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头哥蜜獾有哪些同类?

平头哥蜜獾的大名可谓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作为拿到了“世界上胆子最大动物”吉尼斯世界纪录的动物,蜜獾在自然界中是独一无二。因为,蜜獾属于鼬科动物蜜獾属下唯一的物种,也是自然中少有的自己可以撑起一个“属”的动物。而同类就是指同一种类,也就是说最次它们要是同种下不同亚种的动物,比如老虎种下的东北虎和华南虎。

所以,严格意义上说,蜜獾没有同类。蜜獾虽然没有同类,但是好歹也有几个近亲,下面我们盘点几种平头哥的近亲。

迷你“平头哥”

理论上说,同科成员都是近亲,下级分类越接近的基因相似度越高。因此,整个鼬科成员都是平头哥的近亲,但是,与平头哥最像也是关系最近的动物就是白颈鼬了。

白颈鼬是鼬科鼬属动物,从外观上看,白颈鼬同样是“平头银发白披风”的造型,不过吗美中不足的是,白颈鼬背部的毛发并不是纯白的,而是有2-3道黑色的毛发。尽管这样,它也是与平头哥最像的动物了。

成年的白颈鼬的体长仅有不足50公分,这还是包含尾巴的长度,也就是说白颈鼬只有蜜獾的不足一半大小。之所以说白颈鼬是蜜獾亲缘关系最近的动物,除了它们属同科动物之外,还生活在同一片土地上。白颈鼬是非洲独有的鼬科动物,它和蜜獾一样主要分布于撒哈拉沙漠以南的地区。正是因为在相同的环境下,这两种动物因为趋同演化,才有了相似的外表。

当然,由于体型太小,它并不能像蜜獾那样能捕杀大型的蛇类,所以,又被称为迷你“平头哥”。

战斗力秒杀“平头哥”的近亲

鼬科动物是一大类小型食肉动物,它们的体型大都不足1米,因此平头哥蜜獾平均90公分的体长已经算是鼬科中比较大的存在了。但是,在同科下,有一种动物实力远超平头哥蜜獾,它就是狼獾。

狼獾学名貂熊,是鼬科貂熊属动物,也是鼬科下体型最大的动物。成年貂熊的平均体长在1.1米左右,平均体重在17公斤左右,是成年蜜獾体重的接近2倍重。重要的是,貂熊的灵活性比蜜獾都要强,它擅长攀爬,最拿手的捕猎“绝活”就是从天(树上)而降扑到猎物身上,而且它在密林的树上可以像猴子那样自由穿梭,故又被称为“飞熊”。

貂熊的体重虽然只有17公斤左右,但是,它在欧亚以及北美大陆的北部森林中可是食物链顶端的存在,无论是灵活的野猫、狡猾的狐狸还是大体型的狍子,统统都是它的猎物。

水中平头哥

在平头哥蜜獾的近亲中,有这么一位“高手”,它们擅长游泳,喜欢群居,并且能够让“水中霸主”鳄鱼都敬而远之,它们就是有着“水中平头哥”之称的水獭。水獭是鼬科水獭属动物,其分布很广,常见于亚、欧、非洲大陆的水域附近。

水獭虽然看起来萌萌哒,其实它的凶猛程度不亚于蜜獾和貂熊。从体型上看,水獭比蜜獾稍小一些,平均体长在80公分左右,体重平均还不足10公斤。但是,凭借着群居的习性、灵活的身体以及尖利的爪子和牙齿,它们在其生境中也是食物链顶端的存在。即使是鳄鱼遇到一群水獭,也难逃一死。

萌系的平头哥近亲

由于鼬科动物大都体型不大,所以,看起来大都非常的可爱,而在所有鼬科动物中,最萌的无疑就是全身雪白的白鼬了。

白鼬属于鼬科鼬属白鼬种,也是整个鼬科动物中最小的存在,成年的白鼬体长仅有25公分左右,体重更是仅有70克左右。从体型上看,白鼬与黄鼠狼非常相似,不同的是黄鼠狼是土黄色的毛发,而白鼬则是雪白的毛发。

白鼬主要分布在欧亚大陆以及北美大陆的北部,属于一种喜寒动物。别看白鼬体型不大,它可是纯正的食肉动物,主要猎物以小型的哺乳动物和鸟类为主。

总结

在整个鼬科中,平头哥蜜獾独成一属,它没有亚种分化,因此也就没有同类一说,所以就简单的介绍了几种鼬科的代表动物。在这些鼬科动物中,你最喜欢哪一种呢?

平头哥蜜獾有哪些同类?

大家好,我是IT老手。平头哥蜜獾属于鼬科,是单独的蜜獾属。因此,鼬科动物都和蜜獾基因比较接近,我们暂且称鼬科动物为平头哥的同类吧。下面我来分别介绍一下各种不同的獾。

蜜獾

蜜獾(学名Mellivora capensis; 别称平头哥)是鼬科蜜獾属下唯一一种动物,雄性平均体长98厘米,雌性平均体长91厘米,雄性肩高39厘米,雌性肩高35厘米,雄性体重9-14千克,雌性体重5-10千克。背部为灰色。它的皮毛松弛而且非常粗糙,体型和獾的体型相当,其寿命可达24岁。

蜜獾栖息于非洲热带雨林和开阔草原地区,独居或成对生活,多在黄昏和夜间活动,白天在地洞中休息。杂食性,以小型哺乳动物、鸟、爬虫、蚂蚁、腐肉、野果、浆果、坚果等为食,可捕食剧毒蛇,尤喜食蜂蜜。与响蜜鴷具有典型互惠行为,常跟随善于发现蜂巢但不能捣毁蜂巢的响蜜鴷,用利爪捣毁蜂巢,分享蜂蜜,而其厚密粗糙的皮毛可以抵御蜂群的攻击。性凶猛,生存力强;具同类相残现象,幼崽存活率仅50%。

蜜獾以“世界上最无所畏惧的动物”被收录在吉尼斯世界纪录大全中数年之久

蜜獾的虽然非常凶猛,但是蜜獾还是有天敌的,蜜獾的天敌主要是狮子,花豹,等非洲大型猫科动物。

狗獾

狗獾是食肉目鼬科的一种哺乳动物,獾属。獾广泛分布于欧亚非洲地区古北界的森林和草原。又名狗獾、欧亚獾。獾起源于上新世亚洲的温带森林, 在晚上新世至早更新世扩散到欧洲及非洲。在中更新世地层中发现的獾化石与现代獾形态十分接近。体长为50厘米左右,尾长10厘米,平均体重10公斤。头长,耳短,前肢爪特别长,适合于掘土;通常獾的毛色为灰色,有时发黄,头部有三条黑白相间的条纹,耳缘也是白色,胸、腹部和四肢为黑色。

欧亚獾是住在冰天雪地的一种动物,通常筑洞于土丘或大树下。居住于北方地区的獾冬眠,因此秋天时獾的体重要重许多。杂食性,主要吃蚯蚓,但也吃昆虫、甲虫、小型哺乳动物、蜥蜴、蛙类、卵、小鸟、根、浆果、坚果、水果等等。

美洲獾

与蜜獾属于同一科鼬科的还有美洲獾。美洲獾体长52-87厘米,尾长10-16厘米,体重4-12千克,雄性远大于雌性。体色灰或红,喉部白色,脸部有黑色块。腿短,前爪长而锋利,后爪较短。主要以啮齿动物和其他小型哺乳动物为食,也吃鸟类、蛇类和昆虫,善于挖洞。晚上较活跃,但白天有时也会出来活动。不冬眠,但冬天活动较少,一般只在相对温暖的天气里出外活动。一般独居,夏季交配季节成对活动,深冬于地穴中产仔,每胎1-5仔。由于农地的开发,数量呈下降趋势。

结尾

虽然蜜獾,狗獾,美洲獾,都有一个獾字,但是蜜獾单独分成一属,蜜獾属。与蜜獾属于同一科鼬科的还有黄鼠狼,水獭,海獭,等。喜欢蜜獾及野生动物的朋友,欢迎关注头条@IT老手 ,收看各种动物视频。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