蝙蝠是怎么繁殖后代的?

蝙蝠是唯一一种会飞的哺乳动物,这是它与其他哺乳动物最大的不同之处。而飞行的能力虽然让蝙蝠尝到了甜头,但是为此蝙蝠也付出了许多代价,比如为了躲避鸟类的竞争,它们有了昼伏夜出的习性(大多数鸟是昼出夜伏的)。而且蝙蝠的一生除了飞行就是倒挂着,那么作为一种哺乳动物,它是如何繁殖和哺育后代的呢?我们简单的来了解一下。

唯一会飞的哺乳动物-蝙蝠

在自然界中虽然会飞的动物有很多,比如许多鸟类、昆虫等等,但是在整个哺乳纲下,会飞的仅有蝙蝠一种(鼯鼠是靠翼膜滑行,并不是真正的飞行)。虽然从外观上看,蝙蝠与老鼠长得有些相似,但是二者毫无关系(老鼠是啮齿目,蝙蝠是翼手目),而且根据已发现的化石看,蝙蝠最早出现在距今约1亿年前,它比老鼠出现的时间要早的多。

根据科学的研究发现,蝙蝠之所以会演化出飞行的能力是因为其体型较小,而且原本生活在树上。在不断地上树下树的过程中,它出现了翼膜,这个利于飞行的器官。之后,又由于鸟类的祖先出现的时间比它还要早(1.5亿年前的始祖鸟),而经过了5000万年前的演化后,天空中的主要生态位都被它们所占据。所以,为了减少冲突和竞争,蝙蝠选择了夜晚,这个天敌活跃度较低,竞争性比较少的时间活动。

正是因为习性的变化,蝙蝠的视力逐渐的退化,从而有了新的定位系统-回声定位。从蝙蝠出现开始,它们的体型几乎没有太大的变化,这足以证明它选择的正确性,而且体型一直保持得相对较小,对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也会更强。所以,它从一亿年前活到了今天,并且发展成为了哺乳动物中仅次于啮齿目的第二大目。

蝙蝠的繁殖习性

蝙蝠虽然会飞,但是它依然是哺乳动物,与其他哺乳动物一样,蝙蝠有着固定的发情期,不过生活在不同地区的蝙蝠发情期的时间不尽相同,比如生活在热带的蝙蝠的发情期大都在每年的3-5月,生活在温带的蝙蝠发情期大都在5-7月。

由于蝙蝠有群居的习性,雌雄发情期又几乎是同步的,因此在发情期,蝙蝠的交配几乎是同时进行的。值得一提的是,生活在热带的蝙蝠由于没有冬眠的习性,所以它们在交配后大约40-70天后就会产下小蝙蝠,而生活在温带有冬眠习性的蝙蝠就不同了,它们大都是在夏末秋初交配,之后,会发生一件神奇的事情,那就是雌性蝙蝠交配完后竟然没有受精。因为,受精后加上妊娠期,小蝙蝠出生已经接近冬天了,天气越来越寒冷,雌性需要冬眠,没有过多的营养分泌乳汁。所以,雌性蝙蝠会“延迟受精”。简单的说就是不让精卵细胞结合,直到次年的开春,它们从冬眠醒来后,才会正式地受精,进入妊娠期。

而蝙蝠交配的方式也多种多样,对于树栖的蝙蝠来说,它们是在树上倒挂着完成的,而对于洞栖的蝙蝠来说,它们通常也是倒挂在洞穴的内壁上或者是躲进岩缝里完成的。

蝙蝠如何哺育后代

小蝙蝠在出生之后,根据不同的种类需要母亲照顾的时间也不尽相同,有的小蝙蝠只需要母亲照顾1个月左右,有的蝙蝠则需要被照顾长达5个月。由于小蝙蝠刚出生,许多器官还没有发育完全,所以它们几乎没有听力和视力,这就需要雌蝙蝠的照顾。尤其是大部分的蝙蝠并非一夫一妻制,所以,大多数的雌性蝙蝠在妊娠期会找一个相对隐蔽的地方,或者是洞穴深处较为平坦的石头上或者是一些岩石的缝隙中,将小蝙蝠藏好,然后再外出捕猎。至于哺乳的方式,也比较简单,起初在小蝙蝠没有抓握能力时,雌性蝙蝠会主动地给小蝙蝠哺乳,当有了抓握能力时,雌性蝙蝠就可以倒挂着,用自己的翼手将幼崽们揽在怀里,让它们哺乳了。哺乳完成后,小蝙蝠再次回到倒挂的状态,要么与母亲共同进入梦乡,要么再次静静地等待外出捕猎的母亲。当然,蝙蝠一胎可以生1-4只小蝙蝠,如果只有一只,蝙蝠妈妈通常会让小蝙蝠紧紧地抓着自己外出活动,这就大大提高了蝙蝠幼崽的成活率。

总结

每一种动物都有着自己的生存方式,比如生活在海洋中的鲸类同样也是哺乳动物,它们为了让乳汁能够哺育的后代,进化出了强大的挤压能力,所以即使在水中,只要鲸宝宝张嘴,鲸妈妈就能把乳汁喷到它们的嘴里,而且准确无误。对于蝙蝠来说也是一样的,它们出生最虚弱的就是前几天,这是蝙蝠妈妈几乎会寸步不离的照顾,而且为了防止发生意外,蝙蝠妈妈还会将它们放到相对安全且不太需要抓握的地方,这样等到蝙蝠有了抓握能力后,它们就能像妈妈那样倒挂了,而且哺乳也是一样的,为了防止小蝙蝠掉落,蝙蝠妈妈会用自己的“翅膀”牢牢的抱紧自己的孩子。

蝙蝠是怎么繁殖后代的?

蝙蝠是哺乳动物,也是用胎生的方式繁衍后代的。不过因为它们是唯一会飞的哺乳动物,也因为它们倒挂金钟的特殊栖息方式,所以蝙蝠的的繁殖和育幼行为有很多特殊的地方。图:蝙蝠宝宝。

是否繁殖全由自己做主。

蝙蝠分布十分广泛,有些生活在热带地区的种类常年都可以繁殖,但寒冷地区的蝙蝠就不行了,得看情况自己决定。

如果外界条件不适合养育幼崽,雌蝙蝠能做到交配了不受精;受精了不着床,着床了不发育。秋季交配后,雌性能将精子保存在自己的输卵管里,不排卵,去找个地方睡大觉,春天睡醒了再排卵受孕。如果卵子已经受精,雌蝙蝠也能让受精卵停在输卵管内一冬天。甚至是已经着床并发育到一定程度的胚胎,雌蝙蝠也能让它停止成长,一切等春暖花开了再说。厉害了,这适应性杠杠滴!图:怀孕的蝙蝠(单胎)。

蝙蝠哺育幼崽

蝙蝠没法从平地上起飞,因为它们的前后肢间、两后肢与尾间都有翅膜,导致它们没有跳跃能力,无法像鸟类一样跳跃起飞。所以蝙蝠只能倒挂着栖息在高处,以自由落体方式起飞。这样一来它们的育幼就有难度了。

多数蝙蝠的幼崽出生后,便会本能地用钩爪紧紧抓住母亲腹部的毛发,攀附在腹部由母亲带着一起飞行。栖息时,雌蝙蝠用翼膜紧紧地包裹着幼崽,好让它能放心移动,去寻找乳头饱餐一顿。图:正在哺乳的宠物蝙蝠。

一两周后,蝙蝠幼崽的后肢变得强壮多了,现在它终于可以离开母亲的身体,自己倒挂在“巢”顶上了。黄昏,成年蝙蝠外出觅食,大量幼崽们互相依偎着挂在栖息处等待,母亲(有些种类雄性也会参与育幼)回来时,总能凭声音从一大堆吵闹的幼崽中找出自己的孩子,将食物吐给它吃(或者哺乳)。四周后,幼崽们就可以飞出去独自觅食了。

最后

中国境内的蝙蝠没有吸血的,它们都是益兽,是我们人类的盟友。别的不说,在夏天,一只食虫蝙蝠一晚上就能干掉约1000只飞虫,其中包括大量恼人的蚊子。蝙蝠能传播花粉、传播种子、消灭害虫,是生态系统的重要一环,也是人类的良师益友。蝙蝠数量丰富的地区,农业和林业害虫很难泛滥成灾,这不仅有利于农林业的健康发展,还可以减少农药过量使用造成的环境污染。

这么有益的生灵,而且人家都长成那样了,某些人为毛非想着吃它呢?

如有谬误,烦请指正。欢迎喜欢科学的朋友们关注:纯野生科学家。专业化繁为简,每天分享通俗易懂的科学小知识。

蝙蝠是怎么繁殖后代的?

蝙蝠虽然能在空中飞行,但它的繁殖和哺育后代的方式与人类相似,具有哺乳和胎生的特征,因而属于哺乳动物.

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体表有毛,牙齿分化,体腔内有膈,心脏四腔,用肺呼吸,大脑发达,体温恒定,胎生,哺乳.胎生哺乳是哺乳动物特有的生殖发育特点,提高了后代的成活率.蝙蝠具有胎生、哺乳的特点,因此属于哺乳动物.

1.蝙蝠一年交配一次,雌性蝙蝠通畅都是聚在一起生育并且抚养后代。当母蝙蝠外出猎食的时候,就会把小蝙蝠聚在一起。当它们回来后,每只小蝙蝠会发出独特的声音使它的母亲能找到它。蝙蝠通常每窝产1至4仔。幼仔初生时无毛或少毛,常在一段时间内不能视不能听,幼仔由亲体照顾5周至5个月。

2.大多数蝙蝠以昆虫为食。因为蝙蝠捕食大量昆虫,故在昆虫繁殖的平衡中起重要作用,甚至可能有助于控制害虫。某些蝙蝠亦食果实、花粉、花蜜;热带美洲的吸血蝙蝠以哺乳动物及大型鸟类的血液为食。这些蝙蝠有时会传播狂犬病。蝙蝠呈世界性分布。在热带地区,蝙蝠的数量极为丰富,它们会在人们的房屋和公共建筑物内集成大群。蝙蝠的取食习性各异,或为掠食性,或有助于传粉和散布果实,从而影响自然秩序。

3,许多蝙蝠也在自然界越来越少,趋于灭绝。用于消灭昆虫的毒剂和木材保护药剂等把它们在冬眠的时候药死,许多错误的观念也使人类大批地捕杀它们。一些种类栖居的空心树木被伐掉了,废墟被拆除或者被重修得严丝无缝,使其无法生存。蝙蝠在维护自然界的生态平衡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各种食虫类蝙蝠能消灭大量蚊子、夜蛾、金龟子、尼姑虫等害虫,一夜可捕食3000只以上,对人类有益。蝙蝠所聚集的粪便还是很好的肥料,对农业生产有用。经过加工的蝙蝠粪被称为“夜明砂”,是中药的一种。

蝙蝠目前已经越来越少,种群岌岌可危,所以需要注意保护蝙蝠,保护生态环境。

蝙蝠是怎么繁殖后代的?

大家好,我是人体的奥秘,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蝙蝠的繁殖方式:

蝙蝠的生殖发育方式是胎生哺乳,不像鸟类是卵生,这一特征说明蝙蝠是哺乳动物,它哺乳动物的方式是雌性产下幼崽,用乳汁哺育。

蝙蝠的性周期是同步的,大部分交配活动发生数周之内,妊娠期6,7周到5,6月,许多种类雌体妊娠后迁到一个特别的哺育栖息地点,蝙蝠通常每窝产仔1到4只,幼仔初生时无毛或少毛,在一段时间内不能视不能听,幼仔由亲体照顾5周至5个月,不同种类有差别。

蝙蝠是翼手目动物,是唯一一类演化出真正飞翔能力的哺乳动物,分布全世界热带亚热带居多。多数蝙蝠以昆虫和其他小节肢动物为食。寿命最长可达33年,大多数种类平均4到5年。

就介绍这么多,大家有更好的答案,欢迎回答!

蝙蝠是怎么繁殖后代的?

整个蝙蝠群的性周期是同步的,因此大部分交配活动发生于数周之内。妊娠期从6、7周到5、6月。

许多种类的雌体妊娠后迁到一个特别的哺育栖息地点。

蝙蝠通常每窝产1至4仔。幼仔初生时无毛或少毛,常在一段时间内不能视不能听。幼仔由亲体照顾5周至5个月,按不同种类决定。

几乎所有蝙蝠均于白天憩息,夜出觅食。这种习性便于它们侵袭入睡的猎物,而自己不受其他动物或高温阳光的伤害。蝙蝠通常喜欢栖息于孤立的地方,如山洞、缝隙、地洞或建筑物内,也有栖于树上、岩石上的。它们总是倒挂着休息。

它们一般聚成群体,从几十只到几十万只。具有回声定位能力的蝙蝠,能产生短促而频率高的声脉冲,这些声波遇到附近物体便反射回来。

蝙蝠听到反射回来的回声,能够确定猎物及障碍物的位置和大小。这种本领要求高度灵敏的耳和发声中枢与听觉中枢的紧密结合。蝙蝠个体之间也可能用声脉冲的方式交流。

有少部分蝙蝠依靠嗅觉和视觉找寻食物。尽管它们有万能胶,看上去很像鸟类。但它们没有羽毛,也不生蛋。它们是哺乳动物的原因:雌性产下幼仔,用乳汁哺育。
蝙蝠交配多在十月底之后才热烈起来,怀孕期超过70~80天。到了 次年六月时会一起生产,每次产1~4子,平均产2子。

和其他蝙蝠一 样,出生的蝙蝠眼睛不睁开也未长毛,雌蝙蝠会紧紧将幼蝙蝠抱住。由于出生时,拇指和后脚已经很发达了,也会用爪抓紧母亲的毛,因 此不易发生掉落的情形。幼仔出生一个月已略能飞行。到了十月,这些幼小的蝙蝠均已长成。

长大的蝙蝠有的留在原来的巢中,有的飞去另行觅巢。

蝙蝠是怎么繁殖后代的?

胎生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