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是否已大势已去?垄断企业是否将迎来寒冬?
昨天阿里巴巴被处以182.28亿元的罚款,这应该是我国有史以来最大的一笔处罚。
对于阿里巴巴这个处罚,其实市场早就在预料当中,但估计很多人都没有想到会处罚这么大的额度。
不过对于阿里巴巴来说,他们家大业大,每天的利润就是上千亿,所以对于182.28亿的处罚,阿里巴巴也欣然接受,而且态度很诚恳。
但是看到阿里巴巴这个处罚之后,很多人都觉得阿里巴巴可能大势已去,未来发展前景可能不太乐观。
其实大家根本不必太过担忧,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处罚对阿里巴巴来说未必见得是一件坏事。
首先大家要理解监管部门给阿里巴巴开出巨额罚款的意图是什么
看到监管部门给阿里巴巴开出巨额罚款,很多人都认为这是针对阿里巴巴,事实上事情并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复杂。
阿里巴巴被处罚最根本的原因就是2选1,这种做法明显违反了反垄断法的相关规定,所以监管部门只不过是依法办事,就事论事而已。
而监管部门之所以要给阿里巴巴开出巨额罚款,并不是为了限制阿里巴巴,而是为了规范正常的市场竞争,让各大企业回归到正常的竞争秩序当中。
这样做的目的一方面为了保护中小企业的发展,让众多商家能够自由选择平台,另一方面这样做的结果也有利于保护消费者,避免企业一些垄断行为给市场造成伤害。
这种处罚并不会因为阿里巴巴是一个大企业而针对他们,不论是哪个企业,只要你违反了反垄断法的相关规定,同样会受到相应处罚。
而且我相信这种处罚阿里巴巴绝对不是第1个案例,后面肯定还有其他互联网企业也有可能面临比较大的处罚。
另外监管部门之所以给阿里巴巴开这么大罚款,其实也有一种敲山震虎的意思,说白了就是告诉大家,你不能随随便利用市场支配地位去搞垄断,否则随时可能面临巨额的罚款,这样可以促使各大企业老老实实的按市场规则去办事,按照反垄断法的相关规定去办事,这样才能营造一个健康良好的市场竞争环境。
而对于阿里巴巴来说,被处以182.28亿的罚款,对他们来说总体影响不会太大。
182亿的罚款确实非常大,对于一个小企业来说这个罚款有可能让他们直接走向破产。
但是对阿里巴巴这么大体量的一个企业来说,182亿的处罚,其实并不是非常严重。
这182亿相当于阿里巴巴2019年营收的4%,也相当于2019年净利润的13%。
而截止2021年财报,阿里巴巴的净利润已经达到1509亿元,不出意外整个2021年财年,阿里巴巴的净利润应该可以达到1,600亿以上,相当于2020年增长的利润,完全可以把182亿的处罚给覆盖掉,所以从整体来说对阿里巴巴没有什么太大的影响。
相反,经过这一次处罚之后,未来阿里巴巴在发展的路上会更加谨慎,更加严谨,只要他们按照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来经营,未来仍然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一方面是目前阿里巴巴所拥有的市场优势、用户优势、技术优势还在,只要这种优势还在,那么他们仍然有很强的竞争力;
另一方面阿里巴巴其实是一个很优秀的企业,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国家是支持阿里巴巴的发展的。虽然阿里巴巴的不断发展壮大对实体店确实产生了较大的冲击,对很多中小企业也产生一定的冲击,但不可否认的是,阿里巴巴的发展也给社会带来了很多变革,促进了很多方面的进步,这种贡献是有目共睹的。
再一个是中国市场非常庞大,未来潜在的增长空间仍然非常大,身处这样一个大市场当中,阿里巴巴仍然有很大的发展机会。
最后从全球范围来看,被处以巨额罚款的不止阿里巴巴一个,实际上有很多大型互联网企业也曾经遭到过巨额罚款,但是面临巨额罚款并没有影响这些企业的发展,他们仍然能够保持快速的增长,比如下图是全球范围内曾被处予巨额罚款的企业。
阿里巴巴是否已大势已去?垄断企业是否将迎来寒冬?
阿里巴巴是中国电子商务的先行者,一切都是探索,勿忘开拓人,路是走出来的,感谢马老师,支持阿里巴巴,会越来越规范,越来越好!
阿里巴巴是否已大势已去?垄断企业是否将迎来寒冬?
永远支持阿里,一直相信从未质疑
阿里巴巴是否已大势已去?垄断企业是否将迎来寒冬?
只要国有企业,国有金融公司,国有垄断企业做不出比阿里巴巴,支付宝更好的应用,软件,云计算,操作系统,移动支付,大数据系统,阿里巴巴,支付宝就会一直生存下去,而且会越做越大。
移动互联技术,是这十年新出现的技术,主要技术都掌握在中美移动互联大公司手上,别的国家想做,都绕不过中美移动互联大公司的专利,标准,系统,想要绕过中美两国技术壁垒,比登天还难。
中国政府就是对阿里巴巴有意见,有看法,有怨气,也不会去关闭阿里巴巴,接收支付宝,因为,国有大公司没技术,银行研发的又没人用,只能继续依赖阿里巴巴的云计算,大数据,移动支付技术。
移动互联网科技,是日新月异的发展,研发的新技术,如果不被消费者认可,几亿几十亿上百亿的投资将会打水漂,不是保守的国有企业国有金融机构敢玩的,所以,投资移动互联网技术的人,都是不怕失败的人,也叫风险投资人,连王健林都不敢投。
比如,阿里巴巴的云计算操作系统,是马云力主投的,当时受到董事会所有董事的反对,认为过于异想天开,投资额巨大,还不一定能成功,可马云坚持投资,准备十年花一百亿去进行豪赌一下,不成就死心,成了就没有对手,最后,云计算研发成功,阿里巴巴从电商转变为高科技公司,受到世界各国消费者的欢迎。
现在,中国移动互联网已经领先世界,同美国移动互联公司在争夺全世界的市场,中国能走向世界的大公司,也就只有华为,阿里巴巴,字节跳动三家大型移动科技公司,腾讯只能算半家,你说阿里巴巴会大势已去吗?
现在,马云功成名就退休了,不出来指指点点了,让很多中国人有点不适应,认为媒体太冷清了,想让马云出来继续表演,可马云不想出来了,认为言多必失,还不如不说。
个人其实满怀念马云马化腾斗法的那些日子,比电影电视剧的商战有意思多了,也比白岩松,胡锡进的发言精采多了,比较接地气,内容也丰富多彩。
阿里巴巴是否已大势已去?垄断企业是否将迎来寒冬?
阿里巴巴大势已去只是表象,还有蓄势待发的可能,虽然此次处罚了不少钱,国家出手是为了净化市场,引导市场公平竞争,合理规范市场,在近10~20年内不会没落!
阿里巴巴是否已大势已去?垄断企业是否将迎来寒冬?
垄断是市场经济的大敌,平台经济的规范健康持续发展,尤其离不开公平竞争的环境。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垄断行为,排除、限制了相关市场竞争,侵害了平台内商家的合法权益,阻碍了平台经济创新发展和生产要素自由流动,损害了消费者权益。没有公平竞争的良好生态,平台经济就会失去创新发展的强大活力。
从平台经济长远健康发展角度看,依法规范与支持发展并不矛盾,而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唯有在鼓励创新的同时进行有效监管,才能以良法善治推动平台经济规范健康持续发展。同时,反垄断监管也在一定程度上助力互联网新锐诞生和成长,并为整个行业带来强劲活力。加强反垄断执法,正是以法治手段规制平台经济领域的垄断行为,给众多小公司、小网站带来良性竞争、茁壮成长的机会,使整个行业能持续创新、活力常在。
此次监管部门处罚阿里巴巴集团,对企业发展是一次规范扶正,对行业环境是一次清理净化,对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是一次有力维护。规范是为了更好发展,“及时刹车”也是一种爱护。相信随着治理体系的不断健全,平台经济必将迎来更大发展机遇,更好地为高质量发展和高品质生活服务。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