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饿治百病”,有没有什么科学依据?

听老人说,过午不食,饿治百病。

我说说为自己的体验和经历吧,我不是营养专家,不清楚是否治病之类,但是,我曾经为了减肥瘦身,吃得比较少,扛住了饿,让我从接近140斤的大体重减到了105斤,而且并没有出现掉头发、皮肤松弛变老等现象,精神也很好,形象也好了,自信心也增强了,一切都变的顺利起来。

第一个月,非常饿

我身高158厘米,最胖的时候135斤还要多,接近140斤吧,当时整个人都比较颓废,很胖很臃肿,而且整天头发、脸都很油腻,就是怎么洗不干净的那种,腰腹部赘肉很多,好几层游泳圈,腿看起来像个柱子,整个形象就很差,不愿意出门,而且更严重的是影响到健康的,年纪轻轻走点路都累,上个4楼都要歇一歇,直喘粗气,严重影响到健康了。

于是我决定减肥,刚开始,本来想运动,结果,运动两天膝关节开始隐隐作疼,于是就放弃了,就开始少吃,靠抗饿。

每天都吃得比较少。

早餐,一杯牛奶,一个水煮鸡蛋,一片全麦面包,2小瓶钙液。

中午,半碗大米饭,一盘水煮青菜。没有肉,也不炒,煮完后用料汁拌一下,有生抽、少许盐、香油等。

下午,一个苹果。

晚餐,一根黄瓜,一小盒无糖酸奶。

每天虽然吃得少,但是喝水比较多,大概在2000毫升以上,都是白开水,不喝任何饮料之类的。

实话实说,时常处于饥饿状态中,需要和饥饿感作斗争,好在坚持过来了,一个月,减了20斤。

第二个月 微微饥饿感

后来,体重小了一些,我就开始调整了饮食结构,不再像之前那么苛刻,更注重饮食的多样化和全面,但是还是控制一定的量,每天睡觉前保持微微饥饿感的状态,不要太饿了。

每天保证有肉、蛋、奶、蔬菜、水果、主食的吸收,但是是有选择性地吃,并不是所有的食物都吃,而且注重搭配和量的控制。

比如肉类,我少吃猪肉、羊肉等,坚决不吃烧烤、各类熟食和动物内脏之类的。一般吃一些鱼、虾、鸡胸肉、去皮鸭肉、牛肉之类的,这些含有优质的蛋白质,吃了营养丰富,同时又不撑肚子。

比如主食,我一般不吃白米饭、馒头、面条等各类烩面、拉面等各种面食,坚决不吃油条、油饼之类的油炸面食,平时吃一些粗粮比如玉米、燕麦、黑米、山药、红薯、南瓜、小米、糙米饭等,这些粗粮也是主食,含有人体所需的丰富的碳水。

平时不吃外卖,一般自己进行搭配,这么容易控制量,而且干净卫生又省钱,其实都很简单,因为烹饪以蒸煮为主,不复杂,尽量让食材保持原有的味道。

比如:

早餐:玉米粥1小碗+清炒芦笋1份+山药半根+圣女果2颗

午餐:番茄炒豆腐1份+青椒炒鸡胸肉1份+杂粮馒头1个

晚餐:生菜拌黄瓜一小盘

早餐:牛奶1杯+水煮蛋1个+玉米1个+猕猴桃1个

午餐:清蒸虾10个+清炒油麦菜1份+糙米饭半碗

晚餐:冬瓜海带汤1小碗

早餐:燕麦片1杯+水煮鸡蛋1个+蒸玉米1根+火龙果半个

午餐:西兰花炒牛肉+糙米饭半碗

晚餐:生菜豆腐汤一小碗

原则就是晚上吃得少,只吃蔬菜,肉是午餐吃,主食是早餐和午餐吃。

另外,还有一定的运动量。

每天晚上睡觉前保持微微饥饿感的状态入睡,觉得真的很舒服,肠胃很舒服。

总结语

我的体会是,现在人们生活条件普遍好了,吃的油水比较大,而且很多人还吃宵夜,其实对肠胃消化造成很大的负担,每天7分饱,尤其是晚上更要少吃,晚上不要增大肠胃的负担,很多病不是饿出来的,大多数是吃太多撑出来的!

我是小溪,喜欢美食瘦身减肥健身,同名公众号:小溪瘦身秘籍,每天晚上9点更新,分享更多小妙招,我们一起变瘦变美吧!

俗话说“饿治百病”,有没有什么科学依据?

没有科学依据!

世界上没有一种神丹妙药可以治百病,也没有任何一种食物对任何人都好,当然也不会有任何一种方法可以包治百病,不要再被骗了。

话说“饿”真的对部分疾病是有好处的,当然这里的“饿”主要是指控制总能量摄入,主要针对糖尿病、高血压、脂肪肝、肥胖、痛风、血脂异常、胃食管反流等,大部分是代谢性疾病。

而对于腹泻、肝硬化、慢性肝炎等患者来说,是需要增加体重的。所以不可盲目的减重或者“饿”。

目前市面比较流行饿的方式有5+2轻断食和辟谷,其实最简单、最容易实现、也最容易坚持是调整我们平时的饮食摄入。

具体方法:
  1. 将三餐变为午餐,总摄入量不变。这样可以降低胃的消化压力,同时让胃慢慢适应少摄入食物的感觉,同时也不会太饿而不能坚持。建议加餐以水果和高蛋白饮食为主,例如鸡蛋、牛奶、酸奶等。
  2. 吃饭之前的半小时,喝500ml或者满满一大杯水,减少饭量,促进脂肪代谢;
  1. 高蛋白低脂肪饮食,如果肾脏没有问题的,三餐可以考虑多吃蛋白质食物,少吃含脂肪、碳水化合物高,推荐蛋清、虾、或者蛋白粉。

控制总能量这种方法,比较适合短期进行,如果要长期坚持,需要在专业营养师或医生指导下进行,避免营养不良。

【作者:刘倩

国家公共二级营养师

衡膳营养+编辑、微课负责人

中国营养学会会员】

俗话说“饿治百病”,有没有什么科学依据?

“饿治百病”哪是忽悠人的!常言道:“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饿治百病”是让你控制一个量,吃饭稍微扣一点,切莫撑坏肚子。七分饱三分饥,各种疾病绕你跑。

  • 饿能治百病,哪药店医院就要关门了。

饿其实是对身体有害的,很多年青女性为了减肥,往往一顿两顿不吃饭,久而久之,饿得两眼发花,头晕目眩,四肌无力,贫血症出来了,这样是不是得不偿失啊!大家都知道,你一顿不吃饿得慌,干活无精打采,头重脚轻,浑身没劲,有时还冒虚汗,不要说饿能治百病了,让你早到阎王爷哪里去报到,就永远不会生病了。

其实饿治百病,是没有科学根据的,饿是解决不了问题的,是骗人的。一日三餐哪是必须的,生活有规律,有节制。营养调和,少吃一点没有关系。但你一顿不吃,就对自己的身体不负责任了。人和机器一样,如果什么零部件损坏,再修就没有原装的好了。长期磨损,后患无穷。

  • 病从口入,适当控制饮食,减少疾病发生。

人们常说:很多疾病都是吃出来的,这话也不假,控制饮食比你饿一顿强百倍。三高人群往往都是平时没有自我保护意识,吃出来的。无论是好酒好菜,还是粗茶淡饭,千万不能暴饮暴食。从医学角度看,三分饥七分饱,延年益寿疾病少。但千万不能把“饿治百病”当成几顿不吃,你可不是神仙哟,还是保证一日三餐正常运转,适当调理,疾病可以减少许多,说百病不侵,就是华佗再世,也无能为力呀哈。

俗话说“饿治百病”,有没有什么科学依据?

对于“饿治百病”的问题,我既不是科学家,也不是医生,要从科学角度来回答这个问题,道出依据确实很难,但是我只能从现实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来回答,如不妥当,请绪位见谅。

万里长征老红军少病长寿。大家都知道,参加万里长征的老红军,在解放之后,大多数都很长寿。当年参加万里长征的红军,在漫长的长征途中,缺衣少食,饥饿是避不开的,可以说是长期挨饿,但是到了解放之后,身体很好,而且长寿,这也是“饿治百病”的依据吧。

农村老人少病长寿。这里指的是六十年代的农村老人,在六十年代,由于国家在三年困难时期,大多数的农村人都没有粮食吃,造成挨饿,但他们都少病而且长寿,如今他们都八九十岁了,还很少生病而且长寿。

野生动物少病长寿。野生动物大多数都是饿多饱少,如狮虎等肉食动物,它们在捕捉不到食物时都长期挨饿,但是它们都少病长寿。

过饱多病伤害大。随着改革开放,我国城乡的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一日三餐都食得很饱,其结果大多数人身体出现严重的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三高,以及各种癌症,严重影响身体健康。为此,在健康问题上,科学家都提倡饱食多餐,或只食七成饱,这就是养生法。可见“饿治百病”也算是科学依据吧!

俗话说“饿治百病”,有没有什么科学依据?

我和那些九十多岁的老人聊天,她们说的最多的就是挨饿,还受苦受累。那些年引起了我的好奇心,也百思不得其解,感觉她们年轻时经常挨饿,怎么寿命会这么长、身体又那么健康呢?

后来,我开始留意观察,发现有些人六十多岁就去世了,他们的生活规律正常,平时也天天做体力劳动。可是为啥死去的早呢?通过了解得知,这些人都比较能吃,甚至被老伴说这辈子是“饿死鬼”托生的。

有好几个人刚六十岁多点就去世了,吃东西狼吞虎咽,饿一点半夜三更也会吃,甚至见到肉就胡吃海塞,好像有人抢似的,这其中还包括女人。挺富裕的日子,人就没了,是不是和不知道饥饱有关系?这咱不知道,反正是他们都衣食无忧却人没了。

特别是有个女人,也非常懂得保养,据说甚至在生理期都不碰凉水,不干活,但是唯一喜欢大吃二喝,也是六十岁点就没了。

而听那些九十多岁的老太太讲,她们年轻的时候,甚至在马上生小孩的时候,还依然在屋里做饭洗衣,坐月子几天就下地干活,吃个鸡蛋都不容易,还挨饿。有个老太太说,她生完孩子十几天,还趟过冰冷的河,那种苦让我们听了泪湿眼眶。

可是,这些老人都没啥病,她们吃东西也是五六分饱,就是再喜欢吃的东西,也“君子略尝之味”而已。可能过去太穷,一家人兄弟姐妹太多,吃东西都互相让着,所以就养成了这个习惯了,总是适可而止。

我们这里各个村子里,八九十岁的老人比比皆是,特别多,六十多岁就死掉的,哪个村子也都有些,认真回忆一下,有些人吃东西确实让人感到家教不好,不过很少。

一个好朋友,他搞羊绒去过很多省,回来和大家聊天,说某个省地区范围农村,那一圈的人很奇怪,他们日子过得挺好,但是吃东西就好像饿了多久一样……那里人寿命短。因为这种原因,有的孩子婚姻黄了,虽然有好几个孩子愿意,父母死活不让嫁孩子到那里,实在让人感到心酸。

虽然俗话说“饿治百病”,没有科学依据,但是一个人,也不能没有吃相。如果整个地区都是胡吃海塞,那会让人隔应的。

俗话说“饿治百病”,有没有什么科学依据?

饿治百病究竟有没有道理?有人也许会站出来说简直就是扯淡!饿的结果是死亡,怎么会治百病?说出这样的话,我可以肯定地说,如果他是一个没有任何文化的普通人是可以理解的!如果是出自一名专业的医者口中,那他的医道一定是有限的!为什么这样说?

(一)记得有这样一句育儿的谚语:若要小儿安三分饥和寒!啥意思?其道理是,要想让小孩子健康正常,就要让他吃东西的时候欠点,也就是七分饱吧!要想让小孩子健康正常,就要让他受点冷冻,大家都知道在医院里那些被放在保温箱里的孩子或多或少都有点毛病,否则是不会被放在那里边的!这和我们传统养生学中的“春捂秋冻”是一个道理!可惜现在的年轻家长根本不懂这一套,他们生怕自己的孩子冻着饿着,穿衣服是里三层外三层,喂奶粉是一会一会喂,吃的多了毛病就出来了,最直接最简单的就是消化不良、上吐下泻,结果是适得其反!穿得多了捂得严了,一沾风就喷嚏哈欠来了,这样的孩子很难健康成长!

(二)我记得还看过一个报道,就是那些身患绝症(癌症)的人,可以用“饿”的办法延长自己的生命,也就是饥饿治疗法,你忍饥挨饿癌细胞就会被成批地杀死,你营养过剩癌细胞也会进入活跃期,就不知道转移到什么地方去了,这样你那条小命很快就会玩完!看来这抗饿疗法是很起作用的!这个观点我好像在过去的回答中提到过,可惜很多人根本看不懂也理解不了!

(三)现实中我们还常说的一句话就是“病从口入”其实很多人并不理解这句话的真正含义,它的意思不是说,人们从口中吃进去很多病,而是说人们管不住自己的嘴,什么东西都敢吃什么东西都多吃而吃出的毛病,前几年的非典就是人们胡滥捕杀野生动物,胡滥吃野生动物引起的祸端,人是吃五谷杂粮的一种动物,不是肉食动物,有些东西是不能吃的最起码不能乱吃,乱吃就要出毛病,就是能吃的东西也不能多吃,吃多了也会出毛病!

(四)对一个卧病在床的人,有时我们最关心他的是什么,我们最关心他的是能不能张嘴吃东西,如果能吃能喝,他很快就会康复,因为人只有健康没病或身体逐渐恢复的时候才能吃东西有胃口,如果不吃不喝,那就在床上躺着吧,一个靠药物维持而不是靠食物维持生命的人是走不到头走不远的!

综上所述,饿治百病这句话从某种意义上讲是有一定道理的!大家可以去体会,别不信,不信最后送命的就是你!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