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替卡韦的副作用有哪些?
恩替卡韦的副作用有哪些?
乙肝患者坚持抗病毒治疗是现在治疗乙肝的共识,只要是处于活动期的乙肝感染者,医生都会建议抗病毒治疗。
过去由于乙肝抗病毒治疗的药物费用不低,一个月要大几百,很多病人还是负担不起的。加上抗病毒需要长期服用药物。所以很多乙肝患者不接受抗病毒治疗。
这两年随着国家对慢性病药物的集中采购,很多药物降价明显,乙肝抗病毒药物也一样。今天我们要说的恩替卡韦以前一个月吃药加定期检查费用好几百,现在的费用一百来块就行。
药物便宜,服用的人多了,很多人就开始关注它的副作用了,今天我就简单说说恩替卡韦的副作用。
恩替卡韦是个怎样的药物?恩替卡韦是鸟嘌呤核苷类似物,在机体内与天然底物脱氧鸟苷三磷酸盐竞争,从而抑制乙肝病毒聚合酶的3种活动,多靶点的抑制乙肝病毒的复制。
恩替卡韦因疗效肯定,起效较快、抗病毒作用较强,可以在短期内把慢乙肝病毒载量降至很低的水平,又能最大限度的减少慢乙肝病毒对肝脏的损伤,病毒变异率也相对更低。所以恩替卡韦是目前乙肝抗病毒治疗的一线用药。
恩替卡韦的副作用?在服用恩替卡韦的乙肝患者中,有时你会听到他们抱怨,说服用恩替卡韦后感觉病情更严重了,有些甚至因此放弃治疗,这主要是和恩替卡韦的副作用有关。
1、胃肠道反应:部分患者服用恩替卡韦后出现消化不良、恶心、呕吐、腹泻、乏力。这些症状和肝炎患者表现出来的症状类似。
2、睡眠障碍:有些人服用恩替卡韦后出现睡眠障碍,主要表现为嗜睡、失眠、入睡困难、易醒、睡眠时间短等。
3、肾功能损伤:恩替卡韦主要是通过肾代谢,长期服用就有可能出现肾功能的损伤。严重的会出现乳酸酸中毒,以及低磷血症导致的骨质疏松。
4、肝损伤:我们都知道服用抗病毒药物时都要定期检测肝功能,都希望肝功能尽快恢复正常。服用恩替卡韦的患者有时很纠结就是因为服用恩替卡韦有可能导致的肝功能异常。
据报道,服用恩替卡韦后,谷丙转氨酶可能升高到正常值的10倍以上,谷草转氨酶可能升高到正常值的5倍以上,总胆红素可能大于2倍的正常值。这三个指标都是肝功能检测的重要参考指标,所以有时候会听到患者说,服药后感觉更严重了。
部分肝损伤严重的患者可能出现肝肿大或者脂肪性变性。
总结:乙肝抗病毒治疗是目前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但抗病毒治疗一定要在专科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按时服药、定期检查、有副作用及时咨询,千万不要自主服药或者自行停药。
恩替卡韦的副作用有哪些?
恩替卡韦为鸟嘌呤核苷类似物,适用于伴有谷丙转氨酶升高和病毒活动复制的肝功能代偿的成年慢性乙肝病人的治疗,具有起效快,抑制乙肝病毒强,低耐药的特点,国内外指南推荐恩替卡韦可作为慢性乙肝患者初始抗病毒治疗的首选。
恩替卡韦的不良反应:
1、常见的不良反应有转氨酶升高、头痛、疲劳、眩晕、恶心、腹部不适、肌痛、失眠、风疹等,这些不良反应多为轻度到中度。
2、有研究显示,恩替卡韦在初始用药时可发生转氨酶升高,通常继续用药一段时间,转氨酶可恢复正常。因此用药期间需定期检测肝功能。
3、停止治疗后肝炎症状急性加剧或转氨酶复燃。因此,在停止治疗后应密切监测肝功能至少持续几个月,如有必要,需重新开始抗病毒治疗。
4、上市后报道:类过敏反应、脱发、皮疹、乳酸酸中毒(失代偿期肝病患者乳酸酸中毒的风险较高)等。
用药注意事项:
1、患者患者千万不要盲目的自行用药,应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恩替卡韦,并告知医生任何新出现的症状及合并用药情况。
2、肝功能不全无需调整剂量。
3、食物对口服吸收的影响,因此,恩替卡韦应空腹服用(餐前或餐后至少2小时)。
4、与拉米夫定存在交叉耐药,因此拉米夫定耐药不可选恩替卡韦,对于拉米夫定耐药、可替换为替诺福韦酯或与阿德福韦酯联合用药,可以使耐药率明显下降。
5、肾功能不全的患者中,当肌酐清除率<50ml/分钟的患者应调整用药剂量。
6、恩替卡韦的耐药患者推荐换用替诺福韦酯或加用阿德福韦酯治疗。
恩替卡韦的副作用有哪些?
据WHO统计,全球约有20亿人感染了HBV(乙肝病毒),其中2.4亿为慢性感染者,每年大约有超过65万人死于乙肝病毒所致的肝硬化、肝衰竭及干细胞癌等终末期肝病。单在我国约有2000万的慢性乙型肝炎的患者,每年有约20万人死于上述疾病。
在众多治疗乙型肝炎的药物中,有一种核苷酸类似物的药物—恩替卡韦,因应用方便、安全性强、不良反应少尤其能较快改善病情等优点,被国内外肝病学会推荐为乙肝患者首选的抗病毒药物。
但是药三分毒,那长期服用恩替卡韦有哪些副作用,或者需要注意哪些注意事项呢?
恩替卡韦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有:头痛、疲劳、眩晕、恶心及ALT升高、腹痛、腹部不适、上腹痛、肝区不适、肌痛、失眠、风疹等,这些多为轻到中度,其他还有上呼吸道感染、中耳炎、腹泻、胃炎、心肌缺血、骨折、CK升高、血白细胞降低、血小板降低、空腹血糖一过性升高、尿红细胞增加、胰淀粉酶一过性增高等。
服用恩替卡韦的人群可能还需要考虑以下的一些注意事项。
进食的同时口服恩替卡韦会导致药物吸收的轻微延迟,所以恩替卡韦应在空腹服用(服药的前后2小时不应进食)
有患者在核苷类药物单独或与其他抗逆转录病毒药物联合使用时出现了乳酸性酸中毒和重度的脂肪性肝肿大,甚至有死亡的报道,所以在使用恩替卡韦治疗期间应密切监测肝功能、HBV DNA血乳酸、肌酸激酶等指标。
当慢性乙肝患者停止抗乙肝治疗后,有可能会出现乙肝严重急性加剧,所以病人千万不可自己私自停药。
恩替卡韦在用于慢性乙肝合并HIV感染且没有经过抗HIV治疗的患者,有可能出现对HIV核苷逆转录酶抑制剂的耐药,所以在恩替卡韦治疗前,需要进行HIV抗体的检测。
恩替卡韦主要是经过肾脏代谢的,所以当肾功能出现不全时应该调整给药间隔时间:肌酐清除率在30-50ml/min时宜每48小时给药一次,10—30ml/min时宜每72小时一次,当肌酐清除率小于10ml/min或者进行血液透析或腹膜透析时则宜5-7日给药一次。
药事网权威解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抄袭必究。恩替卡韦的副作用有哪些?
首先,恩替卡韦作为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的一线用药(另外一个一线用药是替诺福韦),所有乙肝人都应该知道这个药,抗乙肝病毒强度高,耐药率低。
但再好的药物,他都有副作用。当然,不是说有副作用就不能用这个药物,而是说要权衡利弊。总体来说,绝大多数乙肝人都能顺利地用恩替卡韦来治疗。
那恩替卡韦到底有哪些不良反应?
常见的不良反应主要是头痛、恶心、乏力、肌肉痛等,但这些不良反应不特异,也就是说,当你出现头痛时,你不知道是恩替卡韦引起来的,还是别的原因导致的头痛。一般来说,这些不良反应都不严重,不至于要停药。
大家担心的,恩替卡韦会不会导致肾脏损伤?一般不会。
严重肝病患者用恩替卡韦,有引起乳酸酸中毒的报告,这值得引起警惕,但通常这句话也不是告诉患者的,而是告诉医生的。因为乳酸酸中毒不是常见病,普通患者根本不认识这个东西。当然,乳酸酸中毒还是很少见的。
恩替卡韦的副作用有哪些?
段医生讲科普☞带你一起涨知识!乙肝抗病毒药——恩替卡韦,自2005年发现以来因为效果好、副作用少、耐药率低而一直作为首选药物。“是药三分毒”,恩替卡韦有副作用吗?都有哪些副作用?其实,恩替卡韦是乙肝口服抗病毒药中副作用较少的药物。主要有:
(1)用药初期部分患者会出现头痛、疲劳、眩晕、恶心、腹痛、腹部不适、上腹痛、肝区不适等非特异性症状,使用一段时间可以耐受,直至逐渐消失。
(2)过敏反应:脱发,皮疹。
(3)有报道长期使用恩替卡韦出现乳酸酸中毒的情况,发生率非常低,一般发生在严重的肝硬化,或者有其他严重疾病,或者使用其他药物的情况下。
(4)停药后出现乙肝复发,转氨酶再次升高。这是所有抗病毒药都会出现的情况。
(5)对于同时患艾滋病的乙肝患者,使用恩替卡韦会增加艾滋病药物的耐药,所以不选择使用恩替卡韦。
(6)动物试验研究中乳汁中有恩替卡韦,孕妇尚不可知,所以不推荐孕妇和哺乳期妇女选用。
恩替卡韦需要长期服用,为了避免和早期发现副作用,需要做到:①恩替卡韦服用期间,需要定期检查肝功、病毒定量,以防药物耐药。
②长期规律服用恩替卡韦,每天晚上睡前一粒,不随意停药、漏服。
③如果可以需要检查血肌酐、乳酸、肌酸激酶,但不是必须检查,门诊的大多数患者没有进行此项检查。
④在用药期间出现不适,需咨询医生。
恩替卡韦属于安全性比较高的药物,是治疗乙肝的首选药物。☞关注段医生,健康又养生!恩替卡韦的副作用有哪些?
恩替卡韦副作用有哪些?
恩替卡韦最常见副作用包括头痛、疲劳、眩晕、恶心、ALT升高、腹痛、腹部不适、上腹痛、肝区不适、肌痛、失眠和风疹等。
恩替卡韦是一种鸟嘌呤核苷类似物,对乙肝病毒(HBV)多聚酶具有抑制作用。因此,恩替卡韦适用于病毒复制活跃,血清氨基转移酶(ALT或AST)持续升高或肝脏组织学显示有活动性病变的慢性成人乙型肝炎的治疗。恩替卡韦最常见的副作用包括头痛、疲劳、眩晕、恶心、ALT升高、腹痛、腹部不适、上腹痛、肝区不适、肌痛、失眠和风疹等,如果出现不良反应,应停止用药,如果不良反应严重,应立即去医院就诊,并采取相关救治措施。此外,对恩替卡韦过敏的患者,应避免服用本药物。
本内容由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 临床药学部 副主任药师 解皓审核
点这里,查看医生回答详情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