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雁与家鹅有生殖隔离吗?

先说答案:家鹅是由大雁驯化而来的,这就好比是狗与狼是一个道理,它们之间从根本上说是同一种动物,所以是不存在生殖隔离的。但是,由于不同地区的家鹅的祖先种类有着较大的区别,所以不同的家鹅间是有生殖隔离约束的。为什么这么说呢?下面,我们简单的来探讨一下大雁和家鹅的生殖隔离问题。

什么是生殖隔离?

生殖隔离是我们经常看到和听到的一个词,那么它究竟是什么意思呢?简单的说,生殖隔离是指亲缘关系接近且生活地域接近的两个物种在自然条件下不交配或者交配后没有后代亦或者交配后有后代但后代不具备生育能力。比如山斑马和平原斑马在非洲大草原上的栖息环境非常的接近,但是二者之间都在主动的规避交配,而山斑马和平原斑马是斑马亚属下的两个不同的种,再比如马和驴在人工干预下虽然可以交配也可以产生后代,但是它们的后代骡子不具备生育能力。

因此,正是生殖隔离存在才产生了物种的多样性,也使得物种形成之后有了唯一性。一般情况下,不具备生殖隔离的两个物种大都是同一种动物下的两个亚种,从种开始,不同物种就已经形成了生殖隔离。

当然,生殖隔离也不绝对,因为雄狮和雌虎在自然环境下虽然不会交配,但是在人工饲养和干预下,它们有1-2%的几率能够产下狮虎兽,而且曾经有过雄狮和雌性狮虎兽交配产下后代的先例,只不过几率相当的低而已(全世界仅此一例)。而且驴和马的后代骡子也不是完全不具备生育能力,目前有记载的骡子怀孕在近四百年间仅有3例。

综上,生殖隔离是不同物种见墨守的一种生存方式,正是这种约束保证了物种基因的独立性,而我们上面说的不同物种间的杂交大都是在人工干预的情况下发生的,在自然环境下,极少发生。

家鹅与大雁的关系

大雁俗称野鹅,不过这个俗称只是建立在家鹅与大雁的外观相似以及家鹅是从大雁中的一些种类驯化而来的基础上的。为什么这么说呢?

首先,大雁是鸟纲雁形目鸭科雁属下所有鸟类的总称,在该属下一共有10种不同的鸟类,它们均属于世界性分布的大型游禽,其中在欧亚大陆上最常见的有四种:灰雁、鸿雁、豆雁以及白额雁。

但是这四种并不都是家鹅的祖先,其中根据在我国的发现的最早的家鹅骨骼的基因研究看(距今约3000年前),它与现存的鸿雁最为接近,也就是说,在我国的家鹅是由鸿雁驯化而来的。

但是,根据欧洲各地的家鹅与现存的雁属成员对比的结果看,欧洲地区的家鹅与灰雁最为接近,也就是说欧洲地区的家鹅是由灰雁驯化而来的。

因此,大雁中包含了家鹅的祖先,确切的说,家鹅的祖先是灰雁和鸿雁,并不是所有的大雁都是家鹅的祖先。

灰雁

鸿雁

大雁与家鹅有生殖隔离吗?

这个问题要分情况说:

第一种情况:家鹅与灰雁和鸿雁

家鹅的生物学分类与鸿雁和灰雁最为接近,但是由于长期处于人工饲养下,生长环境的改变和习性的一些变化,让家鹅有了与鸿雁或者是灰雁不同的特征,比如在我国的家鹅体色大都以纯白为主,而且它们的喙大都是黄色,但是鸿雁的喙是黑色的,羽毛颜色以棕褐色和白色为主,并不是纯色的。因此,家鹅被划分到鸿雁或者是灰雁种下的不同亚种之中。由于同种不同亚种的物种间是不存在生殖隔离的,比如波斯豹和非洲豹能够正常繁殖产下后代,因此,中国的家鹅与鸿雁,欧洲家鹅与灰雁之间是不存在生殖隔离的。

欧洲家鹅

第二种情况:中国家鹅与灰雁、欧洲家鹅与鸿雁

由于中国家鹅是由鸿雁驯化而来的,而欧洲家鹅是由灰雁驯化而来的,它们的祖先本身就是雁属下的两个不同的物种,自然是存在生殖隔离的。

第三种情况:家鹅与除灰雁和鸿雁外的其他大雁

在这种情况下就相当于灰雁或者鸿雁与豆雁、白额雁、帝雁等种类杂交,它们本身也是同科同属不同种的动物,因此也是存在生殖隔离的。至于杂交的结果,与狮子和老虎杂交的结果是一样的,都是极难产生可以孵化的受精卵。

我国的大鹅

总结

家鹅虽然是由大雁驯化而来的,但是由于叫大雁的鸟比较多(10种21个不同亚种),而不同种间是存在生殖隔离的,因此,家鹅与大雁存不存在生殖隔离,不能一概而论,而是要视情况而定。总体而言,家鹅除了与祖先(中国家鹅与鸿雁、欧洲家鹅与灰雁)之间没有生殖隔离外,与其他的种类都存在生殖隔离。

大雁与家鹅有生殖隔离吗?

养鹅17年,对鹅的起源、鹅的习性、鹅的场地的选择、鹅的饲养管理、鹅的孵化、鹅的成本核算、鹅肉制品的初级加工、种草养鹅等方面都有所了解,这也是能够在头条平台编写100节30万字《我的100节养鹅分享》专栏的基础。对于您提出的大雁与家鹅有无生殖隔离的问题,这个主要牵扯到鹅的起源与杂交繁育问题。下面就和大家聊一聊这方面相关的知识。原创文章,未经本人同意,禁止转载。

大雁品种与鹅的起源?

我国最常见的大雁有灰雁、鸿雁两个品种,另外的大雁品种还有豆雁、斑头雁。

我国鹅的品种除了伊犁鹅以外,都是从鸿雁驯化而来,伊犁鹅的祖先是灰雁,灰雁和鸿雁的最大区别就是鸿雁的头上有肉瘤,而灰雁的头上没有肉瘤,除中国之外,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的鹅品种都是自灰雁驯化而来,这一点恰恰与我国相反。

鹅品种间有生殖隔离问题吗?

在目前世界范围内,所有的鹅品种,无论是祖先起源于灰雁还是鸿雁的鹅都没有生殖隔离问题,都可以进行杂交繁育,只是品种间个体大小的差异,容易造成自然繁殖交配困难,而交配成功后的受精率并无太大影响。影响受精率的主要因素是自然交配是否能够顺利完成,这也是目前在鹅的杂交繁育过程中大型鹅和小型鹅之间杂交难以成功的最主要因素。

大雁与家鹅有无生殖隔离的问题,通俗一点就是说能否杂交繁殖呢?

目前在我国有部分养殖户养殖驯化大雁的,这些大雁人工驯化的时间并不长,通过驯化,产蛋性能较之野生环境下有明显的提高,这件事情表明,大雁是一种非常容易驯化的野生动物,在驯化的过程中,其体貌、生殖性能、生理习性并没有太大的改变,所以不存在生殖隔离的问题,这也是我们经常听说的野生大雁与家鹅在某某地方某某人家杂交生出一窝杂交雁的真实传闻。

关于一些鹅与大雁杂交后所产下的鹅蛋发生颜色变化的说法应该是不真实的,产蛋的数量减少也应该是不真实的,这些报道经不起验证与推敲。

鹅蛋的颜色与产蛋的数量,并不以公鹅(雄雁)的变化而变化,产蛋性能与蛋的颜色取决于母鹅,取决于饲养管理的水平,产下的蛋孵化出的小鹅的颜色和生长速度以及其他的生理性能,才取决于公鹅(雄雁)和母鹅的共同基因。所以关于大雁与家鹅杂交产下鹅蛋颜色变化与产蛋变少的报道纯属瞎扯,是为了博取眼球的伪科学行为。

大雁和家鹅杂交的利弊在哪,宜于推行吗?

大雁的产蛋性能非常低,只有7~25枚,人工饲养的大雁可以产到15~30枚,由于大雁的产蛋性能低,所以如果与家鹅杂交繁育用作产蛋卖鲜蛋时,不划算。

大雁能否与家鹅杂交用作肉鹅呢?我国的肉鹅品种除了广东一带外,其余的地区的肉鹅品种全部为白色鹅品种,养白色鹅的原因是白鹅绒毛比灰色绒毛价格高,而广东为什么不养白色鹅呢?因为广东自古以来,就是鹅的主要消费区域,对鹅的消耗量世界无处可及,且这个地方的鹅品种都是灰色鹅,这也就形成了独有的广东人钟爱的肉食鹅特色。

那么大雁与白色家鹅杂交过以后会出现什么情况呢?最明显的就是羽毛的颜色大部分变成了花羽色,这样的鹅毛价格低,从而影响了养鹅人的效益。

所以,无论是从产蛋方面还是产肉取毛方面,大雁和家鹅杂交都没有太大的意义。

综上所述,大雁和家鹅之间不存在生殖隔离问题,但如果利用大雁和家鹅进行杂交繁育,试图达到更高利润的想法是不可取的,也是不科学的。

聊聊三农的人和事,分享种养殖的实操经验,欢迎关注@我和我的小农庄。

大雁与家鹅有生殖隔离吗?

鹅是常见的家禽,农村的朋友都很熟悉它,但是很多朋友可能都会认为它们是由天鹅驯化过来的,实际上家养的鹅是由野生大雁驯化的,家鹅与野雁是一个种类的鸟,都属于雁形目鸭科雁属。不过,家鹅、大雁和天鹅都属于大型水禽类,体型和外貌也比较像,放到一起,还真的很难区别,下面是这三种鸟类的图片,是不是很不容易区分呢?

家鹅

大雁

天鹅

经过长时间的人工饲养,家鹅一般都失去了长距离的飞行能力,体型也变得肥胖,比野雁大不少,两者放在一起已经能看出明显的区别,家鹅的年产蛋量在40~200枚之间,而野雁的年产蛋量在5~30枚之间,差别也比较大,那么如果家鹅和野雁交配的话,还能产下具有繁殖能力的后代吗?或者说两者是不是已经形成生殖隔离了呢?

可以肯定地说,这两者并没有形成生殖隔离,有资料新闻报道可以证明,2005年的时候,《北京晚报》曾经报道过这样一件事,北京市房山区十渡镇的村民隗某家里养的三只母鹅诱惑来了一只雄性大雁(经鉴定是一只鸿雁),并且在一起生活了一个多月了,女主人李某说:“它没来之前,我们家养的白鹅每天下的蛋都是纯白色的,可现在下的蛋上面都有黑色斑点,”而且它来之前,家鹅是隔一天产一个蛋,它来了之后,家鹅成了隔两天产一个蛋。

白鹅蛋变成了花鹅蛋,显然这鹅蛋是家鹅与大雁交配所下的。后来女主人李某还将12枚家鹅与大雁杂交的花鹅蛋拿到孵化场去孵化,经过27天的孵化后有三只小鹅成功存活,但是它们的个头、身高、脚掌都比平常的小家鹅要大,浑身的毛也比较厚实,背部是灰黑色毛,腹部是浅黄色毛,嘴巴平直呈黑色,跟它们一身白羽毛的鹅妈妈一点儿都不一样,倒是更像那只野生鸿雁。

这个事例说明家鹅与野雁是没有生殖隔离的,家鹅被人类驯化的时间还并不长,很可能不足1万年,期间也很可能出现过很多次和上述事件中类似的家鹅与野雁交配的情况,因此也并不容易形成生殖隔离。

其实现在有很多的家鹅或大雁养殖户也都明白这一情况,如果想养鹅卖鹅蛋的话,就不能让鹅与大雁进行交配,因为那样会拉低鹅的产蛋率,如果是养肉鹅的话就无所谓了,但是如果想让养殖鹅或者大雁的品种更纯的话,也是不能让它们交配的,因为它们产出的卵的后代的特征会介乎于两者之间,或者说会成了一个新品种了。

大雁与家鹅有生殖隔离吗?

大雁和家鹅有生殖隔离吗?

您所问的这个问题要分为两个点来回答。

如果说您养殖大雁和家鹅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卖肉鹅,那么就不需要生殖隔离。因为现在市面上卖的饲养的大雁幼苗都是经过驯化的,虽然他可以飞翔,但是到了晚上会回到自己的雁舍,所以他们需要的饲料啊,水源啊,活动场地啊,都和咱们现在的家鹅基本相同啊,所以说不用进行隔离。

但是如果说您需要的是进行下一代的繁殖,假如您想主要是进行种鹅的繁殖,然后孵出鹅苗进行出售,这个时候要和大雁区分开来,因为大雁和鹅是可以进行交配的,但是用大雁来和家鹅进行交配繁殖的话,生出的蛋的成功率比较低,还有就是下蛋量比较少。但是如果说您想用大雁和家鹅进行交配,进行下一代的杂交的品种,那么是可以的,曾经有养殖户进行了杂交,并且取得了成功。

所以说,需不需要繁殖隔离?就要看您所饲养的目的是什么?如果说只是把他们养大,进行出售的话,就不需要隔离,如果说想进行杂交第二代的话,那肯定是不用隔离的,假如说只想繁殖肉鹅,或者说是大雁,那么就必须隔离。

大雁与家鹅有生殖隔离吗?

大雁与家鹅有生殖隔离吗?

首先给出答案:大雁与家鹅没有生殖隔离,它们两者可以杂交。所谓的生殖隔离,是指亲缘关系接近的类群之间在自然条件下不交配,或者即便能交配也不能产生后代或产生的后代没有繁殖能力,比如山羊和绵羊、马和驴,它们都具有典型的生殖隔离。而题主问的大雁和家鹅,据我所知,它们并没有生殖隔离。

大雁属于体型较大的水禽,又称野鹅,是鸭科雁属中的鸿雁、灰雁、豆雁和黑雁等品种的总称,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大雁的生活习性具有杂食性、迁徒性、合群性、善斗性等特点。大雁对环境的适应性很强,常栖身于水边和沼泽地,以野草、谷类、虾螺为主食。大雁有每年秋、冬季节从北往南牵徒的习惯。大雁的合群性很强,它们经常一群群觅食、栖息。警觉性高,群居时通过争斗确定等级序列,最厉害的“王子雁”,具有优先采食和交配的权利。

大雁在对待伴侣这方面,还是比较专一的。野生大雁3年性成熟,实行雌雄单配偶制,终生配对,不离不弃。人工养殖的大雁在春季发情,水中交配,8~9月龄可达到性成熟,公母比例为1:2~3。雌雁交配后10天开始产蛋,平均2~3天产一枚蛋,人工养殖的大雁年产蛋15~25枚,每颗蛋重约150克。在饲养管理方面,由于我国目前还没有专门的大雁饲养管理标准,具体可参考家鹅的饲养标准。

家鹅也属于鸭科,是一种常见的家禽,其生活习性和大雁差不多,只不过大雁会飞,家鹅不会飞;大雁的体重没有家鹅重;大雁每年都会迁徒,而家鹅已经被驯化,有固定的栖息地点。尽管有这么几点不同,但是它们相同的鸭科属性决定了它们之间并无生殖隔离。

最后总结:虽说大雁与家鹅并没有生殖隔离,但是事实上很少有大雁和家鹅进行交配的。上面已经说过,野生的大雁对伴侣很忠诚,如果不是人为让大雁和家鹅进行杂交,它们是不会主动走一起的。

大雁与家鹅有生殖隔离吗?

通常指由于生殖方面的原因,即使地缘关系相近,但物种不同的类群之间不能互相交配,或不易交配成功的隔离机制。一般来讲生殖隔离用以定义物种,不具有生殖隔离的两个个体则以最多以亚种加以区分,生殖隔离的演化即是物种形成。生殖隔离可以依其机制发生的时间点在交配之前或之后,或形成配子之前或之后,分为交配前隔离、交配后隔离,或配子前隔离、配子后隔离。所以,大雁和嘉鹅在生殖隔离后有利于物种的繁殖保护……所以大家要保护动物……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