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过后,银行存款的利率是升还是降?为什么?
身为国有银行的工作人员,我可以明确的告诉你:疫情过后,银行存款的利率一直在下降。尤其是今年的6月21号,央行下发调整长期存款的利率后,国有银行两年期定期,从3.15%降到了2.6%。三年定期,从3.85%下降到了3.25%。
银行利率的下调,无形中就大大的损害了喜欢在银行存钱的储户的利益。之前动则5.0%多的存款活动,几乎绝迹。就连4.0%多的存款,也很少见到了。
很多储户就会问,银行为什么要下调利息呢?银行现在还有没有,保本保息,利率又比较高的存款呢?
银行为什么要下调利息?银行要下调利息的目的很简单,就是不想让人存钱,想让更多的人把钱从银行里拿出去。消费也好,投资也罢,都能够带动经济的发展。
所以,每次经济发展迟缓的时候,国家都会放大招:下调利息。尤其是经过这次疫情以后,国家经济还是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打击。而经济不景气,直接影响就业市场。就业岗位减少,随之带来更多的社会问题。
所以,我们也不要抱怨银行又降息,都是为了国家整体经济健康快速的发展。
银行现在还有什么既安全,收益又比较高的存款?可是银行降息,毕竟我们普通存钱人还是损失利息收益的,那现在有没有既安全,利率又比普通定期高的存款方式呢?
有:国债、大额存单、民营银行存款。这三种存钱方式,都是安全性极高,没有风险的,同时利率也比定期高很多。
1 . 国债
国债是国家发行的债券,是以国家为依托的。所以国债的安全性也非常高,你也可以把它比做另类的定期。
最新一期的国债,三年期利率是3.4%,五年期的利率是3.57%。而普通定期三年只有3.25%的利率,五年定期更是被国家取消了。
而且国债比定期还有一个优势,就是每年的利息都可以取出来。
如果你有20万,购买三年期3.4%的国债,那每一年你都可以领到利息:
340×20=6800元
如果是购买五年期3.57%的国债,那每一年可以领到的利息是:
357×20=7140元
国债的利率还是挺划算的,虽然它的利率赶不上通货膨胀率,但是也能够很好的起到保值的作用了。
最主要的是安全,很安全,非常的适合普通储户群体。
2 . 大额存单
大额存单在安全性上,和国债与定期一样,都是极为安全的。你可以把大额存单,当做定期的一种高级版本,因为它有最低20万起购的金额要求。
现在大额存单在国有银行里很难买得到了,但是在地方性商业银行里,还可以买得到较高利率的大额存单。
像我工作的城市,地方性商业银行和一些股份制商业银行,三年期大额存单都在4.0%左右。
20万购买三年期4.0%利率的大额存单,满期三年后,我们拿到的利息就是:
400×3×20=24000元
满期后,我们的本金就从20万,变成了22.4万,本金增加了很多。
大额存单除了有一个起购金额外,剩下的没有任何条件限制。也不需要你有很专业的金融知识,普通储户群体都可以购买。
3 . 民营银行存款
民营银行在我国的历史不长,到现在也只有18家。民营银行结构简单,运营成本比较低,在利率的浮动上,比国有银行具有更大的自主性。
现在民营银行的柜台,存款利率都在4.0%――4.5%之间。20万的本金,平均一年的利息都是在8000――9000之间。
而传统的定期存款,一年期利率2.1%,20万一年的利息才4200元,只有民营银行存款利率的一半。
很多人把钱存在小银行,都会有一个担忧,银行要是倒闭了怎么办?国有银行倒闭概率很小,可是小银行实力弱小啊!
我可以明确的告诉你,大可以放心。首先,我国有《存款保险法》,只要是50万以内的金额,银行倒闭,都要全额赔偿的。
其次,小银行就相当于是小企业,小企业不代表就一定会倒闭。小企业小公司,反而可能运营状况更良好,日子过的更舒服。
存钱是有技巧的,掌握好方法,就可以比别人获得更多的利息收入。存钱的规律必定是:利息高的时间长,同时不灵活。灵活时间短的,必定就是利率低。
存钱的时候,既不能一味得追求高收益,而忽视了钱的灵活。就像存定期三年,万一存个两年半了,这个时候要用钱,就只能当做活期利息取。
存钱也不能只追求灵活,而忽视了利息。存定期一年是时间短,也比较灵活,但是利息也很低。
如果你要去银行存钱,建议你大部分,70%――80%的钱,存个时间长一点的,想国债或者大额存单。
另外20%――30%的钱,就存个时间短灵活型的。像类似于余额宝的活期理财,或者余额宝等,都是非常好的选择。
长短搭配,既保证了我们可以拿到较高的利息,同时当我们急需用钱的时候,也有钱可用。
疫情过后,银行存款的利率是升还是降?为什么?
本来在2020年,银行存款的利率水平就会持续下降。那么在此次疫情的影响下,还有可能会加速下调。
1.在2月10号,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马骏在一个论坛上表示,要建立疫情利益相关方的损失分担机制,要防止中小微企业此次损失过多过大。可以考虑适当降低央行基准存款利率,这样可以为银行降低贷款利率提供空间,帮助困难企业渡过难关。这其实就是一个信号,有可能央行在4年之后,会考虑进一步下调存款利率。
2.目前银行贷款利率将全部以LPR进行定价。而lpr的走势已经是连续在下降,在央行连续使用逆回购工具之后,市场资金面宽松,有可能lpr会继续向下调整。在2月7号,央行副行长在发布会上表示,在下一个调整区间的2月20号公布的lpr会有较大概率下行。把整体贷款利率下行,就为存款利率下行提供了充足的空间。这样可以保证疫情过后市场稳定,经济快速恢复。
3.自从2019年中期开始,存款市场中的高息存款利率就不断在下降过程中。在去年年化利率超过5%的定期存款产品比比皆是,而现在已经是凤毛麟角了。自从第四季度,对结构化存款产品进行严查之后,假结构性存款产品也难觅踪影,其高利率也自然消失于市场之中。在年底,央行叫停了定期存款在提前支取时,不得就近挂档计息,智能存款产品也是利率不断下行。
4.其实我们未来可以用大额存单利率作为一个市场的存款利率风向标。目前大额存单最高利率是在基准利率上浮55%,也就是中长期存款利率达到年化4.263%。德先生认为未来存款利率可能会在4.263~4.5之间进行浮动。破5利率的定期存款产品可能会越来越少。
5.最后就讲讲我们的货币供应量。经过去年年底和今年前两个月的不断降准以及央行逆回购操作。银行的资金面大为宽松,已经没有了利用提高存款利率吸引存款的动力。其中尤其政策针对农商行,城商行及中小银行还有特殊的降准待遇,这些银行过去都是高息定期存款的主力发行银行,经过监管的一番操作,他们应该资金都非常宽松了。未来再发行高息存款的动力已经不足。
总结一下,2020年存款利率本身就在下行通道上,但如果通过此次春季疫情的刺激,很有可能提前,或者更加快速的下降。
德先生讲金融和理财由专业变得通俗。跟随德先生得到最简单的答案和最实用的解决之道。觉得好关注我!再多点点赞。点点下面广告,让德先生再赚点钱!疫情过后,银行存款的利率是升还是降?为什么?
疫情之后必然会带来一定的流动性充裕,从2月3日的央行1.2万亿逆回购,2月4日再释放5000亿流动性,以及最近一次公布的一年期LPR减100基点,调整到3.15%,而且还明确对一些中小扶持企业给予财政补贴,按实际贷款利率再给予一半的贴息,确保企业实际融资成本要低于1.6%的要求。
那么,也就是贷款利息下降,以及迫使存款利率也要下降。但存款利率还有一个制约因素,这个因素就是CPI的高低。
我国2019年12月份的CPI已经是2009年以来的最高点,CPI高达4.7%。可是刚刚公布的2020年1月份的CPI突破了5%,达到了较严重的通货膨胀要求,以5.4%的CPI成为了近十年来的最高。
居民存银行的基本要求就是要跑赢通货膨胀,那么如今的大额存款也就只要5%左右。要求存款利率继续大幅下降的可能性不大,只有在未来几个月里出现了CPI快速下降才有可能降低存款利率。
这也是一个两难的境地,一方面需要对金融产业、实体经济、服务业等给予货币政策的支持,通过释放流动性、降低融资门槛、降低贷款利率等手段。
可另一方面,CPI却是达到了十年来的高点,我国是一个储蓄型国家,居民的存款总额达到了70万亿,人均存款额达到了5万元。当出现了利率继续下跌且CPI大大超过存款之时,会出现盲目地进入到股市、基金、房产等高风险产业中,一旦出现投资性、投机性风险加大,也会影响其投资热情和信心。这样也可能会出现更大风险。
总之,未来需要平衡各方面的因素,存款利率也不可能出现大幅下跌,要求是这几个在调整房贷转为LPR之时,会造成未来银行的大量亏损情况。合理的LPR是符合要求的。适当调整LPR来激活市场是必要的,可主要还是需要通过财政贴息的方式来弥补不足;存款的利率下滑的可能性也很小,只有在稳定和回落的CPI才是利率下调的基础。
疫情过后,银行存款的利率是升还是降?为什么?
降息是全球性趋势,部分国家已经实施零利率和负利率,我国作为已经深入融入全球经济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也必然是继续这一趋势,这从央行一系列的表述与操作可以窥见一斑。不仅于此,前央行行长周小川先生也表示,中国要避免过快步入负利率时代。降息不仅是贷款要降息,可以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同样,存款也要降息,这不仅可以减少储蓄率,促进消费力量崛起,还可以促进保险、证券等其他金融行业的发展,改善金融业结构。
此次疫情一方面使广大中小企业陷入困境,部分甚至濒临倒闭地步,供给端遭受重挫;另一方面人民群众足不出户,虽然电商平台比较火爆,但是受限于生产和物流,同样消费端也比较低迷。而与此同时,线上理财市场包括股票基金等却火爆异常,这说明,疫情压制了消费,资金流向了资本市场。因此,从刺激消费拉动经济的角度而言,银行存款利率仍然会继续下降的趋势,要促进资金流向实体,恢复社会生产。但是细化而言,有可能是普通定存利率不变,大额存单、智能存款、结构性存款等新型存款产品利率会继续走低。
当然,由于利率市场化,部分中小银行、地方银行如城商行、农商行反而有可能利用这个机会继续高息揽存,借以实现弯道超车。也就是说,部分银行不仅不会降息,反而可能会继续上浮利息吸储。
所以,可能的结果是大中银行如国有大行、股份制银行要执行国家货币政策,降息放出资金刺激经济,而部分中小银行则有可能反其道而行,涨息以吸储。
疫情过后,银行存款的利率是升还是降?为什么?
路人蚁:聊社保,侃商保 ,说财经,专业答疑,感谢关注
1 现在各地都是返程复工的状态,其实也还是需要自我隔离14天,才能正式复工上班,现在企业要恢复营业,得先报备审核,通过才能复工。2月3号推迟复工,2月10号推迟复工,2月17号之前不要复工,学生上学也是在17号之后,最好是3月再复工,但是现在的情况是,上班族,延迟上班,但是房租,房贷,信用卡啥的都要还钱,上班工资延迟法,不上班没工资发,能怎办,企业呢,高负债运作的,员工多基本盘大的,重资产的企业都压力山大,复工才能维持企业经营,但是又怕传染,不复工企业也吃不消。
2 这次疫情过后,在线办公,远程办公,互联网模式的企业经营思路会得到重视,而金融方面,银行存款利率的上浮和下调,不是随便来的,基础利率上,浮动利率调整各大行又各自的标准。疫情的影响,银保监会已经发出对于疫情导致预期或者还款压力的,不计入征信,并且可以协商延迟还款。至于利率下调上调,那是央行的事情,如果疫情过后需要增加流动性,鼓励大家生产投资,那么降息也是有可能的。
疫情过后,银行存款的利率是升还是降?为什么?
疫情过后,银行存款利率是降了还是升了?
首先说结论,银行存款利息没有多少变化,大银行基本保持平稳,小银行在积极揽储,还有小幅上涨,但贷款利率有一定的下行。这次疫情,对实体经济还是带来了一定的影响,企业推迟上班,人员都禁锢在家里,尤其是餐饮、娱乐、旅游、商业购物等行业影响非常大。因此,中央也考虑到疫情对经济的影响,加大了资金投放的力度。按道理加大资金投放的力度之后,存贷款利率会适当下行,但实际情况是存款利率保持平稳,贷款利率有适当下行,这是为什么?
1、春节期间本来就是一个资金比较紧张的时间
历年春节这种重大节日期间,企业、居民对资金的需求量都比较大,企业要发工资奖金,居民春节开销都会加大,因此,春节期间资金面一般都会紧张。
2、疫情的影响,加大对资金的需求
疫情来了后,居民都加大了物资囤积的力度,一般都储备了几个星期的物资,还有药品等的采购,开销变大。与疫情处置相关的企业需要加大生产,对原材料等采购出现爆发性的增长,不开工的企业如餐饮等在没有进账情况下都还需要给员工发工资,这些都导致对资金的需求加大。
3、年初是银行放贷高峰,也是银行揽储高峰,也支撑了存款利率;
4、目前各种理财平台和股市行情的上行,分流了很多资金,因此,银行对存款利率也不敢降。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