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所得税2021退税,没有退税怎么回事?
最近一段时间大家都在自觉进行个人综合所得报税,而大家之所以这么自觉报,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很多人都会有一笔退税。
至于能够退多少税,跟大家的收入以及之前缴纳的个税有很大的关系,收入越高个税缴纳越多,能够退得越多,有些人能够退好几万。
但有很多人办理完个人退税申报之后,才发现自己一分钱也没有退,甚至还要补交个税,对此很多人都挺纳闷的,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其实所谓申请退税,并不一定有税可退,能不能退税取决于两大因素。
第一、你之前的个税缴纳金额。所谓退税你要先交税才会有退,如果你连税都没有交,那就不存在退税这个说法。
个人所得税一般会在每个月的工资当中扣除,发工资之后如果大家符合个税缴纳标准,也就是扣除社保公积金,剩余的工资达到5000块钱以上,就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
这部分个人所得税企业会从员工的工资当中扣除,他们会按照个税对照表,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计提个税。
如果大家平时工资比较高,那所缴纳的个税就比较高,相反,如果大家平时每个月的工资都低于5000块钱,那就不符合缴纳个税的标准,平时就没有个税缴纳记录。
比如某一个人一个月的工资是2万块钱,扣除五险一金之后到手大约是18000,那一年12个月累计缴纳的个税大约是14,000块钱。
第二、你综合所得应缴纳税额。在单位申报个税的时候,很多并没有扣除专项附加,所以计算出的个税往往会比应该缴纳的个税多。
这时候大家在年终汇算的时候,就可以按照个人综合所得计算出最终应纳所得额。
比如一个人每个月的工资是2万块钱,一年收入是24,扣除社保公积金、6万减除项、以及一些专项附加项之后,他应纳所得大约是116000元。
按照年度综合所得个税对价表单,对应的税率是10%,速算扣除是2520元,最终应缴纳的个税总额是9080元。
但因为平时发工资的时候单位已经帮他扣除了14,000元左右的个税,所以他在年度综合汇算的时候可以退还5000块钱左右的个税。
当然除了我们上面所取得这个有税可退的例子之外,实际上还有两种特殊情况。
第一种、没有税可退。
假如大家平时的工资比较低,没有缴纳任何个税,那在进行年度综合汇算的时候就没有个税可以退,这种情况很好理解。
第二种、需要补交个人所得税。
今年的个税汇算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将平时所得跟年终所得单独分开计算;还有一种是将年终奖计入到个人综合所得当中一并计算。
选择两种不同的计算方式,得出的个税是不一样的,而且差距有可能比较大。
从实际情况来看,如果大家将年终奖并入到个人综合所得当中计税,产生的个税就会比较多,这时候大家就需要补交相应的个人所得税。
如果大家在这里申报个税过程中没有注意这个细节,而是选择了将年终奖计入到个人综合所得当中计税,最终可能需要补交一笔税也不要觉得大惊小怪。
个人所得税2021退税,没有退税怎么回事?
退税首先是要交了个人所得税才能退税,正常来说要月度收入超过5000,或综合收入超过60000,单位帮你进行了个税申报,你自己交了相应的个税,才有可能有退税产生。
其次要申请退税要符合相关条件,在子女教育,继续教育,大病医疗,住房贷款利息,住房租金,赡养老人六个方面有符合退税的条件,在个税APP中申请专项扣除,经审核符合条件,才能产生退税。
如果你的收入超过标准,平时却没交税,不是退不退税的问题,是偷税漏税的问题,要主动要求单位帮你申报纳税,不然将来查到会出现罚款的情况。
如果在个税汇缴清算中扣除专项扣除后,你仍然需要补交个税,千万不要删软件置之不理,最终税务部门会通过单位,电话等方法通知你,如果你再不理,可能会带来严重法律后果:《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明确这种行为是偷税漏税行为,可由税务机关追缴其不缴或者少缴的税款、滞纳金,并处不缴或者少缴的税款百分之五十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所我们不办理个人所得税汇算清缴,轻则加收滞纳金,严重的还会获刑,大家主动配合吧!
个人所得税2021退税,没有退税怎么回事?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个税汇算时间了。为啥有人有退税,有人却要补税呢?
今天我们就来简单聊聊。
首先,单一收入来源的朋友通常是不会存在退税补税的情况的。
比如绝大多数工薪族,只拿一家公司的薪水,那么财务妥妥的已经帮你算好了,通常不存在退税补税的情况。
本人就是这种情况,所以这些年来从未遇到过退税这种好事。
退税补税的多半是有多个收入来源的:先说退税
假设小王同学在一家公司上班,收入不高,基本不交税或者就是3%的税率。
这时候小王同学准备搞点副业,小王同学写作是把好手,于是写点小文章赚赚稿费。
而稿费则统一按照20%的税率直接给你代扣了。
这时候一年下来,综合一算,发现小王同学的工资收入实在不高,只适用3%的税率,那么之前按20%代扣的税就交多了,这时候就会产生退税。
再说补税
假设小王同学嫌原单位工资太低,跳槽到了新单位。
新单位实习期工资3000,那么还没到起征点,所以不用交税。
但小王同学上一家公司还有一部分结余收入5000元,也在小王同学新公司实习的第一个月发给了小王。
由于只有5000,所以小王原单位的会计也觉得不用交税。
所以在小王跳槽的第一个月实际收入8000元,但因新老公司都没上心,小王也没在意,所以没有交税。
这种情况下,最终汇算的时候就要把税补上。
好了,以上就是退税补税的一些原因解释。
在实际操作中,情况可能会复杂一点,比如还有税率计算方式等。
但大致原因就是多收入渠道的税率不一致等情况导致的。
至于题主的情况,10万收入交了500的税感觉也是比较正常的,具体要看题主的专项扣除等有多少,然后综合计算。如果是单一收入来源,大概率是不会有什么问题的。
最后提醒下大家,符合条件的一定要做好个税的年度汇算。
纳税是每个公民的义务,大家一定要配合做好相关工作。
该补的税咱得补,该退的税咱也不能白白浪费!
最后做个小提醒:
退税你不主动申请,那就不会退给你。
但补税即便不主动做,也是会追缴的,严重的甚至会触犯法律,一定要严肃对待!
好了,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
我是申万宏源证券投资顾问小沈。
每天分享金融理财知识,有投资需求的朋友记得关注我哟!
如果您觉得本次的内容对您有帮助,记得点赞哟。
有问题也可以在评论区留言,我会尽量为大家解答。
您的每一份支持都会成为我前进的动力!
【免责声明】
沈卓绝 申万宏源投资顾问 执业证书编号:S0900615040014。
本文所载信息及表述观点仅代表个人意见,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所涉及的标的不做推荐。
本人不对所引发的损失负任何责任,投资人须对自主决定的投资行为负责。
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个人所得税2021退税,没有退税怎么回事?
说到个人所得税退税,退税,就说明了前期是按规定已经预缴了个人所得税,在年度结束后按时按要求进行个人所得税年度申报。
个人需要将全年取得的工资薪金、劳务报酬、稿酬、特许权使用费四项所得合并计算应纳个人所得税,向税务机关申报并办理退税或补税。
一、那我们到底需不需要进行年度申报呢?1、如果我们符合这种情况,就无需进行年度申报
符合退税条件的还是可以申请退税的,毕竟谁的钱都不是大风刮来的。
2、如果我们符合这种情况,就需要进行年度申报
二、年度申报时,可减除的扣除项目有哪些?1.基本减除费用 6 万元;
2.专项扣除,包括居民个人按照国家规定的范围和标准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等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等;
3.专项附加扣除,包括子女教育、继续教育、大病医疗、住房贷款利息或者住房租金、赡养老人等支出;
4.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包括个人缴付符合国家规定的企业年金、职业年金,个人购买符合国家规定的商业健康保险、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的支出,以及国务院规定可以扣除的其他项目;
5.个人对教育、扶贫、济困等公益慈善事业捐赠。
三、有任职受雇单位,该去哪里办理年度申报?如果上一年有任职受雇单位并且取得了工资薪金,需要向单位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申报。
如一个纳税年度当中就职于多个单位,可以在其中任意选择一个单位的主管税务机关作为我们的年度汇算税务机关。
四、我的收入纳税信息可从哪里获得?可以通过手机个人所得税 APP,查询相关的收入纳税申报信息
这样就可以查询到税务系统申报的所有收入了。
五、我对收入纳税信息有异议怎么办?如果确定本人从未取得过记录中的某一项,可直接通过手机个人所得税 APP 或者自然人电子税务局就该笔记录发起申诉并进行承诺;申诉后该笔收入将不纳入年度汇算。
六、未按规定办理年度汇算,会有什么后果?1.如果纳税人属于需要退税的情形,是否办理年度汇算申请退税是纳税人的权利,无需承担任何责任。
2.如纳税人需要补税(符合规定的免予汇算情形除外),未依法办理综合所得年度汇算的,可能面临税务行政处罚,并记入个人纳税信用档案。
七、深圳首例个税申报未补税被查的案例深圳市税务局发布通告:李某某因未完成年度汇算清缴被定性为偷税!造成2020年度少缴个人所得税33796.31 元。
处罚:
经通知申报而拒不完成2020年度个人所得税汇算清缴,造成少缴个人所得税的行为是偷税,对你处少缴税款百分之五十的罚款16898.16元。
连补税及罚款合计5万元。
写在最后,每年的3月1日-6月31日是申报个税年度申报的时间,并且税局工作人员是有工作任务提醒的,如果一直没有完成个税年度申报工作,会打电话催促完成。
最后也提醒大家,该补税补税,该退税退税,毕竟胳膊拧不动大腿。
个人所得税2021退税,没有退税怎么回事?
个人所得税汇算申报退税,不是说你交了税就一定会给你退,是你得符合退税的条件才给你退税。如果你全年收入是十万,扣除五险一金,又没有需要60岁赡养老人,没有幼儿园及上学的孩子,没有房贷,没有其他扣除项应纳税所得额在6万以上就是应该交税的,就看你的全年一次性奖金是选择怎样的计税方式对你合适,如果应纳税所得额在6万以上选择单独计税方式合适,如果应纳税所得额在6万以下选择合并计税方式合适。
个人所得税2021退税,没有退税怎么回事?
个人所得税简单来说就是每次或每个月先预扣,年终综合计算,多退少补。你缴税五百多没有退税可能是年终汇算清缴的应纳税额等于全年预扣预缴的税额。此时你要查下你是否填报了专项附加扣除信息或者单位是否给你申报了专项附加扣除,如果没有,填上符合条件的专项附加扣除信息后可以退税,填报方法看视频。
四项综合所得在每个月或每次单位给你发钱的时候会先预先计算并扣除相关税额(你拿到手的就是扣过税的工资,俗称税后工资),等到第二年汇算清缴的时候,就把你上一年度综合所得的所有全年收入(包括年终奖)综合起来再算一次,如果全年预扣的个税比汇算清缴计算出来的多,说明之前实际扣的个税多于应该要扣的个税,就会给你退税;如果全年预扣的个税比汇算清缴计算出来的少,说明之前实际扣的个税少于应该要扣的个税,你就需要补税。
个人所得税的综合所得包括(1)工资、薪金所得、(2)劳务报酬所得、(3)稿酬所得、(4)特许使用费所得四项。
首先,工资、薪金所得采用累积预扣法。本期应预扣预缴税额=(累计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x预扣率-速算扣除数)-累计减免税额-累计已预扣预缴税额
其中,累计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累计收入-累计免税收入-累计减除费用-累计专项扣除-累计专项附加扣除-累计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
其次,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按次或者按月预扣预缴税款。劳务报酬所得应预扣预缴税额=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x预扣率-速算扣除数
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应预扣预缴税额=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x20%
其中,劳务报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每次收入≤4 000元的,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每次收入额-800元;每次收入>4 000元的,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每次收入额x(1-20%)=每次收入额x80%。
稿酬所得的收入额减按70%计算,即稿酬所得每次收入x70%≤4 000元的,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每次收入x70%-800元;每次收入x70%>4 000元的,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每次收入x70%x(1-20%)=每次收入x70%x80%。
最后,年终综合所得汇算清缴综合所得全年应纳税额
=全年应纳税所得额x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全年收入额-60 000元-专项扣除-享受的专项附加扣除-享受的其他扣除)x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全年收入额:工资、薪金所得全额计入收入额;而劳务报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的收入额为实际取得劳务报酬、特许权使用费收入的80%;此外,稿酬所得的收入额在扣除 20%费用的基础上,再减按70%计算,即稿酬所得的收入额为实际取得稿酬收入的56%。
60000元:每年的扣除费用,即5000元*12个月=60000元。
专项扣除:包括居民个人按照国家规定的范围和标准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等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等。
专项附加扣除:包括子女教育、继续教育、大病医疗、住房贷款利息或者住房租金、赡养老人等支出。
其他扣除:包括个人缴付符合国家规定的企业年金、职业年金,个人购买的符合国家规定的商业健康保险、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的支出,以及国务院规定可以扣除的其他项目。
个人将其所得对教育、扶贫、济困等公益慈善事业进行捐赠,捐赠额未超过纳税人申报的应纳税所得额30%的部分,可以从其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国务院规定对公益慈善事业捐赠实行全额税前扣除的,从其规定。
当然还有各种减征和免征的税收优惠,感兴趣的可以去查一查。
我是@无尽征程2022,考证达人、学习爱好者,分享考证经验,共享学习知识!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