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感觉人类个体间相貌差异很明显,而有些动物基本上没太大区别?

谢邀。

“千人千面”,确实人跟人长相有着较大的区别,除了双胞胎有几率长的很接近外,其他的人长相大都有自己明显的特点,而反观一些动物,在我们人类眼中却“傻傻分不清楚”。这到底是为什么呢?其实,答案很简单,我们人类分辨同类靠的是长相(外观),而动物分辨同类的方法却不同。

(长相非常接近的双胞胎姐妹)

人类为什么长的不一样?

关于人类为什么长的不一样?有两个原因,分为主动和被动原因。

首先我们来说一下主动原因,其实,主动原因来自于人的区别方式,人的视觉非常发达,而且有着大量的锥细胞,所以我们人类眼中的世界是五彩斑斓的。但是,人的身高、四肢等都非常接近,如何识别对方成为了一个问题。所以,长相上的不同成为了人与人区别最简单和直接的办法。这个就是主动原因,也是进化产生的。

被动原因就是基因问题。人的诞生是由父母双方的精子和卵子的结合,也就是说从基因的遗传上看,人的基因来自于父母的基因各占一半(父亲的23条染色体和母亲的23条染色体),而每条染色体的排序和结构又有区别,据研究发现,染色体中含有数万对基因,也就是说1条染色体上有一个DNA分子,多个基因。按照基因不同的排序,可以产生不同的配子,这也就早就了不同长相的人。

双胞胎长相相似也是因为其遗传基因的排列以及结构非常的相似导致的。除了双胞胎外,还有一些压根就不认识的人,他们看起来长相也非常的相似,比如马云和小马云、他们也只是在基因的排列上有着相似度。除此之外,相近的生活习性以及饮食习惯等等都可能会影响人的长相,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夫妻生活时间长了会有“夫妻相”的原因。

为什么同一种动物都长的差不多?

同一种动物同体型下,我们几乎很难分清它们谁是谁,这到底是为什么呢?原因大致也可以分为两个方面。

01 同类的辨认方式

动物们相互之间有着自己独特的辨认方式,而这种方式与人的辨认方式有着明显的不同,比如鬣狗会用对方肛门腺分泌的液体的气味来分辨对方,而斑马则会通过斑纹的不同排列以及形状来分辨对方,而狮子则会用不同的“晶须”来辨认对方(晶须就是狮子嘴部类似胡子的毛发,辨认的方法为长短和数量),动物学家辨认小狮子就是通过这个方法。

也就是说动物们辨认对方的方法并不是通过头部的轮廓和长相。它们要么通过气味,要么通过一些在我们人类眼中很细微的局部区别。

不通过长相来分辨对方,是动物们长相都接近的一个重要原因。

02 我们不一样

其实,看似长相相近的动物,它们也有区别,只是我们人类很难识别而已。其实,在动物眼中,人也没有什么区别,这是一个道理的。同一种动物生活在一起,它们有着辨认同类的方法,而人类也是如此,就像上面说的只是方式不同而已。

人对于同类一直是靠外观来辨认的,这到底人在辨认其他动物时也喜欢用同样的方法,而同类动物间,它们更加的熟悉,所以细微的差别在它们眼中就足以分辨了。

总结

我们之所以会觉得同一种动物长的很相似,原因出在我们辨认事物的方式上,而自然界中的动物有着自己独特的辨认方式,所以一样只是以人的视角对它们的总结。

为什么感觉人类个体间相貌差异很明显,而有些动物基本上没太大区别?

很多人都有这种感觉,我们人与人之间相貌差异很明显,一打眼就能知道对方是熟人或是陌生人,而对同类的动物就比较难分辨了,比如我家养了一只泰迪,有时候看到外面的泰迪,外形相似度很高,很难快速地分辨清楚。其中的原因,就在于我们对人、对动物的分辨方式是不一样的。

人对人的“画像”
  1. 因为人是社会性的动物,每个人在生活或者工作中,都要与各方人士打交道,我们在对一个人进行“脑海画像”时,首先是第一印象,比如身高、体型、肥胖程度、穿着打扮、美丑等,这是第一步画像。
  2. 紧接着,如果还有机会外进行接触,我们会自然地把重心放在他(她)的面部,观察具体的容貌及其衍生特征,比如五官协调性、戴没戴眼镜或者首饰、单眼皮还是双眼皮、鼻梁高不高、发型怎么样、眼睛大不大、嘴唇和眉毛的形状、爱不爱笑、牙齿整齐与否等等,这些细节每个人都不会太一样,决定着在他人心目中的第二层画像。
  3. 然后,如果可以再与对方长时间接触,我们就会发现更多与外貌紧密相关的一些习惯或者特征,比如面容清洁频次、理发时间长短、皮肤细腻程度、仪态谈吐习惯等等,决定了这个人的第三层画像。通过这三个层次的画像,我们对每个人的面貌特征就会有一个比较明确的定位,继而把他与其它人有效地区分开来,这同时也是我们看任何人之间容貌有较大差异的根本原因,即使是双胞胎,也能够通过“脑海画像”将其准确辨认出来。
人对动物的“画像”

但是,对于其它动物,我们给它们的“脑海”画像,和对人的根本不一样。

  1. 第一步画像,我们关注的是它是什么动物,食草还是食肉,体型大不大,凶不凶猛,能不能靠近,不能靠近的比如狮子老虎熊狼啥的,我们大致知道它们是什么样的就行,根本不可能凑近再深入研究观察。
  2. 第二步画像,在我们可以接触的前提下,我们关注的更多是它们的毛发长度、毛的颜色分布、头部大小、尾巴长短、牙齿锋利程度等等。
  3. 第三步画像,就是和我们生活密不可分的一些牲畜和宠物了,我们和它们在一起的时间较长,但关注点也不在它们的相貌上,而是整个身体及其行为特征,比如一日三餐的时间、食物搭配、散放时机、休息时间、健康状况等等,同时,我们和动物不能通过语言进行交流,它们的一些细节特征和规律也不能通过思维的方式予以体现,所以,在我们的脑海里给它们的定位基本也不是通过容貌来确定的。
总结

我们之所以看人觉得差别大,看其它同类动物觉得相似,根源在于我们对识别对象的观察重点和记忆方式的不同所致,说到底,还是自觉的服务于我们的意识本身,也就是我们观察它们的最终目的。

为什么感觉人类个体间相貌差异很明显,而有些动物基本上没太大区别?

这有三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因为人类当然对人类最熟悉,最关注,所以能分辨出面相的细微差别,而对别的动物不那么熟悉,也不那么关注,看着都差不多;二是人类不像动物那样可以拥有灵敏的嗅觉,而几乎完全靠视觉来辨识不同的个体,因此很擅长分辨人脸;三是由于人类长期的群居和社会交往,需要大量的交流,形成了丰富的表情肌,更有利于面孔的辨识。

人类对自己更熟悉和关注,对别的动物其实不那么熟悉,也不那么关注

由于生存的需要,以及成长过程的影响,我们对自己的身体构造和特点了如指掌。而人的长相,是不同的人的辨识度最重要的来源,因此更是受到我们的特别关注,所以人类对别人的面部特点非常敏感,可以轻易的分辨出不同的人。就像下图一样:

然而,我们对动物的了解却非常的粗枝大叶,仅会关注于一些显而易见的特性,比如头形、体型、毛色等,而对面部的细节不那么关心。这也是因为对人类而言,其它动物要么是食物的来源,要么是危险的敌人,并不需要把每个动物都辨识得很详细。因此也就很难分辨出动物之间细微的差别,如同下图一样:

其实人看动物长得都一样,动物看人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人类几乎完全靠视觉来辨识不同的个体

对于自然界中的其它动物,它们辨识同类个体时,往往采用视觉、嗅觉相结合的方式,并且大多拥有发达的嗅觉能力,比如我们忠实的朋友——狗。

人却不同,嗅觉的灵敏度相当一般。要想分辨不同的人,只能靠视觉(以及听觉作为辅助)。迫不得已之下,我们对别人的面部特征会比较敏感,再加上拥有一个发达的大脑,在辨别人脸方面确实是有独到之处。

长期的社会生活使人类表情丰富

群居生活的灵长类动物几乎都拥有丰富的表情,这是由于互相之间交流的需要。而人类社会之复杂是自然界前所未有的,人类需要交流的信息量也比其它动物高出不知多少个数量级,因此还导致了语言的诞生。而人的表情正是交流的重要手段,因而进化出了发达的表情肌,可以表达出丰富的表情。

人的表情使面孔不再呆板,提供给别人的信息量大大增加,从很大程度上增加了不同个体之间的辨识度。

最后总结一下:人看动物都一样,是因为不需要将每个动物辨识的特别清楚;人看人长相不同,是因为必须要分辨出不同的人,并且人类在这方面确实有较大的优势。

为什么感觉人类个体间相貌差异很明显,而有些动物基本上没太大区别?

人类之间的相貌个体差异,主要是面部细节决定的,比如大眼睛、高鼻梁、国字脸、瓜子脸等,其实动物之间也是有面部细节差异的,但动物与人类的进化基因不同,导致了动物面部区别不明显。人类在经过千万年的进化后,本身御寒的毛发已经完全退化了,只留有一层细密的汗毛,特别是脸上看起来干干净净,除了头发没有任何物质能够阻挡面部容颜的展现。虽然欧美人因为饮食差异,汗毛更长,且面部胡须浓密和鬓角的头发甚至能连在一起,但鼻梁周边、眼睛、额头、脸颊等面貌部位都是暴露在外的,这就使我们能够准确的分辨出相貌差异。反观动物,与人类的基因不同,不管是哺乳动物的毛发还是爬行动物的肤色,或者是鱼类的品相都不容易分辨。哺乳动物面部基本也都有长长的绒毛遮挡,无法仔细分辨面部容颜,但只要将绒毛剔除干净也很容易能分辨出区别。另外爬行动物、鱼类因为面部比例小,染色体等与人类差别更大,基本没有相貌差异这个是事实,这是基因进化决定的。人类因为基因的差异化,导致每个人的面部区别非常明显,在整个人类群体中,因为彼此的生活环境、饮食、气候等都不一样,导致每个人的基因独一无二,代代结合遗传进化后,基因更是多样性,所以人类群体在同一种具有传染性质的疾病面前,受伤害的程度也不同。这不像动物群体,很多都是近亲结合后遗传,基因多样性完全没有人类丰富,所以面貌相似也很正常。欢迎关注“地理有意思”留言一起探讨。

为什么感觉人类个体间相貌差异很明显,而有些动物基本上没太大区别?

人需要识别不同的人,所以对人的外部特征比较敏感,而我们不需要认识每一只动物,于是对动物长相差异不敏感,但仔细观察可以发现动物的毛色花纹差异也可以非常大。

人类是群居的动物,在生活中必然要和其它人打交道,周围都是人,于是就需要用不同的特征将不同的人区别开,分出张三李四王五赵六,根据相貌、身高、体重等差异比较明显的特征作为识别依据,加上人的名字就可以很好地区分不同的人,也让我们觉得不同的人类个体之间的差异很大。人类能认出不同的人是由于交流的需要,识别的多了就能很快地注意到每一个人的特征,而且是十分具体的特征。但是我们不需要和野生动物交流,事实上也没法交流,于是就不需要识别出每一个狮子每一个老虎,在我们的脑海中,老虎就是老虎,狮子就是狮子,熊猫就是熊猫,我们识别它们的办法很粗糙,可以在脑子里想一下大熊猫啥样的,是不就是黑白相间长着黑眼圈的动物?想到老虎想的是啥,是不是黄底黑纹脑门上长着个“王”字?想到狮子是不是就是黄不拉叽长着一圈鬃毛的?

我们识别动物都是靠这些很粗糙的特征,仅限于让我们知道这种动物,知道它们是危险的动物需要远离它们,而不需要认识每一个动物个体,绝大多数时间我们也接触不到大型动物,所以我们很难注意到不同动物个体之间的差异,觉得他们长得都一样。事实上动物之间的差异也会非常大,饲养员就能准确识别每一只老虎每一只狮子,比如熊猫这种动物,身上的花纹特征有明显的区别,有的眼圈小一些有的大一些,有的眼圈往外撇的更厉害,有的则稍显内收,肩背处两臂的黑毛往一块长,有的窄一些有的宽一些,一些经常看熊猫的网友看着熊猫的视频就能准确地叫出每只熊猫的名字。而一些动物的花纹是它们相互识别的依据,一些鸟类就拥有丰富的视觉,能够根据花纹等识别不同的个体,但对我们来说它们通常没有什么区别,然而对我们来说没什么两样。

以往来我国的外国人比较少,相信很多人以前都有同样的想法,那些老外咋都长得一样,我们在老外眼中也是这样,而现在来我国的外国人多了,我们能见到的也多了,于是就发现原来老外长相差别也很大,高的矮的胖的瘦的。

为什么感觉人类个体间相貌差异很明显,而有些动物基本上没太大区别?

其实原因很明显,因为我们是人类,当我们提出这样的问题时,是站在人类的角度去思考问题的。

具体来讲,人类是群居性物种,我们会倾向于关注与我们生活非常密切的人类,而不是动物。当我们非常关注某个事物时,就会对这个事物非常了解。

即使在人类身上,这点也深有体现。在看国外电影或电视剧时,经常会对里面的人物感到困惑,感觉老外长的都一样,很难区别到底谁是谁。而对于黄种人尤其是我们中国人,一眼就能看出两个人的不同。

之所以人类会感觉动物没有多大的区别,道理是一样的,因为我们没有去真正关注个每个物种,也没有必要这样做,多数情况下我们只需要知道猪为什么是猪,只需要知道猪的大致特征就可以了,不会把猪误认为猫就行了。

但是对于动物自身来讲,它们能准确辨认同类,尤其是自己的小孩。比如,在拥有很多只羊的羊群中,母羊能一眼认出自己的孩子。就像人类一样,妈妈能一眼认出自己的子女是一个道理。

所以说,莫要用人类的眼光去衡量其他物种的某些特征,这本身就是片面的!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