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轻症可以隔离管理了,说明了什么问题?

不管大家承认与否,未来大家都要做好跟新型冠状病毒长期共存的准备。

3月15日,卫健委和中医药管理局对疫情的预防治疗方案做了部分调整,解除隔离和检测阴性的标准调整等等,比如轻症改为集中隔离管理,不需要拿到医院里面集中隔离治疗。

那这个调整至少反映了三个问题。

第一、轻症没有那么严重。

新型冠状病毒从2020年发生到现在已经两年时间,在这两年时间当中,新型冠状病毒一直在不断发生变异。

目前全球发生的病毒主要以奥秘克戎为主,虽然奥秘克戎传播性非常强,但是没有那么严重,尤其是对于已经打了新型冠状病毒疫苗的患者更是如此。

国家卫健委医政医管局指出,根据各地反映的“奥密克戎变异毒株患者以无症状感染者和轻型病例为主,大多不需要过多治疗”。

这说明注射新型冠状疫苗之后,体内的抗体起到了很好的保护作用,即便染上新型冠状病毒了,重症率以及死亡率都大幅下降。

比如根据复旦大学华山医院传染科主任张文宏教室研究团队研究的结果显示。

他们统计上海近六个月收治的2266例病例中,大多数是海外输入性病例,94%打过疫苗。

在这2266个病人中,重症的只有0.1%,危重症(需要插管)和死亡的一例也没有,可以理解为打了疫苗仍有突破感染的机会,但是重症率与死亡率真的低于流感了。

另外根据香港这轮疫情数据显示,死亡的病例除了年纪大是高风险因素外,绝大多数有明显的基础疾病。

换句话说,免疫功能正常,打过疫苗的,无论是何种疫苗,只要是加强过的,基本上都没事。

这充分说明新型冠状病毒经过两年多的变异之后,目前毒性已经下降了很多,对轻症患者来说不用做过度的治疗。

第二、所有轻症都拿到医院集中隔离会占用医疗资源。

前面我们也提到了,目前轻症患者没有那么严重,如果把所有的轻症患者都拿到医院里面集中隔离,无疑会增加医院的负担。

这时候允许轻症患者在社区单独隔离,只要没有其他人跟他接触,通过治疗再加上自身免疫力抵抗,其实很快就可以把病毒清除掉,所以没有必要拿去医院单独治疗,这样会占用医院大量的资源。

毕竟目前很多地方的医疗资源都是有限的,比如深圳作为一个有2,000万人口的大城市,但是医院的床位和医护工作的人数却比较少,这时候不管是轻症还是重症都集中往医院里面送,无疑会增加医院的负担。

第三、治疗新型冠状病毒的药物越来越先进

最近两年全球一直在跟新型冠状病毒抗争,除了研究新型冠状病毒疫苗之外,各大医疗机构以及企业也在积极研究治疗新型冠状病毒的药物。

而且目前全球已经研究出了不少有效的新型冠状病毒药物,这些药物对于治疗新型冠状病毒具有明显的效果。

比如由辉瑞研究的Paxlovid为口服小分子新冠病毒治疗药物对治疗新型冠状病毒就有明显的作用。

根据辉瑞此前公布的数据,与安慰剂相比,Paxlovid在出现症状后的3天内服用,能将轻度和中度成年患者住院或死亡概率降低89%。

目前我国已经引进这个新型冠状病毒药物,该药在国内主要用于治疗成人伴有进展为重症高风险因素的轻至中度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例如伴有高龄、慢性肾脏疾病、糖尿病、心血管疾病、慢性肺病等重症高风险因素的患者。

另外我国也独立自主研究出了一些治疗新型冠状病毒的有效药物,比如由张林琦教授团队、清华大学生命学院王新泉教授团队与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张政教授团队、腾盛华创医药技术(北京)有限公司共同研发的抗新冠病毒抗体组合药物安巴韦单抗/罗米司韦单抗联合疗法(此前称BRII-196/BRII-198联合疗法),正式被国家药监局批准上市,成为我国首个自主研发的抗新冠病毒抗体药物。

有了这些药物之后对轻型患者来说只要在隔离期间按时用药,并配合自身体内的疫苗抗体,基本上都能够恢复。

所以综合各种因素之后,对轻症患者不用单独去医院隔离治疗,只需要集中隔离管理就可以了。

总之,新型冠状病毒经过两年多的发展,虽然目前传染性仍然很强,但毒性有了明显下降,再加上全球大多数人都已经打了疫苗,具有一层保护作用,外加全球治疗新型冠状病毒的方法和药物越来越完善,所以目前新型冠状病毒并没有那么可怕,只要通过科学的防控措施,终究有一天全球会战胜这场疫情的。

新冠轻症可以隔离管理了,说明了什么问题?

轻症改为集中隔离管理,解除隔离和检测阴性的标准调整等等,3月15日,卫健委和中医药管理局,对疫情的预防治疗方案做了部分调整。

个人认为这一系列调整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减轻疫情对医疗系统和社会各方面的冲击。

首先前两天发布的自助抗原检测,就是个信号,虽然抗原检测不能作为确诊依据,却能提高检测的精准度,不会像现在这样动辄需要全城戒备,全员检测,兴师动众。

既减少了人力、物力的损耗,也缩小了影响区域范围。

第二步轻症隔离治疗更是如此,目前新冠疫苗已经普遍接种,新冠病毒产生了变异,出现的轻症和无症状感染者居多,像他们这种情况并不需要过多治疗,不安排进定点医院而是进行隔离管理,大大地减轻了医疗机构的治疗负担和成本,避免了医疗资源消耗。

当然普通病症、重症、危重症及有重症倾向的患者仍在定点医院治疗

同样的道理,修改解除隔离和出院的标准,在减轻医疗损耗的同时也减轻了对个人的工作生活造成的影响。

最后治疗方案的变化,给广大社会群众吃个定心丸,最新的诊疗方案加入了新批准的两种新冠抗病毒药物,也增加了中医治疗和针灸内容,尤其是增加了儿童中医治疗,增强了人们对抗疫情的信心,减轻了人民群众对疫情的担忧。

可以看出这次政策的改变,是在临床经验和新病毒特点相结合的基础上,通过改良检测方式和改善治疗药物,降低防疫成本和社会影响,调整防疫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平衡。

通过这次的调整,说明以后疫情对我们的影响会越来越淡,也许很快就能恢复正常的生活状态。

新冠轻症可以隔离管理了,说明了什么问题?

说明了我们中国真有办法。中医药方的应用和普及提前介入和预防,接种疫苗均很重要。

病毒也害怕我们中国的办法。必将逃之夭天,甚至灭亡。

新冠轻症可以隔离管理了,说明了什么问题?

就在3月15日晚上,国家卫健委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针对当前疫情状况,发布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九版。文中针对当前形势,对原有条款进行了改进和调整。

从这次疫情爆发看来,感染者基本都是由奥密克戎变异毒株感染引发,而且多数感染者为轻型病例。从治疗方式和治愈效果来看,对于轻型病例,实行集中隔离治疗和分层管理方式;不再一律纳入重点专业医院隔离救治,只有当轻型病例出现严重状态时,再由医院专车接送到指定医院诊疗。这样一来,就大大减轻了医院由此带来的压力,使得更多的医疗资源,能够在相应的空间发挥作用。

《方案》对于解除隔离管理及出院标准,也做了调整。过去在新冠患者痊愈出院后,还需要定点隔离14天;调整后,出院就能回家,只需要在居家自行隔离7天即可。

针对奥密克戎病毒的特性,《方案》中指出,鉴于病毒毒株的显示密度和传播性,对于解除隔离出院标准的CT值,由过去的40,下调致35。这都是些专业数语,可理解为当CT值达到35时,病毒就不再具有传播和感染的功能了。

新冠轻症可以隔离管理了,说明了什么问题?

国家最新规定,新冠轻症患者可以集中隔离管理了。这是个比较令人振奋的消息,至少说明以下三个问题。

正常的工作与生活已经不远。抗击疫情两年多了,全国上下一盘棋,取得成绩有目共睹。但是,工作、生活的节奏也有别以往。

特别是在旅游、餐饮、交通运输、文体活动等等方面,冲击相当大。大众消费在某种程度上,抑制比较明显。这个事实,无需赘言。

修复市场,放心消费,让老百姓的工作与生活回归正常。这是国家与人民共同努力的结果,来之不易,弥足珍贵。这样的日子,已经屈指可待。

目前的方法明显具有过渡性。由紧而偏紧而逐渐放松,这是一个过程,也是比较科学的方法。目的还是能够整体把控,收放自如,留有余地。

就好像生育政策一样,由“只生一个好”到“单独二孩”,不久就“放开二孩”,跟着“鼓励三孩”。政策的实施很有弹性,前面政策是后面政策的过渡。

说明新冠的“杀伤力”已经大为降低。抗击疫情两年多,国内积累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预防与治疗的办法。新冠病毒经过多代演变,其毒性也已经大为降低。

理论上,国内也已经筑起了免疫屏障。截止3月16日,国内新冠病毒疫苗接种超过32亿支,完成全程疫苗接种的人群超过87%。这也是底气所在。

春天来了,实实在在地来了。不少专家指出,目前的疫情,就是短暂的“倒春寒”。但愿山河无恙,真正国泰民安。

新冠轻症可以隔离管理了,说明了什么问题?

自2020年初发生新冠疫情以来,至今已是第三个年头。最近国家卫健委和中医药管理局发文,针对几年来抗击新冠疫情的成功经验,决定今后的新冠轻症患者可以隔离管理治疗了。我以为:

1、新冠轻症患者隔离管理治疗,绝不意味着像社会上有极个别人所说的,是政府的有关方面在渐渐躺平。中国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一切以人民为中心,在对待新冠病毒这个恶魔问题上,是永远不会躺平的。

2、新冠轻症患者隔离管理治疗,是国家根据新冠抗疫斗争的实际状况而作出的决定。在我们这样一个人口大国,轻症患者的隔离管理治疗,不失为是一种利国利民的最优选办法,可以极大限度的减轻国家负担,节约人力、物力和宝贵的医疗资源,极小影响社会生产和人民的生活,这是一个非常令人振奋的好消息。

3、新冠轻症患者隔离管理治疗,证明了我国在新冠疫苗的研发和接种方面取得了成功,在新冠治疗针对性药物效果方面取得了成功的经验。今年的这一波疫情,绝大多数患者,都是轻症患者和无症状感染者,这说明了新冠疫苗的接种是非常有效果的。轻症患者在家隔离治疗,同样会取得很好的治疗效果,这是一个非常人性化的举措。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