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下架、电商控价,释放了什么信号?
继滴滴出行被下架之后,昨天20多款跟滴滴有关的APP又被下架了,可以明显看出监管部门的态度是非常明确的。
当然除了滴滴之外,实际上目前各大互联网平台或多或少都会受到一些监管,比如之前阿里巴巴就因为2选1被罚了100多亿,美团也被相关部门进驻进行审查,阿里更是积极响应监管要求,表示要降低收费标准。
那最近一段时间监管部门加大对互联网平台的监管力度,到底释放了什么信号呢?
对于这个问题之前我也是模棱两可,直到我亲身经历,发现我楼下的很多实体店铺纷纷倒闭之后,我才悟出了其中的根本道理。
我记得前几年我们楼下的实体店生意还是挺不错的,虽然谈不上大富大贵,但是维持一个家庭基本的生活应该没有什么大问题。
然而最近两年时间突然之间很多实体店铺纷纷倒闭,特别是便利店更是一个接着一个倒下,在最近一年时间内,我们楼下的店铺至少有6家便利店已经倒下,即便没倒下的,也在苦苦支撑,纷纷缩减门面。
突然之间有这么多实体店倒闭,我认为是非常不正常的,要知道一个实体店他背后是一个家庭,如果这个店铺倒闭了,这个家庭还要面临房贷,车贷,孩子教育等各项支出,大家想想对这个家庭来说压力到底有多大。
但在实体店不断倒下的同时,我们却看到各大互联网平台业绩突飞猛进发展,利润一年比一年高。
但是我国的人口数量就这么大,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每年的增速也并没有见得那么高,而这里面每年新增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有很大一部分都被这些电商给吸收走了。
但这些电商还是不满足,除了跟实体店抢生意之外,他们还利用自身平台资金优势,客户优势,纷纷将业务渗入到生活领域各个领域当中,他们所到之处各种小店完全无招架之力。
虽然这种做法给消费者带来了很大的优惠,毕竟他们的价格相对比较便宜,但是这种优惠是短期的,一旦未来这些平台把市场占领了,拥有了绝对的话语权之后,价格怎么定完全就掌握在他们的手里了。
如果任由这种电商以及互联网平台无序发展下去,影响的将不仅仅是实体店,影响千千万万个家庭收入,最终也会影响到广大消费者的切身利益。
所以看到苗头不对之后,监管部门及时出来加大对各大互联网平台的监管,让他们回归到合理的竞争当中,不能用低价或者利用自身的支配地位去扰乱市场的正常秩序。
这种做法并不是为了打击各大电商平台或者互联网平台,而是要引导他们回归到正常的竞争秩序当中,回归到公平公正的竞争状态,无论是这些互联网平台还是普通的实体店或者其他小商家,大家以实力来竞争,而不是靠资金优势,或者用户优势打垮对手。
因为一个社会它本身就是一个生态系统,就像自然的生态系统一样,每个环节都应该有存在的价值。
即便老虎、狮子再强大,你也不能把所有的环节动物或者植物全部吃光,因为整个生态链,你既有顶端的强者也有底部的普通小生态,这才构成了整个生态系统的金字塔,如果顶端的猎食者把底端的生态全部破坏掉了,那么最终这个生态系统就会轰然倒塌,最终大家都只能同归于尽。
所以现在监管部门出来加强对各大企业的监管,其实就希望大家能够各司其责,而不是面面俱到,什么事都想做,只有社会分工明确,这样才能提高整个社会的进步,才能让大家共同享受到社会发展的成果。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