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没有6500万年前的陨石撞地球,恐龙到现在会进化成什么样?

这是个很有意思的假设,因为恐龙确确实实已经在距今约6500万年前悉数灭绝,而它们灭绝的原因到现在为止还停留在各种假说的层面上,其中以“小行星撞击说”可信度最高。那么,如果在6500万年前没有这次的撞击,恐龙会进化成什么样呢?我们大胆地来推测一下。

恐龙的崛起与统治

根据已发现的恐龙化石看,最早的恐龙出现在三叠纪距今约2.3亿年前,它就是生活在南美洲的小型肉食恐龙-始盗龙。它们的祖先应该是早期的二足掠食性动物。而且它们之所以有了进化的空间,是因为在三叠纪的大灭绝事件中有超过95%的物种都灭绝了,大多数物种的灭绝给了原始二足动物足够的生态位,于是,恐龙正式登场。

恐龙的登场时机非常的好,它们迅速地抢占了当时地球上的主要生态位,开始发展壮大。从三叠纪晚期到白垩纪,从整体上看,恐龙的体型是逐渐的变大的,这一点用“柯普法则”就能解释了,也就是“越吃越大,越大越有利”。

不同的恐龙占据了不同的生态位,这导致了其他爬行动物,原始哺乳动物只能在夹缝中求生存。以至于原始的哺乳动物只有老鼠一般大,而正是如此小的体型,让它们成功的躲过了恐龙的大灭绝事件。

因此,恐龙的崛起是因为它们的祖先所处的时期正好是生物大灭绝时期,而它们的祖先以小小的体型成功的躲过了灭绝事件,这才有了之后生态位的空缺,而这也是恐龙能够统治地球约1.6亿年的根本原因。

恐龙如果没有灭绝会怎么样?

在恐龙灭绝之后,同样给其他的动物空出了生态位,这让其他的生物有了足够的空间来发展壮大。在恐龙灭绝之后,首先登场的是鸟类,因为恐龙时代的一些飞行生物也躲过了这次灭绝事件,并且成功演化出了现在鸟类的多样化。其次是锯齿鳄类和泰坦巨蟒等爬行动物,最后才是哺乳类。

因此,如果恐龙没有灭绝,这些鳄类,鸟类、爬行类以及哺乳类都无法崭露头角,它们依然会像在恐龙时代那样夹缝中求生存。这会导致这些动物的演化至少要向后推3000万年。为什么这么说呢?

恐龙灭绝后才出现的恐鸟

首先,恐龙如果不灭绝,它们依然占据着主要的资源,其他的生物依旧会像在恐龙时代那样“蛰伏”。但是,这个状况并不会一直持续。因此,到了白垩纪晚期,恐龙的体型基本上达到了恐龙时代的峰值,这就证明恐龙的体型是一直在变大的。这样虽然能够牢牢地稳定住“霸主”地位。但是,它们在面对环境改变时的能力就会变得越来越差。

而在恐龙时期之后的古新世(距今约6500万年前到5600万年前)气候和环境并没有发生较大的变化,而且即便是在古新世之后的始新世(距今约5600万年前-3400万年前),整个地质年代中也没有发生大的变化。但是在始新世的晚期发生了一件大事-大型生物集群灭绝。而所谓的集群灭绝必须要满足:全球性、灭绝量大以及覆盖面广等特点。古生物学分析,始新世晚期的灭绝事件可能与一颗甚至是数颗火流星撞击西伯利亚地区以及美国的切萨皮克湾有关。

因此,如果恐龙在白垩纪末期没有灭绝的话,到了始新世,它们的体型更大,稳定性更差(对食物的需求量大),而面对始新世末期的撞击事件,它们依然无法安然度过。从6500万年前到3400万年前,有约3100万年的时间,这就是上面我说的其他动物的演化要推迟3000万年的原因。

在恐龙灭绝之后,所有现代生物的演化都会发生改变,最起码的是要向后推移。我们以哺乳动物为例,哺乳动物出现体型较大的时期是在距今约5900万年前(冠齿兽),当时距恐龙的灭绝已经过去了约600万年。按照这个演化路线,如果恐龙灭绝发生在始新世末期,那么地球上的哺乳动物想要达到现在的状态,同样也得向后推3000万年。但是,3000万年后的今天地球上的环境不知道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因此,一切都变得未知了。(下图为冠齿兽)

总结

如果恐龙没有在6500万年前灭绝,那么它们也会在始新世末期的大型生物集群灭绝事件中消失,不过在这段时期内,它们依然会压制着其他生物,让其他生物无法像恐龙灭绝后那样高速的演化。所以,许多的生物的命运都将被改写,至于如何改写,我们就不得而知了,毕竟谁也无法预测几千万年之间会发生什么。

如果没有6500万年前的陨石撞地球,恐龙到现在会进化成什么样?

地球上有千万种生物,现在人类是地球上的霸主,但统治地球时间最长的是恐龙们,如果没有6500万年前那颗直径10公里的下小行星,恐龙一族也不至于灭绝,而小型哺乳动物也永远没有出头之日了。

人类的出现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恐龙的灭绝,如果恐龙没有灭绝的话,它们也会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变化,但进化是一个充满随机性的过程,我们并不能准确预测恐龙的进化之路。

但科学家们发现恐龙生存的时代地球含氧量高达35%,各种植物因此长的十分巨大,动物们也相应变得巨大,但是地球大气的含氧量是一路走低的,现在大气含氧量是21%,恐龙时代活下来的物种在现在的体型都缩小了,因此如果恐龙当年没有灭绝,那么它们的体型也会随着含氧量的减少而缩小。

恐龙是很多物种的统称,但是在众多恐龙中有一种名为伤齿龙的恐龙智商高达5.3,而且伤齿龙体型小巧,大脑是恐龙里面最大的之一,眼睛也比其他恐龙更清晰,科学家如果没有6500万年前的小行星,那么伤齿龙很有可能会建立恐龙文明。

人类并不是什么地球选择的智慧物种,而是恐龙灭绝后小型哺乳动物偶然进化的产物,所以说进化之路是很奇妙的。

如果没有6500万年前的陨石撞地球,恐龙到现在会进化成什么样?

这个很难给出确定的答案,但是可以根据环境的改变给出推测性答案。

现在很多人说如果恐龙不灭绝或许都进化成智慧生命了。其实这种想法基本是不可能的。

生物随着环境的改变而被筛选性改变。在6500万年的时间恐龙不可能变成高脑容量的智慧生物。恐龙的大体积保证了他只凭力量就可以称霸生物圈,能靠暴力称霸的动物,也不会用脑。这样一来恐龙大脑就更没有进化的可能性了。

往往智慧生物是哺乳类的,恐龙也不会短短6500万年从爬行动物变成哺乳动物。

即便没有小行星撞击地球,恐龙依旧面临大气含氧量降低和气温降低的恶劣环境。

恐龙在地球存活了2亿年,恐龙时代的大气氧气含量是35%,而现在却是21%。植物的减少和肆虐爆发的火山造成氧含量的降低,并导致恐龙体积变小。

于此同时,恐龙灭绝的时代恰好赶上地球超级冰河时期。而恐龙是冷血动物,往往非恒温动物很难抗住超级冰河世纪。

但是这都不好说,如果6500万年前小行星没有撞击地球,首先可以肯定现在不可能有你的存在。毕竟在历史的上游,随便做一件小事都会被蝴蝶效应放大进而导致整个下游历史改变。

没有小行星撞击,恐龙多半会进化成更小更适合环境的生物,比如鸟类。那么原始人类的生活空间肯定会被压榨,这样一来,整个人类进化里程就改变了。那么现在的人类建立的工业文明或者要推迟上千万年。

如果没有6500万年前的陨石撞地球,恐龙到现在会进化成什么样?

答:科学界基本认同恐龙灭绝的主要原因,是6500万年前的小行星撞击地球;如果没有这次撞击,生物进化会有无数种可能。

6500万年前,一颗直径10公里的小行星,撞击在现今的墨西哥湾尤卡坦半岛北部,产生了相当于10亿颗原子爆炸的能量释放,恐龙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内全部灭绝。

我们可以幻想一下,如果没有那次小行星撞击的话, 现在的地球是什么情景:

一、恐龙继续称霸

在白垩纪以前,恐龙已经在地球上存在了1.6亿年,而且地球在此后的6500万年间,气候也稳定;那么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如果没有那次小行星撞击地球,恐龙肯定会称霸到现在。

整个地球犹如侏罗纪公园一样,到处是体型巨大的恐龙,亚欧大陆和美洲是恐龙的天堂,澳洲就是一个被隔离的珍稀动物园。

二、人类不会出现

科学研究表明,地球上最早的灵长类出现于6500万年前,处于白垩纪晚期,那时候的灵长类长相有点像松鼠;小行星撞击地球后,大型动物基本灭绝,灵长类开始崛起,经过数千万年的演化,才有了今天的人类。

如果恐龙没有灭绝,那么灵长类会处于恐龙的暴力统治之下,很难有翻身的机会,也不会进化出人类。

三、恐龙进化方向

如果恐龙没有灭绝,人类也没有出现,那么我们就得考虑恐龙的进化方向,或许恐龙还会继续朝着大体型方向进化;因为根据白垩纪前的1.6亿年间,恐龙的进化趋势就是体型越来越大,比如出现了:

(1)地球上有史以来最大的动物“易碎双腔龙”,体重有200多吨,体长50多米;

(2)暴力残忍的霸王龙,重达十多吨,是食肉恐龙中的佼佼者;

(3)史前鳄鱼,生活在非洲,长度可达10米;

之所以恐龙时代的动物体型巨大,是因为在暴力统治下,动物体型越大就越具有竞争优势,但是越大的体型对环境适应能力越差,最终成为小行星撞击地球的主要牺牲品。

好啦!我的内容就到这里,喜欢我们文章的读者朋友,记得点击关注我们——艾伯史密斯!

如果没有6500万年前的陨石撞地球,恐龙到现在会进化成什么样?

如果6500万年前没有陨石撞击地球的话,恐龙或许就不会灭绝,并且会一直活到今天,一直成为地球的霸主,那么就没有人类什么事了。

6500万年前,一颗直径足足有10千米的小行星以很高的速度撞击在地球上,陨石砸在了墨西哥的尤卡坦半岛上,砸出的巨大陨石坑,直径有230千米,一大部分在陆地上,还有一小部分在海洋里。这次撞击,被认为是最有可能造成恐龙灭绝的原因,从此以后,统治了地球长达一亿多年的恐龙彻底消失在了地球上,直到几百万年前,人类的祖先出现在了地球上,经过迅速的演化,成为了地球上唯一的霸主。

陨石撞击地球带来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撞击瞬间,陨石坑中心数十公里的生物全都死得一干二净。撞击激起了满天的灰尘,灰尘遮天蔽日,从此以后地球在长达几个月的时间里一直处于黑暗状态,植物没有了阳光的照射,慢慢枯萎,以植物为食的动物尤其是恐龙这样的大型动物,因为缺少食物,很快也就死亡了。进而肉食动物也受到影响而接连死亡甚至是灭绝。

撞击还造成了地球上的火山大量爆发,很多的恐龙就是在火山爆发的时候直接被火山灰给掩埋了,除此之外,更是激起了巨大的海啸,高达数百米的海啸,铺天盖地地涌向各个大洲,最后绝大多数生物都没有能够幸免于难。这么一颗巨大的陨石,哪怕是今天降落在地球上,人类也没有办法不受损失。科学家通过分析陨石撞击前几百万年以及后几百万年的化石发现,地球上的生物,真的差不多都灭绝了。包括恐龙在内的超过90%的哺乳动物全部灭绝。也不难想象,为什么恐龙这样一个地球上的霸主竟然能够全体灭绝,其它的生物也大都难逃相同的命运。

如果没有那一次撞击的话,今天的地球上,恐龙是否还存在,真的不好说,似乎恐龙并不会因为什么其它的一些原因灭绝。可能在地球经历冰河期的时候,恐龙可能是受不了寒冷的气候,但是应该也不至于全体灭绝吧,因为恐龙除了陆地上的,还有天上的和水里的,水里的应该没有那么容易灭绝吧。当然了,恐龙生活的时代的气候和现在是有很大不同的,一个显著的区别就是恐龙时代地球大气的含氧量比现在要高很多。

所以说,如果恐龙还能繁衍到今天的话,那么它的体型必然会受到限制,比之前要小那是肯定的,但是会不会说恐龙能够进化成高级智慧生物呢?我想这种可能性是几乎为零的,因为虽然6500万年的时间并不短,但是不足以让一个原本不算聪明的物种进化成高级智慧物种,地球上出现了如此多的生物,但是最后只有人类进化出了高级智慧,这并非偶然,那是因为人类本来就是智慧超群的一种物种,而恐龙不是。但是值得考究的是,如果恐龙没有灭绝,那么今天还轮得到人类统治地球吗?

如果没有6500万年前的陨石撞地球,恐龙到现在会进化成什么样?

这个可能性就多了,要知道当年那颗直径10公里的小行星,最终引起了地球上近3/4的物种灭绝,如果没有那颗小行星,6500万年后的今天,地球上将是另一种景象,或许恐龙仍旧是主宰。

那颗小行星击中的部位位于现在墨西哥湾的尤卡坦半岛北部,这颗直径10公里的陨石释放了相当于200万颗沙皇炸弹的能量,大量的尘埃浓烟几乎遮盖了整个地球,致使地表温度下降,生态系统开始崩溃,最终包括恐龙在内四分之三物种灭绝,被称为第五次物种大灭绝。

如果当年没有那颗小行星,咱们哺乳动物就不会翻身,要知道恐龙存在了大约1.5亿年,如果气候环境稳定的话,再继续称霸6500万年也是有可能的。但要说会进化成什么模样,大概率的可能还是巨型生物吧,毕竟光凭体格就能占到食物链上层,它们也没理由去开发智力。

但这样的说法终归是无济于事,一点点微小的变动在长期作用下都会发生不可预料的结果,更何况6500万年前还灭绝了那么多种类的生物。

期待您的点评和关注哦!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