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古代人发现恐龙化石会怎样?
这是个很有意思的问题,毕竟古代不像我们现代这样有着先进的思想和科学设备。要弄清古人发现恐龙化石会怎么样?首先,我们要弄清,古代人的定义,古代人泛指19世纪中期以前的年代,也就是说从新人时期(5万年前)到19世纪中期,我们都可以称之为古代人。那么,这个阶段的的人发现恐龙化石会怎么样呢?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
▲中国古代人
我们把中国的古代人分为两个阶段,阶段一就是从新人时期到秦灭六国,这个时期的人对事物的认知比较的差,而恐龙的化石大都在沉积岩中,虽然离着随着千万年的地壳运动,许多化石可能会在地表层,但是,大部分还是深埋于地下的。在那个时期的人,几乎没有能力能挖到它们,而且恐龙化石本身就已经成为了岩石,所以即使是被这个时期的古代人发现,也是零散的,它们也不会去在意这是什么,毕竟又不能吃。
第二个阶段,从秦灭六国开始到19世纪中期。这个阶段,我们可以称之为封建王朝时期,从秦朝开始一直到清朝灭亡,中国一直处在封建王朝的社会,这个阶段的共性就是人们受封建迷信思想荼毒严重。因此,如果发现,他们也会认为这是某位上古神灵的遗骸或者是龙骨,一般都是敬而远之。又或许被皇帝知道后,又免不了是一次劳民伤财的敬奉仪式。
▲西方古代人
虽然中国有封建王朝,但是西方也好不到哪去,他们有中世纪的黑暗时代,那个时代的人信奉魔鬼和神灵,正是这种大环境的影响下,许多求知的人根本没有去了解化石的机会。这些化石肯定会被附以各种鬼怪的离奇故事。
直到十五世纪初,黑暗统治社会的结束,人们才开始研究这种奇怪的东西,而化石这个词,也渐渐的被人所了解。
所以说,不论是世界上哪个国家的古代人,他们受各种情况的影响和约束,再加上没有先进的设备作为辅助,所以即使遇到恐龙的化石,他们也之会与神魔鬼怪联系到一起。
但是,随着人类思想的进步和科学的发展,许多先驱们纷纷投身于科学领域里,才为我们一点点的解开了这种消失数千万年的物种的神秘面纱。
如果古代人发现恐龙化石会怎样?
早在春秋时代我国古人就发现过恐龙化石。宋代黄休复也记载过“龙骨”买卖的场景,龙骨主要是大型动物的骨骼化石,而黄休复记载的龙骨买卖的地方,现代有恐龙化石出土。
我国中药中有一味名为龙骨的药材,主要为古代哺乳动物象类、犀类、三趾马、牛类、鹿类等的骨骼化石,其中部分也可能混入恐龙化石,黄休复的记载之中,说龙骨“大十数丈,小三五丈。掘而得之甚多。”这个体型的生物,地球历史中也并不是很多,需要掘也就是说埋在地下,也和化石需要地下隔绝空气、水流、矿物质丰富的的环境有关,只不过古人理解的这类龙骨是像蝉蜕那样由龙褪下的骨骼,并不能认识到那些化石曾经属于恐龙。由于恐龙曾在地球上广泛分布,种类和数量很庞大,尽管恐龙化石的形成几率很低,也会有一些被地质活动涌出地表被人类发现。我国古代典籍中记载过孔子鉴定防风氏巨人遗骸的故事,足以说明我国古人至少是发现过一些大型脊椎动物的化石的。
此类传闻故事在古代典籍中还不算少。不过古人对自然的认识有限,尚未有系统的解剖学知识,更多地是根据过往的学识、传说、经验判断,这就会有很大的误差,也没有了解到生物结构和功能的适应性,虽然偶有发现巨型骨骼化石的记载,但是却没有大量挖掘化石然后拼接的传闻,而仅仅是获得部分恐龙骨骼化石,是难以得窥恐龙全貌的。恐龙化石被大量发掘出现于18、19世纪的欧洲,一些有钱又有闲的贵族花钱买化石作为研究,他们被称为“博物学家”,同时发掘的也有哺乳动物化石,而现代解剖学也是产生于欧洲,他们是最早认识到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适应性的人,也有人开始较为详细地研究化石,认为恐龙可能是体型类似于大型蜥蜴的动物。
较为久远的古代的人发现恐龙化石,也会和现代有点类似,将其掘出一探究竟,只不过受限于对自然的认识,会将这些庞大的化石和神话传说、传闻故事联系在一起,影响对恐龙化石的判断。
如果古代人发现恐龙化石会怎样?
古人发现化石的事迹在文献中并不鲜见。归纳起来,早期一般会将发现的巨大化石归类为上古神人或者神兽。以《山海经》为首的上古神话体系中,充满了各种巨人、巨兽、巨物的记载,无怪乎大圣人孔子也会做出这种附会,最出名的莫过于《孔子圣迹图-骨辨防风》记载,吴国攻占了越国的都城会稽,得到一节骨头,有一辆车那么长。吴国派使者来向孔子请教是什么骨头,孔子认为这是被大禹斩首的防风氏的骨头。
唐代的时候,对于化石的描述则较为客观。唐小说《酉阳杂俎》记载当时的挖墓人发现“穴中有石,长可四尺,形如守宫,支体首尾毕具。”就是在墓穴中发现一具类似壁虎的化石。
到了明清,化石药用普遍起来,这就是所谓的“龙骨”,《本草纲目》记载龙骨“益肾镇惊,止阴疟,收湿气,脱肛,生肌敛疮。”如此具有科研价值的化石竟然被拿来做药,真是可惜.
如果古代人发现恐龙化石会怎样?
在山东省中部有许多恐龙尸体化石,泉水从恐龙头部溢出,叫做“龙泉”!
如果古代人发现恐龙化石会怎样?
能炒韭菜绝对不会拿来炒皮牙子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