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改掉孩子动不动就生气的毛病呢?
我觉得吧,孩子动不动就生气发脾气和他“想的比做的多”有关系!
这么说吧,就是他的对事物的思考能力比行为能力发展得更好更快,脑袋瓜子里有去做这件事情,可是他的身体发育或者说手脚协调能力啥的跟不上啊!
尝试了两三回不成功,没啥耐心的孩子就生气发脾气啦!而且,由于他们大脑负责情绪调节的部分还不成熟,导致自己无法主动平静下来!
1、妈妈,我不行,做不到啊,你帮帮我啊!
每次我家十一宝宝自己搭积木的时候,自己手上的积木块放不上去,一下子就生气发脾气把所有的积木全部扔地上,我搭好的也被他霍霍了……
这个时候我建议妈妈们千万不要发脾气凶她他,让他乖乖把积木捡起来啥的,你可以尝试帮他转移注意力,拿另一个玩具给他玩,注意转移就很容易平复心情!
2、我有自己的认知和想法,你别来“招惹我”
7、8岁的孩子已经有自己的三观了,虽然不一定正确,可是他有时想要在自己的世界里“争取更多权力”!
而我们做爸妈的最好少招惹这些张狂又固执己见的小家伙才是真正值得做的!
比如说:你做了胡萝卜和红烧肉,她只想吃肉,不爱吃菜,你肯定会想办法让他多吃菜!
“威逼利诱”、“十八般武艺”全上,最后啥用没有!
我觉得你还不如“尊重”一下孩子的选择,多给他一点自主权。
强扭的瓜不甜嘛,如果爸妈长期强迫孩子吃自己不爱吃的,做自己不喜欢做的,有时候会适得其反!
3、如果能好好商量,谁愿意“唇枪舌剑”?
遇到孩子不爱吃的饭菜:
你可以问他:你自己要吃多少吃多少吧?
小孩也许会象征性的说:那我就吃一块哦!
这时候很多爸妈就会说:不行,这个对身体好,要多吃……
不不不!!!你可一定要控制好自己的表达和情绪,尝试和平协商,比如:吃5块可以不?妈妈觉得这个可有营养了!
如果孩子坚持不要,那你也不要去强迫他了。
但是,你可以说吃完饭要吃的水果就的按照妈妈的方式来吃咯?不能再听你的啦?
商量的语气和态度,没有指责,让孩子明白不是所以有选择都可以自己做,父母也没有过多强迫孩子,这样没有生气,孩子可能还会考虑是不是多吃两块不爱吃的,待会水果妈妈会多给我吃一点!
哈哈哈……小孩子也有自己的小算盘的哦!
孩子生气发脾气我们可以说是“意气用事”,可是我们做爸妈的要“理性对待”,父母是带领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领路人,要选择合理有效的方法去照顾孩子长大哦!
图片来源网络,侵权立删!
如何改掉孩子动不动就生气的毛病呢?
有读者在后台咨询我说:我儿子最近动不动就发脾气,发脾气时特别坏,作为家长不由得说两句,他就不让了,摔物品,这时,作为家长我生气了,他的脾气就更加一等,甚至会将我的书撕的粉碎,将我的衣服泡到盆里。今天因为他想吃韩国烤肉,我也没说不给他买,我只是说再到一家看看,他就又发脾气,骑车自己回去了,也不捎我,回到家一句话也不理我,我该怎么办呀?
看得出来,这位读者心情激动,说的有点乱了。的确,孩子小时候家长没有帮助孩子控制好情绪,学会处理自己的情绪,长大了,会更加不会处理自己情绪,当自己的要求得不到满足时就会很生气,发脾气,这一点在青春期的孩子之中更常见。
本来也是叛逆期到了,想自主自己的生活,却又无法脱离父母独立生活,这让他们变得敏锐,暴躁,不知道发泄口在那里,就会动不动就发脾气。
之前也有写过一些类似如何控制孩子情绪的文章,不过前几天我看过一篇小故事,感觉很不错,家长不妨照着这个小故事做一做,没准有收获哦。
这个故事是这样的:在西藏,有个叫爱地巴的人,每次他一生气,就会跑回家去,绕着自己的房子和土地跑三圈,后来,他的房子越来越大,土地越来越多,但是每次生气,他还是要绕着房子和土地跑上三圈,哪怕累得气喘吁吁,汗流浃背。
直到有一天,他特别老了,世界上所有事情已经不足以让生气了,他的孙子问他:阿公,你生气时就要绕着房子和土地跑三圈,这是为什么呢?
爱地巴对孙子说:
“年轻时,一和人吵架、争论、生气时,我就绕着自己的房子和土地跑三圈。
我边跑边想:我的房子这么小,土地这么少,哪有时间和精力去跟别人生气呢?一想到这里,我的气就消了,也就有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工作和学习了。”
孙子又问:“阿公!成了富人后,您为什么还要绕着房子和土地跑呢?”
爱地巴笑着说:“边跑我就边想啊:我房子这么大,土地这么多,又何必和人计较呢?一想到这里我的气也就消了......”
这个小故事我之前就有看到过,但是从来没有想过给孩子讲一讲。
现在发现这个小故事不仅可以讲给大人听,给孩子不仅是个好的小故事,也讲出了方法。
当孩子发脾气时:1.先冷处理
在孩子 发脾气时,先不要急着讲道理。先想想自己,已经成人了,生气时是不是也听不进别人的道理和劝解,可能反倒对讲道理的人生气。
当孩子和你发脾气时,你可以先远离是否之地;当孩子和别人发脾气时,最好带着孩子离开是非之地,过了一段时间后,你就会发现,孩子情绪慢慢平静下来了。
2.讲故事,梳理自己的情绪
这时候可以把这个小故事讲给孩子听啦,小孩子可能还不太懂,大孩子应该就很理解这个故事的意思啦。
讲完这个故事,也可以帮孩子分析一下刚才发脾气的原因,孩子下一步在遇到这个问题时如何处理。这时候孩子情绪稳定了,也就能够接受你给他分析原因了。
3.发泄渠道
下一步就是如何应用这个小故事了。
爱地巴是通过跑自己的房子和土地,我们是没什么私宅和土地,那我们可以去公园跑跑啊,或者拿一个出气玩具,可以找自己孩子喜欢的方式,比如有的孩子喜欢踢足球,有的孩子喜欢打羽毛球,有的孩子喜欢画画,告诉孩子,当你生气了,你可以做这个最喜欢的事情,同时心里默念:
我的学习还没有赶上去,我为什么浪费精力要计较这些小事呢?
我的英语还没学好,我为什么要浪费精力想这些小事呢?
我的......还没完成,我为什么要浪费精力再这上面?这个句式可以应用在任何地方,再告诉孩子一句话:来日方长!
我会越来越优秀,当你变成了雄鹰,就不会再被麻雀侵扰和叫嚣,只有让自己奔跑起来!
这种发泄最好是一种固定的方式,比如家里有个出气玩具,固定形式能让孩子记住,自己生气时可以条件反射般想起来怎么做。
最后,还要教会孩子,很多时候,生气并不能解决任何问题,你需要学会表达出情绪,并说出自己的观点来,这一点父母平时就要以身作则,不要动不动就发脾气!
jason妈咪有办法,喜诗词,爱旅游,写有温度的文字,做灵魂有香气的妈咪。资深文案,多平台原创签约作者,不倾城倾国只倾娃,育儿路上一路修行中。原创不易,请求关注点赞并转发!如何改掉孩子动不动就生气的毛病呢?
那就先要了解:孩子为什么会动不动就生气?找到孩子生气的真正源由,才对对症下药。原因无非是以下几点:
1.你处事不公平,对他没有公平公正。
2.你忽视了他的需求,对他要求的事置若罔闻。
3.他自己无法达到目的。
4.大人说话不算数。答应他的没做到。
5.大人本身爱发脾气。
1.首先,要是家里有几个孩子的。基本上很容易顾此失彼,天平不知不觉间倾斜其中一方。没办法做到公平公正地处事。这样失失宠的孩子很容易就会产生脾气,怨气渐渐积累。那些家里有几个孩子的,如果不好好教育,就更容易滋生孩子的各种毛病。
所以,切记,一碗水要端平。
如果是只有一个孩子,对别人比对自家孩子还好,那孩子就更委屈了,别说是3-6岁,物权意识比较重的年龄段:我的玩具,妈妈为什么要给别人先玩?
可能妈妈只是想要他学会分享,学会谦让。但是首先要顾及到孩子的感受,征求他的意见。才能对他的东西作处置。
孩子的东西,先咨询他,征求他的意见,也是对孩子的尊重。孩子也有人权、物权啊!
2.孩子可能有时候对大人提出要求,但提了多次,却没有受到重视,所以孩子也会爱生气。说了多少次了,妈妈就是不听,很委屈啊。
能不能多蹲下来,倾听孩子的需求呢?
3.小小孩,能力有限,做不到某件事,达不到目的的时候,也会生气。对自己生气。
这个时候,要耐下心来,好好和孩子说。给予一点点助力。
4.对孩子一定要守信用。这是亲子关系相互信赖的基础。
而且,孩子是独立的个体,本来就应该要用平等的态度去对待他。不能言而无信。
5.大人也爱动不动就发脾气的话,这就是言传身教的负面效果。
所以要想孩子怎么样,大人先看看自己有没有起到一个好的榜样呢?
--你好,我是琉璃巧育儿,国际IP童话绘本作者,编辑,绘本阅读指导师,早期教育研究会会员。分享国际前沿育儿理念。欢迎关注。
如何改掉孩子动不动就生气的毛病呢?
家长不会控制情绪,孩子焉能不发脾气。
要改掉孩子动不动就生气的毛病,最有效的办法就是要家长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孩子的情绪反应模式和遗传先天因素有关,但是更多的是来自于父母的情绪反应模式。
孩子往往是在不知不觉的过程当中学会了父母的情绪反应模式,尤其是妈妈的情绪反应模式。
一个人的情绪反应模式往往在7岁左右的时候基本上就定型了。情绪大脑边缘系统也大部分发育好了。所谓三岁看小7岁看老,就是指的是人的情绪反应模式,在7岁左右基本上就定型这个道理。下一步就比较可怕了,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也就是说人的情绪反应模式一旦定型了,要改变它就非常非常的困难了。
所以作为爸爸妈妈教育孩子的最重要的功课,不是教他什么知识道理,这些都容易,最主要的是学会心平气和的与孩子沟通。如果不谈家长如何调节情绪,管控自己的情绪而来想方设法帮助孩子调节情绪,那其实是缘木求鱼不可得的。
家长父母该如何做?
首先是要在意识上知道孩子的情绪问题是大问题,而不是一个简单的发脾气的问题,它会对孩子的一生的学习生活工作产生决定性的作用。
其次是要从夫妻沟通开始。如果夫妻之间不能很好的沟通,容易生气的家庭氛围,孩子自然的会被熏陶成一个发脾气的孩子。夫妻之间要做到有事多商量,有话慢慢说。
第三,父母要训练和孩子有话轻声慢语说的习惯。说是要训练,就是因为很多的父母在与孩子沟通的时候比较任性。父母常在消极情绪状态当中,孩子焉能不会从这里面吸收“负面情绪营养“?
有条件的父母最好能够在专业的训练人员的指导下进行一些训练,会有立竿见影的效果。几十年从事心理情绪研究的工作,让我感觉到调整一个成年人的情绪真不是一件非常容易的事情,几乎可以上升到脱胎换骨的程度。
如果父母的消极情绪不调整,孩子可能就会把父母的消极情绪遗传下去。
.
如何改掉孩子动不动就生气的毛病呢?
八九岁正是孩子从什么都听父母的到开始有了自己的主意的阶段,如果父母没有领会他们的想法,而有些孩子又不喜欢和父母交流,亲子之间的沟通就会存在一定的障碍。有些孩子因为没有找到合理的倾诉渠道,或是不太善于和别人交流,就会不自觉地生闷气,或者是通过哭来表达自己的不满。针对这种现象,家长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做好与孩子的沟通交流工作。
一是耐心倾听孩子的想法。作为家长,我们平时都比较忙,有时候孩子跟我们聊天的时候,我们通常不放在心上。其实,孩子可能在聊天的过程中,已经把自己的心思传达了出来。当看到父母并没有在意的时候,他们会有心理落差,觉得父母不能理解他们,所以会发一些小脾气。如果父母这时生气了,不分青红皂白地训他们,他们当然只能委屈地哭起来了。
二是教会孩子正确的沟通交流方式。现在的孩子虽然接触的东西多了,对世界的理解也更深刻了,但因为各种电子产品的应用,他们交往的面反而更窄了。没有能够聊得来的朋友和同学,让他们缺少一种练习与人交流的渠道。同时,因为沉迷于各种游戏及网络小说等,他们也不太喜欢与别人交往,这变相地影响了孩子们与别人的交流。所以,我们经常会看到很多孩子动不动就发脾气,动不动就离家出走,动不动就拿自杀威胁父母。这其实都是他们不知道如何表达自己的想法的表现。这就要求我们家长,在平常的生活中,要教孩子怎样与别人交流。比如,要告诉孩子表达自己的想法时要冷静,要学会如何用明确的语言告诉别人自己想要干什么等等。
三是对于无理取闹的孩子也要说明利害,不能姑息。除了和父母的交流问题之外,有些孩子可能是故意这样引起父母的注意,或者是希望父母答应一些不合理的要求。这时,父母就不能一味无原则地退让。看到孩子生气了,哭了,就答应给他们买。这只会让他们以后变本加厉地要求更多的东西。这时,家长应该告诉孩子这些东西不是你现在需要的,我们不能买,即使你哭闹,都没有用。时间长了,孩子们就会明白应该怎么做了。
亲子沟通如何说:拥有30余位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传播学背景的专家学者,致力于推动有品质的亲子沟通,“你问我答”功能已经开启。欢迎关注!
如何改掉孩子动不动就生气的毛病呢?
孩子动不动就生气的毛病,带过孩子的家长都为此而头痛。孩子生气不高兴,我们父母也还不高兴呢!有些家长简单粗暴,劈里啪啦地给孩子一顿胖揍,虽然把孩子的动不动就生气的病治了一下,但孩子的心里也产生了害怕恐惧感;有些家长心里柔软,看到孩子生气,结果就马上满足孩子的愿望,只要孩子一生气就满足孩子,后面孩子的脾气也是越来越大,欲望也越来越大。
处理孩子动不动就生气的毛病上面,家长要么就是过度伤害孩子,要么就是迁就孩子,都是不恰当的处理方法。我们要处理好孩子爱生气的毛病,还真需要探究一下孩子生气的时候内心的具体状态。
孩子为什么会生气?孩子生气的原因往往就是他们自己心中的想法、欲望没有得到满足,内心不平衡,心中气息在内心里动荡。这种动荡的感觉在气息上有一种变小变窄的感觉,因此我们都自然而然的称呼小气,或者小气鬼。
我孩子小的时候,也是经常因为东西分配的问题,没有完全顾及他或者他心中没有得到满足的时候,嘴里最爱说这个小气鬼了。当时,也确实没有想到些什么办法对治这个事情。
后来在一次学习的过程中,了解到人只想到自己,就会斤斤计较,为一点小事而闹脾气,这是典型的自私自利的心胸,非常地狭小。再把这个断定,与我们孩子内心感受以及孩子生气的情景一对照,还真是这样的情况。了解到根本原因后,想对付孩子的这种小气病,实在就是太容易了。
如何改掉孩子动不动就生气的毛病?一、读经典,可养孩子正气
人的气在内心当中就是正气或者邪气,小气、自私自利都算是邪气,因此我们可以找到培养孩子正气的方法,就可以助长孩子的正气。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平常多读一些经典,推荐的经典有:
文天祥的《正气歌》:“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于人曰浩然,沛乎塞苍冥。皇路当清夷,含和吐明庭。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这些句子读起来,声音朗朗上口,文词宏大,胸怀宽广,人读起来后,那些小算盘、小心思都自然而然地消失无踪。
《菜根谭》也是一部调整心胸广阔的书,读起来也会给人以非常正气凛然的气势与感觉,小小心思也会慢慢无影踪。“昨日之非不可留,留之则根烬复萌,而尘情终累乎理趣;今日之是不可执,执之则渣滓未化,而理趣反转为欲根。”类似于这样的句子,在此书中找起来,比比皆是,对于人心胸的培养实在是利益良多。
二、做善事,亦可养孩子之正气
让孩子多帮助别人,做一做善事,心中发中祝福他人的善念,这都是一种善念,别人有自己没有祝福别人,这样的心念培养起来,同样是让孩子的心胸宽广,心中正气就会昂扬。心胸打开的人,是不会为一点点小事生气的,自然而然就解决了孩子动不动就生气的毛病。
三、无论年龄大小,都要引导孩子去体会内心感受。
孩子年龄小,生起气来的时候,我们家长也要静下心来,不要过于急迫地想要处理好一件事情,先安静下来,去认识内心的情绪,把急躁的情绪看到,我们的心平静下来后,再去引导孩子体会内心感受。孩子的内心激烈动荡的时候,可以引导孩子你哪里想要某个东西啊,是什么感受啊,它是什么样的啊……类似于这种感受体验的话,给孩子们说了之后,孩子也能感觉到我们是在关注他了,他也会意识到自己的感受是什么样的了。我们的注意力一旦往内去注意,内心就会慢慢地平复下来。
孩子年龄大,我们也用同样的方法去处理,只是要适当的进行换位思考,站在孩子的角度上去考虑问题。通过直面我们内心的感受,让孩子明白我们生气的感觉具体是什么,把注意力向内一关注,内心慢慢平复下来,再寻找恰当的处理办法。孩子也能快速接受。
结束语孩子动不动就生气,家长非常头疼,但处理起来也是把注意力向内心深处的感受去体会。当我们去关注自己的感受时,心中的正气就会自然生起,各种小气的念头就会慢慢消失。平常的时候,再多读读正气昂扬的经典,多做做善事,心中常存一点善念,小肚鸡肠的想法就会慢慢消失,也就不会有那么多地气生出来。
@童教雷鸣,一个小小的多平台自媒体人,专注于6-16岁孩子的潜能开发和学习能力提升,解决孩子的教育思路和方法,让孩子少走弯路,让家长少花钱,欢迎关注!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