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羽、张飞、赵云联手,是否能打赢吕布、颜良、文丑?
《三国演义》中的蜀国‘五虎上将’中的前三员上将,即:关羽、张飞、赵云联手,应该是能够打败吕布、颜良、文丑的三人组合。
第一组PK:关羽对阵颜良。这一组:干脆利落,毫无悬念:关羽速胜,颜良被斩。
颜良虽为十八路诸侯盟主袁绍帐下‘四大庭柱’之首——头号勇将,围白马,攻曹操,接连斩杀曹军将领宋宪、魏续,并战败曹操‘五子良将’中的上将徐晃。正骄矜自得之时,被‘只降汉相不降曹操’的关羽,策马扬刀杀入袁绍万众军中斩颜良之首而还,袁绍众将没有人能阻挡的住,更不要说擒拿斩杀了,遂解白马之围。真乃是:在百万军中取上将之头如探囊取物尔。
第二组PK:张飞对阵吕布。这一组:持久力战,不分胜负,多次交战,打成平手。
第一战,二人虎牢关大战五十合,不分胜负。
第二战,二人小沛大战一百多合,胜负未分。
有一次张飞醉酒,但吕布素知其勇,也不敢进逼。况张飞曾醉酒鞭打吕布老丈人曹,并一再蔑视吕布。虽然如此,二人数战仍是平手。
故:二人战平。
第三组:赵云PK文丑。二人仍旧平手。
文丑是河北名将,为袁绍‘河北四庭柱’之一,勇冠三军,仅次于颜良。磐河之战,文丑打败并追拿公孙瓒(顺手斩杀公孙瓒四健将之一,另三健将惧逃)却被赵云截住,二人大战五六十合,不分胜负。后公孙瓒率军赶到,文丑拨马而回。
以二人对阵,难估输赢,文丑毕竟也是当世名将,且前面先战公孙瓒四健将并杀一将,又战败公孙瓒,力量有所消耗,尚与赵云战平五六十合,不可小觑。但赵云‘长坂坡曾杀得七进七出’,常山赵子龙‘一身是胆’、‘常胜将军’,也非浪得虚名,若再战下去,或许可赢。
但二人交战,终未见胜负,故曰战平。
三组对阵结果:蜀汉组:一胜二平。联邦组:一负二平。
之后,开始第二轮厮杀:
首先,关羽速斩颜良后,先助赵云战文丑。
文丑与赵云大战五六十合打成平手,未占上风。而文丑与关羽战不三舍,心怯欲逃,被关羽纵马赶上,手起刀落,斩于马下。可见,文丑是关羽手下败将。赵云若与关羽联手,文丑则必死无疑。
其次,关羽、赵云二人斩杀文丑后,共助张飞战吕布,上映更精彩的关张赵‘三英战吕布’。
张飞与吕布数次大战,均不分胜负。刘(备)关(羽)张(飞)‘三英战吕布’,吕布尚且不敌,而赵云武功岂是刘备可比。倘若关(羽)张(飞)赵(云)‘三英战吕布’,赵云不可能再给吕布侥幸逃生的机会(不会重蹈上次‘三英战吕布’覆撤:吕布望刘备面上虚刺一戟,刘备急闪,吕布荡开阵角,倒拖画戟,飞马便回),则吕布必死无疑。
最后结论:关羽、张飞、赵云三兄弟联手,完胜吕布、颜良、文丑三人组合。
关羽、张飞、赵云联手,是否能打赢吕布、颜良、文丑?
这个问题有意思,双方都有胜算,主要看排兵布阵了。
为了比赛的公平起见,都按照双方最佳状态进行对抗。
如果吕布、颜良、文丑这一队想赢,最理想的方式是让关羽张飞和赵云先出阵,后发制人,形成以下对阵形势:
文丑――赵云
颜良――张飞
吕布――关羽
文丑与赵云交锋,《三国演义》中已经有明确的记录,五十合内不分胜负。
颜良的武艺其实并不弱,能二十合击退徐晃,实力明显在许禇之上,关羽斩杀颜良属于突发意外情况,颜良其实挺冤。如果他与张飞对阵,两人差距十分微小,张飞想在短时间内拿下颜良是不可能的,这一阵会打很久。
关键就是吕布对关羽这一场。
我认为,吕布应该能够在八十合内取胜。为什么呢?我们来看一段记载,这是在《三国演义》第七十六回中。
回目:徐公明大战沔水 关云长败走麦城关羽与徐晃大战八十余合,书中未说“难分胜负”,而是直接找理由,说“虽武艺绝伦,终是右臂少力”,把原因归结为关羽因箭伤而力量不足。可见,关羽是个力量型的猛将,一旦力量不敌,就会落于下风。
那么,吕布和关羽的力量相比较,又如何呢?最佳的参照人物就是纪灵。
纪灵的武器是三尖两刃刀,重五十斤,与关羽对战,三十合不分胜负,纪灵大叫稍歇。
纪灵与张飞大战,战不十合,张飞“大喝一声,刺纪灵于马下”。
而纪灵到了吕布营中,回头想走,被吕布一把揪住脖领子,“如提童稚”,凌空就提溜起来了。
这就是吕布、张飞和关羽面对同一对手时,不同的境界,都能赢,但赢的效果大不相同。
这也说明,吕布的力量绝对在关羽之上,一百五十步远程辕门射戟的神力,绝非是浪得虚名。
关羽右臂少力的状态下,对徐晃尚八十合落在下风。而正常状态下的关羽遇到了吕布这样的神力王,恐怕想坚持八十回合相当困难。
关羽被击败,吕布腾出手来,张飞和赵云就挡不住了。
关羽、张飞和赵云这一组如果想胜利,就要让吕布、颜良和文丑这一组先出牌,而关羽一方后发制人,形成以下的对阵形势:
张飞――吕布
赵云――颜良
关羽――文丑
这样关羽一方就可以稳操胜券了。
张飞对阵吕布,在百回内,吕布是一点脾气也没有。张飞足以耗住他。
赵云对阵颜良,也应该问题不大,赵云战场应变能力非常强,与人单挑不会落在下风。
关羽对战文丑就好办了。文丑是个技巧型的武将,对力量型的敌人没有什么太好的办法。关羽力大刀沉,可以保证在短时间内取胜。只要逼近了打,防止文丑暗箭伤人,关羽就可以稳操胜券。
击杀了文丑,关羽再先去与赵云夹击颜良即可。如此可保大获全胜。
关羽、张飞、赵云联手,是否能打赢吕布、颜良、文丑?
关羽、张飞、赵云联手能打赢吕布、颜良、文丑。
在这两个组合里张飞对吕布在虎牢关大战五十多个回合不分胜负,后来在小沛之战又打了一百多回合平局,从两个人交战记录再结合吕布偷袭徐州时遇到醉酒的张飞也不敢逼近看,基本可以确认两个人差不多,谁也没有必胜的把握,因此主要是看关羽和赵云对颜良、文丑的结果。
关羽斩颜良时有些取巧,是快马冲上去颜良措手不及的情况下一刀砍死对方,不过从文丑和关羽、赵云对战的结果来看,颜良在公平条件下也不是关赵二人的对手。首先我们看下文丑和颜良谁厉害,文丑知道颜良被一个赤面长须使大刀的勇将所杀以后还敢去报仇,那肯定他对于自己武艺超过颜良有些信心,不然他不敢去。
赵云和文丑在磐河曾经大战五六十个回合战平,从这点来说赵云起码也是和文丑持平,自然是略强于颜良。
而文丑和关羽交手是在延津之战,两个交战之前文丑曾经和徐晃打了一会,不过时间不长,基本还是属于体力完好。两个人交手时关羽只带了十几个骑兵,文丑后面大队正在赶来,周围环境对两个人影响不大,所以可以视为公平条件。两个人的交手结果是三个回合以后文丑就心怯,这种情况下文丑心怯只有一个原因,就是文丑已经觉得自己不是关羽对手了。
当然这不是说关羽比赵云强太多,而是文丑心理素质不行。他是来给颜良报仇的,遇到了一个符合杀颜良特征的武将,打了三个回合以后发现对手确实很强劲自己也可能打不过,想到颜良的下场以后文丑自然就心怯了,如果文丑放手一搏的话关羽也不可能三个回合就杀了他。但是无论如何,关羽能三个回合就杀的文丑觉得自己不是对手,那肯定略强于文丑,自然也强于颜良。
而且从这里可以看到,文丑的心理素质也不行,遇到强敌的时候会掉链子。而关张赵三人都曾经在劣势环境下奋力苦战杀出重围的经历,显然心理素质非常过硬。所以这两个组合对战,张飞挑战吕布,关羽和赵云无论谁对颜良都是优势,而文丑在颜良战败的情况下很可能也会崩溃,结果就是吕布一挑三,也是必败的结局。
关羽、张飞、赵云联手,是否能打赢吕布、颜良、文丑?
关羽张飞赵云,能把吕布颜良文丑,爆成渣渣。按照三国演义的武力值体系。关羽秒杀颜良文丑,虽然可能是因为颜良没有做好准备,但关羽碾压颜良或者文丑,还是没问题的。
张飞能与吕布大战一百回合不分胜败。赵云在败军之中,与文丑大战五十回合不分胜败。武力应该在文丑颜良之上,最少也是持平。
因此,用张飞对吕布,拖延时间。用赵云对文丑,打个平手,略占上风。用关羽对颜良,最多五十回合,斩杀颜良。
然后关羽与赵云夹攻文丑,二十回合,文丑卒。
然后,关张赵云,三英战吕布,十回合,吕布卒。
按照袁阔成老先生的评书版三国演义。赵云无敌。
赵云刚出山的时候,一人双战颜良文丑,把这两位打得只有招架之功,没有还手之力!更以一己之力,扭转整个局势!简直就是天神下凡、武神本人。
所以,用关羽对颜良,用张飞对吕布,用赵云对文丑。
结果,二十回合,文丑卒。五十回合,颜良卒。
然后,三英战吕布,只需要一回合,吕布卒。
如果是按照三国志。真实的历史记载。
那么关羽张飞赵云,比吕布颜良文丑,要强悍的多的多。
关羽张飞,是三国时期响当当的万人敌!能称得上万人敌,也就他俩。
关羽真的在万众之中斩杀颜良,张飞真的在当阳桥带领20个骑兵,呵退曹兵。
真要是单挑,这哥俩谁都不惧。什么吕布、颜良、文丑,都白给。
赵云,强挚壮猛。他真的在长坂坡乱军之中把阿斗救了出来,比演义更牛的是,他连阿斗他她也救出来了。这武艺,这心理素质。打颜良文丑,妥妥的。
而三国志当中,颜良文丑,没有什么与人单挑的英雄壮举,个人武艺肯定是比不上关张赵云。
唯一需要注意的,就是吕布,这货确实很能打,经常亲自上阵搏杀。最重要的是,射箭射的特别准。辕门射戟,是真的。
三国志对吕布的描述就是,便弓马。也就是擅长骑马射箭。这就很麻烦。因为关羽老是中箭。
所以双方真打起来,关张赵云,最好先干掉吕布,防止他暗箭伤人。剩下的,随便玩。
关羽、张飞、赵云联手,是否能打赢吕布、颜良、文丑?
关羽、张飞、赵云,吕布、颜良、文丑。六员均为《三国演义》中武艺超一流的上将,我们逐一对他们的战绩、武艺特点进行分析,来看一看这场三三对决鹿死谁手。
关羽论战斗结果,关羽是全书最辉煌的武将,没有之一。别的不说,对面组合中的河北双绝颜良、文丑均是葬送在其刀下。但这两战并非双方硬实力的真实体现。
关羽的武艺以力为主,他的青龙偃月刀是全书最重的兵器,重量达到了八十二斤。而刀法也是以狂暴进攻为主要手段,特别是武斗前期,一般人根本顶不住狂风暴雨般的进攻,所以很多水平一般的武将在与关公交手时撑不过三合便身首异处。汜水关华雄大显神威,结果面对关羽毫无还手之力便被秒杀。河北上将文丑,能够战平少年赵云、令徐晃料敌不过,可是面对关羽居然三合就心怯而走。诚然当时有兵势不利的因素在,但文丑心怯更重要的因素则来自于关羽的进攻。
重兵器和特殊的打法是柄双刃剑,伤敌也伤己,这也造成了关羽的巅峰期极为短暂,在长沙对战黄忠时就已经开始走下坡路了。而即便是在壮年,如果不能做到速战速决,一旦进入拉锯战,优势将荡然无存,而体力也会比对手消耗得更快。
张飞张飞的武艺特点是势大于力大于技。张飞作为以猛示人的形象,兵器却不属于重兵器的范围,这说明在技艺上张飞不含糊。而如果说张飞力量差,恐怕更是无法让人信服。不过相比较而言,张飞最大的优势还是在于“气势”。
凭借气势,张飞在当阳桥一骑当千,凭借连声怒喝,生生吓死了曹将夏侯杰;徐州大战吕布,百余合不分胜负,最终虽然是刘备恐张飞有失先行收兵,但吕布也因“素知飞勇”不敢追击。
另外,张飞的巅峰期很长,甚至称得上一生都处于巅峰期,从二十多岁在虎牢关五十合战平成名已久的吕布,到年近六旬葭萌关超过二百合战平马超,可以说在世的张翼德时刻都是巅峰。
赵云赵云的武艺特点不用说都知道,那就是以技艺见长,汉水之战,罗贯中专门对赵云的枪法进行了描写,虽然只有寥寥数语,但纵观全书也是绝无仅有的。
赵云低调沉稳,他的枪法与性格很像,看似不显山不漏水,但杀伤力极为惊人,平稳的进攻瞬息间就可能转换成风云雷电,令人防不胜防。
或许很多朋友都没有留意,赵云秒杀战五渣的水平比关羽还高,这说明赵云拥有很强的洞察力,能够在战斗中抓住对手瞬间的破绽,从而斩将杀敌。
最主要的是,赵云堪称书中的耐力达人,打起持久战,体力的巨大优势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越来越大,一旦对手漏出破绽势必会成为赵云的枪下亡魂。
吕布吕布的硬实力无需多说,短时间杀退夏侯惇,三十合战平关张联手。可以说巅峰期的吕布天下无人能出其左右,即便是关张赵这样的上将,对比吕布怕是也略逊一筹。
由于吕布是至少九成人认可的演义第一人,所以就硬实力而言,没什么可多说的。
颜良颜良的战绩不多,但足够震撼,二十合击败徐晃,令曹军诸将栗然。至于被关羽所杀,书中写明颜良并没有作战的准备和打算,所以这与武艺高低无关。
说真的,就硬实力而言,我真心不认为关羽有二十合击败徐晃的可能,所以说即便颜良死于关羽之手,也不能说明颜良的武艺不如关羽。
文丑在对战关羽之前,文丑的战绩还是很辉煌的,三合心怯而走也并非真实实力的反映。不明回合令徐晃料敌不过,虽然不如颜良那么耀眼,但也足够强悍。
巅峰三对三按照纸面实力而言,尽管关羽、张飞、赵云都是难得的上将,但是他们的对手同样不俗。吕布的硬实力超过三将一线,颜良也只高不低,文丑虽然略微逊色些,但就总体而言,个人认为吕布三将更有优势。
不过纸面的比较与实战不同,武斗不是单纯的数字比大小,所以结合实际情况而言,我倒是认为蜀汉三虎取胜的可能性更大。因为吕布和文丑自身存在很大的问题与短板,这很可能成为胜负的关键。
先来说文丑,文丑最大的问题就在于心理素质太差,即便关羽实力超群,但三合就退走,文丑实在有些给超一流大将跌份。六人中文丑的实力相对最差,一旦战斗进入白热化,文丑的这一问题就会浮现出来,无论对阵关张赵中的哪一个,文丑怕是都难以全身而退。
吕布的硬实力没得说,但是想短时间战胜张飞、关羽、赵云中的任何一个都不现实,而他这个人最大的问题就是过于惜身,缺少视死如归的气魄,在三对三中,如果文丑战败或者被杀,吕布必定不顾战局率先退走,那么剩下的颜良就成了孤家寡人,战死是不可避免的。
综上所述,按照纸面实力,吕布、颜良、文丑的实力更强,但实际对战关羽、张飞、赵云取胜的可能性更大。
关羽、张飞、赵云联手,是否能打赢吕布、颜良、文丑?
关羽、张飞、赵云联手,肯定能打赢吕布、颜良、文丑。其理由主要有三:
其一、就事论事而言,双方综合战力,只有罗贯中最有发言权,但关羽确实斩杀了颜良、文丑。
其二、就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而言,关张赵肯定胜过吕颜丑。
其三、就团结就是力量而言,关张赵是众志成城而吕颜丑则是心怀鬼胎。
试问天时、地利、人和三不占的吕布、颜良、文丑凭什么去战胜至少人和的关羽、张飞、赵云呢?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