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倍晋三溃疡性结肠炎复发而辞职,为什么这种病能让一国首相辞职?
关于日本首相辞职,我们只能祝福他早日康复,但事实上如果从专业角度来说,安倍晋三会选择辞职,也是在情理之中,因为得了溃疡性结肠炎确实不能算是一个“小病”,值得我们大家了解和重视。今天我就跟大家一起来聊一聊溃疡性结肠炎!
说实话,作为东方人,其实我们得溃疡性结肠炎的可能性要比西方国家的人要低,像西欧、北欧等发达国家才是溃疡性结肠炎高发地区,只不过这十几年,随着我们生活水平提高,这得溃疡性结肠炎的人才在我们身边越来越多,但总体也不算高发病率,像安倍晋三这种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在我们国家一万个人当中也就只有1-2个。所以,如果不是日本首相得了溃疡性结肠炎,我们身边的很多人还可不能不知道还有这么一个“难搞”的疾病。
那么什么是溃疡性结肠炎?顾名思义,就是发生在我们结肠上的炎症,而结肠是我们大肠最长的那一部分,介于盲肠与直肠之间,整体看起来像一个“M”形,包绕于空、回肠周围,分为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和乙状结肠4部分。
而所谓的“炎症”,又包括有感染性的和非感染性的,而所谓的感染性的就像我们平时的感冒一样,能找到细菌或者病毒等特别感染源的;而找不到的我们就统称为非感染性的,但事实上,为什么溃疡性结肠炎那么难治好,容易反复,很重要一个原因就是它的感染性因素我们几乎找不到,也就是找到感染源的多。因此,一般溃疡性结肠炎指的是发生在结肠和直肠的一种非特异性的慢性溃疡性炎症,而这点跟克罗恩病发病部位是有不一样的。
当然,溃疡性结肠炎虽然跟我们平时说的癌症一样,找不到原因,但是它同样随着科学研究的不断深入,总还是发现了一些跟溃疡性结肠炎发病有关的因素!
第一,环境因素。其实从发病人群地区来看,比如欧洲就是比我们亚洲发病率高,这就是提现环境因素影响;还有就是被“溺爱”孩子,现在的人我们发现条件好了,非常注意卫生,这其实是一个好事,但是如果过度“溺爱”孩子,这小孩从出生就当宝一样,本来那时候就是靠“嘴”来感知外界事物的,有的家长觉得这也不让娃拿到嘴里,那个也不让他往嘴里放,说有细菌,久而久之,这种反而“缺乏”弱抗原刺激,在一个小孩肠道免疫建立时期没能获得较好的免疫刺激,结果就是长大以后,可能外界抗原刺激一严重,就特别容易得结肠炎,所以有时候我们说“不干不净吃了没病”还是有一点科学依据的;
第二,遗传因素。像家里有直系亲属得过溃疡性结肠炎的,其子女得这病概率也会高一些,尤其是在临床上,我们就发现一些同卵双胞胎的小孩,特别容易同时患同一种疾病,其中就包括有溃疡性结肠炎!
第三,感染因素。开始介绍溃疡性结肠炎的时候,我也说过,包括有感染性和非感染性的,其中这个感染性的指的就是感染因素,但是不是说我们感染了这些因素就一定会得溃疡性结肠炎,实际上它跟我们环境、遗传因素差不多,当一个人具备了感染因素比如得过细菌性痢疾、巨细胞病毒感染等,那么它相比其他人更容易得溃疡性结肠炎而已;
第四,自身免疫因素。有一部分人的溃疡性结肠炎的原因就是来源于自身免疫系统出了问题,导致不管是好的还是坏的,尤其是免疫紊乱以后会把肠黏膜当作是“坏人”来攻击,这就导致了溃疡性结肠炎发生,所以像平时一些系统性红斑狼疮、强直性脊柱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等免疫本来就异常的人,也就更容易得溃疡性结肠炎。
那么是不是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都是像安倍晋三一样65岁左右才会患?不是这样的,这点大家一定要清楚,溃疡性结肠炎在人群分布情况,无男女发病率的区别,不存在男多女少,男女都会得,而且实际上以20—40岁的年轻人发病比较多,这主要还是因为这个年龄段的年轻人,都是那些工作、精神压力最大、在工作一线的,他们往往是饮食不规律,生活习惯比较差的,而且接触食物等外界环境也更加复杂,更容易受到一些感染因素影响。所以初步判断安倍晋三这次溃疡性结肠炎复发,肯定跟工作压力、精神等等有关,选择辞职不仅仅对他本人身体负责,而且对国人也是很负责的一种选择方式。
那么得了溃疡性结肠炎怎么办?能根治吗?对于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存在更强的个体差异性,每个人的溃疡性结肠炎情况都可能不一样,而且每个人可能对某些治疗药物的反应也不一样。
比如我们临床上用于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一线又便宜,又好用的药——柳氮磺吡啶,但是总是有一部分病人是不能用的,因为有一些人会对磺胺过敏;
再比如有些溃疡性结肠炎病人,还存在自身免疫异常的病因,这时候光用五氨基水杨酸类药物也不行,还得用上激素治疗。
因此,对于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治疗,一定是要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病变的范围,病变活动程度以及结合病人的年龄来制定的。
同时,对于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效果问题,大家要清楚,没有“根治”的说法,只能达到“临床缓解”。
而要达到长期缓解,不易复发,往往需要达到以下三个条件;
一是病人没有症状,没有不舒服;
二是做肠镜,看黏膜是正常的;
三是做病理,没发现有炎症。
像很多病人总是反复,往往就只是自我感觉没啥不舒服了,但肠镜做了就发现肠黏膜、炎症其实还没好,而反复超过15年的溃疡性结肠炎,有8%-10%的病人会发生癌变,会得结肠癌。所以假如你得了溃疡性结肠炎超过10年,一定要做肠镜随访,一旦发现有重度非典型增生等癌前病变,必须尽快手术把这段切除。
那么作为一个普通人,我们怎么才能更早发现自己是不是得了溃疡性结肠炎?事实是你不去医院检查,你是不能通过症状就能判断自己得了溃疡性结肠炎的。因为对于我们年轻医生来说,都很难,因为它不像我们的乙肝,可以查抗原,病毒啥的可以直接诊断,溃疡性结肠炎的诊断属于排除性诊断,也就是跟大家平时考试做选择题有时候用到的排除法一样,是靠排除排除其他疾病来诊断的,而排除法就需要我们到医院完善各项检查,比如排除感染性因素,做大便常规检查、培养、动力试验,还要查血、查血的免疫指标,做肠镜等等。因此,诊断溃疡性结肠炎对于我们医生都不简单。
而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大家要想早期发现,那就是最好在你腹痛、腹泻,尤其是发现自己大便有脓有血时候,尽早就医,由我们专业医生来尽早帮助你诊断是不是得了溃疡性结肠炎!
关于溃疡性结肠炎,大家如果还有什么疑问,可以下方留言,我坚持用大家看得懂的文字,最原始的码字方式给您带来最好、最全面、最实用的健康科普。如果你觉得不错,可以关注“医学小侦探”并转发哟,让身边更多的人受益!
安倍晋三溃疡性结肠炎复发而辞职,为什么这种病能让一国首相辞职?
世界上最悲催的是:白发人送黑发人;世界上有钱买不到的是:健康!一个人有最大的能量丶巨量的财富,没有生命享受,都等于零。
安培晋三现年65岁,对于一般身体健康的人来说,正值盛年。安培晋三有着雄才伟略,抱负远大,一心想将日本变成强大的“正常国家",可是人算不如天算,疾病彻底战胜了他的梦想,抱负未成身先倒,常使英雄泪满襟。
安倍晋三1977年毕业于日本东京成蹊大学政治系,1993年涉足高等政坛,首次进入日本众议院,当选为议员。2006年9月26日,安培晋三当选并就任日本第九十届首相职务,在任期间由于结肠炎发作,于2007年9月12日辞去首相职务,回家养病。
2012年9月26日,安培晋三战胜其他四位候选人,成为自民党的新总裁。同年12月26日,自民党在众议院的第四十六届选举中,以绝对优势获胜,自民党党首安倍晋三在12月26号的特别国会上再度指明担任日本内阁总理(首相)职务,因此他也是继二战吉田茂两任国会最高首脑后的第二位政治家。
2014年11月21日,安培晋三依据日本法律,宣布解散日本众议院,并于同年12月24日再次当选日本第97任首相至今。
安倍晋三是日本政坛上的“常青树",8月24日任职2789天,创造了日本政坛任职最长的历史记录,超过了其叔外公佐藤荣作任职2788天。
安倍晋三是在日本在位史上,最有作为的政治人物之一,是二战后成绩最显著的首相。他不仅破天荒地创立了“安倍经济学",挽救了日本经济衰退的命运;他也保持了日本政治经济局面最长时间最稳定的局面;他还是优秀的外交家,在任职期间出访了80多个国家,是日本政坛有史以来最多的;除与美国保持长期的友好关系外,中日互助关系也有较好的表现,尽管受美日关系影响时好时坏,总的来说,还是向好。
安倍晋三在任职期间,一直是兢兢兢业业任劳任怨,曾在新冠疫情期间连续工作147天不休假,比起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美国因新冠死亡15万人的特殊情况下,休假去打高尔夫球,真有天壤之别。
溃疡性结肠炎为何断送了安倍晋三的政治前程?安培晋三曾介绍,他13岁就患了慢性结肠炎。
根据医学介绍,溃疡性结肠炎是直肠和结肠非特异性炎症性疾病,目前病因不明。病变局限于大肠黏膜和黏膜下层,多位乙状结肠和直肠,病程漫长,常反复发作。
有专家研究认为,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免疫性疾病。病变可引起癌变。典型的症状表现是腹泻丶腹痛丶便血丶体重减轻丶里急后重丶呕吐等。偶尔还能转变成关节炎丶虹膜睫状体炎丶肝功能障碍和皮肤病变。
安倍晋三从小就患有溃疡性结肠炎,这是一种很难治愈的慢性疾病,它根据人的免疫力强弱而变化。自身免疫力强的时候,这种疾病会短暂消失,当免疫力下降的时候,疾病就会出现反复,甚至癌变。安倍晋三随着病程的增长,工作压力的加大,工作时间的加长,年龄一年比一年增长,自身免疫力下降,溃疡性结肠炎病情加重,是在情理之中。
安倍晋三7月初在国会出现吐血现象,八月连续两次到同一医院接受检查,第一次检查时间长达7个多小时,第二次复查时间长达3个多小时,如果不是病情相当严重,他是不会辞职的。
身体是工作的本钱,没有了健康的身体,再宏伟的抱负也无法实现。但愿安倍晋三静下心来,好好养病,尽快康复。
安倍晋三溃疡性结肠炎复发而辞职,为什么这种病能让一国首相辞职?
昨天日本首相安倍晋三辞职的消息可谓是震惊世界,谁也没有想到,安倍晋三会以这种方式结束自己的首相之旅。
(8月28日,安倍宣布辞去首相一职)
早在2006年,时年52岁的安倍晋三就当选日本首相,成为自二战后日本最年轻的首相。
初次执掌权柄的安倍晋三雄心勃勃,他试图改变日本的政坛风气,并让日本成为一个“正常国家”。
但现实的残酷给安倍泼了一盆冷水,由于国会选战的失败以及内阁成员屡爆丑闻,安倍仅当了一年首相后就被迫辞职了。
在辞职之后,安倍曾短暂的离开政坛,直到2009年安倍又参加国会议员选举并获得胜利。
到2012年9月26日,安倍再度当选第25任自民党总裁,随后带领自民党获得大选胜利,第二次成为日本首相。
故地重游,安倍感慨万千。此时的安倍处理政务更加老道,也更加更加务实,他知道美国不能得罪,于是在一些重大国际问题上都积极配合华府,因此获得美国的青睐。
而在国内问题上,安倍着重发力经济,提出“安倍经济学”,推动日本经济呈现复苏态势,得到国民的大量好评。
得益于国内经济的好转以及美国的支持,安倍一改日本首相年年换的传统,从2012年一直干到现在,执政长达八年时间。如果在加上他首次当选的时间,安倍一共当了9年首相,创了纪录了。
(从2006年-2012年,日本七年换了七个首相)
截止到目前为止,安倍在国内的支持仍旧非常高,若不出意外,安倍至少还能在干个三四年不成问题。
但万万想不到,安倍居然会因为溃疡性结肠炎复发而辞职,这到底是种什么病呢?
溃疡性肠炎是一种非特异性结肠炎症性疾病,发病高峰年龄段通常在15-35岁和50-55岁两个时期。
轻度患者的病情表现有:轻度的腹痛、腹泻、大便带血。
重度患者的病情有:重度腹泻、血便、腹痛和、发热等症状,严重的患者还可能出现中毒性巨结肠、消化道大出血及肠穿孔等严重并发症。
溃疡性肠炎是一种非常顽固的疾病,虽然在药物的配合下这种疾病不会致命,但当前的医疗水平仍然不足以根治重度的溃疡性肠炎。
安倍早在青少年时期就换上了溃疡性肠炎,如今已经伴随了他50多年时间,始终未能治愈,安倍一直靠服用药物与疾病对抗。
(年轻时的安倍就患上了溃疡性肠炎)
而就在最近,安倍的病情开始严重复发,安倍自感无法继续胜任首相的工作,于是在8月28日宣布将辞去首相一职。
不过安倍并不会立即卸任,安倍表示自己仍会坚持工作,直到新首相诞生为止。
安倍晋三溃疡性结肠炎复发而辞职,为什么这种病能让一国首相辞职?
最近几天,日本首相安培因溃疡性结肠炎复发辞职引发大家热议和关注,也有知情者称,安培首相的溃疡性结肠炎已发生癌变,需积极治疗和静养,下面为大家简单科普一下溃疡性结肠炎。
什么是溃疡性结肠炎(UC)?又称为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多发生在青壮年期,高发在20-40岁人群中,病变主要在直肠、乙状结肠,也可发展到整个大肠,导致大肠粘膜和粘膜下层出现弥漫炎症形成溃疡,所以也成为溃疡性大肠炎,而安培正是在17岁患上此病的,到现在已患病50年了。
溃疡性结肠炎的症状有哪些?安培在采访中说过,上学时就出现腹痛后持续腹泻、便血,马桶被染得鲜红,几乎每年考试前压力较大时都会发生这种情况,后期经常会出现强烈便意,忍便十分痛苦,而发作时要靠点滴维持生活,体重也不断下降,有时腹泻严重,最高一天要入厕20多次。
而溃结的主要症状包括反复腹痛、便血、黏液血便、腹泻、食欲不振等,严重者每天能跑十几次厕所,长期腹泻还会引发贫血、营养不良等后果,有时还会出现伴随症状,如外周关节炎、巩膜外层炎、口腔溃疡反复发作等,如果溃结久治不愈,还会增加癌变风险。
当然,腹泻、便血次数和溃结的病情轻重有关,若病情较轻,每日可能排便2-3次,偶尔便血或者无便血,若病情较重累及直肠,会出现里急后重、便意强烈但解不尽的情况。
溃疡性结肠炎的诱因有哪些?病因尚不明确,可能要感染、环境、遗传、饮食、肠道菌群异常、自身免疫、精神(紧张、压力大、焦虑)等因素有关。
在欧美国家,溃结的发病率较高,且有明显的家族性,多与遗传以及高油脂饮食有关,以前该病在我国发病率较低,但近年来明显增多,究其原因可能与国人饮食结构逐渐西化有关。
溃疡性结肠炎如何诊断?目前溃结尚无明确的诊断金标准,主要通过查体、症状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肠镜检查及病理活检来综合分析后诊断。
不过溃疡性结肠炎症状,较易于急性感染性肠炎、血吸虫病、克罗恩病、阿米巴肠炎、肠易激综合征、肠癌等混淆,需注意鉴别,可通过肠镜、病理活检来明确。
溃疡性结肠炎会癌变吗?有研究表明,溃结患者发生结直肠癌的几率是非溃结患者的5倍,患病时间越长癌变风险越高,如果溃结病情未进行治疗,或治疗效果欠佳,患结肠癌的风险也会增加。
而安培患溃结将近50年,癌变率相对较高,不过对于早期大肠癌,5年生存率可达到90%以上,所以溃结患者最好定期进行复查,来控制癌变风险。
溃疡性结肠炎如何治疗?溃结的治疗以控制发作、缓解症状、防治并发症为主,大多数情况下溃结患者以药物治疗为主,若出现严重并发症,需手术治疗,溃结无法自愈难以根治,大部分患者积极治疗后会恢复正常,但较易复发。
目前,溃结的治疗方法主要是氨基水杨酸制剂、皮质类固醇和生物免疫制剂等。
而安培在早期治疗常使用的药物就是柳氮吡啶和类固醇,缓解时间较长,后期病情加重后开始使用美沙拉嗪(水杨酸类药物),效果明显症状得到“完全”缓解,但一段时间后出现副作用,如脸色黑沉、浮肿,抑郁症等,需评估后调整用药。
至于益生菌、粪便疗法、中药治疗的维持缓解作用还需进一步研究。
对于出现大出血、肠穿孔、癌变、药物治疗不佳或不良反应危急生命等情况,需进行手术治疗,也就是全结直肠切除加回肠储袋肛管吻合术,通过彻底切除溃结发病部位,保留肛门括约肌功能,来提高治愈率和患者生活质量。
溃疡性结肠炎如何预防?目前,溃结病因暂不明确无法有效预防。
但可以通过定期体检,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劳逸结合避免过度劳累,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避免过分紧张、焦虑、压力过大,以及积极预防肠道感染及炎症,来避免诱发此病。
溃结患者日常如何护理?1、患者因频繁腹泻、腹痛,可能会出现不同程度焦虑、抑郁情绪,要注意调节释放压力,可与家人、朋友以及病友交流,重获信心。
2、要遵医嘱坚持用药,不可随意停药或换药,若出现治疗药物副作用,要及时就诊。
3、对于频繁、严重腹泻患者,排便后可进行温水坐浴,做好肛周皮肤护理。
4、平时要注意劳逸结合,避免熬夜、过度劳累,可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如慢跑、太极拳等。
5、日常饮食要清淡、易消化,尽量避免高油脂、辛辣刺激、生冷类食物。
6、定期进行肠道检查,如肠镜检查等,尤其是病程较长的溃结患者,要重视肠癌早筛,早发现早治疗。
最后,溃疡性结肠炎虽然不易根治,但通过目前医疗技术、日常护理是可以做到缓解症状、减少复发的,如果出现腹痛、腹泻、便血反复发作时,要及时就医明确。
了解更多“结直肠癌”“肿瘤”相关问题,点击关注【肿瘤专家姜争】进行咨询。
安倍晋三溃疡性结肠炎复发而辞职,为什么这种病能让一国首相辞职?
安倍晋三溃疡性结肠炎复发而辞职,为什么这种病能让一国首相辞职?
大家一定很好奇,到底是什么病让一国首相辞职,而且这种病居然连医疗条件十分发达的日本也治不好?接下来,我就先给大家做一个简单的科普。
安倍晋三所患的这种病名字叫溃疡性结肠炎,不过,虽然是叫肠炎,但却不止是肠炎那么简单。它并不是一种普通的肠道感染,而是一种免疫性疾病,是无菌性炎症。一旦发作起来,不光会出现反复的粘液脓血便,甚至会有全身多发的各种不适,比如关节炎、口腔溃疡等。
而且,这种病不仅会全身发病,还有一个特点就是久治不愈,因为一旦确诊溃结后,患者就会面临着可能终身服药治疗的局面。虽然目前有特效治疗的药物,但因为涉及全身免疫系统,最好的情况也只能是定期服药,无法完全治愈。哪怕觉得自己病情有所缓解停药了,一旦复发,也还是要继续用药。
据了解,安倍晋三17岁就患上了溃疡性结肠炎,已经被它折磨了50年。2007年,安倍曾因此辞职了一次,后又被媒体连续报道他吐血的新闻,让外界怀疑安倍的肠炎已经恶化成肠癌。
不管怎么说,安倍晋三的这种病的确已经发展得比较严重了,这让我们再次意识到了健康的重要性,只有拥有健康,才能拥有一切。
安倍晋三溃疡性结肠炎复发而辞职,为什么这种病能让一国首相辞职?
溃疡性结肠炎究竟是一种什么疾病,可以让一个国家的首相辞职呢?为什么它那么难治,今天刘医生就和大家一起来聊一聊。
首先,溃疡性结肠炎的定义是什么?溃疡性结肠炎其实就是一般慢性炎症,它主要是累及直肠和结肠,是一种慢性的非特异性炎症。而且一般情况下,病灶主要集中局限在大肠粘膜和粘膜下层。
溃疡性都有哪些症状呢?典型的溃疡性结肠炎症状一般还是比较典型的,主要包括三大症状,也就是腹泻、黏液脓血便和腹痛。除了这三大典型症状外,当患者病情比较严重的时候,还可能出现一些全身症状,比如发热、乏力、消瘦等等。
对于症状的轻重,主要取决于患者病情的轻重,患者病情轻的时候,那么腹泻和腹痛的症状相对就比较轻,如果病情比较重,那么腹泻和腹痛就比较严重。
应该和哪些疾病进行鉴别?对于腹泻、黏液脓血便和腹痛这些症状,其实在很多胃肠道疾病都可以出现。需要鉴别的疾病包括有急性单纯性结肠炎、阿米巴肠炎、血吸虫病、克罗恩病、肠结核、大肠癌等等。
所以如果出现了上述症状,怀疑可能存在溃疡性结肠炎,一定要及时到医院完善相关检查,以排除相关疾病。
主要的辅助检查方法包括有粪便检查、结肠镜检查、X线钡餐造影检查以及CT检查等等。这些都有助于诊断是否存在溃疡性结肠炎。
为什么溃疡性结肠炎那么难治疗?像安倍晋三这样的首相,其实医疗资源是非常好的,但是他还是没办法摆脱溃疡性结肠炎的困扰,这就可以看出这个疾病的难治性。
而造成这种局面的根本原因,还是由于没有根治性的药物。溃疡性结肠炎看似是一个简单的疾病,其实已经困扰了全世界人民很久,目前来说都还是一个世界性的难治性疾病,因为大部分的药物都只能起到部分治疗作用,并不能完全治好,像常规的治疗药物如水杨酸、生物免疫制剂、皮质类固醇等,治疗的效果都只能达到65%左右。所以,很多患者在停药之后都有可能出现复发,这也造成了很多人需要终身服用药物。
与此同时,有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反复发作,还可能出现癌变。
总结:对于溃疡性结肠炎这样一种难治性疾病,如果病情严重,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所以这可能也是安倍辞职的原因。对于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最主要的还是控制症状,尽量减少疾病对于生活质量的影响。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