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油价不断上涨,俄罗斯油价便宜,为什么不能多进口俄石油?
最近一段时间油价上涨确实有点猛,进入2022年以来,油价已经出现11次调整,其中9次上涨,累计涨幅超过2600元每吨。
而且按照当前国际原油价格的走势来看,预计在6月14日国内成品油仍然会上调,因为目前国际原油价格已经突破120美元大关,对应的国内原油变化率大约是6%~7%之间,如果不出意外,6月14日国内成品油仍然会上调250元到350元之间。
油价持续上涨让大家的加油成本上升了,生产生活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对此很多人可能有一个疑问,现在俄罗斯的油价比较便宜,正常情况下要比国际油价低三折以上。
比如现在国际油价是120美元,俄罗斯的油价只需要80美元左右就可以买到,那为什么我们不多进口一些俄罗斯的石油,以此来达到降低国内成品油的目的呢?
针对这个问题,我们从几个方面去给大家简单回答一下。
第一、目前我国从俄罗斯进口的石油已经足够多。最近几年,俄罗斯一直是我国原油进口的最大来源国之一,比如2021年我国原油进口来源前四个国家分别是沙特、俄罗斯,伊拉克和阿曼,进口量分别为8756.83万吨、7964.24万吨,5407.94万吨和4481.62万吨,这个四个国家进口石油占到中国石油总进口的50%以上。
其中我国从俄罗斯进口的原油占到俄罗斯原油出口比重大约是1/3左右,这个比重是比较大的。
这时候我国不可能大幅度提高从俄罗斯进口原油的数量,这里面有几个方面的考虑。
1、运输能力有限。
俄罗斯的石油产地主要集中在西部和中部,目前出口到中国的石油主要通过管道运输,如果是通过海运的方式,那成本就会大幅提升,折算下来俄罗斯的油价就不见得有优势了。
而进入2021年以来,在国际油价持续上涨的背景下,实际上我国也增加从俄罗斯进口石油力度,陆地输油管基本上都是满负荷运行。
在输油管道满负荷运行的背景下,即便我们有意增加从俄罗斯进口原油,但短期内也不太现实,除非未来两国增加更多的石油管道。
2、出于能源安全考虑,不能过于依赖某一个市场。
最近几年时间,我国一直在寻求能源多元化,不断地增加石油天然气进口来源国,这可以保障在发生一些特殊情况的时候,不会因为某一个国家停止供应而影响我国能源进口的安全。
而石油进口一般都是长期合同,假如现在我们跟俄罗斯签署大量的石油进口合同,一旦未来出现一些不可预见的因素,对我国的能源进口安全会造成很多不利影响。
所以出于能源安全的考虑,即便最近一段时间俄罗斯的石油价格相对比较便宜,但是我我也不会大幅度提升从俄罗斯进口石油的力度,我们仍然会从中东以及其他国家进口原油,以此巩固跟其他国家之间的能源合作关系。
第二、俄罗斯的石油产量受限。虽然过去一段时间因为受到一些特殊事件影响俄罗斯的石油出口受到了一定的影响,但是整体影响并不大。
事实上过去两个月时间,俄罗斯凭借比较便宜的油价,石油出口反而增加了,这些石油除了出口到中国之外,还包括出口到印度、欧洲甚至是美国。
在这种背景之下,俄罗斯对中国供应的原油数量也不会大幅增加,毕竟他们跟欧佩克成员国已经形成了一个默契,在油价处于高位的时候,这些原油出口国可以获得更大的利益,所以他们会刻意控制产能,不会随意增加产能,以此来维持高油价。
所以即便中国有意加大从俄罗斯进口原油的力度,但俄罗斯不一定愿意大幅增加产能。
第三、即便加大从俄罗斯进口原油力度,对国内汽油也不会有太大影响。大家要弄清一个事实,目前我国的油价并不是完全由市场定价,而是实行指导价,各地油价是在发改委指导之下进行定价的。
目前我国的油价跟国际原油挂钩,主要跟布伦特等一些原油期货价格挂钩,以10个工作日为一个周期,在10个工作日之内,如果有原油变化率比较大,对应国内成品油变化幅度超过50元每吨的,就会进行上调或者下调。
也就是说目前我国油价锚定的是一些国际主要期货市场的价格,跟我国原油进口的多少并没有直接的关系,就算我们加大从俄罗斯进口原油力度,但如果国际原油价格仍然处于高位,最后国内成品油仍然会持续处于高位。
所以综合各种因素之后,想要通过加大从俄罗斯进口原油力度来达到降低国内汽油价格的目的并不太现实,除非我们更改成品油定价机制。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