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不能像你,梦想中的那样去活着,你是否愿意面对现实?
谢谢老师邀请。说实话,我一生中,从来不曾有过梦想。16岁父親仙逝,留下我这个未成年的小五子,毫无经济来源,叫天不应,叫地不理。豪哭了一场,静下来想想,只有到缺少人的大西北找条活路。人总得活着吧,难道去死?!16岁的姑娘,孤身只影,打了个包裹坐了一个星期的火車,在一个夜幕下来到了空气中充满了煤味的西北大城市一一乌鲁木齐。在姊姊的安排下,我在行政办公室干上了打字员。五年中,苦其心志,也劳了筋骨,冰天雪地锻炼了意志和体魄,我变得天不怕地不怕,只知道把自己当下的工作或劳动干好,並没有过高的什么梦想,而是每每隨遇而安,反而过得很快活,因为没有私心杂念,吃什么都香,干什么活都拿得起,往往得到领导的好评。下乡劳动中,我总是干在前面,吃在后面。几次评为三八红旗手。我始终認为,脚踏实地旳干好自己份内的事,凭劳动和手艺养活自己,就是最大的心願。由于父親早逝,我未成年就参加工作,使我懂得了一切都是靠自己的王道,就凭这一点,我不怕苦,以苦为乐,坚持到现在的四世同堂。苦乐年华似水而去,回忆起来,不胜唏嘘!人生啊人生!就是这样子,甜酸苦辣,五味杂陈。也许过些日子,就会和天上的父母亲团聚。一辈子,在茫茫人海中畅游了一回,值得了!附诗一首,有感而发。
隣家小妹初长成,
婷婷玉立十六春。
父死无奈赴疆去,
劳筋苦志五年整。
隨遇而安无杂念,
于心无愧善良人。
如果你不能像你,梦想中的那样去活着,你是否愿意面对现实?
小时候,人人都有梦想,可又有几个人能实现了呢?
所以,我觉得,人最重要的是要了解自己,面对现实的去生活。
记得,我在上小学的时候,到了六年级。老师就经常跟我们讲,什么理想啊,什么志愿那?
那个年代,没有九年义务教育。小升初需要考试,录取率百分之十左右。
经过努力,我考上了初中。而且在学习中,我的学习成绩在班里也是名列前茅。
我记得,我那时候最想考一个军校,参加解放军。当不了军官,当一名战士也行。
后来,由于文革,初中也没有念完,就回家当农民去了。本来想去当兵,家里还有问题,参军也没去上,只好在生产队干农活。
没有实现自己的梦想,你也得面对现实,好好的活着。而且,还得努力的工作,能把生活过得好一点。
总之,我觉得,梦想人人都有,但能不能实现并不重要。梦想,只能是你人生路上的一种动力。有了动力,你才能努力的去奋斗,使自己的人生划上一个美好的句号。
如果你不能像你,梦想中的那样去活着,你是否愿意面对现实?
梦始终是梦,梦中的一切都并不是真实存在于现实生活里,梦醒了,一切又重新回到现实中来,这不是你愿不愿意面对现实的问题,而是你必须要面对,人是不可能长期生活在梦里的,现实才有我们生活、生存、发挥、发展的空间。
说到梦,无论是美梦、或是噩梦,都是不受我们所支配的,而且总有醒的时候,即使梦中的你如何让你称心满意,但是醒了又如何?难道你可以一路沉睡不醒吗?可以一直生活在梦中吗?
一个人是没有可能永远活在梦里的,而现实是我们必须要面对的,既摆脱不开,也逃避不了;我们最好的办法就是先去适应它,再完善它,最后改变它。关键就是我们不可能为逃避现实而浑浑噩噩的生活在现实的“梦”中,也不会有人希望沉睡不醒,但是醒来所面对的依然还是一个的现实世界。
至于说到“你是否愿意面对现实?”这一个问题,既然不可以生活在梦中,自然就只有选择面对的了;而我的回答就是选择积极面对,让自己活得满意、活出自己的姿彩。
如果你不能像你,梦想中的那样去活着,你是否愿意面对现实?
人应该怀揣梦想去奋斗,面对现实去生活。
如果你不能像你,梦想中的那样去活着,你是否愿意面对现实?
现实地活着才是最真实的
如果你不能像你,梦想中的那样去活着,你是否愿意面对现实?
无所谓愿不愿意,只是该到了面对现实的时候了,也许你会觉得这很残酷,但我想人生不就是一个逐渐面对现实、接受现实的过程吗。
我们常常要经历这样三个阶段:
一是接受父母的平凡小时候你以为父母无所不能,无论你提什么问题,有什么要求他们都能尽量完成,他们是你的大山,能为你抵挡一切风雨。
可是,随着你慢慢长大,你发现父母也有解决不了的问题,父母也会求人、也会示弱、也会不懂。
你不再什么问题都去问父母,什么难题都找父母解决,你开始自己扛一些事,尽管更多的还是得依靠父母。
懂事后,你看着渐渐老去的父母,你发现他们无能为力的事情好多啊,你完全自己扛事情,慢慢还为父母扛事,你终于接受父母的平凡。
二是接受自己的平凡一开始你的梦想一双手都不够数,一会儿教育家,一会科学家,一会儿探险家等等,你整日憧憬着长大,要去大干一番,实现一个又一个梦想。
出入社会后,你依然满怀梦想,誓要大展拳脚,可是啊,却被现实碰得头破血流,实力不够,关系没有,还不会趋炎附势,活该你一次又一次跌倒。
慢慢的,你发现父母已逐渐老去,你也不再是20出头的愣头青,奋斗当然要一直保持,但能稳定下来更好,哪怕退而求其次呢。
你接受自己干一份平凡工作,朝九晚五,至少没有多大的风险和压力,下班刷刷视频逛逛街,这样的日子也挺好,你终于还是和自己和解,接受了自己的平凡。
三是接受孩子的平凡很多人当了父母后总是把自己未能完成的梦寄托在孩子身上,企图孩子能帮自己实现,所以对其总是顷其全力加倍培养。
就算不能实现自己的梦想,也希望孩子比自己更优秀,更强,企图通过孩子改变自己的现状。
显然这是不现实的,毕竟你也曾年少过,其中酸甜苦辣应该是最清楚,你必须得接受孩子的平凡,因为他们大多都是平凡人的孩子呀。
那么,我们是不是不能有梦想呢,是不是终其一生都不能实现自己的梦想呢?
也并非如此,只要你一直有梦,并为之努力、奋斗过,那么你留的每一滴泪都算数,终会成为你平凡生命的一束光,照亮平凡的伟大。
就像朴树所唱的那样:"我曾经跨过山和大海,也跨过人山人海,我曾经拥有着一切,转眼都消散如烟……才发现平凡才是唯一的答案。"
所以,我们大多数人终其一生都不能活成梦想中的样子,但我们却可以选择让自己活得坦然一点,更舒心一点,明天比今天更好一点,更开心一点。
你说呢?
图自网络。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