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每次抽血为什么抽那么多?

医院每次抽血为什么抽那么多?

不抽血,不拍片,现在的医生都不会看病了?

病没好,血倒是抽了不少

我想大部分人目前可能或多或少都有这样的疑问或者情绪

现在医生看病咋这样,那么喜欢让人拍片或者抽血

反正不管什么病,都得抽血

抽血真有必要吗?

有必要的

大家还是应该相信我们医生,因为大多数医生都是良医,会开具抽血检查,都是有自己对病情专业的判断。

比如皮肤科医生同样看到一个皮疹,不抽血直接开药的医生未必就比让你抽血的医生,医术高

因为很多疾病都可以引起皮疹,比如过敏性皮炎或者梅毒等等都可以引起,那怎么才能区分和确诊,必须抽血排查,有专门查梅毒的。

那以前为啥不抽?以前没那么好的检测手段呀,结果就是误诊的也多,只不过那时候很多人很难判断自己是不是被误诊了。

所以,抽血检查确实比以前抽得多了,但这不是平白无故多的,而是有多方面原因

第一,刚刚也提到了,医学诊断技术进步,有了更多更好的检测手段,帮助我们医生去排除和诊断某一些疾病。

第二,医学进步,我们发现了越来越多的疾病,人类疾病谱越来越宽,再举个刚刚的例子,身上长皮疹,我们发现越来越多疾病可以表现出这样的症状,而不同疾病,可能就需要我们抽更多血液,去一一排查。

第三,我们存在一种对抽血误区,很多时候会认为我们医生血抽了,就一定得发现什么疾病,不然这血就是白抽的,没有意义的。

实际上,这不对,抽血检查,一定只是对某些疾病的排查,哪怕结果正常,也是有意义的,至少让我们医生排查了某些疾病的可能性,而这点,很多人不理解,觉得结果正常,我们医生就是故意多开单,这是不对的。

那动不动就抽血,会不会导致贫血?

真不会!

其实抽血管无非就这么几种规格

这种血常规

能装多少血?2ml

这种,生化管(也就是大家平时说的查肝肾功能会用的抽血管)

它抽满能装多少血?5ml

还有这种,凝血管,查我们凝血功能的

抽满能装多少?2ml

当然,还有其他,我就不一一列举了,但是基本上都是2-5ml的规格

所以,哪怕你抽个五六管,都抽满,顶多也就是二三十毫升血液

再说了,大家平时抽血时候,有看到我们护士姐姐会把每根管都抽满嘛,顶多2/3就算多的了,大多数都是抽一半就够了

也就是说,哪怕你抽个5管,也不会让你损失超过20ml血液。

20ml血液多吗?

这个量对于骨髓功能正常,每天新陈代谢产生的血液来说,真是小巫见大巫,微不足道!

而且大家可能不太清楚,我们一个人体内大概有多少血量?

大家可以算一算,假如您是男性,正常情况下,你身体内的血量是你体重的8%左右,而如果您是女性,是您体重的7.5%左右

也就是说,假如你是女的,60kg,就有4500ml血液

所以,这抽个十几二十毫升的,真没必要纠结。而且大家都知道义务献血或者是无偿献血,一献至少就是200 ml起步,这都不会导致贫血,而且相反,这会对我们的骨髓产生一种促进增生,所以大家放心,抽血根本不可能导致贫血。

那最后抽的血都用上了吗?

没有,这确实要跟大家说实话,你每次抽的血,不是100%都用上了,用没了,有剩余。

举个例子,大家肯定都抽过下面这种血常规管,就是查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的,像感冒发烧时候,医生经常会让你抽的,主要目的就是看病毒感染还是细菌感染的。

一个管通常护士姐姐会抽1ml多,但是实际上拿到我们检验科,只需要几微升就可以出结果了。

那多出来的咋办?是怎么处理的?是会收集卖掉吗?

当然不可能。

首先,我们抽那么多血,而后之所以用那么少量血液就可以出结果,是因为血常规检测仪器越来越先进,越来越敏感,像小孩子,老人,有时候只需要扎手指就可以了,所以抽血后有血剩是事实

但是有血剩,不代表我们护士姐姐就是抽多了。因为不是我们做完检测的血液,就处理掉的,像一般患者血液样本都必须要放冰箱留存保存三天,72小时,以备有情况需要复查。

那放了三天以后呢?怎么处理这个血液?混在一起拿去卖?输给有需要的?

确实,这么多人血液样本,真混在一起还真不少,但是大家想一想,这个血样,你敢用吗?

不说血型分为很多种,不同血型的血液混在一起会发生溶血,而且大家想一想,这还可能是有病的,异常的“血液”。所以,根本不存在重复收集利用的可能性。

那医院怎么处理?其实很简单,当做医疗垃圾处理,防止外溢污染环境。

医院每次抽血为什么抽那么多?

这样的问题在临床上,实在是太常见了,在检验科抽血窗口,估计每天都会有这样的疑问声音。

为什么每一管血都要抽那么多,这主要还是因为需要,真的是必须要抽那么多才行!

首先,大家在抽血的时候,不知道有没有注意到医生的一个动作,医生在抽完血以后会拿着管子来回颠倒几下。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管子里会有一定的添加剂,为了检验的需要这些添加剂有的是促凝剂、有的是肝素、有的是枸橼酸钠、有的是草酸钾和氟化钠混合剂等等;这些添加剂在出厂之前,就已经添加好了,它是固定的,血抽进管内后与其混合,只有这两者的混合的比例与要求一致时,才能做出准确的检验结果。所以必须要抽那么多的血,为的是能够有更准确的结果。

其次,现在的检验已经不像以前那样半自动了,现在的检验的仪器都是全自动,医生只需要把血液样本放进仪器就行,机器会自动检测;机器的工作方式是:用探针自动从试管中抽吸样本,然后放入反应盘;注意,如果试管抽的血太少,探针可能就会吸不到血液样本,这个检验根本就无法进行。所以也是不得不抽那么多的血。

第三、检验结果出来后,如果检验师发现,检测结果可能存在异常,比如结果异常的高或低,此时检验师会对该样本重新检验,以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另外有时候因病情的需要,医生可能会再次增加检验项目,此时检验科会拿出剩下的样本,继续检测;如果试管中的量太小,不能在做的时候,估计只能让护士再抽一遍。所以这也是为了减少不必要的抽血痛苦,才抽那么多的血。

最后,问题中问到的黑色产业链,多余的血液样本会拿来卖钱。

这是铁定的谣言,首先每个人的血液有是不一样的,血液是不能互相混合的,另外这些抽在试管里的血是加了各种各样的添加剂的,是没法用于其他的用途。

而且这些经过检验后,还剩余的血液样本,会持续在检验科保留一段时间,过了时效以后,这个血液样本会作为特殊的医疗垃圾,统一处理。

以上内容帮助到您了吗?

如果有疑问可以留言哦~

医院每次抽血为什么抽那么多?

每次一说到医院里的事情,总有很多朋友有很多话要说。我想这也是对的,我们现在生活在一个开放的年代,大家都可以自由的表达自己的思想,当然,网络不是法外之地,我们还是应该遵守法律并且给他人尊重。最近总是有朋友问我,为啥到了医院做化验,总要抽好几管血,能不能抽一管血?针对这个问题,张大夫认为很有必要跟大家解释一下这个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为什么做化验要抽好几管血呢?张大夫总结了一下,主要是以下几个原因。

首先,不同的化验要到不同的科室去完成。例如,血常规,我们可能会在检验科完成,而肿瘤标志物的检测则需要到核医学科完成。即使是在同一个科室完成,也可能在不同的设备上完成,为了更加便捷、快速的得到化验结果,我们可能也会要求患者多采一部分血液。因此,不能够只采一管血。

其次,不同的化验项目,对血液的要求是不一样的。因为有些化验可能需要的是全血,有些可能需要的是患者的血浆,有些可能需要的是血清,因此有些采血管里可能加了抗凝剂,而有些采血管里可能加了促凝剂,而有些采血管里可能什么也不需要加。因此,根据项目不同,我们应该选择不同的采血管。举个例子,我们的血常规需要的是全血,需要采集的是加了抗凝剂的采血管,而肝肾功能的化验需要的是血清,则需要加了促凝剂的采血管。这些项目一定是要分开采血的,是不能够一管血就完成的。

还有就是不同的化验,在时间点上有特殊的要求。举个例子吧,血糖的糖耐量试验,我们需要分五个时间点采集患者的血液,分别是空腹、餐后半个小时、餐后1个小时、餐后2个小时和餐后3个小时。这也是绝对不能够抽一管血的。当然一些化验项目还可能有体位的要求,例如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检测,更是不能够抽一管血解决问题的。

其实,在临床工作中,我们会为了给患者减少麻烦,将一些项目进行组合,目的就是为了尽量少给患者多抽血,少给患者带来麻烦,因此还希望大家能够互相理解、互相尊重。

医院每次抽血为什么抽那么多?

诚谢邀请!我在医院工作41年,这个月底就要退休,下面我用最通俗的语言给大家科普一下这个问题,望能解开朋友们的疑惑。

病人去找医生看病,医生首先要能诊断出是什么疾病,才能对症下药。诊断疾病除了要听病人的主诉,医生还要进行体格检查,初步判断出是什么疾病,但是要最后确诊是什么疾病,就要靠辅助检查,必须拍片子、做CT、做B超、查血等,这就是医生要开检查单和化验单的目的。

比如你说头疼头晕,父母都有高血压病,医生就会考虑你是高血压病,但必须要用血压计测量后才能最后诊断。

比如你说最近体重下降,并且吃的多、喝的多、尿的多,医生就会考虑是糖尿病。就会让你查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如果检查结果都高,就能诊断你是糖尿病。

可能你要问,已经明确诊断了,吃点降糖药不就行了吗?为何还要抽那么多血再去化验?

因为治病不可能头痛治头、脚痛治脚,要考虑全身情况,进行综合治疗,才能取得最佳效果。在用药时,不但要知道药物的治疗作用还要考虑药物的不良反应。

针对这个糖尿病病人,医生就要开血常规化验单,要检查病人有没有感染、是否有贫血情况?如果有感染、有贫血,就要进行抗感染和对贫血进行治疗。

要化验三脂,看病人是否存在脂代谢紊乱。如果结果显示三脂高,就要同时服用降脂药。

要化验肝功能,因为很多药物对肝脏有损伤,如果肝功能不好,就要避免使用这类药物。

还要化验肾功能,因为很多药物对肾功能有影响,如果肾功能不好,就要避免使用此类药物。

可能有的还要问了,看着有的管子抽满了,有的才一半。为啥不都放在一个管子,还非要那么多管子。

这是因为要根据检验目的的不同,把抽取的血标本要分别注入到不同的管子里面。有的用的多,有的用的少。有的需要全血,有的用血浆,有的用血清,有的还需要加抗凝剂等,所以,不能混在一起。

其他病也是如此,都要进行全面检查,医生根据检查结果给予诊断和用药。药物应用一段后,医生还要再进行检查,这是要看药物效果如何,目前肝、肾功能情况等,以便调整治疗方案。不但治疗效果好还要使不良反应降到最低的理想状态。

所以,到医院看病,医生开的每一个检查单和化验单都有其目的性,不是为了诊断需要,就是为了观察疗效和看有没有不良反应。

友友们,你们明白了吗?欢迎关注点赞评论!

医院每次抽血为什么抽那么多?

其他回答已经非常详细了,我只是来补充一点,我们反过来想想这个问题,我们怎么能让医院少抽我们一点点血?

1. 尽量选择一家医院就诊

由于医联体没有实现,各家医院之间的技术,经验,设备差异太大,因此各家医院之间的化验检查通常不能互相承认。特别是对于类似于血型、感染筛查(乙肝,艾滋等)等会引起严重医疗后果的化验,即使三甲医院之间有时候也不能互认。

另外,一般血常规、生化全项、凝血检查我们认为1-2周内的检查在手术前不用复查,1个月以上的话,有时候就不能反映当时的状态了。而感染筛查一般3个月内的结果是可以不用重复的,因此从检查到手术时间太长,化验也可能会重新做。

因此如果确定要进行手术的话,最好在手术的单位进行前期的抽血化验等检查,以免重复。

2. 医生尽量优化开抽血的模板

很多时候,是因为不同的抽血要用不同颜色的管,每个颜色的管里面含有的抗凝剂不同,所以导致一个结果就是,虽然每一管血都只需要不到一滴,但是需要抽很多管血,查几个不同的项目,这是没有办法的。

但是有的时候,如果两个化验都能共享一个颜色的管,而这两个化验也不是分属两个不同的部门,那么医生最好把化验开在一起,这样让患者一管血就搞定。

3. 很多抽血化验检查并不是必须的

例如以前,大家比较迷信肿瘤标记物,高了低了都是一肚子疑问,生怕自己得了癌。但是现阶段来看,并不是所有肿瘤标记物都有很大的参考价值,因此如果医生告诉你有些肿瘤标记物不用反复的复查,患者和家属也千万不要过于执念。

有一位老先生是清华工学院的退休教授,曾经把自己老板的某一项肿瘤标记物做成了图表拿到了门诊,做得真是十分精细,但是实际上价值很有限,反而增加了老太太的思想负担。

医院每次抽血为什么抽那么多?

因为费用告知单上化验血的项目名称太多了,常常有几十项,多的吓人,抽少了你会信吗?光化验血一项就,收那么多钱,抽少了,是不是担心怕给患者不好交待?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