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体户一定要办税务登记吗?

已经没有税务登记的概念了。但纳税人首次发生涉税业务,税务机关还会进行“个体工商户信息确认”

自2016年12月1日起实施个体工商户“两证整合”,所谓两证整合,是指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和税务登记证合二为一。个体工商户在市场监管部门领取营业执照,该营业执照具有原营业执照和税务登记证的功能,税务部门不再发放税务登记证。

根据《工商总局等四部门关于实施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和税务登记证”两证整合”的意见》(工商字〔2016〕167号)附件3,规定了个体工商户登记业务流程,分为以下三步:

第一步:经营者向工商机关申请办理开业登记;工商机关核准后,赋予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打印营业执照,同时将开业信息向税务机关传输信息,并向质检部门传输。

第二步,税务机关获取工商部门传递的信息后,内部的信息系统将信息清分至区县税务机关;

第三步,纳税人首次办理涉税事项时,主管税务机关获取个体工商户登记表单信息及确认其他税务管理信息。

目前该事项的名字为“个体工商户信息确认”。

总结:税务机关不会再办理税务登记,发放税务登记证了。但是,纳税人首次发生涉税业务,税务机关还会进行“个体工商户信息确认”。

个体户一定要办税务登记吗?

可以不用,一般政府都不查。只要看规模。如果是20平米以下。一般的商业零售,服务的话。基本也就夫妻店的范畴。把自己家庭养活,不要給政府负担就行。达不到个体上税的起征点。起征点是10w每月。如果规模更大,资金流比较大的那种比如:品牌专门店,大型超市那种最好还是办下。一个是被查挺不好,另一方面是这种店客人一般会要发票。所以应该在税务登记。

个体户一定要办税务登记吗?

税务登记证自2015年10月1日起已经退出历史舞台,但是,注册个体工商户需要办理营业执照及进行税种鉴定,按章纳税!

咱们国家自2015年10月1日起,为提高市场准入效率,将工商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组织机构代码合为一证,但是,因个体工商户不需要申领组织机构代码证,只申领营业执照和税务登记证,所以工商总局、税务总局确定黑龙江、上海、福建、湖北4省(市)为试点地区,自2016年10月1日实施个体工商户“两证整合”,剩余省份自2016年12月1日实施。

所谓“两证整合,”即公民只需填写“一张表”,向“一个窗口”提交“一套材料”即可办理个体工商户工商及税务登记,将由工商行政管理、税务部门分别核发的营业执照和税务登记证,改为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核发一个加载法人和其他组织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的营业执照。

下面介绍一下营业执照的注册

一、需要提供的资料

1、经营者签署的《个体工商户开业登记申请书》;

2、经营者的身份证复印件(正、反面复印件);

3、经营场所使用证明。个体工商户以自有场所作为经营场所的,提交自有场所的产权证明复印件;

4、其他规定的资料

5、如果经营者因客观原因不能实际到场,需要委托代理人办理的,提交经营者签署的《委托代理人证明》及委托代理人身份证复印件

二、审核

工商部门审核通过后,会生成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打印核准通知书。

三、双告知

工商办理完成后,向税务机关传输开业信息,并向质检部门传输相关信息。进行双告知,并发放营业执照发放。

四、税种鉴定及发票

经营者需带着营业执照副本去主管税务机关办理税种鉴定,然后办理发票领购及开具事宜!

不少个体户不了解流程,其实现在的办税服务厅服务很人性化的,到地方有注册指南,一看遍知!

个体户一定要办税务登记吗?

你说的税务登记证目前已经取消,但必须到税务机关办理税种认定。

三证合一之后,取消了税务登记证,因此,在办理营业执照之后,不需要再到税务机关办理税务登记证。但依据新的规定,应当到税务机关办理税种认定事宜。

所谓税种认定,是指税务机关根据纳税人营业执照上载明的行业、经营范围等信息,对纳税人申报纳税义务的税种进行的认定工作。

办理税种认定的具体时间,相关规定并没有作出明确要求,但应当在纳税人正式开始,生产经营,产生纳税义务之前,否则,会影响到纳税人的发票领用、纳税申报等工作。

办理税种认定一般需要携带营业执照、公章、发票专用章、法人代表及办税人员身份证等资料,填写税种认定申请表。

个体工商户一般经营规模不大,如果月销售额低于10万元(按季申报的,季度销售额低于30万元),免交增值税,个人所得税往往也实行核定征收政策,所以实际税负很低。

建议在开业之前,到税务机关办理税种认定工作,否则,会影响到发票的领用。

个体户一定要办税务登记吗?

既然办理了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就免不了税务登记。但是税务登记证是不用办的,因为已经实现证照合一。

办理税务登记证已经是过去式

国家推行“证照合一”商事登记制度改革之后,原先需要跑多个部门分别办理不同证书的情况,已经成为历史。

新办理的市场主体,包括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只需要在市场监管部门办理营业执照,相关的登记信息会通过数据共享的方式推送到税务部门登记。

也就是说只要办理了营业执照相应的登记信息,例如经营地址,经营范围,单位名称,统一信用代码等各种信息都会自动共享到税务部门。

所以办理的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不需要再办理税务登记证。但是有了这些共享信息,并不意味着就马上就要交税,产生纳税义务了

个体工商户办理营业执照后,假如实际经营的,可以暂时不用办理税费种认定,无需纳税申报

有一部分个体户办理营业执照之后,实际上并没有开展生产经营活动,虽然其登记信息已经被税务部门获取,但是因为没有办理税费种认定,实际上是不需要按期申报纳税的,只是一个“空户”而已。

通俗的说,假如张三办理了一张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但一直没有正式经营,是不需要到税务部门办理登记信息补录,认定税费种的,也就不需要申报。

但是假如发生了经营业务,应当立即到税务部门登记税费中认定信息并按期申报纳税,否则就有偷漏税的嫌疑了。

办理税务登记之后的后续事项

各地工商户办理税务登记信息补录认定,税费走之后还可以办理一些其他后续事项。

一、申领发票。假如生产经营需要,可以向税务部门申领发票或者代开发票。

二、核定征收。大部分的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规模较小,没有财务核算能力,默认为小规模纳税人。因此基本上可以按照核定征收的方法缴纳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

所以需要与税务局税源管理单位的管理员充分沟通,按照核定征收办法交税。这样不用为了税务上的事情,专门花钱去请个兼职财务人员。

个体户一定要办税务登记吗?

你好:

纳税是每个公民的基本义务,但是现实中有些个体户觉得自己是个体经营的商家,觉得自己不像那些公司一样,所以不需要跟税务部门打交道也不需要做税务登记,其实这种做法是错误的。

那么个体户办理税务登记证所需资料有哪些?下面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个体户办理税务登记证所需资料有哪些

  1、营业执照副本或其他核准执业证件原件及其复印件。

  2、有组织机构代码证书的个体工商户,提供组织机构代码证书副本原件及其复印件。

  3、业主身份证原件及其复印件,复印件粘贴在税务登记表的相应位置上。

  4、注册地址和实际生产、经营地址证明(产权证、租赁协议)原件及其复印件。

  如为自有房产,请提供产权证或买卖契约等合法的产权证明原件及复印件。

  如为租赁的场所,请提供租赁协议原件及复印件,出租人为自然人的还需提供产权证明的复印件。

  如实际生产、经营地址与注册地址不一致的,请分别提供相应证明。

  5、个体工商户跨区(市)设立的分支机构或从事生产、经营的场所办理税务登记时,应提供总机构的税务登记证副本复印件。

 二、税务登记证发办理条件是什么

  1、办理税务登记条件: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要在领取营业执照之日起30日内到办税服务厅申办税务登记,并备齐有关证件资料:营业执照、有关合同、章程、协议书、银行帐户、帐号证明、组织机构、统一代码证书及复印件、法定代表人和董事会成员名单或业主居民身份证(护照)以及当地主管税务机关要求提供的其他证件、资料。

  2、纳税人办理税务登记时,先从税务窗口或办税服务厅指定的其他窗口领取《税务登记表》(一式三份),按要求填写后签字或盖章,连同其他证件、资料递送到“税务登记窗口进行申报。税务机关自收到申报之日起三十日内审核并发给税务登记证件。

  三、税务登记证办理流程是什么

  1、先办理工商营业执照,然后带着营业执照副本及复印件,业主身份证及复印件,组织机构代码证,公司章程、注册资本评估报告,房屋产权证明或房屋租赁合同、到税务局办理税务登记。

  2、填写税务登记申请表,并缴纳登记证工本费(有的地区规定免缴)。如果是服务业、建筑业、饮食业等缴纳营业税的业户,要到地税局办理:如果是缴纳增值税的业户,要到国税局办理。

  3、纳税人应当自领取《营业执照》之日起30日内,向税务机关申报办理税务记。逾期办理的会被罚款,税法上规定是2000块钱以下罚款。所以尽快去办理。

  4、办理税务登记受理后,主动联系税务管理人员。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