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量上亿!“墓地贷”引发轩然大波,谁在贩卖死不起人的焦虑?

继彩礼贷之后,最近几天“墓地贷”又引起了轩然大波,而且参与讨论的人非常多,全网累计阅读量有可能达到几个亿了。

那为什么这个事情会引起这么大的反响呢?很多人都说是有一些媒体刻意炒作,故意在贩卖死不起人的焦虑,我并不这么认为。

实际上最近几年有关墓地贵,这个话题一直引起很大的争议,正因为墓地太贵了,很多人都没法一次性付款,所以才给了那些金融机构推出墓地贷的市场空间。

那现在的墓地到底有多贵呢?我们以某一家上市墓园为例,这家企业2018年共售出墓穴20912个,其中公益性墓穴8000多个,经营性墓穴12000多个,而根据福寿园2018年的财报数据来看,2018年福寿园的墓穴销售收入总共是13.09亿,每墓均价达到6.26万元,其中经营性墓穴单个均价更是达到10.25万元,而地价最高的上海更是接近14万元每座,最贵的一款定制艺术葬高达平均42万元每座。

而目前一个目的也就一两平米,这样算下来每平米好几万块钱,有些地方墓地比商品房的价格还要昂贵,以至于大家都认为死不起了。

所以现在大家关注的其实并不是墓地贷本身,而是关注墓地贷背后昂贵的墓地价格,假如墓地价格很便宜,大家都能承受得起,即便银行推出墓地贷大家也不会有太多的争议,这只不过是正常的一种市场行为而已。

而现在墓地贷之所以引起很大的争议,就是因为大家看不惯这种高昂的墓价。

在中国传统的观念当中,大家都希望死者入土为安,但是现在因为高昂的墓地价,有些人死了之后都没钱买墓地,但是对于子女来说,老一辈去世之后出于孝顺方面的考虑,即便自己没钱买墓地,他们也有可能通过借钱来买,以此来尽自己最后一份孝心。

毕竟对于人来说一辈子就死那么一回,如果连死都没一个安葬的地方,那就说不过去了,所以安葬是一个刚需的业务,它不像房子一样,你没钱买你可以租,墓地是没法租的,你只能买下来,这才给了那些商家,不断提高价格的机会。

但从现实来说,墓地其实是有很大的公益性的,因为很多墓地土地的价格都比较低,这些墓地价格要远远低于商品房,但现在墓地售价价格却比商品房还要昂贵,这才是最有争议的地方。

阅读量上亿!“墓地贷”引发轩然大波,谁在贩卖死不起人的焦虑?

逐利的时代,无论生死都是焦虑的!墓地贷就目前而言还是一块很少人涉足的领域,借鉴住房贷和消费贷,获利是肯定的,但是一旦逾期且贷款人无还款能力或者失联的情况下,怎么办,难不成要掘坟??

阅读量上亿!“墓地贷”引发轩然大波,谁在贩卖死不起人的焦虑?

死不起了?其实不是,对于我们这种普通老百姓来说,死是便宜的,不买墓园,不搞仪式,不铺张浪费,骨灰通过海葬、壁葬、树葬等形式,花不了几个钱。

死不起的是那些死要面子的人,面子在当今社会很值钱,为了满足面子,很多人心甘情愿花大把钱出去。

相互攀比,得把人逼疯,俗话说得好,“人比人气死人”,总是把别人露在外的光鲜来对比自己的短处,容易把自己的人生道路搞岔喽。每个人都有清楚自己的长处和短处,不要盲目攀比。

“墓地贷”,其实不是一个坏产品,只不过在消费导向上面起到了不良的引导作用。

汽车分期、家电分期、装修分期……引导的是正确的消费方向,而墓地分期却容易使得不良的消费现象愈演愈烈。通俗来说,前者是鼓励正常消费升级,后者,却是鼓励面子工程升级的,而这种面子工程,不是每个人都必须要的,引导过度,就会成为一种普遍的消费现象,就会出现炒墓地等不良现象!

当今社会,是一个奋斗的社会,是一个人人追求进步的社会,所以,焦虑是可以理解的。

你不可能在潮流的推动下停下脚步,也更加不可能逆流而行,你要想不焦虑,只有避开主流,寻找水势较缓的地方,问问自己的内心,你活着到底有什么牵挂,有什么不舍,有什么可以支撑你走到生命终点的东西,然后慢慢往前走……

其实,很难不焦虑,因为,人生总是面临很多很多的难关,在飞速发展的社会,在日新月异的环境,你很难总是准确把握节奏,很难总是站在利益的多头,很难总是被人簇拥和喝彩,要想在快速运转的动态环境中,找到自己准确的位置,做出准确的动作,就像武磊在尝试和学习,中国足球在尝试和学习,我们大家都要尝试和学习。

焦虑吧,彩礼、婚宴、住房、墓地……

死要面子活受罪!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