蝙蝠是不是和老鼠近亲?蝙蝠褪翅膀成老鼠,或老鼠长翅膀成了蝙蝠?

谢邀。

从头部形态上看,蝙蝠确实与老鼠有一定的相似度,在坊间确实也流传着许多关于老鼠和蝙蝠关系的传闻,比如有人说:蝙蝠是老鼠偷吃了油(或者盐)变成的。其实,以上这些说法都是不科学的。蝙蝠既不是老鼠变成的,也和老鼠没有任何的关系。为什么这么说呢?下面我们简单的来了解一下两种动物的演化史。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蝙蝠和老鼠的区别

从外观上看,蝙蝠除了头部与老鼠有一丝相像外,就再也没有相似之处了。那么,它们两种动物都有哪些不同的地方呢?

01 生物学分类

生物学分类是能够判断两种动物亲缘关系的一个主要标准,而生物学分类有许多重要的因素,比如形态、身体结构、DNA等等。生物学家根据相近的动物将不同的动物分成了不同的门、纲、目、科、属、种、族。根据生物学的分类,从门到族,两种动物越接近,亲缘关系也就越近,比如老虎和狮子,同属脊索动物门哺乳纲猫科豹属,只是到了种有了区别,所以,它们就属于近亲。

但是,蝙蝠属于哺乳纲翼手目,而老鼠则属于哺乳纲啮齿目,从目开始两种动物就完全不同了,而猫科和犬科同属食肉目都不算是近亲,所以,蝙蝠和老鼠并不是近亲,而且相差甚远。

02 习性和形态

蝙蝠在生物学分类上独战了一个目,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它是哺乳动物中唯一一种可以飞行的动物。从形态上看,蝙蝠有着其他哺乳动物都没有的翼,而老鼠与其他的哺乳动物一样,都是靠自己的四肢行走的,并没有翼。

这是蝙蝠与老鼠形态上的巨大的差别。

其次是习性。蝙蝠从食性上看分为食虫蝠和食果蝠两种,食虫蝠顾名思义就是以昆虫为食的蝙蝠,而食果蝠则是以植物果实为食的蝙蝠。而老鼠虽然有1700多种,但是它们有着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对食物不挑剔,因此老鼠是杂食性动物。

也就是说,从食性上看,老鼠和蝙蝠也完全不同。

小结:无论从生物学上还是从形态以及习性上,蝙蝠与老鼠都完全不同,因此,它们并不是近亲。甚至在进化上也没有任何的关系。蝙蝠和老鼠的演化史

从进化的角度看,生物是从单细胞到多细胞再到了现在生物多样化的一个过程,蝙蝠和老鼠都是哺乳动物,从已发现的化石看,哺乳动物早在侏罗纪时期就出现在了地球上,距今已经有接近2亿年的历史了。由于从三叠纪晚期到白垩纪,恐龙站在了食物链的最顶端,所以原始的哺乳动物们都没有“一展身手”的机会。直到白垩纪末期恐龙灭绝后,哺乳动物才开始“崭露头角”。

虽然关于蝙蝠的祖先到现在没有一个准确的定论,但是科学家推断,蝙蝠的进化从1亿年前就已经开始了,根据基因的相似度看,蝙蝠的祖先与马的祖先非常接近。

而老鼠的祖先是生活在距今5000万年前的东方晓鼠。

所以说,蝙蝠的出现要比老鼠早很多,因此,蝙蝠是由老鼠进化或者变成的说法是不科学的。而且从最早发现的东方晓鼠的化石看,也没有翅膀退化的痕迹。

(东方晓鼠化石)

总结

蝙蝠和老鼠是完全不同的两个物种,它们除了同属哺乳动物外,没有任何的相似之处,而且也没有什么近亲关系,也没有进化关系。

蝙蝠是不是和老鼠近亲?蝙蝠褪翅膀成老鼠,或老鼠长翅膀成了蝙蝠?

蝙蝠和老鼠不是近亲,它们最近的关系也得追溯到大约2亿年前,之所以会产生“蝙蝠和老鼠是近亲”的想法,源于民间一种根深蒂固的观念,即根据长相判断起源或亲缘关系,但是这种判断是没有科学依据的,大部分情况下都是错的。

第一,就演化来说,蝙蝠和老鼠都是哺乳动物,前者是翼手目,后者是啮齿目,演化路径不同;

第二,就传说来说,传说≠真相,“长得像”不能作为依据。

翼手目的蝙蝠和啮齿目的老鼠

蝙蝠和老鼠都是胎盘类哺乳动物,胎盘类哺乳动物包含四大总目,即非洲兽总目、贫齿总目、劳亚兽总目和灵长总目,每个总目下又可以分为几个目。蝙蝠是哺乳动物-劳亚兽总目-翼手目,老鼠是灵长总目-啮齿动物-啮齿目。

翼手目很有意思,虽然只有蝙蝠这一种动物,但是其种类却多达1200-1400种,除了南北极和大洋洲的个别岛屿外,蝙蝠几乎分布在世界各个地方,依靠发达的回声定位系统辨别方向,并在夜间行动。有的蝙蝠以肉为食,有的蝙蝠只吃果子,最大的蝙蝠体长可达25厘米,翼手张开有近1.8米,最小的蝙蝠体长仅3厘米,翼手张开也不过20厘米。

翼手是蝙蝠的标志性特征,蝙蝠的翼手和鸟类的翅膀完全不同,翼手其实是上肢和手演化而来的,并从前肢到后肢覆盖着一层皮膜,翼手能够像人手一样张开和握紧,当翼手张开时就是飞行用的翅膀。关于蝙蝠的演化过程,目前还没有定论,据推测,早期蝙蝠生活在树林中,在树木间活动时学会了滑翔,进而演化出了翼手。

我们对啮齿目相对熟悉,其数量非常多,大约有1600-2000种,而且繁殖能力很强,“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水里游的,可以说是无处不在。老鼠、松鼠、仓鼠、鼯鼠、河狸、土拨鼠都是常见的啮齿类动物,“大门牙”是它们的标志性特征。

如果仅从生活习惯和飞行能力上看,与蝙蝠最“像”的是鼯鼠,它们都喜欢昼伏夜出,白天栖息在洞穴中,晚上才出洞活动。但是二者也存在直观的不同和根本性的差异,蝙蝠的尾巴很难观察到,但是鼯鼠有着像松鼠一般的大尾巴;蝙蝠是依靠翼手飞行的,而鼯鼠只能依靠飞膜滑行。

传说不是真相,但也有存在的意义

东西方传说中的蝙蝠形象完全不同,在我国,因为“蝠”与“福”同音,所以会用蝙蝠和寿字或寿桃组合,寓意“五福捧寿”“福寿双全”,或者用倒挂的蝙蝠寓意“福到”。而在西方,蝙蝠往往与厄运、邪恶、黑暗相关,还由此产生了吸血鬼传说。由此可见,音近或形似是传说的主要来源之一,而传说的另一个特点就是以讹传讹。

  • 民间传说一:老鼠吃了盐会变成蝙蝠

老鼠吃盐变成蝙蝠的故事应该是流传最为广泛的,因此蝙蝠也被称为“盐老鼠”,甚至有传说认为,因为老鼠偷吃的盐太多,变成蝙蝠后视力才变差的(现在我们知道蝙蝠的视力其实并不差)。之所以会有这种传说,一方面是蝙蝠和老鼠长相上的相似性,另一方面是人们无法解释黄昏时蝙蝠在低空乱飞的现象。也有人认为“盐老鼠”是“檐老鼠”的误传,最初其实是说长得像老鼠的动物常出现在屋檐下的现象。

  • 民间传说二:老鼠吃了燕子会变成蝙蝠

与传说一相似,就有了老鼠吃燕子变蝙蝠的传说。与老鼠吃盐变蝙蝠的传说不同,吃燕子变蝙蝠则是取谐音,寓意“多子多福”。

  • 民间传说三:蝙蝠的祖先是老鼠

这一传说其实是传说一和传说二的概括,即老鼠因为某种原因变成了蝙蝠,比如吃盐、吃燕子、喝油、吸血等等。

由此可见,传说起初通常是用来讲述一个离奇故事,或者解释一个未解之谜,所以往往具有传奇色彩、非比寻常等特点,而且传说传播的过程中会被不断演绎,进而添加许多细节以彰显其可信度,并随之衍生出教育或者警示意义。比如,虽然很少有人亲眼见过老鼠吃盐变成蝙蝠,但很多人会说亲眼见过老鼠吃盐,所以要看好自家的盐罐子,谨防老鼠吃了盐之后变成更可怕的蝙蝠。

传说的“传”是口口相传,传的过程中很少有人会考察其真实性,同时出于不解、害怕、有趣等因素,听传说的人会很轻易地选择相信。但是对于传说,要会分辨故事与真相,故事追求的是勾起人的好奇心,而真相需要的是事实和证据。

蝙蝠是不是和老鼠近亲?蝙蝠褪翅膀成老鼠,或老鼠长翅膀成了蝙蝠?

蝙蝠与老鼠是两类不同的生物体系,刨根问到底也不能连想到一块去。

只于鼠长翅膀,那年那月不得知道,同样蝙蝠的翅膀褪化不得知道。

我们知道蝙蝠的耳朵能听见超声波,就是闭上双眼也飞行自如。

老鼠也有长处。成就多半在拭验室里。

蝙蝠是不是和老鼠近亲?蝙蝠褪翅膀成老鼠,或老鼠长翅膀成了蝙蝠?

蝙蝠和老鼠根本就不是一回事,它们属于是不同的物种。要知道蝙蝠是翼手目动物,尽管说蝙蝠和老鼠,都是哺乳动物。

但是两个不同的物种,还是有很多的区别的。要知道蝙蝠早在5000万年前的时候,它就已经是我们现在见到的样子了。

也就是说蝙蝠出现的时间,要比5000万年早很多,它们可能在2亿年前的时候,和所有的哺乳动物都有一个共同的祖先。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气候的变化,就演化出来了一些新的物种。像一些庞大的动物,就消失了,比如说恐龙。

一些体型小的动物,它们就存活了下来。然后不断的演化,哺乳动物,也演化出来了很多种。

蝙蝠和老鼠在这个过程中,也都是逐渐的演化成了今天的样子。

但是,蝙蝠真的不可能是和老鼠有近亲关系的。至少目前我们掌握的资料,是没有任何科学依据,可以证明蝙蝠和老鼠有关系的。

在我们的印象里,对蝙蝠的认知可能不会太多。只知道它是昼伏夜出的动物,身上带着有很多病毒。

但是,要知道的是,蝙蝠也是一个十分庞大的群体,它们分布在全球各个地方,尤其是热点和亚热带地区。

蝙蝠的种类共有19科185属961种,可见蝙蝠并不是简单的一种存在。

所以它们根本和老鼠没有任何的关系。

之所以有人说蝙蝠和老鼠是近亲的关系。最为主要的是,绝对它们长得有点像。只不过蝙蝠比老鼠多一副翅膀而已。

但是,若是仔细观察一下,它们根本没有相同的地方。蝙蝠不但有翅膀会飞,而且它们也是需要冬眠的。

总之,蝙蝠是蝙蝠,老鼠是老鼠,它们之间没有任何的关联性。

蝙蝠是不是和老鼠近亲?蝙蝠褪翅膀成老鼠,或老鼠长翅膀成了蝙蝠?

蝙蝠是翼手目动物,老鼠是啮齿类动物,它们所属的类目是不同的。因此,它们不可能存在近亲的情况。

蝙蝠褪翅膀成老鼠,或者老鼠长翅膀成蝙蝠,这仅仅是人类靠想象得出来的,事实上它们是没有任何关系的。

当然了它们两个都是哺乳动物,这个是没有问题的。这也是它们之间,最大的相同之处。

老鼠是哺乳动物当中繁殖最快,生存能力最强,适应能力最为强大的一种动物。据不完全的统计,全世界的老鼠有480个种类。

蝙蝠所属的翼手目动物,是仅次于啮齿类动物的第二大群体。它们也是这个地球上唯一的可以飞行的哺乳动物。

蝙蝠在全世界的种类多达961种,它们的数量更为庞大,占世界所有哺乳动物的五分之一还有多。

蝙蝠主要是生活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它们是昼伏夜出的一种动物。常年居住在荒无人烟的悬崖峭壁或者是人迹罕至的山洞当中。

人们往往把蝙蝠分两个亚目:大翼手亚目和小翼手亚目,说俗一点就是食果蝠和食虫蝠。

食果蝠它们的体型比较大,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狐蝠。

食虫蝠它们的体型比较小,世界上大部分蝙蝠都是属于这一类,它们主要是吃虫子。另外蝙蝠还有传播花粉的作用。

所以,它们的村对于我们人类来说是有好处的。

我们都知道蝙蝠身上是携带着大量的病毒的。但是,它们身上携带的病毒,并不会无缘无故的传给其他的物种。

比如说只要人类不去捕捉它们不去吃它们,它们就不会把自己携带的病毒,传染给人类。所以说我们人类为了自己的健康和未来,也不要去吃蝙蝠了。

当然了即便是这样的蝙蝠,携带如此多病毒的蝙蝠,它们还是有天敌的,蝙蝠最大的天敌就是猫头鹰、鹰和蛇了。

我们都知道蝙蝠是在夜里活动,同样猫头鹰也是夜里活动。所以说蝙蝠最大的一个天敌就是猫头鹰。

另外,蛇和鹰也是蝙蝠的天敌,它们每年也都会吃掉成千上万的蝙蝠。想象通过上面的介绍,你就会知道,其实蝙蝠和老鼠,是不可能存在近亲的情况的。

蝙蝠是不是和老鼠近亲?蝙蝠褪翅膀成老鼠,或老鼠长翅膀成了蝙蝠?

有的人说老鼠加盐就变成了蝙蝠,蝙蝠属于哺乳动物,老鼠和蝙蝠只是长的比较像,长的细细的毛尖尖的牙齿,老鼠有尾巴,蝙蝠和老鼠不是同一种生物,老鼠便不成蝙蝠,蝙蝠也变不成老鼠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