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把一只蚯蚓切成3段,那么等这3段蚯蚓都长大之后,他们之间是什么关系?

蚯蚓是我们最常见的环节动物,通常它们都是在潮湿的土壤中活动,吃的是“垃圾”排出的是“肥料”,它们只有在雨天才偶尔的爬出地面,尽情的嬉戏。蚯蚓最为人熟知的能力无疑就是再生能力了,如果你将一条蚯蚓从中间扯断,那么它很有可能会发育成两个个体。那么,如果把一条蚯蚓断成三段,会发生什么呢?形成的新个体之间又是什么关系呢?我们简单的来探讨一下这个问题。

首先,我们简单的来了解一下蚯蚓

蚯蚓是一种古老的生物,早在2.5亿年前,它们就出现在了地球上,比恐龙出现的时间都要早约2000多万年。从蚯蚓的出现时间看,恰逢地球上第三次生物灭绝事件,在这次灭绝事件中,地球约有96%的生物都灭绝了。但是蚯蚓依然坚强的挺过了这一次灭绝事件,并且在之后的两次灭绝事件中也没有受到丝毫的影响,可见其生存能力之强。

蚯蚓强大的生存能力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01 不挑食

蚯蚓是环节动物门寡毛纲下所有动物的总称,目前已知的蚯蚓种类就已经超过了3000种。印象中,蚯蚓的体长大都在3-10公分左右,但是,有一种蚯蚓,它们刚孵化出来就有20公分长,成年后通常体长都超过了1米,最大甚至有3米,它就是澳大利亚的吉普斯兰大蚯蚓。

不过,不管是多么大的蚯蚓,它们在自然界中都扮演着“分解者”的角色,它们对食物从不挑剔,只要是土壤中的有机物,不论是动物的粪便、腐烂的植物以及土壤中的细菌等等都是它们的“美食”。

而以上这些食物,在土壤中是从来不会缺少的。所以,只要在有水分的土壤中,蚯蚓就很难死亡(自然死亡除外)。

上图就是吉普斯兰大蚯蚓

02 再生能力

再生能力是一种很强大的能力,在自然界中,拥有再生能力的动物并不多,我们常见的壁虎就算一种,壁虎断尾后虽然有再生能力,但是它的再生能力仅限于尾巴,如果是四肢或者其他部位断了是没有再生能力的。而蚯蚓则不同,它即使是身体断成两半,都能够再生,甚至断成的两半会再生为两个全新的个体。这种再生能力,可以让蚯蚓在意外受伤时,尽可能的生存下来。

既然蚯蚓有强大的再生能力,那么,如果将蚯蚓断成3段会发生什么?

蚯蚓之所以有再生能力是因为其体内有再生器官,当蚯蚓被断成两半时,它的再生器官首先会将创面的肌肉溶解掉,肌肉在溶解的同时开始萎缩,最终形成新的细胞团。这样蚯蚓的伤口就不会被细菌感染,也不会因为体内的水分流失而死。之后,再生器官会分泌出再生细胞聚集在创面的位置,在再生细胞分泌的过程中,一部分的组织和器官细胞也跟随再生细胞一起到达创面,之后就会形成再生芽。最后,再生芽就会逐渐的发育成确实的一些组织和器官,就这样,蚯蚓就复活了,而且还大概率会产生两条蚯蚓。

按照这个理论,从表面上看,无论蚯蚓断成多少段好像都能发育成新个体。但是,这个认知是错误的。因为即使断成两段的蚯蚓也不能保证百分之百的存活。

根据科学的研究发现,蚯蚓再生能力能否发挥作用取决于其主要器官是否被破坏,当蚯蚓是从头部被断开时,极有可能伤害到心脏,一旦伤害到心脏,蚯蚓就很难存活了(蚯蚓的心脏数量根据不同的种类而不同,一般蚯蚓拥有4-5个心脏,伤到一个就很难存活)。

上图为蚯蚓的横切面,其中红色的圆环就是它的心脏

关于蚯蚓断成几段后的实验,许多的生物学家都做过,而且在切成三段的实验中,蚯蚓的三段都具备再生能力,但是有一个大前提就是在分割时要保证不伤害到蚯蚓的重要器官,而且从头部分割时,只要包含一个无损的心脏,蚯蚓就会具有再生能力。

因此,将蚯蚓分成三段,只要是不伤到心脏、生殖系统等重要的器官,它的每一段都是具有再生能力的,其中中间一段的再生时间要长于头尾两段的再生时间。而且最重要的是,蚯蚓被分割后能否再生,除了不伤到重要器官外,还与它保留的体节数量有关,体节数量越多,再生的几率就越大。

被切成三段并且再生后的蚯蚓之间是什么关系?

被切成三段再生后的蚯蚓,就像分身术一样,由一条蚯蚓变为了三条完整的蚯蚓,这三条蚯蚓的结构、基因都是一样的,所以,如果说三条蚯蚓是兄弟的关系显然就不合理了。因为即使是双胞胎在出生后基因也有着差异。

既然是相同基因,同一主体产生的3条个体,那么它们就比较的像克隆的关系。举个例子,克隆羊多莉被成功克隆后,它的基因与当初被去除乳腺细胞的母羊是一模一样的,而且样子也没有什么变化。

所以,我认为一条蚯蚓断成3段后发育成3个单独的个体,它们之间的关系就是复制,也就是克隆。

总结

把一条蚯蚓断成三段,想要三段都能存活是比较的难的,首先要保证在将蚯蚓断开时,不能伤到它的主要器官,其次,在断开之后,要保证蚯蚓在原生环境中,这样“分身术”才能够成功。而有一个主体变为3个主体后,由于这三个主体的基因是一样的,所以它们的关系也只能是克隆了。

如果把一只蚯蚓切成3段,那么等这3段蚯蚓都长大之后,他们之间是什么关系?

感谢提问!在弄清楚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些与蚯蚓有关的知识,以便更好的解答这个问题。

蚯蚓是环节动物门寡毛纲的代表性动物,属于营腐生生活动物,靠腐败的有机物为食。蚯蚓虽小,但被认为是地球上最有价值的动物。1881年英国生物学家、进化论的奠基人达尔文也曾指出,蚯蚓是世界进化史中最重要的动物类群。

目前已知的蚯蚓种类高达2500多种,在世界上有广泛的分布。之所以说蚯蚓是最有价值的动物,主要体现在对土壤的改良方面。蚯蚓可以通过掘穴、取食、消化、排泄等活动在其体内外形成一系列的反应圈,从而对土壤生态系统的生物、理化过程产生影响,因此它被称为“生态系统工程师”。

蚯蚓的生长对环境的温度、湿度、酸碱度、通风条件以及腐殖质要求较高,经常钓鱼的朋友每当三伏天都会遇到一种情况就是挖不到蚯蚓,这是因为这个时期降雨偏少且温度较高,许多蚯蚓死亡或逃逸到其它潮湿阴凉的地方。而这个时候,只需要在经常挖蚯蚓的地方大片土层上撒适量的水使得土壤湿润且无明细浸水,第二天基本上都可以挖到蚯蚓。

蚯蚓是雌雄同体、异体受精、生命力顽强的动物之一,以往有一种说法就是蚯蚓截多少段就能长出多少条蚯蚓。其实这种说法是错误的,并且科学实验表明,通常情况下将蚯蚓趋于对等的截成两段时,由于它的断面肌肉能够快速收缩形成栓塞,并且能够便迅速自己溶解形成新的细胞团,在切面上形成结节状的“再生芽”,而体内的其他细胞能够通过大量的有丝分裂,向“再生芽”里生长,很快没头的一截能长出头、没尾的一截也能长出尾,这无疑就变成了两条活生生的蚯蚓。

但是,蚯蚓在自我治疗“创伤”方面虽然造诣深厚,但这也并不意味着随便截取一段就能生长,毕竟任何动物都没有无中生有的本领。因此如果将蚯蚓截成3段也需要合理,像中间极短或两头极短这样的方法成活率(生长率)肯定也会极低,因为达不到细胞分裂的条件。

前面讲到了蚯蚓是环节动物,也就是从表面看蚯蚓是一节一节组成的,如果都是从蚯蚓的头和尾各第七节处将其截成三段,这种方法能够使“三条蚯蚓”的成活率达到最高,即两端的两条蚯蚓一个缺头、一个缺尾,能够通过细胞增殖生长出,而中间既没头也没尾的一截,也因为同时保留了部分头部和尾部的结构,亦能长出头和尾。

“无心插柳柳成荫”,与杨树、柳树的扦插一样,只有个体和母体之分,谈不上存在“辈分”关系,因此蚯蚓被截成三段也仅仅只是个体与母体间的关系。而如果非要用“关系”来区分,那么在生物学上则被称为克隆,因为这是通过无性繁殖而实现的。

如果把一只蚯蚓切成3段,那么等这3段蚯蚓都长大之后,他们之间是什么关系?

这个问题有意思,蚯蚓作为环节动物,是有再生能力的,一些科学家也做了实验,真的把蚯蚓切成三段,经过一定温度的条件下,22天后这三段蚯蚓部位真的再生头和尾巴。因为头部集中了口腔,生殖,脑等重要器官,所以再生能力最强,而尾部只有消化管和肛门,再生能力最弱。例外再生能力也受限于被切部位的长度,这也好理解,如果长度不够供给本身的生存,何谈再生呢?

另外蚯蚓还有个特点,虽然蚯蚓雌雄同体,但需要异体受精,只要条件合适,全年可周期性交配。当温度再18-25摄氏度,湿度在30-50%,通风良好条件,蚯蚓就可产卵,孵化时间大概需要20-30天,一个卵大概可以孵出2-4条。

回到题目,蚯蚓如果按正常繁殖方式,虽然雌雄同体,但还是要和不同的个体交流,也就是进行了DNA交流,后代就会和父本和母本明显的差别。

而切成三段的蚯蚓类似于无性繁殖,来自于同一母本。蚯蚓属于环节动物,脑小只有神经节,行为靠的是对环境的反射,例如避光反应,它们的行为可能变得一致。

题主问的它们之间是什么关系?如果按人类的辈分来定义,这个比较难排了。但如果按生物学角度看,它们就像克隆关系一样。

如果把一只蚯蚓切成3段,那么等这3段蚯蚓都长大之后,他们之间是什么关系?

题主脑洞可以,蚯蚓切三段?蚯蚓就挂三分之二了,只有头部那段有可能活下来,他们之间是幸存者和不幸遇难者的关系吧。

蚯蚓的再生能力其实不强

我知道题主一定是听过蚯蚓爸爸想踢足球,然后自己切自己,组了个足球队的冷笑话吧。现实中,请千万不要这样替蚯蚓做这个决定,因为这样做,只能换来一堆死去的蚯蚓。

已有的科学实验发现,蚯蚓无头有尾的体段最弱,无头无尾的体段稍强,有头无尾的体段最强;所剩体段越长,成活率越高,存活时间越长,再生能力越强。而且切除段长度大于蚯蚓体全长的 1/2 时,损伤的蚯蚓只能是部分再生,所以切成3段的话,就已经超过蚯蚓的存活安全线了,一般难以完全再生恢复到原体长。而且当后端的体节过多地被切除时,蚯蚓大概率会出现不再生的现象,甚至直接死亡。

蚯蚓不行,纽虫可以

科学家们早就知道蚯蚓不行,他们经过研究搞到了另一种神奇的动物,其超凡的再生能力完全可以满足题主的要求,哪怕它失去头部,也能重新再长个脑袋出来。这一类动物,属于纽形动物门(Nemertina),一般叫它们纽虫。

纽虫目前大约有 1275 种,分属于两纲四目,其地理位置分布广泛,从北极到南极均有分布,大部分生活在海水中。长度从几微米到几米都有。如在英吉利海峡发现的纽虫 Lineus longissimus 有 30m 长。而其中的血线虫 Lineus sanguineus ,身体细长,体长约20厘米,主要生活在大西洋东北部以及北美的两个海岸。Lineus sanguineus是现有动物中,已知的最强再生能力者。

下面我们来看看科学家们对纽虫的科学切法实验吧:

A:代表一个完整的个体,相当细长的一条;

B:科学家把中间一小部分,在这里称为B段切出来了,12天之后就可以生成一个新个体。

C:科学家把长好的B段拿出来再来一次三分切,切了D、K、L段出来,30天之后又分别长出来了3个新个体。

D:然后科学家把长好的D段拿出来切了两半,过段时间又长出来了……

科学家就这么切啊,切啊,切啊;1/2又1/2又1/2,纽虫的原来那部分被切的越来越小,直到U、V段,如果你拥有单个原子般锋利的刀,理论上,你可以这样重复20万次。

所见即所得,脑袋那里横着开个口,结果愈合了;尾部横着开个口,也愈合了。太强了吧,那就脑袋竖着切,体内也竖着切,斜着切,结果都完整愈合了。

理论上来讲,只要你的刀足够锋利,切法足够科学认真,哪怕是身体的二十万分之一部分也能重新长出整个身体。

结语

蚯蚓先生被折磨的话,基本就不会存活了;如果换成纽虫的话,题主将拥有一个克隆人军团了!是不是很厉害呢。

我是猫先生,感谢阅读。

如果把一只蚯蚓切成3段,那么等这3段蚯蚓都长大之后,他们之间是什么关系?

动物没有头就不会存活,蚯蚓是动物,一条蚯蚓截成三段,几天后三条DNA完全相同的蚯蚓诞生了?这是幻想。因为事实证明:即使把蚯蚓切成两断几天后会变成两条,也只存在于科幻小说中,与温水煮青蛙一样,是欺骗了人们多少年的两个假话题。大多数把这个问题讲给他:人的人只是人之亦云,实践证明这两个结论是错误的。事实是:把蚯蚓从中间切成两段,有头的上半部分几天后会变成一条,另一段会死去,如果切的过程中,靠近头部的一段太少,两截蚯蚓都成活不了,会死去。

蚯蚓是动物,任何动物没有头部会死去。蚯蚓是靠皮肤呼吸,蚯蚓被切断以后,由于再生能力强,有头的一部分会长出失去的器官,成为一条,另一部分会神经仍令存活一段时间,会扭动,时间长了会死去。根本变不成两条,更不要说切成三段了。??:

如果把一只蚯蚓切成3段,那么等这3段蚯蚓都长大之后,他们之间是什么关系?

把一条蚯蚓切成两半后两部分身体都会再生,这实际上是一个谣言。如果你把蚯蚓切成两半,你最终得到的要么是一条死蚯蚓,要么是一条较短的蚯蚓和半具蚯蚓尸体(会很快腐烂)。

和大多数昆虫一样,蚯蚓也有再生能力,只是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先进。当你把蚯蚓切成两半后,两边还会继续动,但那只是因为当最后的神经信号反射,使两边身体都在痛苦地扭动着。

蚯蚓的头部位于最靠近肿胀的阴蒂带的末端,头部区域是蚯蚓最重要的部分,如果它保持完整,蚯蚓就可能存活。因此如果被切到阴蒂带后面,蚯蚓的头部可能会存活下来并重新长出发育不良的尾巴,但蚯蚓的原尾巴区段将无法长出一个新的头部或其他重要器官,而是会死亡。然而,一旦从蚯蚓的阴蒂带前面切断,蚯蚓就会死亡。

事实上,有几种扁虫如真涡虫确实可以从身体切断后再生。

真涡虫可以在分裂成两半后,产生两条新的真涡虫,事实上,这是无性繁殖的一种形式。在一项研究中,只有原来真涡虫的1/279大小的一小片可以在几周内重新长成一个完整的真涡虫,这种惊人的再生能力是由于真涡虫身体存在大量的多能干细胞,约占20%。

在亲缘上这些扁虫与蚯蚓没有任何关系,虽然它们都属于动物界,但扁虫属于扁形动物门,而蚯蚓属于环节动物门。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