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大部分老人都不想离开老家去城里住?

“你弟老让我们去城里带孩子,我把孩子带回农村养,不更好吗?家里空气清新,水干净没污染。邻居经常聚在一起闲话家常,孩子又有这么多玩伴。她可以想跑就跑想跳就跳,想玩石子沙子树叶都没问题,家里一抓一大把!为啥一定要留在那个硬邦邦的城里?”

我爸妈一直觉得不理解,他们把孙儿带回农村养有什么不好的?还可以一边带娃,一边干农活。

而且最主要的是,在家更自在些,他们一回到家,感觉吃嘛嘛香身体倍棒。

说实话,老一辈在农村活了大半辈子,他们所有钟情的东西,都在农村。

都说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狗窝,城里的住房再宽敞再华丽,那也是儿子儿媳妇的家,他们的根永远在农村。

但我弟和弟媳也很不理解啊,他们城里好吃好喝的,生活条件也好,交通便利,待在城里安享晚年不好吗?为啥还要留在农村过着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日子?农活干了大半辈子了,也该休息休息了。

在城里多好啊,吃饱就出去溜达,有空跳跳广场舞,多适合养老啊!

最重要的是,他们在孝敬父母的同时,又能陪伴自己的孩子成长,这是一举两得的事啊!

而且老一辈人的思想普遍有些落后,所以一定要有年轻人陪在孩子身边,用心教育,用爱陪伴,孩子以后才能跟上城里孩子的脚步。

孩子的童年只有一次,出生头几年的发展又是关键期,我弟和弟媳都不想错过。

可工作这边实在腾不出手,如果父母不帮带孩子,他们根本没办法好好工作。

这时候他们是纠结的,也是痛苦的,更是没办法选择的。

如果像我爸妈这样,不太愿意去城里带孩子,把孩子带回家养,那我弟和弟媳就会很想念孩子,又想念又几个月见不到,那是很难受的。我自己的孩子几个小时见不到都会想了,他们的心情我是深能体会的。

可我又说不动我爸妈,他们就是不想一直待在城里。

一来二去,我爸妈和儿子儿媳妇就有了矛盾有了隔阂,他们就更不想去城里待着了。

这好像是个恶性循环,大家各自有各自的需求,互不妥协,真的很难皆大欢喜。

为什么大部分老人都不想离开老家去城里住?

是生活习惯决定的,自由浪漫的生活环境逐渐培养了每个人的性格,故土难离。城市人多出入不便,熙熙攘攘的人群,车水马龙川流不息,喧闹的吵杂声没有乡村安静,对于乡村生活过的老年人来说,总想田园风光,家乡的亲朋好友。城市生活与农村生活的差距难以适应,总觉故土舒适,生活的自由性决定了农村老年人的纯朴与耿直。

为什么大部分老人都不想离开老家去城里住?

为什么?不是很清楚吗?大部分老人。在老家的生活习惯了,不想或不愿去城里住。故土难离嘛!老家的环境,饮食及卫生他们都习以为常了。而到了城市里却不同。他们大都不熟悉或不适应城市里的生活环境。老家形成了的多年生活卫生习惯,他们更不适应城市里环境。老家进屋脱鞋子的有多少?而城市里进屋脱鞋成常态。所以,他们感觉还是老家生活方便自在。

为什么大部分老人都不想离开老家去城里住?

故土难离,生活不习惯。

为什么大部分老人都不想离开老家去城里住?

落叶归根,是老人们的宿愿。在到了老年,有了许多回忆,感慨万千,人生从牙牙学语、蹒跚学步,孩童时的游戏,充满许多欢乐,不管酸甜苦辣,最终应该去面对,谈笑间灰飞烟灭。从哪里来,回到哪里去,这里有自己的亲人、自己的朋友,自己的发小,寻找曾经的记忆。回来吧,外面的游子,这是故土的召唤。错综复杂五味杂陈,回到原点也许是道法自然和返璞归真!

为什么大部分老人都不想离开老家去城里住?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家乡承载大部分老人安贫守份,沉淀老人半辈子生活习俗。家乡是老人眷恋不忘的浓浓乡情。

老人离乡到城市生活,如同入牢笼,向窗外看高楼林立,向下看,恐高症。走在大街上,没有人会回头看一眼,形同可有可无,毫无存在感。

心里最害怕自已走失,找不到回家的路。日想夜思,还是回乡村吧。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