沼泽吃人是事实还是谣言?
谢邀。
沼泽吃人,在许多的影视作品中都有类似的桥段,往往陷入其中的人越挣扎下陷的速度越快,最终人被沼泽吞没。那么,沼泽吃人是真的吗?先说一下答案哈,沼泽吃人是真的,但是有一点需要说明的是并不是所有的沼泽都会“吃人”。下面我们就来探讨一下,沼泽为什么会“吃人”?以及哪些沼泽不会吃人?
沼泽的形成和分类沼泽其实就是湿地的一种,但是它相对于其他的湿地又有着自己的特性。通常情况下,一个区域内的土壤中水过度饱和,就容易形成沼泽。总的来说,沼泽具有三个特性,第一个就是必须是长期地表积水,这就达到了土壤水饱和的条件;第二是在该区域内的土壤中有泥炭形成;第三个就是该区域内土壤的表层有湿生植物。
从大的分类上看,沼泽根据不同的状态,可分为三种不同的沼泽。
01 高位沼泽
高位沼泽又称泥炭沼泽,简单的来说就是泥炭与地下水没有任何的接触,且泥炭沉积于地表的位置,这种沼泽通常会在一些降雨比较频繁的地区出现,它的形成完全靠的是降水,因此在高位沼泽的表面有少量积水覆盖。由于高位沼泽缺乏地下水的供给,只依靠降水,所以在高位沼泽上很少会有植物存在。因此,高位沼泽又被称为是沼泽的最后阶段。
02 低位沼泽
低位沼泽是沼泽的初期阶段,此时的沼泽由于能够与地下水相通,且能接收较多的降雨,再加上土壤中养分含量高,所以低位沼泽中的植物是最多的。
03 中位沼泽
简单的说中位沼泽是介于高位和低位沼泽之间的沼泽,中位沼泽中由于同时具有地下水和降水的两重加持,再加上它属于沼泽的中期,土壤中养分较多且含有大量的泥炭藓。
什么样的沼泽可以“吃人”?从上面简单的介绍我们可以看出,中位和低位沼泽中水是比较多的,所以即使误入其中,只要是会游泳就可以出来,而且由于水量比较足,人很难与底层的地表接触,因此很少会出现“吃人”的现象。
但是,高位沼泽就不同了,它是沼泽的后期,由于与地下水脱离,再加上前面两种沼泽的过程,它的内部充满的泥浆,一不小心就会陷入其中。
因此,并不是所有的沼泽都“吃人”,会“吃人”的沼泽是高位沼泽。
那么,高位沼泽是如何“吃人”的呢?
确实,从阿基米德原理上看,沼泽比人的密度大,所以按理说人不应该会沉入沼泽的。但是,凡事不能一概而论,高位沼泽确实会“吃人”,而且越挣扎“被吃”的越快。这到底是一种什么原理呢?
首先,按照阿基米德原理,人在陷入沼泽地是一种悬浮状态。但是保持这种状态有3点要素:1、人体重力向下2、浮力向上3、摩擦力向上。在这三要素中,第一点重力是不变的,第2点变化是在力度点小幅的上下波动的,也可以忽略不计,因为这个力度点波动不大,人的挣扎可以假设成为说是振尼波动。最关键的原因,是这种振尼式波动,破坏了固结在人体周围的泥浆的相对稳定状态,使人体周围的泥被液化,减少了摩擦力,向上的力减少了,导致下沉力大于总上浮力,所以人体就下沉。因此,沼泽“吃人”并不违反阿基米德原理,毕竟许多的原理有着绝对环境的特性,而在沼泽里,人有求生欲是会挣扎的。这样就会破坏平衡,加快自己的下沉速度。
总结
在所有沼泽中只有高位沼泽会“吃人”,而且越挣扎被“吃”的速度越快。因此,假如不幸的陷入了沼泽,第一件事就是不要挣扎,此时可以采取慢慢后仰让腿尽量抬起或者向前趴的方式来增加人体与沼泽的接触面积,减小下陷的速度。其次就是要及时的求救了。
不过,到野外去,尽量要结伴而行,其次遇到有积水的路面,尽量的绕道而行。
沼泽吃人是事实还是谣言?
《沼泽》;
我们需弄清沼泽的本来面目:看它吃人不吃人?
沼泽;它可分为低位沼泽、中位沼泽、高位沼泽。按营养划分;有富营养沼泽、中营养沼泽、贫营养沼泽。按地形地貌分;有高山沼泽、高塬沼泽、平塬沼泽。按有无泥炭分;有泥炭沼泽、潜育沼泽。
沼泽的形成;河水流入低洼的宽阔地带,水位降低,流速变慢,形成不同程度的深浅湖泊。自然界各种适宜在湖泊浅滩,生长的水生植物变活跃起来,它们来安家落户。
湖泊深处,生长着眼子菜,各种藻类;浮萍、睡莲、水浮莲等;浅水区生长着,芦苇、香蒲等。它们生长、死亡、死亡又生长,年深月久,变产生大量腐植质残体。慢慢的湖泊就变成水草丛生的沼泽地。
沼泽地吃人,它不是谣言,它真的会吃人!看你进入了沼泽地的那个方位,进入的方位不同,它的结果不同。当你进入沼泽底部,是不透水的烂泥坑时,你的遇险自救意识不强,三摇两晃,摇摇晃晃,自己就会将自己“拽”进去,命归西天。一般情况不会有事,别谈虎色变。
沼泽吃人是事实还是谣言?
做个实验:饮料瓶从中间截开,只取上部,使瓶口朝下,将一个乒乓球放入瓶中,用手按住乒乓球,往瓶中注水,直到水浸没乒乓球,放开按住乒乓球的手,乒乓球不浮起。
将瓶与乒乓球一起浸入水中,到一定深度,乒乓球浮起。
实验说明,浮力是由液体对浸在它里面的物体向上和向下的压力差产生的。在将瓶子浸入水中之前,瓶中乒乓球只受水向下的压力,不受水向上的压力,所以,乒乓球不受浮力,被水的压力压在瓶中静止不动。将瓶子浸入水中,乒乓球就受到水向上的压力,浸到一定深度,向上的压力大于向下的压力时,乒乓球才受到浮力,当浮力大于重力时,乒乓球才会浮起。
人踏入沼泽,下部与泥浆密合,就不受水向上的压力(或者说较小),所以,不受浮力。人体的重力由底部泥浆的支持力承担,不过,泥浆能承受的压强有限,很容易使人下陷。特别是人突然陷入沼泽,下意识地就会进行挣脱,这时,提起一只脚,人体与泥浆的接触面积就减小一半,对泥浆的压强就增大一倍,不光挣脱不出来,反而会陷的更深。这也许就是有人说沼泽吃人的原因。所以,一旦陷入沼泽,绝对不能胡乱挣扎,应尽量将身体躺下,增大与泥浆的接触面积,减小对泥浆的压强,防止继续下陷,然后,再想办法脱离沼泽或等待救援。
沼泽吃人是事实还是谣言?
我们在看很多影视剧和小说中,都有人被沼泽无情吞噬的情节,让人们对沼泽心生恐惧之情,慢慢地形成了“沼泽吃人”的传言。那么事实是怎么样的呢?
沼泽是湿地的一种形态,在地理学上沼泽的定义是:它的地表和地表下层的土壤过度湿润,地表生长着湿性植物和沼泽植物,拥有泥炭累积或者有潜育层的土地。沼泽根据其中泥炭的发育程度可以分为富养、中养和低养3种类型。
富养沼泽是泥炭发育的初级阶段,此时沼泽中大部分为汇聚的地表水或者地下水渗出,密度比水略高,泥炭和植物腐殖质较少。人如果落入这种类型的沼泽中,就会掉入水中差不多,只要会游泳的基本会很容易地脱离险境。
中养沼泽中泥炭和植物腐殖质含量显著增加,密度比水要高出很多,呈现非常的粘稠状态。人如果落入这种类型的沼泽,如果用力挣扎,那么当腿抽出原有泥浆占据的空间时,周围泥浆会很快填充这个空间,同时给人的身体施加一个向下的拉力,人不但不能从泥浆中抬升,反而会越陷越深。中养沼泽对于人和动物来说是最危险的,方法不当极有可能会被“吸入”而丧命。同时,这种类型的沼泽周围,植物根系生长受到空间和水份、营养的限制,多数会抬升在地面以上,让整个沼泽显得非常怪异,这也是“沼泽吃人”恐怖感觉的另一个来源。
低养沼泽是泥炭发育最为充分的类型,这个时候沼泽的密度已经非常大了,泥炭层明显增厚,沼泽中部往往会隆起,水分含量大大减少。人们进入这个沼泽之后,一般不会陷入进去,只会留下较深的脚印。
当人的身体陷入中养沼泽之后,千万不要惊慌失措地用力挣扎,一方面要争取时间尽量地调整身体姿势,努力让身体尽量平直,最大限度增加身体与沼泽的水平接触面,防止身体下沉。另一方面,要仔细观察周围有没有可以借助脱身的工具,想方设法呼叫等待救援。
沼泽吃人是事实还是谣言?
沼泽其实就是底部不透水的烂泥坑,它确实会使人陷入其中淹死。不过,大多数命丧沼泽的人都是因为缺乏正确的遇险自救知识,慌乱中自己把自已“拽”进淤泥中淹死的。图:沼泽地
沼泽吃人说法的由来沼泽,是人类最原始的恐惧之一。沼泽水多,看似富饶,其实不然。沼泽中的淤泥大多由半腐烂的植物残骸构成,说白了就是泥炭。这使沼泽地的营养含量非常之低,氧气也难以深入下层淤泥。草甸灌木尚可存活,大一点的树木很难在沼泽中生长。为了对抗缺氧,零星出现的树木会尽量把根露在地表上方呼吸空气,加上淤泥贫瘠导致过于疲弱的长势,使沼泽中的树木都显得佝偻、怪异而阴森。图:恐怖的沼泽
沼泽一般地势低洼,潮湿的空气很容易造成雾气蒸腾的现象,把雾气、腐臭味、怪异的树、静谧的环境、失踪的人和牲畜等因素结合一下,一个吓人的神怪传说就诞生了。自己吓自己。
科学解释:人是怎么陷入沼泽的其实沼泽想把人陷住并不容易,不是每块沼泽都可以的。如果水少,淤泥的密度太大,沼泽就会接近固态土壤,人可以直接从上面走过去;如果水多,淤泥的密度太小,接近于液态水,人便可以游泳脱离泥坑;只有淤泥含水量正好适当,能够形成如沥青般粘稠的流态泥浆,才会使人陷在其中。新闻图:一男子陷入沼泽一天一夜终获救
人是直立行走的,双脚对地面的压强大于四足动物。所以即便人体的密度远小于淤泥的密度,要是踩在沼泽中,人还是会下沉,直到腰部以下进入淤泥后才会停下来。这时候最要命的事儿来了——恐惧中,人开始拼命挣扎。淤泥的密度和粘度都远大于水,所以淤泥中人体每个动作受到的阻力也远大于在水中的阻力。如果双脚轮流向下蹬,人是不会脱困的——粘稠的泥浆不会在人下蹬时给人向上的力,反而会在人往回收腿时通过大腿面给人一个向下的力。于是人越陷越深,最终被淤泥埋没而丧命。所以我说,很多人是自己把自己拽进淤泥中淹死的。图:影视作品中陷入沼泽的镜头
正确的做法如何从沼泽中脱困,其实“贝爷”在节目中已经为我们示范过了。人一旦陷入淤泥,必须保持清醒和冷静,最好能用“仰泳”的姿势摆脱困境。具体做法是首先不要挣扎,深吸一口气,顺势(顺跌入之势)采取趴卧或仰卧的姿势,伸展四肢,尽量扩大身体与泥潭的接触面积。当下沉趋势停止,身体变得稳定后,慢慢划动肢体向安全的方向“游动”,便可以移动到安全地带了。注意,如果身上带有其它沉重物品,请立即丢掉它!保命要紧。如果有背包的话,把它垫在身体下方也是可以助人脱困的。
当然,祝所有人永远用不上这个。图:嫌命长的奥尼尔
写在最后沼泽可不能简单地理解成荒地,它是大自然碳循环非常重要的一环,相当于碳仓库。沼泽通过水生植物将大气中的碳元素变成泥炭固定起来,对调节大气中温室气体的含量意义重大。沼泽属于湿地的一种形态,一样是“地球之肾”,是许多珍稀动植物的家园,只要人类不去打扰它,它是不会“吃人”的。
如有谬误,烦请指正。欢迎喜欢科学的朋友们关注:纯野生科学家。专业化繁为简,每天分享通俗易懂的科学小知识。沼泽吃人是事实还是谣言?
沼泽吃人虽然是事实,但不是客观事实。只要有一定的常识,就能避免遇险。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