨刮大风,通常都稳如泰山。里面呢,还铺上一层鸟毛啦碎布啦头发啦什么松软的草叶啦泥土啦,然后他们会踏弄的非常结实又酥软光滑,简直就是席梦思的世界。

通常出入的洞口,还是向南方的,非常符合风水格局,坐北朝南。因此说他们不仅是建筑大师,还是风水大师呢。这样的巢穴,制作精良。于是很多不善于建筑鸟巢的鸟类呢,他们又比喜鹊凶一点,他们就欺负喜鹊了,等喜鹊把巢穴建好了,就过来霸占。古人很早就发现了,比如斑鸠鸟,他们就很喜欢霸占喜鹊的鸟巢了,于是有了鸠占鹊巢这个成语。

为什么喜鹊窝口都朝上?如何实现遮雨?

俺刚好路过,发现这儿很热闹,就进来坐坐哈😄 我是好多年没见喜鹊窝,好多年没听喜鹊叫了。不过,这话题又勾起了我儿时的丝丝回忆。 我老家在大山里,小时候的印象里,到处是鸟类,到处有鸟叫。

当然,喜鹊也是最熟悉的鸟儿咯。每当家附近的喜鹊欢叫时,爸爸妈妈总会对我们说:“家里要来客人了!”可见喜鹊被认为是吉祥鸟。甚至在很多老式家具上都纹画着喜鹊。 喜鹊一般会把窝筑在高高的树杈上,窝口朝上。喜鹊这样筑巢,也是基于自身安全保护的考虑吧!位置高,不会轻易被外界攻击; 窝口朝上,这是便于它们自己的生存,包括它们的歇息、存储食物、存储自己的蛋、以及孵化小鸟等。

世界万事万物都在进化,而进化的目的就是为了适应环境,否则,这个物种就不复存在了。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