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生物演化的方向不是“永生”,而是繁衍?
谢邀。
对于生物来讲,繁衍和生存是同样重要的两件事。为了争夺交配权,生物们往往都需要与同类同性竞争,甚至在竞争中会因此丧生。那么,为什么生物就不能演化出“永生”,而是用繁衍来作为生命的延续呢?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这个问题。
首先,我们来讨论一下“永生”对于生物的利与弊表面上看,永生是件好事,尤其是对于人类来说。从我国的古代,秦始皇统一六国开始,“长生不老”就成为了秦始皇一生的追求,为了寻找传说中不存在的“长生不老药”,他不惜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到最后还是落得仅活了49岁的下场。
“永生的利”
永生对于大部分生物来说有一个好处,那就是不再受寿命长短的困扰了。比如现在人的平均寿命是70岁,我们20多岁就要结婚生子了,但是永生后,整个的节奏就慢下来了。如果有永生,许多伟大的科学家,为人类进步作出巨大贡献的人,他们就能为人类谋更多的福利,科技水平会持续的上升。
而且生物也不需要再面对生死别离的痛苦。因此从表面上看,这是一件好事。
“永生的弊”
虽然永生可以让生命无限的存在,但是,它的弊端也是很多的。下面我们列举几种永生的弊端。
01 膨胀
这里的膨胀并不是说自我膨胀,而是数量的膨胀。永生就代表着没有了自然死亡,疾病、自然衰老等都对生物无效了。这种情况下,生物的数量会急剧的膨胀,现在的生物之所以能够在地球上生存就是因为新老更替,一旦没有了新老更替,生物数量的膨胀就会造成资源的枯竭。
02 无业
对于人类来说,一旦达到了永生的层面,就意味着一个岗位一个人可以永远占据,也没有了退休等机制。那么,新的生命的意义就不存在了。这样会造成我们的后代会处于一个更加激烈的竞争社会之中,同时竞争的不再是同龄人,父辈祖辈都在与他们竞争。这会造成大量的无业人员,这显然是无益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的。
03 食物短缺
一旦生物可以永生,再加上新的生命诞生,对于有限资源的地球来说负担会越来越重,食草动物会变的无草可吃,食肉动物会因为数量太多慢慢的将食草动物吃光,最后食肉动物也没有食物可吃,最后整个自然界的生态链崩塌。
对于人类来说也是一样的,仅仅是现在的人口数量就造成了许多资源的枯竭了,如果永生了,用不了多少年,地球上就无资源可用了。
04 基因的延续
对于自然界中的生物来说,繁衍是需要实力的。它们大都会通过决斗来决斗交配权,一旦永生了,数量的膨胀会让它们不再需要进行这种“优胜劣汰”的繁殖方式。这样基因相对较差的物种也会有后代,它的后代再与其他基因相对好的物种交配,这样就会造成基因一代比一代差。
因此,一旦生物永生最后的结果还是灭亡。
(人口膨胀)
生物为啥演化出繁衍的方式?总的来说,如果生物进化出永生,是弊大于利的,而且这个弊端很可能导致生物的大灭绝。而繁衍就不会出现上面那些弊端,生物有生老病死,有新老生命的交替,而且基因也会一代比一代强。
自然界中的“BUG”
虽然“永生”的弊大于利,但是在自然界中,仍然有生物进化出了“永生”。它就是灯塔水母。灯塔水母是一种微型的水母,它的体长仅有5毫米左右,根据科学的研究发现,灯塔水母有“返老还童”的能力,当灯塔水母完成分裂生殖后,它会重新返回幼年时期的状态。现在的科学解释是,灯塔水母的细胞具有一种独特的转化功能,具体是如何实现的?到现在没有一个确切的定论。由于灯塔水母非常的小,水中的鱼类很自然的就能消灭它们,所以即使永生,也没让这种微型生物泛滥成灾。
(灯塔水母)
总结任何的生物都有趋利避害的本能,在这种本能的驱使下,生物很少会进化出弊大于利的“永生”,而且“永生”的能力也不是仅仅靠演化就能得来的。而繁衍相对于生物来说要简单的多,而且利大于弊。所以,生物演化的方向不是“永生”,而是繁衍。
如果真的有“永生”,你会选择这种状态吗?
为什么生物演化的方向不是“永生”,而是繁衍?
生物之所以不能永生,一个重要的因素是要能进化。
首先,「永生」这个词用得不好,因为这暗含着「无敌」的假设。毕竟如果扔个核弹,谁也活不了。所以永生不如改成不会衰老、不会自然死亡。
无法自然死亡有什么坏处呢?对于个体,可能是好事,但对于种群,这就是个坏事。
每一代繁衍的时候,DNA都会有一点变化,这个变化又会由于环境的筛选,选择出比较适应的那一些。
这样,这个种群就会总有一部分个体是适应当前环境的。无论环境怎么变,只要变化的不是太快,生物就不害怕。
但不会自然死亡就不一样了,不会自然死亡的个体可能就不会繁衍。或者说繁衍的时间间隔很长,这样就无法对环境有足够的适应。
这个时候,只要环境变化的速度稍快,这个「永生」的生物,就无法适应环境了,就一定会灭绝。
所以这种生物可能存在过,但一定会很快灭绝。
为什么生物演化的方向不是“永生”,而是繁衍?
让我们先分开动物和植物,植物中的超长寿命种,和永生差别也不大了。
但动物世界的游戏规则不太一样。
首先,让我们默念咒语
宇宙中没有免费的午餐。即获得必将付出代价。
那么长寿甚至永生的最基本的代价是什么?那就意味着动物必须要消耗更多的能量和资源用于修补自己的身体所受到的各种损伤。
同时也意味着需要加强在免疫系统方面投入更多资源,对内镇压蠢蠢欲动的癌细胞,对外抵抗各种不怀好意的微生物、病毒和寄生虫。
这和我们运作公司各个部门的道理相似,预算有限,每个部门都在说自己做的事很重要,都希望拿到更多预算。而动物也面临同样的问题,如何将有限的能量和资源投入到各个器官和系统中去,获得最大收益。
假设有两只雄性田鼠,一只基因突变的田鼠,它将更多资源投入到上面有利于长寿甚至长生的器官和系统中去,我们叫它养生鼠。另一只则相反,尽量压缩有利于长寿和长生的系统的预算,只要能保证活一段时间就行,它将更多能量和资源投入到肌肉(好勇斗狠不利于寿命)和睾丸(产生大量精子,有利于在繁殖中胜出)中去,以获得更多后代,我们叫它繁殖鼠。
请问,这两只雄性田鼠,谁更容易在野外环境中取得成功。
比如生存和繁衍上的成功。
也许你会认为,诚然讲究养生的那只雄性田鼠,也许后代数量没有繁殖鼠要多。
但它会活得比繁殖鼠时间长得多。因为它很少参与争斗,因此不容易死于受伤,即便有所争斗,它有更好的免疫系统和再生能力,也不容易死于受伤。
但真的是这样吗?
田鼠能活多长时间?这个问题的答案,真的掌握在自己手中吗?至少在正常的野外环境中不是这样,田鼠的寿命取决于太多偶然必然因素,取决于它的捕食者。追求养生的田鼠,会面临双重困境,既没有真正长寿又没有后代,纯粹就是一无是处。因此,这就是你看不到自然寿命能活几十年的田鼠的根本原因。追求长寿的田鼠,即不能长寿又没有子女。
图示:澳洲袋鼩中的雄性一生只交配一次。因为它们“不知道”自己是否还有命活动明年,所以要抓住这一次机会交配到死,它们死于免疫系统崩溃和能量耗竭,真正做到了精尽鼩亡。
但大型动物则不然,比如大象。
大象的寿命远远超过田鼠,他们拥有更强的免疫系统和更强的组织再生能力,它们的抑癌基因P53多达20个,以防止细胞癌变,毕竟身体越大细胞越多,癌变的风险就越大。
而大象“愿意”在延长寿命上投入资源,那是因为它一旦长大之后,就将自己的生或死主要掌控在自己手中,除非发生席卷自然界的天灾。
动物学家扪发现了一个影响动物寿命的简单规则动物的寿命长短和它们能在多大程度上掌握自己的生死密切有关,这当然是指的成年个体。一般来说,动物个体越大寿命越长。但许多鸟类,个头不大,但寿命超长,这就和它们的演化环境有关,在它们漫长的演化或者进化环境中,缺乏天敌,那它们的寿命就可以演化得比较长,毕竟长寿在进化中也是具有一定优势的,可以多生养几次,可以有更长的时间成长,从而学会更复杂的技能等等。
但要想得到长寿的好处,请首先将生死掌握在自己手中!
图示:动物在自然界中的寿命。这张图上没有北极物种,比如鲸鲨的寿命很长,这和北极的低温关系很大。
图示:北极露脊鲸,寿命长达211年甚至更高。
那就点个赞呗^_^
为什么生物演化的方向不是“永生”,而是繁衍?
9000多年前,阿拉伯。一群智人每天都靠采集各种果实或猎杀动物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据说那时候这些智人的食谱要比现代人丰富的多,而且是纯粹的绿色食品。所以他们非常健康,不用医疗和保健也能活到80岁。一天他们采集了一些小麦,在回家的路上,有些小麦掉落在路边。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这些智人发现路边长出了大量的小麦。这可是件好事,他们轻轻松松就采集到了好多天的口粮。于是,这些智人开始试着种植小麦。他们不在四处游荡,而是建起了村落,每天都在麦田里忙碌。食物充足了,女人们也有时间生孩子养孩子了。村里的人口开始快速增加,于是人们开始种植更多的小麦,更忙碌了。人们越来越依赖于小麦这一单一物种,任何自然灾害都有可能是灭顶之灾,所以,人们开始储存小麦。为了保护小麦,保护耕地,人们修改围墙组建军队,甚至建立了国家。自从只靠小麦过活以后,人们的疾病也开始多了起来,牙口也没那么好了,平均寿命缩短到了40岁。人们又开始研究医学。总之,过了快一万年,人类的平均寿命才恢复原先的水平。这就是农业革命的过程。这样的革命在世界各地都有发生。
农业革命虽然不是生物的演化,但它给地球带来的变化要比生物的演化大得多也快得多。它带来了生物的大灭绝,改变了地球的地貌(中东地区出现了沙漠,中国的中原地区变成了黄图高坡)。那么是谁在这次革命中获益了呢?
是小麦,人类牺牲了自由自在的采集生活,去伺候小麦,使得小麦从一颗普普通通的野草,繁衍到了地球的各个角落,还把其它跟它争抢养分和阳光的物种统统灭绝掉。从繁衍是生物演化的方向的角度,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但是,小麦的成功并非是它自然演化的结果。因此,把繁衍作为生物演化的方向似乎不太妥当。而永生就更不能作为演化的方向了,因为没有证据表明后演化出来的高等物种的寿命要比原始物种更长。
我倾向于认为演化根本没有方向,一切都是随缘的。
为什么生物演化的方向不是“永生”,而是繁衍?
为什么?因为宙宇大地,世界万物没有永生!只有“繁衍”。
日有黑白,年有冬暖,自然阴阳,世界一切物体都是运动的。
永生等于死亡!所以,世间没有永生的东西。
为什么生物演化的方向不是“永生”,而是繁衍?
不仅仅是生物,就是无生命的物质,比如地球、微观的原子等,都是不能永远存在的,就是说任何物质形态都是有生有灭的,物质是一个高度抽象的哲学概念,它由宇宙中的所有的具体的物质形态所组成,物质不灭是说物质可以由一种具体的形态向另一种具体的形态转化,但是宇宙中总的物质量是不会改变的。总之,宇宙中就没有永远存在的具体物质,而宇宙中除了具体的物质就不存在其它东西了。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