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5元人民币为何成为广东人的“抢手货”?

每年过年的时候,在广东省内5元和10元这种小面额的纸币都非常抢手,在春节之前很多人都会兑换大量的这种现钞。

为什么广东人要兑换大量的5元10元人民币呢?很多人都说是用来发“利是”,简单来说就是红包。

首先我们不否认,目前确实有一些广东人给亲戚朋友发红包的时候,确实是5元10元的发,但这种人其实已经很少,目前大多数广东人发红包都是50元100元甚至200元的发,不是10元或者5元。

所以很多人所理解的广东人发红包很小气很低调,那是很久以前的事情了,现在其实很多广东人发红包金额也是比较大的。

那既然发红包的金额比较大,为什么还有很多人兑换5元10元这种小面额纸币呢?这里面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可能外省人不知道,因为在广东有一个比较特殊的习惯,就是每年上班的时候结婚的人要给未婚的人发“利是”。

这种“利是”已经形成了一个传统,每年上班的第1天,很多未婚的小青年都会去主动去找那些已经结婚的人要,所以长期以来很多人都知道会有这么一出。

而对于一个单位来说,未婚人是非常多的,比如对于那些大单位,一个部门动不动就是几十个人甚至上百个人,要是每个人都是按照100 、200的发,一下子要出血了,可能年终年都要发完了。

所以在现实当中大家不会发那么多大红包,大家图的都是一个过年的喜庆,因此封的红包不会太多,绝大多数人都会封5块钱或者10块钱。

也正因为如此,对那些已经结婚的人士来说,过年之前大家都会去银行兑换一些5元或者10元的现钞,然后一一放进红包里面准备好,等到上班的第1天就会给那些未婚的小青年发放。

比如我们作为已婚人士,我老婆每年都要准备上百个10元的红包,因此在年前都要到银行兑换上千块钱10元的纸币。

当然现在年轻人有些已经不准备红包了,现有些人直接微信发,比如上班第1天就拿着一个二维码到处找那些结婚的人士,让他们扫码发“利是”,有的人甚至建一个群,然后让已婚人士在群里面发红包的。

不过虽然红包不多,但如果单位结婚的人比较多,每年能够领取的钱还是比较多的,要是每人发10块钱,100个人也有将近1000块钱了。

新版5元人民币为何成为广东人的“抢手货”?

新版5元人民币为何成为广东人的“抢手货”,看到这个题目,让我想起我同事说过这个事情的来龙去脉。

在广东有这样一个风俗习惯,就是过年发红包,他们发红包不是给自己的亲人和好朋友,而是见面就发,不管是什么人,这种习惯也就是图个吉利,因为人多,所以钱的面额就会少一些,就出现:新版5元人民币成为广东人的“抢手货”了。

一到过年,广东人就会去银行兑换5元,或者10元面额的人民币,把钱放到红包里,见面就发给他们。

我们这儿也有兑换新版5元,10元,100元人民币的习惯,和他们不一样,我们是为了过年一家人在一起玩时,用新版5元,10元图个新鲜,就是好的意思。而100元是为了发红包,也是图个好的意思。和广东人不一样。

他们发红包的方式是这样的:

一 最早是人们在正月15之前见小孩就发红包,发红包主要是对小孩成长的一种鼓励,也是对小孩的一种关爱,让小孩知道钱来得不容易,所以要努力学习,长大要学会挣钱。

二 是上班结婚的人给没有结婚的人发,就是在一个单位同事,在正月上班时,没有结婚的人会找已经结婚的人要红包,也是因为人多,也是图个新年吉利,所以已经结婚的人们,在过年之前兑换新版5元人民币,把钱放到红包里,在上班时碰到没有结婚的就发给他们,所以就有广东人兑换新版5元人民币一说。总之就是图个吉利,

三 不管是谁,最早是见面就发,去商场,去影院,坐环路看到司机也给,也是正月出门图个吉利。

现在我朋友说也不在是这样了,也有所改变,兑换新版5元的人也少了,有很多都是微信发红包,这种方式更方便,更直接。特别是单位上班人员,没有结婚的人们,一到正月上班,就拿着手机二维码,去找已经结婚的人们去扫码,一是图个吉利,二是图个热闹。

我是@农村趣儿事欢迎点赞加关注,如果你们有不同的意见或者建议,留言我们一起讨论。

新版5元人民币为何成为广东人的“抢手货”?

春节前后,广东很多银行的新版5元被“秒抢”,红的发紫,一时还上了热搜,作为其他城市的人真的是莫名其妙一头雾水,是不是有收藏价值,还是另有玄机?

其实不是这样的,主要与发红包有关。说起新年发红包,其实全国各地都有这个习俗,向小朋友表示祝愿,向父母长辈表示祝福和孝心等等,但广东人发红包还真的与众不同,一是他们发红包的对象不仅仅限于家人和亲戚,但凡认识的或友好的,只要高兴了都可能发红包,比如左邻右舍、出租车司机和酒店服务员等,只要对方作揖问好,都可能获得红包;其二是发红包的持续时间比较长,很多内地城市春节红包一般是除夕或正月初一发一次就行了,一步到位,而广东人发红包从初一到十五每天都可以发,图个吉祥喜庆。正因如此,单个红包金额并不大,一般以5元或10元为主,礼轻人意重。

有人说5元10元是不是太“小气”了?其实是不了解广东人,要说富裕可能没有人反对吧,但我们经常看到穿着背心短裤的大叔,开的都是奔驰宝马,甚至一年收租上100万的大爷大妈还在做保洁保安,这些都是广东人努力拼搏,勤俭持家的人格魅力,所以利事(红包)并不在于多少,而在于心意的表达。

再说新版5元也是去年11月才发行流通,由于面额小,市场需求不大,所以央行的总发行量并不大,很多时候兑换都需要预约;其次,2020新版5元制作确实堪称精美,它不仅第一次应用了双面凹凸对印技术,透光观察可见正背面局部图案组成完整的对应面额数字,以及对应图案,而且还运用了国际印钞领域公认的光彩光变防伪技术,随着观察角度的变化,数字“5”的颜色会在金色和绿色之间变换,并可见一条亮光带上下滚动,非常漂亮。

物以稀为贵,发行量如此少,制作又如此精美,且实用耐看,能抢到当然倍有面子,所以前往兑换的人洛泽不绝,趋之若鹜,这种状况银行怎么受的了?

新版5元人民币为何成为广东人的“抢手货”?

因为广东人习惯过年“发利士”,这需求量大,物以稀为贵,以新为奇,新版5元人民币制作精美,受人喜欢,又有新意,人都贪新,所以才会成抢手货。

广东人虽富,但过年给一般人“发红包利士”数目不大,原来是一元两元,现在才升到五元十元一个。大大是红包,小小是利士,钱不求于多,只是图吉利喜庆。广东人发过年利士,不只限在大年初一,整个新年头,正月十六前都会发,也不只是限了亲朋好友,一般人碰上打招呼,都发发,图吉庆喜庆的,所以要准备的利士不少。我今年也特去银行换了面额五元的一百张,就是为过年给一般小孩发利士用的。过年去银行换二十之下,都不很容易,特别要新的更不容易。

新版5元人民币为何成为广东人的“抢手货”?

广东人腊月二十几就会去农商银行、农业银行、邮政储蓄换新钱,用自己手里的百元大钞换新版的面额5元、拾元的人民币回来包春节利事红包。5元一扎的100张共500元,拾元一扎的共100张1000元。一般都是根据每家的需要换4–5扎不等。

等到除夕30晚上,就把新钱拿出来。对折好装红包袋里,等大年初一去拜年的时候给家里兄弟姐妹的孩子们发红包。

全国各地每年过年红包利是榜上海占第一:1600元,重庆第二:800元,江西第三600元,湖南湖北等地:200–300元。然而广东只有5–10元,是因为广东穷吗?你要这么想就错了,很多地方的广东人很有钱,别看他们一年四季,一双拖鞋、一条破洞牛仔裤,一件洗得发白的T桖是平常穿着。他们有的做环卫工人,有的做保安。但是他们真不差钱。

广东深圳、广东花都、白云区、广东东莞、惠州等等本地人都非常有钱的,他们每年的房屋出租、地皮分红、厂房分红加起来都是数百万计的。

大多网友吐槽广东的红包又小又抠。个人觉得广东新年封红包利是是值得全国人们借鉴的,红包虽小,心意到了就好,既不伤感情又不伤钱。

新版5元人民币为何成为广东人的“抢手货”?

第一新版5元纸币,设计新颖,图案精美,受到好多人追捧;第二5元纸币发行量少,需求量过大,就会导致成为抢手货;第三广东人过年喜欢发“利是”,他们只讲究图个喜庆,不讲究纸币面额大小,所以5元纸币成为首选。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