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利率又下调了,未来真的有可能零利率吗?

作为银行的工作人员,我可以明确的告诉大家:所谓的“零利率”和“负利率”,其实就是一个伪命题。

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人民存钱的时候要倒贴本金的。

大家可以想一下,如果哪一天你去银行存钱的时候,不但没有利息,反而要倒贴管理费。那你还会把钱存在银行吗?肯定不会。

那这所谓的“零利率”,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狭义上的“零利率”根本就不可能出现

什么叫狭义上的零利率?

就是国家商业银行,存款利率为0。你去银行存款,没有一分钱的利息。

我可以明确的告诉你,这种情况是绝对不会出现的。而且在未来,也绝对不会出现。

目前已知的,世界上零利率的国家有:德国、法国、意大利、西班牙、荷兰、瑞典、比利时、奥地利、爱尔兰、芬兰等。

这个“零利率”什么意思?

是指他们国家的中央银行(相当于我国的人民银行),基准利率为零。但是国内的商业银行,利率都在1.0%以上。

人民去商业银行存款的时候,都是有利息的。

而目前已知的,负利率国家有:瑞士、丹麦和日本。

这三个国家,中央银行的基准利率为负数。就比如说日本,国家中央银行利率为负0.25%。

但是日本国内的商业银行,存款的利息普遍都是0.25%-1.0%之间。

经过我这么一介绍,大家应该都明白了吧。所谓的“零利率”和“负利率”,都是指国家银行的基准利率。

而商业银行要揽储,绝对不可能出现利息为零,甚至为负数的情况。

广义上的“零利率”,早就开始了

什么叫广义上的零利率?

是指把钱存在银行,存款的利息跑不赢通货膨胀。

如果按照这个标准,那中国早就进入零利率、负利率时代了。

央行基准利率才1.5%,商业银行一年期定期2.1%,两年期2.5%,三年期3.15%。这个存款的利息,根本就是跑不赢通货膨胀的。

目前我国的通货膨胀率,至少在3.5%以上,普通的存款,很难跑赢它。

所以,如果按照存款是否贬值来考虑,那不需要再等以后,现在差不多就是“零利率”和“负利率”时代了。

越是发达国家,存款的利息就越低

大家可以发现一个事情,越是经济发达国家,存款的利息就越低。像美国、加拿大、欧盟以及日本等。

因为他们的经济稳定,通货膨胀率低,自然存款的利息就低。

而一些利率非常高的国家,像阿根廷、墨西哥等,都是经济发展缓慢,通货膨胀严重。

国家政府没办法,只能看提前存款利息,来保证民众的财富不会迅速缩水,维持国内的安稳。

我国的存款利息,以后会越来越低,但这并不全是坏事。

这说明我们的经济结构,正在越来越完善。国内的通货膨胀,正越来越稳定。人民手里的财富,会更加的保值。

银行利率又下调了,未来真的有可能零利率吗?

中国属于发展中国家,最终也会进入发达国家,何为发达国家?其中最重要的是一点是人均收入,怎么才能人均收入高?那就得看市场的活跃度,消费水平,需求水平,让大家都有钱可赚,有生意可做,有工作可就业。以前国家也没钱, 所以,高息揽储,让一部分人富了,现在国家有钱了,不需要高息揽储了,你看看中国外汇储备都多少万亿了,一年税收多少万亿了,还可能缺钱吗?所以,以后的中国银行,会随着经济水平的进一步提高逐步变成欧美发达国家那样低利率时代,甚至像你说的那样有可能变成零利率,投资有风险,那么你就要辨别风险,识别风险,看看自己风险能承受的力度,把钱从银行拿出来,消费,投资,股票,基金,债券,保险等等也是你的理财渠道。不要一直盯着银行,提前行动起来,摸索起来。你看现在各个银行的理财,利率都是3个点以上,这个东西比存款是要高的,但是你不敢买,为什么,是因为有风险,会亏损,但是你要明白这三个点怎么来的就能决定是否自己要不要买了,比如这三个点是短期理财90天的,主要是债券,跟不超过百分之15的股票等,这样你对目前市场有个大体的判断,思考下这个东西亏损度大不大,你也就知道要不要买了,你看当下银行理财也有亏损的,为什么,那是因为他们也是拿钱来投资,市场行情不好,亏损在所难免。所以你要坚信,以后的钱,要动起来,不可能一直躺着赚钱了,毕竟现在银行也不好过!

银行利率又下调了,未来真的有可能零利率吗?

未来有没有可能零利率,个人觉得,应该是完全取决于大盘指数的高低。记得在二零零七年的时候,上证指数,大盘涨到了六千一百二十四点零四点。在二零零七年的大牛市中,银行出现了,好几次的加息,上调存款利率。

上证指数跌到底部的时候,又开始降低利息。个人觉得,如果大盘也就是说上证指数,一直处在上涨过程中,并且是牛市,那么存款利息,会上涨的。因为上证指数不可能长期处于熊市中。总会有牛市的时候。处于熊市中的股票市场,名种企业会出现资金紧张等问题,那么说,为了鼓励人们拿出钱来搞投资,而采取的不断降息行为。所以说股市是经济好坏的晴雨表,是活水。没有活水,河里的水会干的,同理。流动钱太少的话,那时大家赚钱都很难,同理,活水太多,就会引发水灾。所以股市中的指数涨到一定程度就会加息,加息,加息。跌到一定程度就会降息,降息,降息。所以说存款利率为零的情况,几乎是不存在的。以上仅仅是个人观点。

银行利率又下调了,未来真的有可能零利率吗?

零利率大概是不太可能的,现在存钱不如去券商买点理财收益会比银行高很多,很多券商固定收益也会比放银行高。

银行利率又下调了,未来真的有可能零利率吗?

央行前行长周小川说,中国可以尽量避免快速地进入到负利率时代。意思就是:中国也不可避免终将进入到负利率时代。

负利率就好比存款100块取出来变成90块,贷款100块只用还90块,存款只是存在银行,什么也没做就变薄了。

一年期定存基准利率从2015到现在一直维持在1.5%,往前数20年,在1996年,父辈们记忆深刻,银行存款一年期利率高达10%,如果还有10%,你会不会喜欢?

为了盘活经济,最近央行不断降准,像是在推拿按摩,降准空间不多了,开始各银行大额存单降息,好比打针吃药,接下来基准利率下降那就像开刀做手术。1.5%还能维持多久?

这个时代钱被小偷偷走比较难,却很容易被时间偷走——什么也没做。利率越来越低,这样的趋势无法阻挡。

现在感觉还不大,如果发生在退休的时候会怎样?假设利率只降到1%,想要12万每年的利息养老,那就需要1200万本金。辛辛苦苦的挣钱积累,发现退休时根本赶不上利率下降。

有没有什么方法,能抵抗利率下降?当然,银行大额存单能锁定不到3%的利率,期限只有3年;国债也不到3%,最长锁5年。都不能避免退休后钱越来越薄。

唯一能解决这个问题,长期锁定利率的工具——增额终身寿险。终身锁定现行利率,锁定终身收益。同样一年12万,高品质的退休养老生活,不用1200万,只用分批分次储备200万,只要活着就一直有钱花,花了500万,200万还在。

利率下行就像温水煮青蛙。有所准备,别人慌的时候你不慌。

银行利率又下调了,未来真的有可能零利率吗?

近几年,银行的存款利率下调了不少,这让很多有存款的家庭,不禁担心未来真的可能实现零利率吗?从发展趋势来看,存款了利率肯定是会不断下降的,但中国的利率距离零利率还有很长的一段路程要走,不必杞人忧天。

第一,利率不断下调的原因

各国经济在长时间高速发展之后,投资的回报慢慢降低,这导致了整体利率的下降。

人口老龄化的大背景下,人们拥有的财富更多,用于储蓄更多,所以储蓄过剩,资金的供求发生关系发生了变化,利率随之下降。

疫情的大背景下,许多国家采取货币极度宽松的措施,货币资金流动性泛滥,因此利率走低。

银行作为金融服务行业,它的很大一个功能就是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也就是贷款利率,银行贷款收入减少,必然意味着存款利息支出减少,所以利率下降。

第二,利率下降,我们该如何应对?

零利率虽然离我们很远,但是利率下降也是实际存在的现实,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要么就是继续存钱,少一点利息,要么就可以拓宽一些其他的投资渠道。比如买股票、债券或者用于商业投资。

还有就是用于消费,享受生活。我们许多百姓辛苦一辈子,舍不得吃,舍不得用,都把钱存起来,实际上,也可以适当享受生活。

最后,可以多买保险。年轻的时候存钱是为了养老,以防万一,那么现在存钱不划算了,也可以买好各种保险,如果真的有什么意外、疾病等等,都可以由保险来应对。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