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病了老了需要人照顾时,感觉儿子付出最多,你认同吗?
这种说法就我家而言,不认同。
我家兄弟姐妹八个,父亲七十四岁那年得癌症去世,母亲那年七十一岁,在父亲得病期间,母亲身体尚好,父亲的吃喝拉撒基本上全都是母亲服侍。
我们做儿女的每次去看父亲只是偶尔帮帮母亲,他们三个做儿子的也是如此,大哥做房地产,基本上沒时间,直到父亲临终前才回家,二哥在父亲住院期间服侍了二个月,后来因父亲病情只适合保守治疗,院方建议出院。
父亲出院后,基本的吃喝拉撒他自已还能自理,饮食起居都是母亲照顾。
弟弟在电力局上班,加上弟媳对父母一贯极度不孝,弟弟受弟媳影响,所以父亲生病他从来不管不问,更谈不上照顾,简直比陌生人还不如。
父亲出院以后不到一年就去世了。
母亲在父亲去世后,前几年生活起居基本上都是她自已,我们五女姊妹除了大姐看得少点外,我们四个隔三差五的回去看看母亲,顺便帮母亲洗洗被子,冬天的棉袄棉裤,二姐时间充足看得更多,她还帮母亲在房前屋后种了各种蔬菜。
弟媳虽然种了菜,但从来沒给母亲拿一点,哪怕吃不完烂了也不会给母亲,二哥二嫂对母亲还算孝顺,但那几年被他儿子接去带孙子去了,一年难得回来一次。
所以母亲吃的蔬菜要到镇上去买,很不方便,只好自己种,幸好母亲那几年的身体还算硬郎,不需要儿女们照顾。
直到母亲七十八岁那年,身体彻底垮了,饮食起居几乎都是我和二姐,二妹,小妹四个轮流照顾。
大哥那几年房地产公司很不景气,面临着巨大的经济压力,本来大哥也是孝顺的儿子,但分身乏术,没回来尽孝我们几个做女的可以理解。
我二哥二嫂在母亲临终前赶回来了,我们也无话可说。
最可气的是我弟和弟媳,从母亲卧病在床之后,不但没尽过一天孝,我们女姊妹在照顾母亲期间,对我们不理不踩,还冷嘲热讽。
更可恼的是,明知母亲时日不久了,几天滴水末进了,弟弟正值五一长期竟然带着弟媳云南旅游去了,弟弟的丈母娘都看不下去了,劝说他俩放弃这次旅游,可她们却说:你们不要担心,她不会死的,要死早死了。
母亲知道这事之后,病情更重了,要知道她最疼的是她这个小儿子,虽然弟弟弟媳一直对她不好,俗话说:娘疼小儿,奶奶疼头孙一点都没错。
在得病之前,身上尽有的八万块钱都给了弟弟,要弟弟给她存好。
母亲跟弟弟说:我可能不行了,你大哥不在家,老二比你宽裕,这几年他两儿子在外生意做得好,你三个娃,虽然都成家了,但还在起步阶段,五万块钱我死了后用来办丧事,另外三万你留着,我和大家伙说只给了你五万。
这样疼他的母亲,他不但不感恩,还认为母亲给他的太少,他想母亲应该八万全瞒着大伙给他,不应该公开五万。
这事还是母亲在最后弥留之际跟我们说的,母亲实在是寒心了,觉得有愧于女儿们,三个儿子在她最需要的时候都没在身边尽孝,反倒是女儿寸步不离的守着她。
后来母亲在那年五月三号那天带着遗憾走了,人家旅游的还沒尽兴就匆匆回来了,母亲临走时只有我们做女儿的为她送终,二哥虽然在家都来晚了。
后来弟弟拿出母亲给他的五万块钱办丧事,另外三万只字不提,大家明知道也沒有追究。
我们五女姊妹每人随五千份子钱,加上亲戚朋友多,接人情七万多,办了母亲丧事后,他们三兄弟还平分了一万多。
你们大家说说,我们家父母老了病了,如果有人说他们做儿子的付出最多,我当然不赞同,就我们家而言,我觉得女姊妹付出多,本来对父母尽孝不应该分得那么清,谁都有老的那天。
父母病了老了需要人照顾时,感觉儿子付出最多,你认同吗?
回答:都说“养儿防老”这句话肯定有它一定的道理。其实,女儿也是一样的有付出时间和精力的。
每个家庭的情况是不一样的,父,母上了年纪身体不好就需要孩子们照顾一下。现状照顾老人,不光是儿子付出最多,女儿们付出的也不少啊!同事的老母亲今年88岁了,她姊妹四个人,一个弟弟,一个妹妹,一个姐姐,弟弟妹妹都还上班,老母亲需要照顾的责任就靠姐妹俩轮流陪着值班。人心都是肉长的,父,母把自己养大成人,老了、病了就得需要子女们,全力以赴照顾他们才对。不管是儿子、女儿都有义务、合理安排时间,多商量一下,才能把事情落实好,照顾好!父母是大家的,都有责任去用感恩的心,耐心、细心、坚持的心去做好这件事!
人都有老的那一天,照顾好老人家也是给后辈们带来榜样的表现。所以说:好好善待自己的老人家们,他们的今天也是我们的明天!给正在照顾父,母的人们说一声:辛苦啦!好样的。加油!
父母病了老了需要人照顾时,感觉儿子付出最多,你认同吗?
父母病了,老了需要人照顾时,我非常认同儿子付出得最多,当然也有多一半的儿媳妇付出。
在农村,只要是有儿子的家庭。父母老了病了,儿子是首当其冲的照顾者。父母若是生病住院,儿子必须,交费,陪护。儿媳在家照顾不生病的老人。闺女们只是抽空去看看,因为出嫁的女儿婆家也有老人。所以,在农村照顾赡养父母是儿子的责任和义务。父母老了,生病了,关键时刻就是看儿子的担当!
我的邻居,一位86岁的大娘,得了脑血栓后遗症,拉尿失禁,丧失语言和行动能力,家中的儿子儿媳也到了花甲之年,成了爷爷奶奶辈的人。老人得病两年多了,前段时间,儿子的儿媳妇生孩子坐月子,无奈之下,才把老人送到了闺女家。老人到了闺女家,不吃不喝,还耍脾气,骂闺女姑爷。闺女姑爷为了减轻弟弟的负担,尽力做到让老人满意,老人才在闺女家呆了半月。就又回到儿子的身边,回到了自己的老窝!
这样的事情,在农村太普遍了!你说是不是老人老了病了,还是儿子儿媳照顾的最多。因为,守在老人身边的时间最多的人,就是老人的儿子儿媳。朝夕相伴,一日三餐都是儿子儿媳的陪伴!所以,我认为这的观点是正确的,我非常赞同。
父母病了老了需要人照顾时,感觉儿子付出最多,你认同吗?
那肯定吧,【好女远嫁佬丑子近床头】,难道山长水远来照顾吗?儿子近在父母身边肯定多付出,不过做女儿的有时间都来看和照顾的!所以父母的遗产收益也是儿子多一些的,做女儿的是没有的,谢邀请[祈祷]
父母病了老了需要人照顾时,感觉儿子付出最多,你认同吗?
这一点我是认同的,为什么呢?不管是城市还是农村,都存在传统观念,父母的所有财产都是儿子的,女儿是没有份。往往女儿只有义务,没有权利。(但是现在城市要好一些),这样儿子全部照顾父母也是正常的。如果按照法律规定儿女都有赡养父母的义务和责任,但同时都有继承父母财产的权利。谢谢
父母病了老了需要人照顾时,感觉儿子付出最多,你认同吗?
父母病了老了需要人照顾时,感觉儿子付出最多,我不认同。首先,父母对儿子的付出要比对闺女的付出多。再说,父母的财产都给儿子,如果父母的财产儿子和闺女平分,父母老了,有病,女儿和儿子轮流照顾,这样最合理。我村有一户人家,父母有两个儿子,两个闺女,两个儿子的孩子,都是父母给带大的。父母一直住在大儿子的家里,大儿子念书考出去了。两儿子照顾父母。后来,二儿媳妇觉得不上算,提出大伙轮流照顾父母。这个父亲很有头脑,把四个孩子叫到一起,要求请保姆,保姆费一月五千块钱,四个孩子一人出一千块钱保姆费,父母自己一月出一千,因为,大儿子不在家住,父母就住在大儿子的家里,父母的两块房产地,分四份,两个女儿一人一份,地上全给儿子,地下有闺女一伴。二个儿子看看父母的觉定,没敢说什么。是这样,要求女儿轮流照顾父母,父母的财产也应该给女儿,这是合情合理的,大家说,这家的父母做的对不对?欢迎大家留言评论,谢谢大家的支持!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