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亚的人兔大战是怎么回事?

控制住了吗?兔子在澳大利亚是害虫吗?

澳大利亚的“人兔”大战已经持续了一百多年,在此期间,澳大利亚每年都会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以及财力来对付兔子,但是,经过了百年的努力,兔子在澳大利亚仍然活的好好的,并且如果每年不进行有效的清剿,后果不可设想。

那么,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我们一一的来简单的说一下。

“泊来”的横祸

早在19世纪50年代以前,澳大利亚还是一片“净土”,这里的生物几乎都是清一色的有袋类动物,当然,这一切还要从距今5000万年前说起。在距今约5000万年前,澳洲大陆与南极洲在板块移动中分离开来,分离之后,澳洲大陆上的原始有袋类动物开始独立进化,与外界生物没有任何的交集,这也就形成了澳大利亚物种的独特性。

从18世纪70年代后,澳大利亚成为了英国的殖民地,从此英国的殖民者陆续的登陆,再加上起初澳大利亚作为英国流放犯人的主要地点,越来越多的外来人来到这里。起初,一切都是风平浪静的。直到1859年,英国的殖民者托马斯·奥斯丁委托自己在英国的侄子带来了17只兔子,放在了自己位于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的农场中,他的目的很简单,就是为了满足自己狩猎的需求。但是,在此之前,澳洲大陆连一根兔毛都没有。

“被打开的潘多拉魔盒”

在起初被带来的17只兔子中,有12只穴兔以及5只欧洲野兔,由于穴兔的祖先就是欧洲野兔,所以二者之间不存在生殖隔离,所以,刚到澳大利亚不久,这17只兔子就变成了24只。之后,托马斯将这24只兔子放入了自己的农场中。因此,初到澳大利亚的兔子并不是野兔,并且也不是24只。

正是这个举动,打开了潘多拉的魔盒,24只兔子仅仅在6年的时间内就繁殖到了几万只,有的兔子早就逃出了农场开始了繁衍。在此期间,许多殖民者纷纷效仿托马斯也带来了许多穴兔和欧洲野兔,这样事态进一步变得无法控制。到19世纪末,据不完全统计澳大利亚的兔子数量超过了100亿只。

如此的多的兔子需要打洞来做窝,需要草料作为食物,所以,它们的数量剧增给澳大利亚的生态带来了毁灭性的打击。当然,面对兔子的泛滥,澳大利亚ZF每年都会组织大规模的捕杀行动,甚至不惜出动直升机扫射,但是,在如此庞大的基数面前,无疑是九牛一毛。

兔子为什么能在澳大利亚泛滥?

一个物种想要泛滥成灾,有三个主要的因素:超强的适应能力、强大的繁殖能力以及天敌的缺少,而兔子之所以能够泛滥成灾,与其适应能力的关系不大,毕竟穴兔和野兔的原生环境是非澳大利亚的环境所能比的。而且澳大利亚的兔子泛滥是从澳大利亚的南部开始的,而这里的气候温暖适宜,且稀疏的草原面积广阔,为兔子的生存提供了优于本土的条件,这是泛滥的原因之一。

强大的繁殖能力:兔子是公认的繁殖能力很强的动物之一,尤其是穴兔,它们一年最多可以生6窝小兔子,每一窝平均有2-7只小兔子,而且雌兔有两个子宫可以同时进行受精,这不但保证了穴兔的繁殖成功率,也保证了它的繁殖数量。并且小兔子从出生长到6个月时,就会进入性成熟阶段,拥有生育能力。这也是穴兔数量很难得到控制的主要原因。

缺少天敌:在穴兔和欧洲野兔的原生环境中,它们是食物链最低端的食草动物,无论是蛇类、鹰、猫科动物都是它们的天敌,这在一定程度上也限制了穴兔的数量。但是到了澳大利亚之后,情况完全变了。

在兔子泛滥之初,那个时候澳大利亚最凶猛的食肉动物袋狼还没有灭绝,但是喜欢在树上伏击中型有袋类食草动物的袋狼对兔子没有任何的兴趣。而早在5000多年前就到达了澳大利亚的野狗虽然也是食肉动物,但是群居的它们也是主要以中型的有袋类动物为主。包括后来人们为了消灭兔子引进的狐狸,到了澳大利亚之后就不再喜欢兔子,反而开始危害本土的有袋类动物。因此,这里说的缺乏天敌,并不是说澳大利亚没有食肉动物,而是食肉动物对兔子不感兴趣。

(袋狼)

(澳洲野狗)

总结

澳大利亚与兔子的“大战”已经持续了上百年,但是由于穴兔的繁殖能力太强以及生态较好,在前期,穴兔的数量已经累计到了一个恐怖的数字。所以,即使每年都针对性的灭杀,穴兔泛滥的情况依然没有改善。

澳大利亚的人兔大战是怎么回事?

澳大利亚人为什么"谈兔色变"?这一切,主要还是源于那场从19世纪中叶开始,前后持续了近百年的惊心动魄的"人兔之战".

19世纪中期,没有兔子的澳大利亚从英国运来了24只兔子,本来这些兔子只是关在墨尔本的动物园笼子里展出。1863年动物园失火,混乱中兔子逃到草原上。肥沃广阔的大草原,有没有野狼等吃肉动物天敌,因此,澳大利亚大草原就成了兔子的天堂。

到1926年,全澳洲的兔子数量已经增长到了创纪录的100亿只。100亿只兔子所吃的牧草就相当于10亿只羊的放养量。它们破环植被,致使水土流失,草原和畜牧业面临灭顶之灾。

澳大利亚动用了全副武装的军队,开展兔子歼灭战,但还是敌不过疯狂繁殖的兔子。接着,人们对兔子发动了残忍的细菌战。1951年,他们从南美引进病毒,使99%以上的兔子感染病毒死亡。但是,不少幸存的兔子对病毒产生了免疫力。1993年澳大利亚的兔子又令人难以置信地恢复到了4亿只。

为了防止灾难重演,澳大利亚的科学家们一直在不停试验各种不同的生物控制方法,引入多种病毒,以达到抑止兔子大量繁殖的目的。目前应用前景最为广阔的是一种最早在中国发现的兔杯状病毒。1995年,在南澳大利亚,由于实验室的意外事故,使这种病毒流传到了外界,在短短8周的时间内,就造成1000万只兔子因病毒性出血症发作而死亡。

现在澳大利亚还有1亿只左右野兔,灾难还在继续,“人兔大战”至今仍在进行。

澳大利亚的人兔大战是怎么回事?

在中国,光四川一年就能吃掉3亿只兔子,为什么兔子到了澳大利亚就会泛滥成灾?

事实上,不光是兔子,大部分外来的物种在澳大利亚都会成为灾难。

为了控制甘蔗地的害虫,引进了120只甘蔗蟾蜍,结果蟾蜍根本吃不到甘蔗高高在上的害虫,只能吃本土的昆虫和其他小动物,疯狂繁殖,最终严重破坏了当地的生态系统,再加上甘蔗蟾蜍本身是能有毒的,让很多本土的捕食者也被毒死,最终泛滥成灾。

当初为了方便,1907年引进了20000头骆驼运输货物,后因汽车普及后,骆驼被放生野外,在没有天敌的澳大利亚,骆驼蓬勃发展,到2008年,野生的骆驼已经超过100万,比全世界所有的野生骆驼都要多,不得不通过猎杀控制数量。

那澳大利亚的兔子又是怎么回事呢?

人为引入兔子,只是为了狩猎

首先是澳大利亚的兔子不是野生的,而是人为引进的穴兔,也不是为了吃才引进的,毕竟澳大利亚人民厨艺没有我们这么好,这些兔子是被当作猎物引入的。

1859年,居住在澳大利亚的托马斯·奥斯汀在巴旺公园放生了24只兔子。

原先住在英国的时候,托马斯·奥斯汀就是一个狂热的狩猎人,很喜欢打兔子。到了澳大利亚后,托马斯·奥斯汀希望也能享受到这样的闲暇时光,就让自己的侄子寄来12只灰兔、5只野兔、72只鹧鸪和一些麻雀,这样他就可以在澳大利亚创立一个兔子种群,延续爱好。

然而侄子没有找到足够的灰兔,于是就用家兔来充数。经过繁殖后,24只兔子就被放生,别的农场也纷纷效仿,更多的兔子被放归野外。

得天独厚的条件,兔子开始大爆发

兔子是繁殖能力极强的动物,有两个完全独立的子宫,孕期又短,只有1个月左右,也就是说,兔子的两个子宫完全可以无缝隙地生育。

与此同时,澳大利亚得天独厚的条件,加速了兔子数量的激增。

这里冬天气候温和,兔子可以全年繁殖。随着农业的广泛发展,原本可能是灌木丛或林地的地方变成了植被较低的广阔地区,为兔子创造了理想的栖息地。

从放生,到侵占澳大利亚的各个角落,兔子只花了50年的时间,被认为是,世界上有记录以来哺乳动物传播速度最快的一次。

到1920年,澳大利亚的兔子数量超过了100亿只,在南部和中部地区数量庞大,根深蒂固,就连北部的沙漠也有分布。

如此庞大的兔子,严重影响了当地的生态系统,被过度啃食的植被和庄稼,导致土地变贫瘠,严重影响了当地的农业,也威胁了当地的动植物物种。

人兔大战也就正式开始了!

防护围栏

为了防止兔子侵占整个澳大利亚,政府设立了一条从北到南,横跨澳大利亚的防护围栏,希望能将兔子圈进固定的区域,防止再扩散。

一开始还是很有效的,但等兔子们适应后,就会发现,围栏根本就是摆设,因为兔子会打洞。

赏金猎杀

射击兔子是最有效的控制方式,政府会定期组织狩猎比赛,设立奖金。

在1890年代和1930年代,当时本土经济并不是很好,鼓励狩猎并给予一定奖赏的行为,帮助了当地人民度过了粮食危机和经济危机。

兔子猎杀后,兔肉也会作为宠物饲料,或者以冷冻兔肉出口交易,皮毛也在皮草贸易中非常受欢迎。

但澳大利亚终究不是喜欢吃兔子的,再加上兔子一蹦一跳的,繁殖速度又快,人们的猎杀只能短暂控制兔子数量,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

用毒

大面积投毒,是解决生物过程中使用最广泛的一种方式,所投入的精力最少,效果最直接。

然而,由于动物的活动性是不能掌控的,在毒死兔子的同时,很多其他本土动物也会被毒死的。

生物病毒控制

尽管多种措施,对控制兔子的数量有一定的效果,但疗效慢,兔子强大的繁殖能力,完全能弥补这些措施中的损失。

于是,新南威尔士州政府提供25,000英镑的奖励,悬赏筹划生物控制兔子的方式。

科学家建议引入粘液瘤病毒,一种兔子中特有的病毒,可以有效杀死兔子,而不影响其他动物。

方法确实很有效,1950年病毒被释放后,兔子数量直线下降,从6亿下降到大约1亿只。

但是随着兔子的不断繁殖和进化,后期兔子对这种病毒产生了免疫力,病毒的效果就大打折扣。

科学家又引进了一种杯状病毒,这种病毒可引起兔子出血性疾病,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了兔子的数量发展。总的来说,也算是在可控范围以内了。

但人和兔子的战斗还在继续,兔子时不时还会爆发一下。

澳大利亚的人兔大战是怎么回事?

如果让澳大利亚的人们票选出一种生物滚出澳洲,那么兔子将回毫无例外地位居榜首。如果让澳大利亚的人们投票选出一种最讨厌的生物,兔子也将会名列前茅。

这其实不怪澳大利亚人心狠手辣,而是可爱的兔兔到了澳大利亚之后突然变成了危害当地生态的罪魁祸首。

兔子泛滥成灾

澳大利亚曾经和其他陆地有过接壤,当时其他大陆上的生物能够来到这里,并在这里生存。然而随着板块漂移,一些陆生动物再也无法通过迁徙到达这里,以至于澳大利亚的生物与其他大陆上的生物出现了较大的分歧。

其中澳大利亚地区的生物主要是有袋类,比如:袋鼠,袋熊,树袋熊,袋狸等。而其他大陆更多的是真兽类生物, 比如:牛羊马等。

早在4.5万年左右,智人第一次登上这片土地,并在这里生存,而在此过程中,他们大开杀戒,导致24种体重超过50公斤的生物灭绝了23种,只剩下袋鼠。除此之外,大型食肉动物几乎在这次大屠杀中被屠杀殆尽,包括袋狮。

在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智人继续在此发展,直到18世纪大航海时代来临。在18世纪时,英国将澳大利亚当做殖民地,并不断将本国的罪犯流放到这里。

为了满足罪犯的食物需求,人们在船上还携带了大量的真兽类动物,比如:7匹马,7头牛,74头猪等。

随着这些罪犯一同到达的,还有英国的贵族,他们不是被流放过来的,而是来看管罪犯的,其中有一个叫做托马斯.奥斯汀的官员,和当时英国所有的贵族一样,喜欢打猎。但是当地没有适宜狩猎的品种,因此他托人从英国当地带回了24只穴居兔、5只野兔。

没成想,没过多久,这里的兔子居然泛滥成灾,这是因为当地缺乏食肉动物,而其他食草动物在于兔子进行食物竞争中处于下风,导致兔子缺乏天敌以及食物的制约,数量不断增加。但由于是小范围的失控,再加上当时人们并没有意识到生物入侵的危害,以至于错过了最佳猎杀时间。

等到人们反应过来时,当时的兔子已经泛滥成灾,到了1926年时,全澳洲的兔子数量已经达到了100亿只,是当时澳大利亚人口的2000倍。

人兔大战

为了消灭澳大利亚的兔子,当地人想到了很多种办法。首先是打猎,当地政府鼓励人们猎杀兔子,但由于兔子生性谨慎,听力极强,能够听到树叶落到地上的声音,再加上我们常说“狡兔三窟”,当遇到危险时,兔子会迅速躲避,因此狩猎难度极大,无法有效消灭兔子的数量。

其次是投毒,当地人类想要在兔子经常出没的区域投毒,企图控制兔子的数量,而且这种方法知道现在还在应用。但是这种方法并不理想,因为当地野外并不是只生活着兔子,还有其他野生生物,投毒会增加其他野生生物死亡的风险。

当地人还才用过直升机轰炸的方式来消灭兔子,但也无济于事。

后来,也不知道哪个“聪明人”想到了一个方法,在兔子泛滥的地区修建“兔子长城”,企图通过拦截的方式来防止兔子蔓延到其他区域。

而这个方法居然还被采纳了,国家花了六年时间,建设了一个长达3256公里的防兔栏杆,结果却发现兔子会打洞,耗时六年的工程居然一点用也没有。

除此之外,当地还尝试过引进兔子的天敌狐狸,结果发现狐狸对当地物种更感兴趣,不愿意捕食奔跑速度较快的兔子。以至于狐狸对当地的生态链也造成了恶劣影响。

直到后来,生物学家们提取到了一种兔子粘液瘤病毒,这种病毒只感染兔子,不会感染其他生物。而且该病毒会传染,可以快速在兔子种群中传播开。借着这种方式,人们才暂时压制住了兔子的数量,但是用不了多久,它们一定会再次卷土重来。

原因是因为兔子的繁殖能力实在是太强了,一旦有其中一部分兔子演化出对这种病毒免疫,那么幸存下来的兔子将会在短时间内繁殖大量后代,以一只母兔为例,它亿年可以生下至少24只兔子,而这些兔子在半岁左右就会达到性成熟,继续母亲的繁衍之路。

这些泛滥成灾的兔子会啃掉当地的草场,威胁其他食草动物的生存,研究发现在澳大利亚的干旱地区,每公顷只需要有4只野兔,就能够导致这里的植物生长受阻。

除此之外,野兔打洞还会导致牛羊陷入其中,甚至会威胁到当地的农用机械,给当地农业造成严重影响。

兔兔那么可爱,为什么不吃兔兔?

每当我们看到国外生物泛滥时,我国的吃货们恨不得掂起锅铲奔向远方,但其实通过吃,无法解决兔子泛滥问题。

首先,兔子虽然多,但是捕猎难度并不小,以至于捕猎成本甚至高过养殖成本。这种事情在入侵生物上很常见,比如:我国是养殖小龙虾大国,同时云南也承受着小龙虾泛滥成灾,曾经有人前往云南捕捉小龙虾,结果一个上午只抓到了20多只,投入的成本比收获的成本更高,因此人们宁愿选择购买养殖的小龙虾。

其次,兔子虽然不要钱,但是运费以及流通环节却要很多钱,从捕猎兔子的地方再运输到超市,中间每一环都需要花费很多钱,这意味着野兔中的最终售价并不低。

正因为如此,虽然澳大利亚的兔子泛滥成灾,但并不能通过售卖兔肉或者邀请我国吃货们前去消灭兔子。

现如今的澳大利亚,与兔子竞争时更像是一场军备大战,无论当地人想出什么招数,兔子都能轻松化解,因此在未来当地的兔子应该还会继续泛滥成灾,人们能做的只能控制数量,不能彻底消灭它们。

澳大利亚的人兔大战是怎么回事?

在澳大利亚的童话世界里,最为邪恶的动物不是我们常说的大灰狼,也不是老虎和狮子这些猛兽,而是被我们视为可爱萌宠的野兔。为了消灭这些灰色的食草动物,早在上世纪中叶以来,澳大利亚人甚至不惜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向野兔们发起了惊心动魄的“人兔大战”。

在我们看来,野兔温顺可爱,肉质鲜美,既能当宠物,又是国人最爱的美味佳肴。为何澳大利亚人却对其如此仇视,必欲除之而后快呢?

一、殖民者带来的外来生物。

在距今5000万年前,由于地壳运动,澳洲大陆和南极洲一分为二。澳洲陆地上的动物们独立进化,在当地的独特条件下,进化为袋鼠、袋熊和考拉这些有袋类动物。

18世纪后期,阿瑟·菲利普斯率领英国皇家海军第一舰队,登陆澳大利亚,将这里变为英国的殖民地,用以流放和改造犯人。此后,更多人进入澳大利亚开办农场。

1859年,英格兰农场主托马斯·奥斯丁来到澳洲。除了大批的行李物品,喜好打猎的奥斯丁,还带来了12只欧洲家兔,以及5只野兔,打算将它们放养在自己领地上,以供劳动之余打猎消遣。而在此之前,澳大利亚连根兔毛都没有。

令奥斯丁没有想到的是,他猎杀兔子的速度,远远比不上这些兔子的繁殖速度。仅仅一年以后,他的农场里的兔子就发展到好几百只。农场里的庄稼被啃食一空。没有了吃的以后,这些善于打洞的小家伙,很快逃出了农场。

澳洲的灾难和噩梦就此开始。繁殖速度惊人的兔子,在逃离奥斯丁的农场后,开始无拘无束地扩散,数量迅速攀升。

澳大利亚气候温暖,遍地青草,土质松软极易挖洞筑穴。而且还没有鹰、狐、狼这些天敌。于是兔子们把澳洲当成了天堂,每天除了吃青草,就是繁洐下一代,家族不断壮大,生活其乐无边。

1866年时,在澳大利亚南部的卡普达,也有人放生了一批兔子。两个兔群会师后,以更加迅猛的速度急剧扩张繁殖。每年以130公里的速度向整个澳洲扩散。

二、兔子带来的危害。

1890年,仅新南威士洲的野兔数量,就达到3600万只之多。6年以后,兔子们已经占领北至昆士兰,南至南澳整个地区,还成功横跨澳洲大陆,来到西澳地区。到1907年时,兔群扩散到澳洲东西两岸。至此整个澳洲成为兔子的天下,其种群数量呈几何级数递增。

1926年,全澳洲的兔子数量达到创纪录的100亿只,而当时全球人口都只有20亿。殖民者随意的一个举动,将澳大利亚陷于人类历史上最大的生态悲剧之中。

兔子们贪婪地啃食青草。一旦青草吃光,它们还会啃食灌木和树皮,甚至爬上树枝吃较嫩的树叶,打洞啃吃树根。原本青草茂盛的大草原,植被受损,水土流失,荒漠化沙化现象日益加剧,生态环境严重破坏。

而曾经为澳洲土著的小袋鼠、袋狸等。面对多如牛毛的兔群,洞穴被占领,食物遭抢夺。这些温和的动物,只能忍饥挨饿,最后居然面临灭绝。据统计,由于兔子对草场资源的破坏,澳大利亚灭绝的原生动物达几十种之多

农业和畜牧业是澳洲的主要产业。100亿只兔子消耗的牧草,相当于10亿只羊的食量。这个骑在羊背上的国家,放牧的草场不断萎缩,畜牧业受到致命性打击。

三、人兔之间的战争。

早在1887年,新南威尔士州,就曾悬赏25000英镑,征求杀灭兔子的方法。澳大利亚空军还动用飞机播撒毒药,对兔子展开立体化学战。这一招确实收到了成效,兔子大批死亡。但是对草原生态造成的影响更大,不少原生动物也中毒身亡。这种方法最终被放弃,兔子又一次赢得了反围剿斗争的胜利。

上世纪50年代,澳大利亚从美洲引进了一种靠蚊子传播的黏液瘤病毒。这种病毒对人畜无害,只对兔子形成致命病害,所以成为澳大利亚兔子们的克星。病毒的传播使得兔子大批量死亡。但很快兔子们便对该病毒产生了抗体,数量又开始上涨。为了避免灾难重演,澳大利亚不得不重新寻找新的病毒。

目前,尽管澳大利亚政府对付兔子不择手段,但是兔子总能在一次次人兔之战中胜出。

对于这样的现状,我国网友调侃说,请我国的吃货们前去,帮助当地吃掉这些野兔吧。我无所不吃“吃货帝国”,每年光四川就要吃掉3亿只兔子。

这只是玩笑话。事实上,野兔奔跑速度惊人,时速可达72公里/小时。而且转向能力极佳,连刘翔都追不上它,就更别说猎人和猎狗了。而且兔子洞穴深入地下四通八达,你就是挖开了,也不一定找得到,连古人不是都说“狡兔三窟”吗!

这样看来,澳大利亚的这场“人兔之战”,还将继续下去。这也就不难解释,为何澳大利亚人要把兔子当成最为邪恶的动物了。

(参考资料:《列国志:澳大利亚》《澳大利亚的兔灾》等)

澳大利亚的人兔大战是怎么回事?

通常兔子这种动物,在多数人眼里都是很可爱的,毕竟吃草又温顺,而且在四川等地方还挺好吃的,怎么看都不会头疼,但在澳大利亚,当地人提起兔子都头皮发麻。

澳大利亚或许是全球兔子最多的国家,但实际上,澳大利亚原本是没有兔子的,当年的一场意外使得澳大利亚不仅有了兔子,而且泛滥成灾,成为了澳大利亚的一块心病。

因为与其他陆地分离的很早,使得澳大利亚这个地方保留着大量原始古老的物种,在澳大利亚有袋类动物很多,但大型食肉动物基本没有,而兔子在澳大利亚,原本也是没有的。

新航路开辟之后,英国最终拿下了澳大利亚,将这儿作为殖民地,在1859年的时候,一个叫奥斯丁的英国人为了满足自己的狩猎爱好,弄来了二十多只兔子,养在澳大利亚的农场。

当时那二十多只兔子当中,有五只欧洲野兔,因为偶然的机会,农场的兔子逃离,起初并没有谁在意这件事,但六年之后,奥斯丁的农场之中居然出现了上万只野兔。

从此以后,事情一发不可收拾,奥斯丁农场的野兔大规模向外扩散,兔子这种啮齿动物的繁殖能力是极其惊人的,一只母兔每年能生二十多只,而小兔子在六个月的时候就能生下一代。

因为技术条件有限,而且的确是没什么人去管这件事,很快,澳大利亚的兔子就泛滥了,澳大利亚这块土地几乎没有兔子的天敌,能捕捉兔子的也就是那些蛇、猛禽之类。

由于失去天敌的制衡,澳大利亚的兔子在二十世纪初期的时候,就已超过了至少一百亿只,当年二战都没对澳大利亚产生多大伤害,可兔子,却让澳大利亚人非常心累。

众所周知,澳大利亚这个地方整体来说是比较干旱的,因此环境非常脆弱,大量的兔子疯狂啃食植被,很多地方被野兔啃食得光秃秃,造成了很大的生态问题。

而且因为植被被破坏,使得很多澳大利亚本土的食草动物食物不足,繁衍出现了问题,从而导致了整个澳大利亚生态平衡都被破坏,这样的后果是之前没人想得到的。

野兔不仅到处啃食破坏植被,还到处打洞,兔穴四通八达,使得很多地方的水土流失与荒漠化程度不断提升,像是鼠袋鼠、袋狸等很多澳洲本土生物,都因野兔泛滥而数量剧减。

澳大利亚的经济非常依赖农牧业,但到处打洞啃食草场的兔子,导致许多农场难以在松散有坑的土地上进行机械化运作,极大降低了农业生产的效率,造成了很大损失。

为了遏制泛滥的兔子,澳大利亚也是费尽心思,几乎什么招数都用上了,像是捕猎、投毒,甚至还引进鸡霍乱病菌等等,想要借此遏制兔子,但一直都没啥用。

二十世纪初期,澳大利亚为对付兔子,引进了大量的狐狸,想着能让狐狸吃兔子,没想到兔子还没压住,狐狸又开始泛滥,而且狐狸不吃兔子吃其他本土小动物,又引起了麻烦。

实在是无奈,澳大利亚各个地方都开始建设铁丝网,想着将肥沃的农牧业地区围起来,阻止兔子的进攻,只可惜,兔子的打洞能力太强,澳大利亚费尽辛苦,白忙一场。

恼羞成怒的澳大利亚,甚至连轰炸机都用上了,并且还使用了毒气,但仍旧没啥效果,兔子的繁殖能力太强,而且这样的方式,完全就是挖肉补疮,伤人一千自损八百。

直到二十世纪中叶,澳大利亚用南美洲的粘液瘤病毒,成功使得兔子种群被消灭了将近九成的样子,在上世纪末,澳大利亚的兔子数量被压到了六亿只左右。

但这种情况好像也是没维持多久,随着时间推移,如今澳大利亚的兔子卷土重来,数量重新大规模上升,目前澳大利亚的兔子保守估计也在五十亿只以上。

因为兔子到处都是,要集中起来捕捉是很困难的,有人说可以用吃的办法解决,完全就是不动脑子,澳大利亚人口稀少,兔子遍地,要慢慢抓,成本是非常高的。

现在的澳大利亚,泛滥的生物种类非常多,兔子也只是其中一种,而且人兔大战上百年岁月之后的澳大利亚人,也是被磨得没脾气了,除了放开猎捕兔子,已经没有别的办法了。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