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全国百强县,贵州的县强过广东和山东,新榜单有何特点?
2020年各地的GDP数据基本上已经公布出来,根据2020年各县级行政区公布的GDP数据来看,全国GDP百强城市具体如下。
在全国GDP百强城市当中,表现最好的是江苏省,江苏总共有25个县上榜全国GDP百强县,占比达到1/4;紧随江苏之后的是浙江省,总共有18个县上榜GDP百强县,排在第3位的省份是山东省,总共有13个县上榜,这三个省份也是一直以来百强县入榜名单最多的几个省份。
不过相比于江苏、浙江有很多县排在前列来说,山东排在前列的县并不是很多,比如在前10名的县当中,江苏总共有5个上榜。,浙江也有两个上榜,而山东排名最高的一个县是胶州市,排在全国第20位。
当然除了江苏、浙江、山东这些让人关注之外,实际上在这个榜单当中有一个省份也比较引起大家的关注,那就是贵州省,虽然贵州省的总体经济并不是太发达,GDP总量也并不是很高,但是贵州省遵义旗下的怀仁市 GDP却可以排在全国第12的位置,2020年的怀仁市GDP达到1363.99亿元。
怀仁市的排名比山东、广东这些经济大省排在第1位的县还要高,比如广东县级当中,排在第一的博罗县,2020年GDP619.04亿,在全国百强GDP当中只排在第88位。
这里面怀仁市能够排在全国GDP百强当中的第12位,确实是让人感到意外的,但想想如果了解怀仁市有一个企业,大家就不会觉得大惊小怪了。
怀仁市下面有一个镇叫茅台镇,茅台镇有一个企业叫茅台,茅台大家都不陌生,作为我国白酒行业的NO1,不论是市值还是营收都非常庞大,比如2020年茅台的营收预计达到9,70亿左右,而茅台目前所有的产量基本上都是在茅台镇产生的。
在茅台镇的强势带动之下,茅台镇的经济总量也是非常庞大的,2020年茅台镇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92亿元,完成一般公共财政收入20.01亿元,完成工业产值890.7亿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25.8亿元(含社会投资);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59730元和23575元;全国经济百强镇排名稳步提升,位列中国百强镇第71名、西部百强镇第1名。
相当于一个茅台镇目前GDP就占到怀仁市的73%以上,这里面茅台的贡献至少达到60%以上,可以说是茅台一手把怀仁市GDP带进了全国百强的位置,如果没有茅台,怀仁市GDP其实在全国内都是不值一提的。
不过跟贵州怀仁市优异的表现相比,广东和山东百强县头号选手却表现得不太如人意。
目前广东省GDP排在全国第一的位置,2020年GDP已经突破110,000亿,而山东的GDP总量也排在全国第三的位置,但是这两个省份GDP总量最大的一个县在全国排名都不是很靠前,尤其是广东的百强县表现跟他的GDP总量不太匹配。
而广东的百强县表现之所以比较差,这里面主要跟广东特殊的经济与环境有很大的关系,目前广东的GDP主要由珠三角的9个城市贡献,而在这个9个城市当中,大部分县级行政区都已经改成区,所以她们不会排到全国GDP百强县当中,而是会参与到全国百强区的排名当中。
因此我们看到在全国百强区当中,排名前列的很多都是广东名单,比如深圳市的南山区、福田区、龙岗区、宝安区,广州的天河区、黄埔区、越秀区,佛山的顺德区、南海区都是可以排在全国百强区前20的位置,对应的广东省百强县的数量自然就少了。
除了县改区这个原因之外,广东的百强县之所以比较少,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东部跟西部的经济相对来说是比较缓慢,广东东部西部一些市的经济跟珠三角仍然有一定的差距,所以即便广东东部和西部有很多县级行政区,但大多数经济实力都一般般,这个跟整个江苏省经济发展相对比较均衡,还是有很大的差别的。
至于山东百强县表现也不太理想,这里面除了跟最近几年山东总体经济增速相对比较缓慢有关之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这几年山东省也有很多县级行政区改成了区,对应的山东 GDP百强县名单也跟着减少了。
当然除了山东百强县数量减少之外,实际上最近几年时间,在全国百强县当中,有一个明显的趋势,那就是南方省份的名单不断增多,而对应的北方省份入榜的名单却不断减少,这其实也反映出了最近几年南北经济发展的一个缩影,目前南北经济有越拉越大的趋势,这种差距其实也可以从百强县的名单当中看出一番。
2021全国百强县,贵州的县强过广东和山东,新榜单有何特点?
2021年百强县出炉(以2020年GDP为依据),经济强省广东和山东被江苏和浙江在数量上碾压!福建、湖南、贵州、陕西、河南、江西也牛起来了!百强县最强的当属江苏省,前5名占据4席,浙江和湖南强势崛起!
前10名浙江、湖南各有2席。前20名中贵州仁怀市第12名,陕西神木市第17名,都高于山东最强的位列第20名的胶州市。且看2021百强县前二十名榜单:
01.江苏昆山市,02.江苏江阴市,
03.江苏张家港市,04.福建晋江市,
05.江苏常熟市,06.浙江慈溪市,
07.江苏宜兴市,08.湖南长沙县,
09.湖南浏阳市,10.浙江义乌市,
11.江苏太仓市,12.贵州仁怀市,
13.浙江诸暨市,14.福建南安市,
15.福建惠安市,16.江苏如皋市,
17.陕西神木市,18.浙江乐清市,
19.福建福清市,20.山东胶州市,
2021经济百强县具体排名于文章最后
2021年百强县排行榜有三个想不到!
第一个想不到
经济总量全国第一的广东省,在全国百强县排名中,广东省最强的博罗县排名全国第88名,广东全省只有博罗县、普宁市和惠东县3个县入围全国百强,这一数据不及湖南(5个)、湖北(7个)、河南(7个)、福建(9个)这些普通省份。
要知道2020年广东GDP高达110760.94亿,这也很大程度说明广东省是一个县域经济极为不发达的省份,进一步说明广东省内发展的不平衡性,广东应该是省内贫富差距最大的省。
第二个想不到贵州省、湖南省、陕西省这些欠发达省份竟然有多个县的县域经济实力跻身全国前二十。
仁怀市!令人眼前一亮的是贵州省仁怀市(遵义市下辖县级市)高居全国第12位,不仅超过山东省最强的胶州市(青岛市下辖县级市)还差点超过了发达的长三角地区的江苏太仓市和浙江义乌市。
长沙县、浏阳市!湖南省长沙市下辖的这两个县,跻身全国百强县前十名,长沙县位居第8名,浏阳市位居第9名,湖南省成为除江苏省之外跻身百强县前十名最好的省份,百强县前十名:江苏5个,湖南2个,浙江2个,福建1个。
神木市!位居大西北荒漠的陕西省榆林市下辖的神木市位居百强县第17名,2020年实现GDP1294亿,高于山东省最强的县级市青岛下辖的胶州市。在贫穷落后的大西北能有这样一个经济强县实属不易,希望神木在立足能源为基础的发展上打造新型产业经济,始终保持在全国县域经济中的领先地位。
以往给人们落后、贫穷印象的贵州省、湖南省、陕西省、安徽省和云南省都有强势崛起的县域经济,这也是从另一个角度说明曾经贫穷落后的省份正在快速崛起发展,部分地市和县市具备了赶超东部发达省份地市和县市的实力。全国正在走向共同富裕的道路上。
第三个想不到经济总量全国第三的山东省,曾经也是全国经济百强县三大核心省份之一,与江苏和浙江同处第一阵营。
然而,在2020年山东百强县数量出现了大幅度减少,山东最强的县青岛市下辖的县级胶州市位居全国第20名,除了不及江苏、浙江和福建的县(县级市)之外,就连湖南、贵州、陕西最强县(县级市)都碾压了山东的胶州市。
2020年GDP入围全国百强县的山东县(县级市)具体名单为:20.胶州市,29.龙口市,39.荣成市,48.邹城市,53.寿光市,56.滕州市,63.肥城市,65.平度市,71.招远市,72.莱州市,78.诸城市,87.广饶县,98.桓台县。
山东全国百强县大幅减少有客观的原因,然后更重要的是主观因素。
客观上县(县级市)改区导致百强县数量减少,比如最近几年即墨市改即墨区,章丘市改章丘区。
更重要的主观因素则是过去五年山东经济遭遇了发展的“瓶颈”,产业落后,活力不强,表现平平。像邹平市,新泰市、高密市、青州市这些全国百强县常客都未能入围新的百强县排行榜。
一年一度的全国百强县排行,是从另一个角度观察我国各省市地区经济发展情况的一个参照因素。每个省体现出不同的经济发展模式,像江苏、浙江强大的县域经济是其经济发展的主要特色。江浙两省的百强县数量不仅多而且单个县(县级市)的经济规模非常强大,比如江苏县级昆山市和江阴市2020年GDP总量分别为4250亿和4100亿,超过了全国80%的地级市的GDP。
但是经济第一大省广东省县域经济实力不如一个欠发达省份,2021年入围百强县的广东省内县只有3个,而且排名第88名、91名、92名。甚至都不如贵州、湖南、安徽表现亮眼。
但是广东省的经济主要是靠城市经济来支撑,广州和深圳两大一线城市没有县和县级市,而且东莞、中山等地级市还是不设区县的城市,广东省在全国百强县排行中不占优势是有客观因素的。
但是不得不承认,广东除了珠三角以外,粤西北、粤东北、和粤北大量的县和县级市中没有几个能脱颖而出的,说明广东省内经济发展差距太大了。
2021年全国百强县排行榜单↓
2021全国百强县,贵州的县强过广东和山东,新榜单有何特点?
作为一个在贵州的湖北人,我觉得,贵州不比任何省、直辖市差。
我2013年年底来的贵州,现在定居在黔东南州凯里市。决定来贵州之前,我对贵州的印象一直不太好,一直停留在“青山恶水出刁民”的认知上,认为贵州很穷,应该是全国最穷的省份吧。来到这里生活之后,我才发现我真的错了。
其他的县市我去得少,暂且不论。仅仅以黔东南州的16个县市为例,跟大家分享下。
一是县市发展。近几年来,贵州依托大数据,各县市大力开发旅游产业,以“绿水青山”换取“金山银山”,打造出了一批在全国叫得响的景区景点,比如雷山县的西江千户苗寨,黎平肇兴侗寨,镇远古城、从江加榜梯田……每个县市都形成了自己特色发展之路。
二是交通。像麻江县的交通,早在2018年就实现“户户通”,这早就超越了以前的村村通、组组通,而且,村里到县城每天都有乡村客运班车。不过,我大湖北的黄冈市团风县,前段时间才开通出租车运营,这里的出租车每个县都在2013年前后开始运营了。还有发达的交通网络,高速网络,县县通高速早已不是梦幻,而现在,贵州提出的目标是“县县通高铁、县县有飞机场”。
三是消费。原本以为,贵州的地方穷,消费水平应该很低。外面有的,这里也有,外面没有的这里也有。消费水平普遍偏高,人工成本、材料成本也偏高,2015年我装修房子的时候就做了对比,这个跟运输成本高息息相关。
从科技现代化来说,贵州有其独有的优势,“大数据中心”“天眼”等;茅台酒姑且不说,仅仅是老干妈也是其他县市也难以比拟的。
尽管说来,这里的工业化水平确实比沿海地域要欠缺些,但是,贵州每年以全国前三的增长速度勇猛前进。不得不说,贵州这几年的发展令人刮目相看。
2021全国百强县,贵州的县强过广东和山东,新榜单有何特点?
谢邀!其实,这问题应该客观地来看待。
1、贵州怀仁排第12位中只是个别现象
除了拥有茅台的怀仁, 贵州没有其他县上榜,就是最好的证明。不能说,有一个县突出,就碾压。
既然说到广东和山东,就分开来说。
先说山东。
2、山东经济发展相对均衡
其实,山东有13个县上榜,数量仅少于江苏和浙江。
但不得不承认,呈现出两个不好的迹象,一是无论是数量,还是排名,都远弱于江苏和浙江;二是近年来数量是减少的,除了部分县(市)撤市改区外(如济南的章丘、青岛的即墨等),有些县确实是硬生生被挤出百强的。
另一方面,应该看到,山东发展相对均衡,只是相对。从城市就能看了来,没有特别大的市,青岛和济南在全国也仅排第13位和第19位;而山东16市,除三四个市外,几乎都能进入全国百强。
很多省份,尤其是中相部省份,是省会一枝独秀。
再来说说广东。
3、广东走两个极端
珠三角是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区域之一,而西部、北部,包括东部,发展相对滞后。
珠三角很多县(市)已经撤县改区,而其他地方很多县,又进不了百强。这是广东百强县相对少的重要原因。
4、怎么看百强县?
不能从百强县,来作为一个省份经济发展好与坏的唯一指标,它只是指标之一。
江苏和浙江,是县域经济发展比较好的省份,尤其是江苏,昆山、江阴等县,GDP总量超过很多地级市,可以进入全国百强城市。
山东也有的市,县域经济比较强,如潍坊,市区本身一般,但所辖各县,如诸城、寿光、青州实力都相当强。烟台的龙口等,也实力超群。
而广东,深圳和广州的GDP总量总和,超过5.4万亿,占广东一半左右,超过大部分省份。
2021全国百强县,贵州的县强过广东和山东,新榜单有何特点?
首先,对中西部越来越多的县(市)进入全国百强县(市)表示衷心祝贺和由衷的赞叹!
其次来看看2021全国百强县的特点。2021年百强县,江苏省占据25席,达四分之一,且包揽榜单前三,占十强中5席;浙江省18席,山东省13席,福建省9席,湖北省7席,湖南省5席,广东省3席,安徽、内蒙、河北各2席,四川、云南、陕西、贵州、江西、辽宁、新疆各1席。其特点:一是整体经济实力还是沿海地区占绝对优势,榜单前三的都地处沿海地区,这三个省拿走百强县的过半达56个;二是湖南、湖北、安徽等中部地区在奋力追赶崛起;三是中西部有着资源优势的地方也在脱颖而出。
最后来看看“贵州强过广东和山东”的观点。我认为是站不住脚的。先来看广东,由于广东经济社会发展迅猛,有力地推动了城市化,以前的超强县(市)如南海、番禺、顺德等都已城市化成一个区,不再是县,2021年进榜的三个都是山区县;再看山东,13个百强县还是碾压贵州的,而且各县的工业基础还是很强的。贵州的仁怀市,是红军长征“四渡赤水”战斗过的地方,是驰名中外的国酒茅台酒的故乡,早在2004年就被认定为“中国酒都”,单一个贵州茅台就已经市值3.5万亿,因此,仁怀市主要靠酒经济撑起,再加上国家对革命老区的全方位大力支持,使得近几年来许多革命老区都有了超常发展。
2021全国百强县,贵州的县强过广东和山东,新榜单有何特点?
贵州哪个县强过山东和广东了?
广东和山东百强县之所以锐减,是因为近十几年来一直在大规模撤县划区。珠三角核心城市广州、深圳、东莞、中山、佛山、珠海都已经完全城区化,早已没有县城,而且广东GDP超过70%都集中在珠三角,所以非珠地区没有百强县也很正常。
山东同理,青岛的即墨和胶南,威海的文登,济南的章丘,这些在十年前都是百强县位列前30的水平,但是现在全都变成了区,不再参加百强县评选。
十年时间里,江浙粤鲁四省先后撤市划区超20个,所以中西部才会有更多县城递补进入百强。不可否认,中西部这几年的进步的确很大,但是说贵州的县强过广东和山东,这的确是不自量力。
纵观整个贵州省,入围经济百强县只有1个,这就是位列第12位的仁怀,2020年GDP1364亿。怀仁隶属遵义,遵义2020年全年GDP3720亿,一个仁怀就占了全市36.67%,占比超过三分之一。这个比例级别在任何经济强市都不存在。所以仁怀能排在这个位置不是比广东山东的县强,而是资源过度集中。
你提到的湖南也是相似的道理,名列第8和第9的长沙县与浏阳市都是隶属长沙,虽然单独占比没那么大,但却同属一市。
如果你对比一下整个省域范围,你会发现江苏、浙江、山东、福建这些沿海地区县域均衡性是真强。就以你提到的山东来说,入围的13个县级市分别来自于8个不同城市,试问中西部有哪个省份有此县域经济实力?如果没有东部省份撤县划区的那二三十个名额消失,70名之后的那十几个中西部县城还得排在100开外。现在因为有一两个县城名次靠前就认为超过某省的县域经济,这是纯属搞笑。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