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农村老人养老金不足1千,却每月到账就取钱,是怕钱没了吗?

以我们村的老人为例,他们每个月养老金很多都不足1000块钱,可每月钱一入账,他们就全跑去银行排队取钱。 他们到底是在担心什么呢?难道是怕银行破产,或者是钱贬值了,然后钱没了吗?

我就在基层银行上班,银行有代放养老金的业务,可以明确地告诉大家:养老金一到账就要取钱的老人,其实原因非常地简单,他们就是没钱生活了。

尤其是一个月养老金才千把块钱左右的老人,他们是真的等着取钱,然后去买菜做饭。

而像一些退休金高的老人,基本上都是不缺钱花,两三个月才取一次。

退休金一到账就来取钱,主要有下面的几个原因

1 . 没钱花了

不管是城里老人还是农村老人,一个月退休金连1000块钱都不到,只能勉强维持生活的水平。

即使是放在农村里面,也要数着钱过生活。

很多老人都养成生活习惯了,到了发工资的那一天,钱也就花的差不多了。必须一大早就去银行取钱,不然当天连吃饭的钱都没有。

所以,根据我多年给退休老人取钱的经验,基本上可以断定,这些着急取退休金的老人,真的是缺钱。

再看一些退休金在三四千块钱以上的老人,发退休金的日子到了,就会从容很多。从来不一大早就赶到银行排队,都是错开那几天拥挤的日子,再来从容不迫的取钱。

2 . 养成习惯了,成了老朋友见面会

还有一小部分的老人,虽然退休金不高,但可能是和孩子在一起生活,平日里并不缺钱花。

他们到了发退休金的那一天,也一大早的赶到银行。其实他们的心态,取钱是一方面,大部分都是凑热闹的心情。

因为到银行取钱,可以见到很多许久没见的老朋友。这些人取完钱以后,基本上都是聚在一起聊天。有些人坐在银行大厅里面,甚至能从早上九点钟,聊到中午十二点。

分开的时候,还意犹未尽。

因为老人,腿脚不便,不能说走就走。很多老朋友又住的比较远,平日里不能想见就见。而取退休金的那天,刚好可以让两人见面。

因此,这一小部分的老人,说是取退休金,其实就是老友见面的成分更多。

3 . 真的还有一部分人,怕不取出来,钱就没了

说出来可能有人会不相信,真的有那么极少数的人,他们一直以为,退休金的有效期就只有当天。如果当天不取出来,那钱就会被国家回收。

我以前遇见过一个阿姨,她就是这么告诉我的。

我就问这个阿姨,谁告诉她这个事情的?

她说自己也记不得,反正这么多年来,她是每到发工资的那一天,都是立即来银行取钱。就怕不取出来,钱就被国家收回去。

像这个阿姨就属于一种“误会”,因为以前被别人误导,导致她取钱特别的勤快。哪怕后面有人告诉她,不必这么做。钱放在工资存折里,一分钱都少不了,任何时候都可以来取。

但是,基本上没啥用。她这么多年形成的习惯,已经改不了了。

现在不管是城市还是农村乡镇,一到工资的那几天,银行里面都是人山人海,都是取退休金的叔叔阿姨。

他们之所以这么着急取钱,大部分人就是没钱用了。

如果你刚好赶在这几天,要去银行办理业务,可能就会面临排长队的情况。可能办个业务只要三分钟,但是排队却要半个小时。

请不要过多抱怨,对这些急需取钱生活的老人,还请大家多多包容一下。

为什么农村老人养老金不足1千,却每月到账就取钱,是怕钱没了吗?

题主不是农村人,也不是穷人,那知道农民的苦,老人养老金不足一千,每月一到帐就去取钱,不是他们怕存折上的钱没了,而是有些人等着那一百多块钱用来买油盐醋酱和生活用品。

现在的老人,劳累了一生,为国家,为社会默默付出,如今老了,疾病缠身,没有积蓄,身无分文,可以说过得很惨,虽然有些人有儿有女,但是年轻人也有他们的难处,养老送终是儿女的责任,但平时也很少有钱给父母花,有碗饭吃就不错了。

社会就那么现实,人也分三六九等,每个人的的生活工作环境不同,经济条件也不同,但这些又怪不了天地,也怪不了父母,更不能怪社会对资源分配不公,只能怪自己的命不好。

俗话说,一母生九种,每个人都有一种不同的命运,有人当官,有人做生意,有人种田,有人做乞丐,所以,有时候不要过份责怪自己,你再埋怨,别人也帮不了你,解决不了问题。

谁当农民谁知道难,人一到老了不中用,就要看儿女及儿媳妇的面色,如果说,单是吃饭没问题,不会被饿死,平时儿女对父母还没有多少怨言,一旦生病不能自理,要人服侍,时间长了就有一种怨气,甚至死了对他们来说,也是一种减轻。

农民老了干不动挣不了钱,一分都想分为二分花,所以,只要养老金到帐,等于喜从天降,有了一百多块钱,也能暂时解决燃眉之急。

在农村,有很多老人还是活得很好,养老金到帐,不但不着紧去领,反而两三年不领一次,其实,假如一个人有得选择,谁也不愿意当农民。

为什么农村老人养老金不足1千,却每月到账就取钱,是怕钱没了吗?

我身边就有一些这样的农村老人,他们不是怕钱没了,而是他每月都急于拿这百把两百块钱,一点小病要钱,油盐酱醋需要钱,他们有儿有女,但他们不能向儿女们伸手要,儿女们结婚成家,他们也有了小孩读书学习,虽然在城市里打工。开消居多,哪个父母不疼爱自己的儿女们呢,所以老人们迫于无奈。

我劝大家不要拿农村,特别是老年农民说事,静门思过,安居虑危!

为什么农村老人养老金不足1千,却每月到账就取钱,是怕钱没了吗?

谢邀:

题主问:为什么农村老人养老金不足一千,却每月到帐就取,是怕钱没了吗?

个人认为有这方面的因素,农村老人文化水平相对较低,思想也较保守?接受新鲜事物也慢,总觉的在社保卡内看不见摸不着,不如取回放在存单里,时常能看到白纸黑字红印章心里保险。

还有一个更重要原因是,有部分老人是等米下锅,可能有人说一个月只有100余元,也不过一条烟钱,取回来又能做啥?殊不知现在人的消费观念和消费水平有千千壤之别啊。

有得人拿数百元去看一场电影或听一场相声。有的人100元就是一个月的柴米油盐。

还有的人入不敷出,寅吃卯粮,钱未到帐就拉了饥荒。既然钱到了,你说该取不该取?

还有多方面农村老人养老金一到帐就取钱的原因,欢迎参与讨论。

为什么农村老人养老金不足1千,却每月到账就取钱,是怕钱没了吗?

农村老人养老金不足1千?按题主的意思是九百多元了,谁给农民这么多钱吗?人大代表说让农民洗脚上田,给农民四五百元养老金,却带来一部分人的反对声,说什么农民吃白食,天上掉馅饼之类的恶语,哪还有养老金不足1千元。

再说农民为啥到帐就取钱?一是高兴,农民拿着国家补贴生活费,高兴地举着,笑着让人看。二是年岁大了,晚上脱了鞋不知明天早上穿不穿,钱抓到手里才是自己的。三是,确实有些老人是生活所迫,还等着这一百多元买油盐酱醋呢。

为什么农村老人养老金不足1千,却每月到账就取钱,是怕钱没了吗?

谢谢好友邀请

这事很好理解,退休老人文化水平普遍不高,尤其是农村老人更要低些。老人不会用网银,更不信一张小小卡上能存上钱。他们认为只有把钱握到自己手里,那才是最真实,最可靠最安全的,那钱才稳稳当当属于自己的。…老人们存款活期要折,定期要存单,也是同理吧!…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