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企鹅"大海雀是怎样灭绝的?是因为它们太笨拙吗?
感谢大神邀请。
说起企鹅,许多人认为是南极独有的动物,其实不然,早在19世纪以前,北极也是有一种被称为“企鹅“”的动物,它就是被称为“北极企鹅”的大海雀。但是,在19世纪以后,它们就从北极完全消失了,这究竟是为什么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大海雀。
北极企鹅-大海雀大海雀与企鹅一样都是不会飞的鸟,而且两者两者相似的外观,都是由白色毛发的腹部以及黑色毛发的背部构成的。大海雀曾经广泛的分布于大西洋地区,最北分布到了格陵兰岛、冰岛等,南至西班牙以北。由于外形与南极的企鹅接近,而且在北极有分布,并且早期科学家发现大海雀时,认为大海雀与企鹅是近亲。因此,大海雀被称为“北极大企鹅”。
成年大海雀的平均身高在80公分左右,平均体重在5公斤左右。作为鸟,大海雀仍然有着15公分长的翅膀,只是相较于它的体型实在是太短了,所以,它的翅膀并不能用来飞行。但是,它的翅膀并不是没有用处,由于大海雀是一种水生鸟类,所以它的翅膀能帮助它在游泳时协助带有蹼脚进行游泳。
科学家对大海雀的骨骼结构以及形态判断,大海雀是一种主要以鱼类为食的鸟,由于有着较长且坚硬的喙,所以,它可以捕食40公分以上长度的鱼。
作为一种水生的鸟类,大海雀大部分时间都是待在水中的,只有在繁殖的季节才会上岸寻找配偶。
大海雀是企鹅吗?虽然大海雀被称为“北极企鹅”,但是,它与企鹅是完全不同的两个物种。那么,它们有着哪些明显的区别呢?
01 生物学分类
从生物学的分类上看,企鹅属于鸟纲企鹅目企鹅科动物,在企鹅科下有分为6个不同的属17种不同的企鹅,并且企鹅也不是南极独有的物种,比如冠企鹅主要分布在大洋洲和南美洲,小蓝企鹅则主要分布在澳大利亚和新西兰。
但是大海雀则属于鸟纲鸻形目海雀科动物,在海雀科下有13个属21种不同的海雀,其中大海雀属于大海雀属,而且它是大海雀属下唯一的动物。
所以,从生物学分类上看,它们完全不同,也就是说大海雀只是外观像海雀,但是它们是不同的物种。
02 外观
虽然从外观上看,大海雀与企鹅非常接近,但是,仔细一看,两者还是有着很大的区别的。比如大海雀的喙上有着白色纵向的纹路,而企鹅的喙则没有任何的纹槽,而且企鹅的翅膀大都垂直于地面,而大海雀的翅膀则是有弯曲的。
(企鹅)
大海雀灭绝的原因?早在19世纪,大海雀就已经灭绝了,作为两种相似的鸟,企鹅还在南极活的好好的,为什么大海雀就灭绝了呢?原因有三点。
01 行动迟缓
题主说的行动迟缓确实是大海雀灭绝的原因之一。大海雀作为一种中型的鸟类,它是有天敌的,比如一些大型的猛禽以及海洋食肉哺乳动物,但是由于行动迟缓,也就是题主说的笨拙,它很难逃过天敌的猎杀。
这是原因之一。
02 繁殖能力
一个物种的存续与否,繁殖能力是一个重要的标准,比如我们人类主要以猪肉作为肉类的来源,但是猪强大的繁殖能力让它们依然在世界上保有很大的数量。而大海雀则不同,它一年只能生产 一次,而且一次仅有一枚蛋。并且它们在产蛋时不会隐藏,通常就是产在地面上。
因此,一些食肉动物的偷吃,加上正常的坏蛋率。造成了大海雀的数量仅能勉强的维持。
03 人类的“魔爪”
相对比较弱的繁殖能力,再加上行动迟缓,本身的大海雀的生存就不乐观。此时,人类发现了它们,大海雀不惧怕人类,而且上岸时行动缓慢,这使得大海雀成为了非常容易捕杀的动物。
上面我们说过,大海雀在繁殖的季节是必须上岸的,这也就是给了人类可乘之机,每当大海雀的繁殖季节,大量的大海雀就会死于人类的“魔爪”之下。
尤其是到了18世纪,人类对大海雀实行了有组织有规模的大面积捕杀,目的很简单,就是要获取大海雀的肉和羽毛以及有些人对大海雀标本的追捧。这使得大海雀在百年内就消失殆尽了,到了19世纪中叶,也就是1844年,大海雀完全从地球上消失了。
总结大海雀的灭绝,虽然与其笨拙的身体有着一定的关系,但是主要的原因还是在人类的捕杀上。
"北极企鹅"大海雀是怎样灭绝的?是因为它们太笨拙吗?
大海雀的灭绝应该从一场大屠杀开始讲起:芬克岛(Funk Island)位于北大西洋上,是一座不起眼的荒凉海岛,但是这座海岛曾经却生活着超过10万对大海雀!
图注:芬克岛上曾经生活在大量的大海雀,图片来自网络
芬克岛曾经是大海雀的天堂,但是人类的到来将这里变成了地狱!从15世纪开始,从欧洲驶往北美洲的船只将芬克岛作为重要的补给站,补给什么?大海雀肉。对于长期在海上,缺乏新鲜肉类的船员水手来说,大海雀的肉真的是美味佳肴,所以只要有船只抵达芬克岛,人类就会杀死许多大海雀。
将大海雀作为肉类补充只是开始,很快人类就发现大海雀的羽毛有着不错的商业价值。于是每年夏天,人类就会来到芬克岛短暂居住,然后大规模的捕杀大海雀,获取羽毛。因为芬克岛上缺乏燃料,人类甚至将一些大海雀直接扔进火堆助燃,然后用上面沸腾的开水大锅处理杀死的大海雀羽毛。
经过了200多年的大屠杀,芬克岛上的大海雀被屠杀殆尽,这就是“芬克岛大屠杀”。
图注:在海中捕鱼的大海雀,图片来自网络
经历了芬克岛的屠杀之后,只有位于冰岛以南的一座被称为埃尔德岩的小岛上还有最后的大海雀。但是人类并没有放过大海雀。。。
图注:埃尔德岩,大海雀最后的居住之地,图片来自网络
1844年6月的一个夜晚,三个冰岛人登上了埃尔德岩,他们仅仅发现了一对大海雀和它们的蛋。人们抓住了大海雀并将它们掐死,蛋则在抓捕中被打碎。后来两只大海雀被以9英镑的价格卖给了一个商人,大海雀的内脏送到了哥本哈根皇家博物馆,毛皮制成的标本则陈列于洛杉矶自然历史博物馆中。
自从1844年之后,再也没有人见过大海雀,它们就这样永远的从地球上消失了。大海雀的灭绝完全是人类的贪婪和不加限制的屠杀,导致一个曾经兴旺的物种彻底消失!
图注:大海雀曾经广泛分布于北大西洋两岸,图片来自网络
图注:大海雀的标本、骨骼及蛋,图片来自网络
企鹅应该庆幸它们远离人类传统的活动区域,当人类发现企鹅的它们的主要生存地(南极)时已经懂得尊重和保护生命了。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北极企鹅"大海雀是怎样灭绝的?是因为它们太笨拙吗?
小时候就有一个疑问,为啥北极就没有企鹅呢?其实在北大西洋沿岸的岩石岛屿(圣基尔达、法罗群岛、冰岛和纽芬兰的芬克岛)曾经也生存着一种和企鹅长相十分相似的游禽:大海雀,也有北极企鹅之称。这个名字可不是随便说的,看下图。
虽说它们看起来和企鹅相似,但是它们没有任何的亲缘关系,毕竟相距那么远八竿子也打不着,但是在趋同进化的作用下,它们发展出了相似的外表。但大海雀的发现早于南极企鹅,人们首先在北极的岛屿发现了这种又大又笨的鸟,将其称作penguin(企鹅),后来航海家又来到了南极海的一些岛屿,也发现了和大海雀长相一样的鸟,这就是现今的南极企鹅。但于此同时“北极企鹅”正遭受着灭顶之灾。于1844年初夏随着“北极企鹅”最后一颗蛋被人类踩碎而宣告灭绝。
不列颠群岛上的最后一只大海雀被石头砸死,地球上最后一颗大海雀蛋被踩碎大海雀的灭绝,人类的捕杀肯定是占了重要的因素,但也和它们的笨拙和莫名的勇敢有很大的关系,因为它们不怕人类,见了人不知道逃跑。关于它们的灭绝要从19世纪说起。
1840年6月,三名来自苏格兰圣基尔达岛的水手在附近一处名为staci -an- armin的海岸峭壁上登陆。当他们爬上岩石的时候发现了一种奇特的鸟,它的头和肩膀远远高出海鸥和其他海鸟。
这种鸟的身体比例很奇怪,身高有70-80公分,但长着笨拙的小翅膀,身体圆圆胖胖的,不会飞行,还有一个几乎和头一样大的鹰钩嘴。黑白相间的羽毛为它赢得了“原始企鹅”的称号。
水手们看着这只大海雀,在陆地上笨拙地蹒跚而行。但它们在水中很敏捷,游泳速度非常快,并且对陆地上的人类毫无戒备之心,大海雀在陆地上的笨拙和无畏让它成为很容易被攻击的目标。
也许这些水手喜欢狩猎的刺激,也许他们想到大海雀的肉和羽毛非常珍贵。于是他们就轻而易举的绑了这只鸟,然后带回船上。大海雀在船上存活了三天,但在第四天,海面上发生了可怕风暴,水手们变得恐惧和迷信起来。他们认为这只鸟是“一个会召唤魔法的女巫”,于是就用石头把它砸死了。
这是在人类在不列颠群岛上看到的最后一只大海雀,就这样被水手用石头砸死了。四年后,当渔民们在冰岛附近的埃尔代岛海岸上猎杀了最后一对大海雀时,大海雀就彻底从地球上消失了。事情是这样的,两名渔民在远处发现了一对大海雀伴侣,就上前捕捉,这种鸟真的太好抓了,跟在地上拣肉一样。在雄性逃往安全地带的时候,被渔民抓住并杀死。磁性大海雀一直在孵蛋,但在渔民争夺最后一只大海雀时,其中一名渔民不小心将地上的蛋踩碎了,这一踩就彻底消灭了这一物种。
人类为什么要捕杀大海雀早在1785年,探险家乔治·卡特莱特就预言了大海雀的悲惨命运。卡特莱特曾写道:“一艘船从芬克岛驶来,船上载满了鸟类,主要是企鹅(大海雀)。”“最近几年,有船员整个夏天都住在芬克岛上,他们的唯一目的就是为了猎取大海雀的羽毛。如果不尽快停止这种行为,大海雀整个物种将会面临灭绝。”
大海雀曾广泛分布于北大西洋海域,除了在繁殖期栖息在从西部的纽芬兰岛到东部的挪威等少数岛屿外,它们大多栖息在水中。在16世纪之前,这个物种非常丰富,在长达一个月的繁殖期里,成千上万的大海雀会挤满海岸。在16世纪到19世纪的小冰河时期,北极熊接近了它们的繁殖地,这使得它们的数量和领地有所减少,但即使是天敌侵犯了它们的领地,大海雀这个物种仍然很有活力。
直到16世纪中叶,欧洲的水手们开始探索海洋,捕捉、采集成年海雀及其海雀蛋,大海雀这才面临着迫在眉睫的危险。人类过度的捕捞注定了这个物种的灭绝,几个世纪以来,在北大西洋的大海上有很多水手和渔民,而大海雀又习惯只在少数几个岛屿上进行繁殖,它们的过度集中和繁殖地的单一对大海雀来说是致命的危险。因为人们只需要去那些地方拣蛋、拣肉、拣羽毛,根本用不着捕捉。
一位水手曾经说:在1718年,芬克岛居住着大量的大海雀,一个人不穿靴子都无法上岸,因为地上全是大海雀,你根本就没有下脚的地方。
芬克岛也恰好是水手们在横渡大西洋的最后一站。随着食物越来越少,对新鲜肉的渴望让他们变得饥肠辘辘,而大海雀就是很好的食物,水手们通常会把数百只海鸟赶到他们的船上。在不到半小时的时间里,水手们就能装满两艘船。
其实人类在古时候就有捕猎大海雀的行为。早在6000年前,人类就开始在斯堪的纳维亚和冰岛定居,据估计,当时的大海雀有数百万只。在纽芬兰有着4 000年历史的墓葬遗址中,有不少于200只大海雀的喙,它们被附着在仪式服装上,这表明大海雀对古代的海洋人很重要。同样,大海雀的骨头和喙也出现在美洲原住民和旧石器时代欧洲人的坟墓中。
人们需要大海雀不仅仅是因为它的肉。它的羽毛、脂肪、油脂和蛋使得大海雀越来越值钱。羽绒产业得发展尤其推动了这种鸟类的灭绝。在1760年(也是由于过度捕猎),羽毛公司耗尽了其提供的鸭绒羽毛后,派遣人员前往芬克岛的大海雀筑巢地。直到1810年,岛上的所有鸟都被杀死了。
人类也曾保护过大海雀当时人们为了保护大海雀的未来,也做了一些保护措施,但适得其反,更加剧了大海雀的灭绝。当时人们起草了一份保护大海雀的请愿书,1775年,新斯科舍省政府要求英国议会禁止捕杀海雀,请愿获得了批准,其规定任何人要是被发现为获取羽毛而捕杀海雀或采集它们的蛋,都会在公共场所遭到毒打。
尽管捕杀大海雀会受到惩罚,但这种一度濒临灭绝的鸟类在政府得保护下却成为了一种十分珍贵的商品,收藏者愿意为一个标本支付高达16美元的价格,这相当于当时一个熟练工人将近一年的工资。这就造成了上文所说的,渔民为了抢大海雀,却无意中踩碎了地球上最后一颗“北极企鹅”的蛋。
现今,包括史密森尼博物馆在内的世界各地的博物馆都保存着大海雀的标本。但即使是标本也很罕见,现存的标本只有80个左右。这就是“北极企鹅”灭绝的过程和原因。人类的过度捕杀和它们的笨拙的无知无畏。
"北极企鹅"大海雀是怎样灭绝的?是因为它们太笨拙吗?
大海雀是一种不会飞的海鸟,在十九世纪中叶灭绝了。它是唯一属于大海雀属的现代物种。这种鸟在美洲土著文化中非常重要——既是象征性的动物,也是食物来源。
大海雀75到90厘米长,重量4.5至5公斤,翼展15厘米,羽毛背面是黑色的,正面是白色的。夏天,它们的羽毛在眼睛上形成一片白色斑点。冬天,那些斑点会消失,在眼睛之间形成了一个白色的圆圈。以甲壳类动物、大西洋鲱鱼和角鳞鱼等为食。捕食者包括北极熊、白尾鹰和虎鲸。
大海雀过去常常在浅水中觅食,大多数是成群结队。繁殖季节过后,可以在离陆地500公里的地方看到它们。它们平均潜水245英尺来捕捉猎物。它们能够屏住呼吸十五分钟,这比海豹能屏住呼吸的时间还要长。在冬季,它们通常成对或成群结队地迁移到南方。
大海雀发现于美国东北部、加拿大、挪威、冰岛、格陵兰岛、爱尔兰、法罗群岛、法国、西班牙北部和英国的沿海水域。大海雀喜欢在海岸线倾斜的岩石岛屿筑巢。在历史和地理分布来看,大海雀约有20个筑巢地。
由于欧洲市场对羽绒(用于制作枕头)的高需求,大海雀被大量杀害。它们也是欧洲人在北美洲的方便食物来源。 到16世纪中叶,大海雀的欧洲种群大量减少。北极熊在大海雀筑巢地点的捕食是原因之一。 到1800年,大海雀从芬克岛消失了。
这种鸟灭绝后,才引起维多利亚时代英国人的极大重视。 最后两只大海雀于1844年7月3日在冰岛海岸被杀。在接下来的20年里,未经证实的目击事件仍在继续。然而,许多人认为1952年看到的一只不会飞的鸟是最后一次看到大海雀。 在世界各地的几个博物馆里可以找到成千上万块孤立的骨头残骸,而只有24具完整的大海雀骨骼存在。
"北极企鹅"大海雀是怎样灭绝的?是因为它们太笨拙吗?
相信很多网友对于南极有企鹅,而北极没有企鹅这种现象肯定困扰已久了。事实上,曾经在北极地区也生活着一种类似企鹅的生物,它们就是大海雀!
这种胖乎乎的游禽在1844年就已经灭绝,它们灭绝的外在因素就是人为的大肆捕杀以及人类活动对它们的栖息地造成了不可逆转的破坏,而内在因素就是它们那超低的繁殖力!
图注:大海雀
大海雀是鸟纲 鸻形目 海雀科 大海雀属。大海雀是在500年前被欧洲早期的航海家在北极大陆所发现,并给它取名为“penguin”。后来在南极大陆又发现了长相类似的现代企鹅,也叫作“penguin”,所以现在我们所称呼的企鹅这个名字最开始是给大海雀起的。
图注:企鹅
大海雀虽然和企鹅长相类似,但是它们没有一点点关系,企鹅是鸟纲 企鹅目 企鹅科,18个亚种。
它们的外貌相似是由环境因素引起的趋同进化现象(不同的物种在进化过程中,由于适应相似的环境而呈现出表型上的相似性)!
由于它们生存在北大西洋的岛屿上,这里有着丰富的食物,也没有来自空中和陆地上的天敌,所以在长时间的自然选择中,它们的双翅逐渐退化,已经不能承载它们进行飞行!
而失去飞行能力所换来的是防水的羽毛,流行性的身躯,和鸭子一样能够拨水的脚蹼,这些都是为了它能在水中很快速的捕捉猎物!
它们在水中游得飞快,并且还能潜到一定的深度。根据有限资料记载,它们能潜到75米处捕捉大西洋鲱鱼和柳叶鱼,最深的记录甚至达到了130米。
事实上,人类对它的猎杀最早在公元5世纪,那时候在大海雀生活的海域附近,纽芬兰岛上的原住民就开始对大海雀进行捕捉来吃掉它们,如果仅仅是捕食它们来填饱肚子,那么这一点是不会让它们灭绝的。
它们真正的噩梦开始于被人类发现之后。在早期的航海家们探明具体位置后,一些过往的船只会捕捉一些大海雀作为食物,而而随着纽芬兰渔场的开发,大量的渔船蜂拥而至,由于肉质鲜美,大海雀招到了大誓捕杀,由于大海雀行动迟缓,天生不怕人,渔民们捕捉它就像是到冰箱里拿食物一样!这些渔民的到来不仅造成了大海雀数量上的锐减,也给它们的栖息地造成了严重的破坏。
不止如此,大海雀的羽毛保温效果良好,这使得它们的羽毛也成了抢手货,一些贵族还出高价来收购大海雀和大海雀卵的标本。
除开外在因素,它自身的繁殖能力也是个大问题,一对大海雀一次只产一颗卵,并且它们没有巢穴,直接就把卵产在冰面上,这也加大了卵被破坏的几率!
所以这种种因素最终导致了大海雀的灭绝!
分享动物小知识,喜欢请点赞评论关注我!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北极企鹅"大海雀是怎样灭绝的?是因为它们太笨拙吗?
适者生存 不适应就灭了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