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自然界没有进化出进攻性的食草动物?

在自然界中,食草动物也不是完全没有攻击性,它们头上的角(犀牛角、牛角、羊角)、异化的犬齿(大象的象牙)都是攻防兼备的“武器”。不过,相比较食肉动物来说,食草动物既没有尖利的牙齿,也没有尖利的爪子,那么,为什么食草动物没有进化出尖利的牙齿和爪子呢?我们简单的来探讨一下这个问题。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食草动物为什么没有进化出尖利的牙齿?

食肉动物之所以强悍,与它尖利的犬齿有着很大的关系,在捕猎时,尖利的犬齿能够刺破猎物的皮肤,只要是咬住脖子、后颈、头骨等要害部位,几乎可以一击致命。但是,对于食草动物来说,它们除了个别的动物有异化的犬齿外,其他的食草动物清一色的都没有尖利的牙齿,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食性决定牙齿结构

食草动物之所以没有进化出尖利的犬齿与它的食性有很大的关系,即使像大象这种具有异化犬齿的动物,它们的犬齿也是裸露在外面的,这是因为它们的主要食物是植物,在进食植物时,它们首先要做的就是对食物切割,所以,食草动物进化出了发达的门齿。

仅仅是门齿只不过是能够把食物咬下来放入嘴里,由于植物性食物富含大量的纤维,如果直接吞咽会增加肠胃的负担,所以,食草动物还需要有发达的臼齿用来磨碎食物。这样食草动物的整个进食就完成了。因此,食物获取非常容易再加上不需要犬齿来辅助进食,最后也就不需要单独的进化犬齿了,这就是食草动物没有尖利的犬齿的原因。

为了弥补没有犬齿损失的攻击性,食草动物们也在“各显神通”

没有尖利的犬齿,就意味着在面对危险时,它们无法通过撕咬给对方造成致命的伤害,所以,本身就处于食物链底端的食草动物们也需要拥有防御性的武器,而且在食草动物的繁殖期,它们要通过决斗来争夺异性,所以它们还需要具备攻击性的“武器”,因此,不同的动物有了自己“独特的武器”。

大多数食草动物选择“角”这种武器,它们将角放在自己最致命的位置头上,这样在面对猎食者时,“角”就能起到很好的攻击和防御作用。食草动物的角通常分为两种:一种是像牛、养、羚羊这样的骨质角,一种是像犀牛这种的角质角。虽然成分不同,但是都非常的坚硬。

没有角的食草动物这选择了其他的方式,比如大象的犬齿、河马的犬齿、强壮的体型,极快的奔跑速度(羚羊)等等。总之,食草动物弱化了自己牙齿的攻击性,就需要用其他的方面来弥补,或逃跑能力强、或体格壮硕、或有尖利的角等等。

食草动物为什么没有进化出尖利的爪子?

食肉动物的标志之一就是有尖利的爪子,不过对于食肉动物来说,它们有些爪子是可以伸缩的(大多数的猫科动物),有些爪子是不能够伸缩的(犬科动物),所以,相对来说,爪子可以伸缩进爪鞘的动物,爪子要锋利很多。

但是,食草动物们大都是没有爪子的,而是用蹄子代替了爪子的位置。而它们之所以用蹄子代替了爪子也是不得已而为之。

首先,并不是所有的食草动物都没有爪子,像考拉、树懒这些食草动物由于是高度树栖动物,它们要爬树也需要在树上稳定的抓握,所以,它们是有爪子的。不过,大多数陆地生活的食草动物都是有蹄类动物。

为什么说大多数食草动物有蹄子是不得已而为之呢?

首先,食草动物要想躲避食肉动物的捕杀,只有两条路:一个是有远大于食肉动物的体型,就像大象、犀牛一样;一个是拥有极快的奔跑速度。

不管是要符合以上哪个条件,它们都离不开一个器官的支持,那就是脚。体型庞大的动物对脚的压力很大,为了让自己的“脚”更加的能够负重,食草动物们大都进化出坚硬的角,也就是我们说的蹄子,这是爪子所无法承受之重。

其次,要想跑的快,也离不开脚。我们举个很简单的例子,猎豹是凶猛的食肉动物,但是为了追求极致的速度,它除了爪子不能伸缩外,爪子也非常的钝,原因是爪子能在奔跑时提供一定的支撑和抓地性。但是,爪子与地面摩擦的频率越高,也就越钝,也就是说猎豹的爪子已经和食草动物的蹄子类似了。不过,猎豹奔跑速度虽然快,但是它们只在捕猎和躲避危险时奔跑,平时休息的时候较多。但是食草动物就不同了,它们几乎一生都在站立之中度过,而且随时都要奔跑,所以它们的“脚”用的频率也要高很多,对“脚”的要求也就高很多。

因此,对于食草动物来说,能够支撑它们高负载、高速以及长时间奔跑(耐磨性)的只有更加坚硬的足,于是,它们也就进化出了蹄子,而不是爪子。

总结

食草动物获取食物相对容易,不需要专门的捕猎器官,而且食物的特点(高纤维)让它们不需要尖利的犬齿,并且如果有尖利的犬齿的话,也不利于它们的咀嚼,因此,它也就不具备尖利的犬齿。再加上经常奔跑、长时间站立的习性也让它们必须具备坚硬耐磨的脚,因此它们也没有进化出尖利的爪子,而是用坚硬耐磨的蹄子代替了。

为什么自然界没有进化出进攻性的食草动物?

谁说自然界没有主动进攻的食草动物!

俗话说”兔子急了还咬人“,食草动物主动进攻食肉动物,甚至吃掉其它动物又不是什么新鲜事了。

首先,你要理解这点,食草动物是主要食物是植物,偶尔也吃肉的动物。而食肉动物是主要吃肉,偶尔吃草的动物。至于杂食动物,那是平时即吃植物也吃肉类的动物。

无论是食草动物还是食肉动物,只要食谱单一,它们都会产生营养不良的现象。食草动物分娩后,会把胎盘吃掉。有养兔子的,你给兔子点肉,它们也都会吃。

母兽在保护孩子时的攻击性,公兽发性期的攻击攻,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吧。

还有食草动物也不是铁板一块,内部也有政治斗争,常常不是直接弄死对手,就是把敌对的成员或后代什么,推出去给食肉动物吃。

最后食肉动物能吃到的,基本都是被食草动物群体放弃的成员,像老、弱、病、残的食草动物就是这类。

下而我举几个电视上看到的例子

1、非洲的野牛遇上了一只落单的老公狮,野牛主动进攻,即使被狮子咬伤抓伤,都不能使野牛放弃,老狮子被野牛顶得奄奄一息,离死不远。

2、幼狮尸体,被一群野牛发现,野牛在那踩啊,顶啊,鞭尸一顿,久久不肯离去。

3、一头野牛被狮群冲散,遭到围攻,咬伤。逃跑的野牛群又跑回来,逼退了狮群,把受伤的野牛围在中间保护起来,然后和狮群对峙,最终逼退狮群。

4、一只公狮在树下休息,狒狒群过来骚扰,最后狮子不得不离开。

5、一只河马死了,河马们就是不让鳄鱼靠近,牢牢地守护着尸体好几天。

6、鹿吃鸟窝里面的小鸟。

7、新闻报导上,有人用尸体在森林里做实验,拍到一头鹿多次来吃人的尸骨的视频照片。

8、一只羊喜欢吃鱼,每天吃好几斤的新闻报导。

9、有人给一头牛面前放了几条活的大鲫鱼,牛一条条把它们吃了。

为什么自然界没有进化出进攻性的食草动物?

在我们的认识里,食草动物大多比较温顺,遇到天敌时只会逃跑。但其实也有一些食草动物,虽然它们的食物是植物,但就连食肉动物都不敢招惹它们。比如:河马,河马长长的獠牙,以及惊人的咬合力,使得连鳄鱼都不是它们的对手。而且由于鳄鱼的栖息地和河马重叠,以至于每年有许多鳄鱼丧生在河马的倾盆大口中。

还有一些动物虽然没有河马的牙齿,但体型大,皮肤厚实,没有食肉动物敢打它们的注意,比如:大象,如果大象遇到了食肉动物,它们一脚下去就会踹死食肉动物。

然而,具有攻击性的食草动物毕竟是少数,大多数食草动物面对天敌时只有被欺负的份,很少能反击。那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食草动物

在我们看来,食草动物生活的很可怜,因为有许多动物虎视眈眈地盯着它们,想要吃掉它们。但是从进化的角度来说,食草动物其实生活地很惬意。

首先,地球上的环境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在地球46亿年的历史中,环境发生过很多次变化,也因此导致过很多生物大灭绝。但在每一次生物大灭绝之后,植被都能很快恢复过来。当植被繁盛之后,食草动物也会很快从灭绝的死寂中恢复过来,最后从生物大灭绝中恢复过来的就是食肉动物。

由于食草动物率先恢复,所以它们能够迅速占领很多生态位,比如:以草为食的,以树叶为食的,还有一些以果实为食的;甚至还有一些食草动物演化成了杂食动物,或者食肉动物,比如:人类,人类的远古祖先是生活在树上的灵长类,它们以植物嫩叶以及果实为食,但在演化过程中,人类逐渐适应了肉类食物。

食草动物之所以没有攻击性,是因为食草动物为了适应以植被为食,演化出了一套相匹配的身体结构。

我们知道,植被中富含纤维素,而纤维素非常难以消化,很多动物都无法消化它,只能将它排出体外,比如:人类。

食草动物之所以能够消化纤维素,并不是它们的胃部非常强大,而是它们有多个胃部,以及非常长的肠道。

我们知道,很多食肉动物的胃酸浓度很高,能杀死食物中的微生物。然而食草动物恰好相反,它们的胃酸酸性并不高,微生物能够在这里很惬意地生存。

这些微生物中,有很多能够帮助食草动物分解植物中的纤维素,并将纤维素转化成各种脂类分子,供食草动物吸收。

除此之外,这些植物还会在食草动物肠道内停留很长一段时间,供食草动物体内的微生物分解,就这样,食草动物才能够从植被中获取足够的营养。

如果肠道较短的食草动物,则能够从植被中获取的营养有限,比如:大熊猫,它们的肠道较短,所以它们需要长时间进食,以及长时间睡觉节约能量才能维持生存。

但是,较长的肠道本身就会消耗大量的能量,这使得食草动物无法有富足的能量演化出其他攻击性装备。

食草动物的身体结构

另外,食草动物为了更好的吃植被,牙齿通常是又大又平,而食肉动物的牙齿则是小而尖利的犬齿。

之所以有这样的区别,是因为食草动物的食物纤维素较多,需要用牙齿将其研磨成小块,方便胃部消化以及微生物的分解。像河马这样的獠牙在食草动物中非常罕见,因为獠牙对于食草动物进食没有帮助。

食肉动物之所以会是尖锐的牙齿,是因为它们需要锋利的牙齿撕开猎物,而肉类容易被分解,所以即使不经过充分咀嚼也能够被消化。

另外,食草动物的眼睛和食肉动物也有区别,如果你仔细看,你会发现食草动物的眼睛在头部两边,这样的好处是可以扩大视野范围,但坏处是无法判断对方与自己的距离。

食肉动物的眼睛则长在头部两边,可以实时判断对方与自己的距离,但缺点是视野范围较小。

不过,食草动物的眼睛可以帮助它们尽快发现天敌,当它们发现天敌后只需要逃跑就可以了,即使不判断天敌与自己的距离也可以帮助它们逃生。

而食肉动物几乎没有天敌,即使视野范围较小,也不影响它们生存。

而且,食草动物需要长时间的奔跑与迁徙,所以它们的脚部演化成了蹄子;而食肉动物则演化成了锋利的爪子。

从食草动物与食肉动物的身体结构来看,食草动物之所以很少演化出攻击性器官,恰巧就是为了适应以植被为食,身体做出的一系列改变。

为什么自然界没有进化出进攻性的食草动物?

【原创】可能食草动物是起源于植物性类的生物链的,而食肉动物就是起源于食草动物的生物圈的,而人类就是起源食肉动物与食草动物的二者之间的生物圈子的,所以就有着食草动物的天敌就是食肉动物了,以及就有着食草动物与食肉动物的天敌就是我们人类了。但这些所谓说的天敌,其实是物质性有着层次性的演化出来了,就算是有着什么天敌的,亦会有着另一层的天敌演化出来了。如果是没有所谓的天敌这样的一种层次性关系的,可能什么也不会演化出来的。但不知是不是这样的认为,而下面就交给砖家们继续的讨论吧!

为什么自然界没有进化出进攻性的食草动物?

食草动物与食肉动物之间是天生的敌我关系,两者之间互生共存,是生物进化史上两大最重要的体系。众所周知食肉动物是极具攻击性的,它们可以利用身上一切能利用的武器,可是,你以为所有的食草动物都不具备攻击性,等着被吃吗?不,事实不是这样的。

不少食草动物和杂食性动物还是具有很大攻击性的,比如非洲野牛,这种广泛分布于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食草动物,头体长2.1-3.4米,身高1-1.7米,体重可达300-900千克。其成年体型,体重都远远大于非洲狮,它们最致命的武器就是粗壮有力的四肢和又大又长又尖又厚的利角,非洲野牛是群居动物,成年雄性野牛担负护卫家族的任务,在关键时候它们还会主动出击,三五结对冲散狮群,利用锋利的牛角死命顶抵狮子,利用粗壮有力的四肢踢打幼狮,狮子被野牛反杀的例子在非洲大草原还是比较常见的,有人做过统计,狮子狩猎野牛,十次只有3次成功,其成功率低到只有30%。

再以世界上最大的陆生动物大象为例,其最大的天敌是人类。而成年大象几乎所有的动物都对它们够不成威胁,成年非洲雄象基本身高3.5米,最高更可达4.1米。体重约为4至5吨,最重记录有10吨。不管身高、体重在狮子,花豹、猎豹等食肉猛兽面前都是如巨怪般的存在。它们粗壮而强劲有力的四肢可以轻易的踩死狮子,肌肉发达的长鼻子甚至可以把花豹拍死,成年大象对于狮子来说简直就是噩梦,所以狮子在非洲大草原虽然称王称霸,但对于大象,也仅仅只是攻击那些幼小的幼象和年老的老象。

犀牛,世界上最大的奇蹄目动物,食草动物中的扛把子。体长2.2-4.5米,肩高1.2-2米,体重2000-5000千克。前后肢均三趾;皮厚粗糙,并于肩腰等处成褶皱排列,毛被稀少而硬,甚或大部无毛;耳呈卵圆形,头大而长,颈短粗,长唇延长伸出;头部有实心的独角或双角(有的雌性无角),是非洲大草原濒临灭绝的大型食草动物,它们之所以如此宝贵,不是因为食肉动物的疯狂捕食,而是人类的无尽杀戮。犀牛在发情期极具威胁性,在哺乳期甚至会主动攻击猎豹,花豹等食肉动物,它们拥有壮硕的身体和锋利的牛角,它们为了孩子毫不畏惧狮子的攻击,凭借强劲的耐力,狮子需要群体协作才能战胜它们。

而杂食性动物中的河马,狒狒,大猩猩也非等闲之辈,河马脾气暴躁起来连鳄鱼都拿来暴打一顿,成年狒狒凭着一口好牙甚至能驱赶猎豹,大猩猩属于力量爆发型,在非洲大草原也是天生神力无所畏惧。

为什么自然界没有进化出进攻性的食草动物?

尽管食草动物给大家的印象都是温顺、害羞的,但并不代表它们真的不具有攻击性,许多食草动物其实是具有极强攻击性的。

图注:遇到危险四处奔逃的角马,图片来自网络

在我们的印象里,似乎只有食肉动物才具备了极强的攻击性,毕竟它们要捕食嘛。面对食肉动物的攻击,有的食草动物会选择逃跑,有的食草动物则选择奋起反抗,甚至是主动出击,这就是攻击性。

哪些食草动物具有攻击性呢?非洲野牛、河马、犀牛。

非洲野牛,也叫非洲水牛,其体长超过3米,肩高1米以上,体重在500公斤左右。和我们熟悉的牛不一样,非洲野牛是出了名的臭脾气,攻击性非常强,经常主动攻击驱赶狮群,还杀死过人类。

图注:成群的非洲野牛,图片来自网络

图注:高大强壮的非洲野牛,图片来自网络

河马身体肥胖,大部分时间呆在水中,一幅人畜无害的样子,但是攻击性极强。河马长着一张大嘴,咬合力高达800公斤,能够撕碎大西瓜。河马会主动攻击进入其领地的人类和其他动物,在水中就连鳄鱼都不敢招惹它们,每年都有人被河马咬伤致死。

图注:攻击鳄鱼的河马,图片来自网络

图注:攻击人类的河马,图片来自网络

犀牛,犀牛是陆地上第二大的哺乳动物,体型仅次于大象。犀牛的脾气也很臭,经常会主动攻击人类和车辆,只要它们感觉受到了威胁,就会向你冲过来!

图注:强壮的犀牛,图片来自网络

在非洲众多的野生动物之中,人们评出了最危险的五种动物,被称为“非洲五霸”,其中食肉动物只有狮子和花豹,另外三种则是大象、犀牛和非洲野牛这样的食草动物,也说明这些食草动物极具攻击性非常危险。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