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濒危物种被杀害会受到人们的谴责而猪狗牛羊被杀反而不会呢?这是人的一种什么心理?
谢邀。
我们人类属于杂食性动物,而且肉类是许多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食物,而这些肉类大都来自牛羊猪等家畜。按理说,无论是濒危动物还是牛羊猪狗都是生命,那么,为什么濒危动物被杀会遭到人们的谴责,而猪狗牛羊被杀就不会呢?我们认为有以下三点。
数量不同濒危动物是指由于人为或是自身亦或是自然环境影响下,逐渐减少且已经有灭绝危险的动物。这些动物的特点就是数量少且很难人工繁殖。因此,这些动物大都被保护了起来。
而像猪牛羊狗这样的动物在数量上要远远的胜过这些动物,比如猪,猪肉是我们人类的主要肉食之一,而仅仅在中国就有接近10亿头猪,比许多国家的人口都要多,而羊牛狗也是一样,它们的数量非常多。
因此,相对来说,濒危动物是杀一只少一只,而像猪牛羊狗这种动物的数量太多,即使每天都有人吃也不会灭绝。
这是濒危动物与猪等常见动物最大的区别。
(公安机关查货非法猎杀的濒危野生动物)
可控性不同随着人们对野生动物保护意识的提高,人们渐渐意识到濒危的动物与我们人类的生存也是息息相关的,而且濒危的物种,大都不可复制,也就是说这种动物一旦灭绝,就几乎没有重见天日的机会了。比如生活在刚果的北部白犀牛,现在全世界北部白犀牛的数量已经不足25只,尽管它们现在都在保护区内,但是它们的数量仍然在减少,而导致它们濒危的主要原因就是人为的猎杀,而被猎杀的原因就是犀牛角。
而猪牛羊等动物则不同,它们不属于野生动物,而是被人类驯化的动物。人们可以大面积养殖它们,而且人类已经完全了解了它们的习性,能让它们在如此被需求的前提下,依然数量没有减少。
所以,从持续性上看,濒危的野生动物有着繁殖能力差,人工干预不太有效果的特点,而猪狗牛羊则是可以人为控制数量的。不过说回来,今年养猪的小伙伴有木有赚翻了啊?
(北部白犀牛)
繁殖能力和人的心理不同01 繁殖能力
濒危动物大都是野生动物,而猪牛羊狗这些动物是家畜,也就是说,它们的种类从根源上就不同。我们现在对野生动物的了解还停留在初级的阶段上,而了解 野生动物更有利于我们人类的生存,如果野生动物的种类大幅度减少,这对于我们人类来说也不是一件好事。尤其是野生动物大都不可人为干预繁殖,但是猪等家畜则是可以的,而且这些猪牛羊狗等动物的繁殖能力还比较强,尤其是猪,一头母猪一年可以生两胎,而每一胎都有6-10头小猪。
但是,大都是的濒危野生动物是没有这么强的繁殖能力的,它们大都一年只能生一胎。而且大多数一胎只能生一只幼崽,再加上野生动物的生存环境比较的残酷,这造成了幼崽的成活率较低。而且放眼看所有已经灭绝或者是濒危的动物,它们大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都有很高的经济价值。这都是造成它们濒危的主要原因。
在人的思维模式里,都是本着“物以稀为贵”的原则。所以,猎杀濒危动物的谴责声要大很多。
02 心理不同
猪牛羊狗作为人类日常需求的肉食。在人们的潜意识里,这些动物就像是大自然的食物链一样,而这些动物就在人类的食谱中。所以,人们的心理中本能把吃这些动物当成应该的。
而野生动物则不同,它们不在我们正常的食谱中,我们对它们的肉并不感兴趣。所以当听到有人为了自己的利益猎杀濒危野生动物时,我们往往义愤填膺、对其口诛笔伐。
再者,就是人类大都有“从众心理”,也就是通俗说的人云亦云,当大部分人把杀猪当成一种应该的事情时,就没有人讲这个话题。而濒危动物如果被人猎杀,各种媒体会大肆的报道,这使得人们对这件事情高度重视,从而从内心就会觉得有多么的不应该。
当然,最重要的还是濒危动物的不可复制性,而家畜则截然相反。
综上,虽然濒危动物和猪牛羊等动物都是生命,但是,生命也因为其繁殖性、珍惜性被区别对待。虽然这种心理是不对的,但是实际情况就是,我们人类需要肉来补充营养,而肉只能是这种高繁殖能力且被人驯化的动物来提供了。久而久之,人们就对杀猪宰牛不再那么关注了,因为,相对来说,它们之所以会被人大面积饲养,正是因为需求。如果杀猪宰牛都会被人们口诛笔伐的话,那么,这种动物也没有人再去饲养了。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