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日开始新农合就要缴费了,从来没生病的人有必要继续交吗?
根据各省的安排,各省2023年新农合的缴费工作将从2022年9月1日开启。
今年各地新农合个人最低缴费都是350元,另外财政还会补贴610元,相当于累计缴费金额达到960元。
而且个人缴费金额也连续多年上涨,从2003年的10块钱上涨到目前的350块钱,涨幅还是比较明显的。
但是过去十几年很多人一直在参加新农合,却从来没有得过病,所以每年都在交费,但却从来没有享受过报销待遇。
对此,很多人都在犹豫,到底还要不要交?
我个人的建议是大家要交,这里面主要基于几点考虑。
第一、新农合一年一交,不交就没法享受医疗报销。目前城乡居民医疗保险都是一年一交,保障时间是从每年的1月1日到每年的12月31日。
想要获得城乡居民医疗保险的保障,大家必须在前一年把当年的费用缴清,这样才能够在生病的时候及时享受报销。
如果大家不及时缴费,在上一期医疗保险到期之后,万一生病了就没法报销了。
第二、谁也不知道明天和意外谁先来临。很多人都存在侥幸的心理,有些人觉得自己过去十几年一直在参加城乡医疗保险,但却从来没有生过病,甚至连一个感冒都没有得过,所以觉得花几百块钱去参加新农合浪费钱了。
其实新农合并不是等到大家生病了,或者感觉到身体不舒适了才需要参加,因为你永远不知道明天和意外谁先来临。
比如有些朋友平时看着身体好好的,但突然某一天去医院检查,就可能患上重大疾病了,在检查发现疾病的时候,你再想参加医疗保险已经来不及了,因为城乡医疗保险保障的时间段是固定的,并不是你想任何时候参加就可以随便参加。
第三、新农合目前能够报销的范围越来越大,报销比例越来越高。很多人可能觉得参加了十几年新农合从来没有生过病,没有报销过,而最近几年每年个人缴费金额却越来越多,所以很多人认为自己吃亏了。
但很多人往往忽略了,在缴费越来越多的情况下,新农合的报销范围,报销比例也在不断提升。
以前新农合能够报销的范围比较有限,很多疾病以及很多药品都不能报销,所以即便参加了,有时候得了重病自己还得花很大一笔钱。
但是最近几年在新农合个人缴费金额越来越多的背景下,国家也在不断扩大新农合的报销范围,新农合的报销范围跟城镇医疗保险的报销范围正在逐渐缩小差距,目前很多疾病都可以用新农合报销。
而且现在新农合的报销比例也越来越大,大多数地方新农合报销比例都能够达到60%以上,个别地方甚至可以报销70%以上,而且起付线也比以前降低了很多。
除此之外,现在各地还有大病报销,也就是在新农合报销的基础之上,如果个人承担的费用超过上年度当地人均可支配收入,那超过的部分可以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报销。
目前各地大病报销都是分段报,个人承担的费用越高,报销的比例越大,大多数地方报销比例都是在50%~70%之间,这又可以进一步降低大家的医疗负担。
与此同时,新农合在取消个人账户之后进行了门诊统筹,目前门诊发生的一些普通疾病,同样也可以用新农合报销,另外类似糖尿病、高血压这些慢性疾病同样也可以报销。
第四、新农合可以做到花小钱防大病。很多人可能觉得每年交几百块钱是顶多的一笔钱,但如果把这些钱跟大病治疗费用相比,其实是很划算的。
大家都知道,现在医疗费用是很高昂的,如果不小心患了某一种大病,住个院少的几万块钱,多的几十万块钱都不在话下。
如果大家没有按时参加新农合,所有的住院费用都得自己掏,那一个家庭会面临很大的压力,到时有些家庭不仅积蓄会耗光,甚至还有可能负债累累,就算把病治好了,后面家庭的生活也会受到很大的影响。
但如果按时参加新农合,不小心患了大病,就可以利用新农合进行报销,这样可以大大降低自己的负担。
目前很多地方三级医院报销比例都达到60%以上,二级医院报销比例可以达到80%左右,一级医院报销比例可以达到90%左右。
假如大家生了一场大病,去三甲医院治疗,花了20万块钱,如果没有参加新农合,这20万都得自己掏腰包。
如果按时参加新农合,那医疗保险就可以报销其中的12万,自己只需要承担8万的费用。
而且对于这8万的费用,大家还可以进行二次报销,如果当地上年度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3万块钱,那超过人均可支配收入的5万块钱大家还可以进行二次报销,如果当地报销比例是60%,还可以额外报销3万块钱,相当于自己只需要承担5万块钱就可以,可以省掉15万块钱。
这是非常划算的,要知道过去十几年,城乡居民医疗保险累计缴纳的费用估计都不超过3000块钱,相当于只交了两三千块钱就获得15万的报销,这是非常划算的。
所以大家不要觉得从来没有生过病就不参加城乡居民医疗保险了,大家一定要有一种防患于未然的意识,参加城乡居民医疗保险是一种花小钱防大病的做法,千万不要等到患病了才后悔没参加。
9月1日开始新农合就要缴费了,从来没生病的人有必要继续交吗?
农民必须要交新农合的,即使从来没生病的农民也要继续交,原因有以下几点
第一:缴纳新农合,就医有许多优惠政策和保障,主要有以下几点
1、门诊待遇保障
(1)普通门诊。参保人员在本市内二级及以下定点医疗卫生机构普通门诊就医,政策范围内的医疗费用纳入基本医疗保险支付范围,不设起付标准;支付比例:一级及以下医疗机构 60%,二级医疗机构 50%;年支付限额为 400 元;日支付限额村卫生室为 30 元,一级及以下医疗机构为 40 元,二级医疗机构为 50元;同一病种就诊间隔时间不低于 3 日量,单次处方量不超过 3 日量。
(2)特殊慢性疾病门诊。参保人员在本市内定点医疗机构特殊慢性疾病门诊就医,政策范围内的医疗费用纳入基本医疗保险支付范围,起付标准 300 元/年,一个自然年度内,特殊慢性疾病门诊起付标准累计计算;支付比例:一级及以下医疗机构70%,二级医疗机构 60%,三级医疗机构 50%;年支付限额为 3万元;单次处方量原则上不超过 7 日量,特殊情况可增加至 30日量。新申报的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用药在“两病”门诊规定使用范围内的,不设起付标准,糖尿病年支付限额为 1200 元,高血压年支付限额为 800 元,同时合并高血压和糖尿病的年支付限额为 2000 元。特殊慢性疾病的病种范围由州医保局按有关规定制定。
2、住院待遇保障
参保人员在本市内定点医疗机构住院,政策范围内的医疗费用纳入基本医疗保险支付范围,起付标准:一级及以下医疗机构为 100 元,二级医疗机构为 400 元,三级医疗机构为 800 元,一个自然年度内多次住院,第一次全额计算起付标准,第二次及以后减半计算起付标准;支付比例:一级及以下医疗机构85%,二级医疗机构 80%,三级医疗机构 70%;年支付限额为 30万元(不含大病保险)。终末期肾病(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患者住院治疗(含门诊透析治疗),政策范围内医保基金支付90%。捐献器官的参保人员,捐献器官所发生的医药费用,政策范围内医保基金支付 100%。
3、大病待遇保障
参保人员住院、特殊慢性疾病门诊发生的政策范围内医疗费用,经基本医保基金支付后,超过 3000 元以上的部分,大病保险分段予以支付:3001元-50000元支付60%,50001元-100000元支付 70%,100000 元以上支付 80%;年支付限额为 30 万元。
4、重大疾病专项救治待遇保障
对农村贫困人口继续实施大病专项救治,救治病种、医疗保障待遇等由市县医保局会同有关部门按照国家和省的有关规定制定。
5、异地就医待遇保障
(1)实行异地就医备案登记制度,参保人员备案后在纳入国家异地就医即时结算平台的定点医疗机构就医,住院医疗费用可即时结算,医保支付执行参保地医保政策和就医地医保目录。
(2)在本县外定点医疗卫生机构就医的参保人员,政策范围内的医疗费用纳入医保支付,按以下规定执行:一是办理长期异地安置登记的参保人员,其医保待遇按州内相应级别医疗卫生机构报销政策执行,只需提出一次申请,如无变更则长期有效。二是办理转诊转院备案登记的住院患者,起付标准为 1200 元,支付比例为 55%,年支付限额为 30 万元。三是办理异地就医备案登记的特殊门诊慢性疾病患者,起付标准为 500 元,支付比例为 55%,年支付限额为 3 万元。四是未办理异地就医备案登记的住院患者,起付标准为 1200 元,支付比例为 35%,年支付限额为 30 万元。五是未办理备案登记的特殊疾病慢性病门诊就医患者,起付标准为 1200 元,支付比例为 35%,年支付限额为 3 万元。
由于地域差异,各地新农合的报销比例有所差别,具体报销标准以本地相关政策为准
二:从来没有生病的农民,为什么最好也要交新农合。
在农村,有很多农民有这样的想法,认为自己还年轻,身体也健康,从来不得病,孩子也小,得病的机会也不大,因此就不给自己和孩子缴纳新农合保险,其实这种想法是大错特错的。
俗话说,人吃五谷杂粮,没有不得病的,去年没有病,不代表你今年就不得病,今天健康,明天不一定健康,交一份新农合,也是给自己提供了一份保障。
另外,缴纳新农合,也是为家人考虑,试想,如果你一旦生病,由于缴纳了新农合,有新农合做保障,大部分的医疗费用都可以报销,自己也花不多少钱,也不至于家里因病致贫。
总结:农村新农合的保费虽然有连年增长的趋势,对农民也造成了一定的负担,但是,贫困户和低保户政府可以减免一部分,生活相对宽裕的也不差几百块钱,缴纳新农合必定是为自己提供医疗保障,解决了自己的后顾之忧,因此不论原来是否生病,缴纳新农合还是非常必要的9月1日开始新农合就要缴费了,从来没生病的人有必要继续交吗?
不管别人怎么说,我一直都在交,尽管从来没有报销过,尽管报销时很麻烦,尽管费用一直在涨,也许是一种无奈,为了不时之需,还是要交的
9月1日开始新农合就要缴费了,从来没生病的人有必要继续交吗?
2023年新农合缴费工作已经从9月初就已经开始了。有些地区今年的缴费金额已经超过了900元,最低缴费金额也达到了350元,比去年上涨了30元。
不少朋友表示新农合一直在涨价,从之前的每人10元一年,到现在每人最低350元一年,对于一些普通家庭来讲,尤其是人口较多的,一次性需要缴纳较多的费用是具有一定压力的。
因此有一些人提出疑问,自己从来没有生过病,之前新农合医保也逐年都参与了,但是一次都没有用上。而且新农合医保也不会累计缴费年限,缴费一年则享受一年的新农合医保待遇。现在价格这么高,感觉自己身体状态良好,能不能不缴纳?
新农合医保缴纳的费用为何有不同?有不少朋友表示自己新农合医保的费用,远远超过了350元,甚至有一些朋友留言说自己去年新农合的医保缴费费用就超过了900元。
其实我们要解释一下,2023年新农合最低缴费金额为350元每人,这仅仅是一个最低的缴费金额,而具体的实际缴纳金额要看当地的政策来决定。
虽然现在社保基本上已经实现了全国联网,但是每个省和每个省之间的医疗保险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实现完全的统筹,所以各个地区之间的缴费金额会多多少少有一些偏差。
而新农合医保的费用的制定是由当地相关部门,根据所在地的社会平均工资,以及当地的一些实际情况来确定新农合的费用。
但是缴费金额的多少和报销的比例也有一定的关系,比如有些地方缴纳新农合费用达到了900多元,但相对应的政府补贴金额也比较高,能够报销的范围也相对较多。
而至于说具体2023年的新农合缴费金额是多少,这是要看当地的政策。但是有一点可以明确的是2023年新农合最低缴费金额为350元,政府补贴不低于610元。
新农合费用不断上涨,从来没有生过病的人还有必要继续缴纳吗?选择不再继续参与新农合的无外乎就是这么几个情况:
第一,新农合的费用太高。一家五六口一次性缴纳新农合的费用很可能需要三四千元,对于一些低收入家庭来说,这是一笔很大的开支。
第二,新农合是缴费一年,享受一年的待遇,每年无论你是否使用新农合,在第2年的时候,新农合账户里面的钱都会清零。连续多年没有使用新农合进行医疗报销,认为这样交钱就是浪费。
第三,新农合医保没有个人账户,也就不存在累计缴费年限,更没有像职工医保一样的退休医保。所以他们认为现在身体状况良好,每年缴纳的这个钱根本就用不上,等自己身体不好的时候再参与也不迟,反正缴费年限没有什么作用。
第四,大病报销比例低,小病达不到起付标准。新农合医保是采用就近报销的原则,尤其是对于农村居民来说,报销比例最高的是村镇卫生所卫生院,如果是去市里面或者是去其他城市的医院进行治疗的话,报销比例相对较低。而对于一些小病需要去卫生院卫生所的时候,根本就达不到起付标准新农合又无法使用。
如果要考虑新农合到底值不值得参与,不能仅把眼光看在新农合的一些弊端上面。其实新农合在这些年的发展也越来越完善,他完完全全是一项利国利民的政策。
有些人认为新农合从之前的10元每人涨到现在350元每人,价格上确实上涨了不少。但是新农合的补助也在不断的增加,现在每人缴纳350元政府补贴,最低不少于610元。
除此之外,纳入新农合医保报销的药品和病例也在不断增加一些罕见病,罕见药也正在纳入医保报销的行列。
尤其是对一些常年患病的家庭,比如患有一些糖尿病高血压等等这些需要常年用药的家庭来讲,有新农合医保的帮助每年在用药方面能节约不少开支。
除此之外新农合医保的报销比例也在不断增加,从之前报销比例大概在50%左右,在2023年的时候,根据相关新闻发言人表示,应该能达到70%左右的报销比例。
而且新农合医保推出现在不需要额外的缴纳大病,医疗保险,新农合医保,包含大病医疗报销,相对来说新农合医保的保障范围再一次增大了。
新农合医保的作用是应对突发的重大疾病新农合医保是每年缴费一次,缴费一年就可以享受一年新农合医保的待遇。其实相对于其他的商业医疗保险来说,新农合医保的费用还是很低的。
比如我们随便在支付宝或微信上搜索到的一些大病医疗保险,我们可以看到每个月的缴费很可能就超过一两百元,一整年的缴费金额,超过1000元的也很普遍。而且这些商业的医疗保险相对来讲,如果不是专业人士,根本就不知道哪些疾病和药品在报销行列。
新农合医保虽然现在缴费费用达到了每人最低350元,但是这却能够给参保者一份有力的保障。
谁也不知道明天和意外是谁先到来,有些人抱着侥幸的心理认为自己参加了那么多年的新农合,一次都没有用上。觉得自己身体状况良好,没有必要每年浪费几百元参加新农合医保。
但是如果一旦意外突然到临没有新农合医保的情况下,想要去医院治病接受治疗,绝大多数普通家庭是无法承担高昂的医疗费用。
虽然新农合医保的报销比例有限,但是如果你生病,但是自己仅有10万元用于治病,可是如果你参与了新农合医保,那么这10万元相当于大几十万在使用。
而且现在新农合还包含了大病报销,不仅新农合能够报销,而且当治疗的费用超过了上年度,当地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的部分也可以按照一定比例进行再次报销。
尤其是对农村家庭来说,本身家庭收入就不是很多,一旦患上了重病去医院治疗,没有医保报销的情况下,基本上都是拿着诊断结果回家。
确实对于一些边远的农村家庭来说,每年最低350元的费用确实不少,而且不分男女,老幼要想享受新农合医保的待遇就必须缴费。
在农村家庭年收入也不过一两万元,除去各项开支之后,基本上就没有多少剩余。如果一家5口全部参与新农合,医保一次性就需要缴纳的费用高达1750元,这确实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但是对于一些符合条件的家庭是完全可以不用缴费,就能够享受新农合医保的待遇,各个地区的标准不一致。但是大多都是这几种情况,一些低保户,五保户,特殊关照家庭等,他们可以不用缴纳新农合医保的费用,也能享受新农合医保待遇,所有的费用由当地财政部门承担。
让这些家庭不至于因病致贫,因病返贫,也让更多的家庭能够有病敢医,有病医得起。
综上所述,无论新农合医保的费用上涨多少,对于我们绝大多数家庭来讲,还是非常有必要参与新农合医保,因为谁也不知道意外什么时候会到来参与新农合医保最少也可以让自己更加安心。
当然对于一些有真实的经济状况困难的家庭,可以去相关部门进行询问能否申请当地补助,减少缴纳新农合的费用的负担。
9月1日开始新农合就要缴费了,从来没生病的人有必要继续交吗?
我们家的大人小孩都交的了,从小三岁的孙女,二外孙女,13岁的大外孙女,女儿女婿,儿子,媳妇,88岁的婆婆都交的了。
原来一个人才几十块,后来慢慢往上涨,一年和一年不一样,现在好像一个人三四百了,我也具体不知道,大概就是这么个数字。
我们家里就我用上了,十年得了三次大病,如果不是合作医疗,那可能我就真的放弃治疗了,我交的时候也是健康人,谁能知道我接二连三的得癌。还好,有合作医疗帮忙,就是暂时紧点,可是起大作用了。
你看我做靶向花了30万,报销了13万,做手术,花了俩万,报销了1万,化疗花6万,报销了三万,放疗花2万,报了一万。
我认为无论是生过病还是健康人只要是农村的,就该交合作医疗,吃五谷杂粮,谁还保证谁这辈子就不生一点病呢?如果生了病,合作医疗就派上用场了,如果不生病,那就顶如花钱买了健康也值得。
我认为从来没生病的人也交上为好,当然不交也行,自己的事自己做主,别人就是提个建议。
最后我更祝愿所有的人都不生病才好了,那就不用交合作医疗了。
9月1日开始新农合就要缴费了,从来没生病的人有必要继续交吗?
感谢邀请,感谢楼主的提问。
楼主您好,9月1号开始,新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就要缴费了,但是自己从来没有生过病的人,还有没有继续缴纳的必要性呢?可能对于这个问题,很多人都需要迫切的去了解他。因为自己从未生过病,总认为去缴纳新农合没有任何的必要性,所以说自己就不愿意去参谋了。那么到底是不是这样呢?我们究竟该不该去参保呢?其实不论是通过个人的角度,还是自己长远的角度发展来看,都是有必要来参加新农合。
新农村合作医疗保险的好处是,能够让我们在第2年看病的过程中,也就是2023年1月份一直到,2023年的12月31号这个12个月期间。都可以享受到医保的正常报销,通常情况下只我们住院的医保报销,报销比例可以高达50%。那么我们想想看,如果你一旦发生看病就医的情形,我相信所产生一次的医疗费用,可能都远远大于你缴纳新农合的费用,所以说缴纳新农合对我们来说还是非常有必要的。
虽然可能我们自身身体条件比较好,但是恰恰说明这是一个好事情,毕竟你不需要去看病就医,不需要花费医疗费用。但是我们还是依然有必要去参与这个新农合,因为参与了新农合你的心态,可能会更加的好一些,毕竟给自己参保了一份,希望自己认为在看病就医的过程中,就可以享受到正常的报销,对自己来说是极大的信心,所以说还是有必要去参保的。
感谢阅读,请加我的关注。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