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镜检查能发现胃癌吗?为什么胃镜检查正常,还会得胃癌?
医生让我最好做个胃镜,我这是乖乖的把胃镜也做完了,怎么还是得了癌症?这不是坑我吗?那做不做胃镜有什么区别呢!
这问题听起来是不是有这么个逻辑,偶尔感觉还是蛮有道理的。但事实上,这是非常荒谬的。做完胃镜有些人还会得癌,这一点都不冲突,也一点都不奇怪!为什么这么说?今天我就好好跟大家唠一唠这是咋回事!
做胃镜本身不会导致胃癌,但同样也不能预防癌症发生!首先,胃镜是一种检查手段,而不是治疗方法,这点大家要注意。当然,有一些治疗手段可以在胃镜下进行,但这不能说胃镜可以预防和治疗某种疾病!
目前,胃镜检查包括有普通胃镜、无痛胃镜以及胶囊胃镜。而我们平时用的最多的就是普通胃镜和无痛胃镜,这两者做的方法基本上相似,就是普通胃镜只是局部麻醉,而无痛胃镜是在一个全麻状态下做的。
以普通胃镜检查为例。我们医生先对你的咽喉部进行局部麻醉,你采取侧卧位,双腿弯曲,然后在你口中放置口腔垫:接着,我们医生会拿一根直径1cm、1.1m长的,看起来用黑色塑胶包裹的导光纤维细长管子从你的口中进去,一边指导你做吞咽动作,一边往食管、胃方向插。像这个黑色管子前端都会有光源和活检孔,而且还可以自由拐弯,因此可以依次对我们的食管、胃和十二指肠的病变及具体情况进行观察。
而所谓的无痛胃镜,其实就是在这个普通胃镜基础上,使用的是全身麻醉,放松了环咽肌同时感觉就是让被检查者睡了一觉,就做完的感觉,适合一些对普通胃镜比较敏感,觉得难受病人使用,舒适感较好。
接着我们说,一般什么情况下我们医生会建议您做胃镜?
第一种,经常感到胃肠不适,比如说一会这上腹疼,一会又是腹胀,感觉到反酸、烧心,甚至恶心、呕吐的,我们医生高度怀疑可能是食管、胃或者十二指肠疾病引起的,这时候会建议做胃镜。
第二种,检查发现幽门螺杆菌感染而且怀疑患有胃部病变的,这时候也建议做胃镜,看是否需要杀菌,因为幽门螺杆菌已经被世界卫生组织公认的一类致癌物;
第三种,家里有直系亲属患有胃癌家族史,而且本人一直感有胃部不适,怀疑有胃部的疾病也应该做胃镜检查;
第四种,体检发现有一些大便潜血以及胃肠道相关的肿瘤标志物水平升高,做胃镜检查是有必要的;
第五种,40岁以上的健康人,没什么不适症状,我们医生也会建议你体检时候有必要做个胃镜检查,为啥?因为40岁以上是胃癌的高发年龄,这时候就好比快车,突然某一种疾病在这个年龄段发病率显著提高了,而这有必要做一个早期胃癌筛查,最有效的手段就是做胃镜。
所以,大家可以发现,胃镜主要是一种检查胃部疾病的比较常用的方法,是筛查早期胃癌最有效的手段。同时,对于高清胃镜,还可以用于食管癌的早期发现。因为食管的早期癌变是有特征的,食管早癌和不是早癌的黏膜或者炎症的黏膜在内镜下的表现是有区别的!
因此,像我们40岁以上健康人,做一个胃镜,可以把胃和食管一起看了,如果没有发现什么异常炎症、增生。比如胃只是发现一些浅表性胃炎,而食管同样没有什么问题,没有什么异型增生的情况,基本上3-5年再做一次就可以了!
假如有一些异性增生、炎症等,那就要缩短复查时间,每年查一次,甚至有的需要六个月就复查一次,具体要在专业医生指导下选择。
所以,做胃镜不会得癌,同样也不能预防癌,只是做胃镜可以发现癌,尤其是早期发现早癌上有很大的优势。就像我们平时抽血查肝功能,我们只能通过这个抽血检查来发现是否有肝脏疾病,而不是说抽了个血,我们就不得病了!
除了胃癌和食管癌,做胃镜对于其他癌症的发现还是无效的。我们现在有很多疾病都不知道什么原因引起的,而癌症就是其中之一。不管是胃癌、食管癌,其实目前具体发病机制都是不明确的,只是知道一些幽门螺杆菌感染、喝酒、肥胖等等一些高危因素会提高胃癌的发病率,但是具体到哪一个原因引起的,没有哪一个医生能说的清楚。
而且目前我们说一个人,除了头发和指甲不会得癌以外,其他都可能发生癌变,目前发现的癌症就有两三百种。
胃镜只是对于筛查胃癌、食管癌有效,而对于其他癌症同样是看不出来的,除非其他癌症转移出现了胃癌、食管癌。
因此做完胃镜,有些人可以得胃癌、食管癌,同样也可以得其他癌症,比如肺癌、宫颈癌、肝癌等等,这不是做个胃镜能查出来的,别把胃镜检查当成是全身癌症筛查手段!
包括胃镜在内的,任何检查手段都有局限性,这点大家同样要清楚!胃镜检查,刚刚也给大家描述过了,但是它毕竟只是一种人为的观察,而且主要看的是食管和胃的黏膜层,而我们胃的形态结构可没那么简单。
大家可以看下面一张图:
胃是我们消化系统当中最庞大的一个,上面连的是食管,下面连的是十二指肠。其中胃壁分为4层,包括有黏膜层,黏膜下层、肌层和浆膜层,而我们的胃镜就像是一个放大镜,能看清的只是黏膜上层,如果再深一点的位置发生病变,那是基本上发现不了的,同时做胃镜的医生的技术,经验也很重要,也可能因为自身经验不足而未能及时发现早期病变。
因此,哪怕你做完胃镜,发现结果是正常的,我们也没有哪个医生会告诉你以后就一定不会得癌。一般情况下,我们说做胃镜结果正常,包三五年,其实说的也只是一个概率问题,这段时间出现胃癌风险比较低而已!
关于胃镜、胃癌,大家如果还有疑问可以下方留言,我们一起交流,我坚持用大家看得懂的文字进行解释,为大家提供“看得懂”的科普,如果大家觉得对你有帮助,可以转发给你身边的人,一起学习!
胃镜检查能发现胃癌吗?为什么胃镜检查正常,还会得胃癌?
做完胃镜有些人会得癌症,这是什么意思?做胃镜还会导致得癌症?这可奇了怪,从来没听说过有这种事,做胃镜本来目的是为了发现胃部的疾病,当然也包括尽可能发现并诊断胃癌,而做胃镜本身是不会导致胃癌的。
做完胃镜为什么有些人会得癌症呢?我猜这个问题是想表达下面这个意思吧:做了胃镜,为什么后来还是发现得了癌症呢?意思是,既然做了胃镜说没发现问题,那就应该是没得癌症,可没过多久就又发现得了癌症,这让人不能理解。这也并不奇怪,做胃镜结果正常,不能排除其他癌症,胃镜不可能发现肺癌,肝癌,乳腺癌,宫颈癌。。。胃镜不是万能的,没有任何一种检查是万能的,胃镜只能发现食管和胃的问题,而且主要是食管和胃粘膜的病变,深部的病变也难发现,除非是超声胃镜。而即便是胃癌来说,做了胃镜结果正常,也不能百分百说肯定没有胃癌,因为很早期的病变,胃镜有时也可能没发现,或者由于胃镜前的饮食等方面准备不够好,或者受限于少数医生特别是基层医生胃镜医生的经验不足,没有发现早期的病变。另外,胃镜检查结果正常,只能说现在没有发现明显的问题,不能保证以后没问题,比如,有的人去年或前年做了胃镜结果正常,他以为今天就肯定没问题,这当然是不可能,去年的胃镜结果正常,不等于今天就肯定没问题。
从来就没有人说过做完胃镜的人就不会得癌症。所以,这个问题本身是不存的。
胃镜检查能发现胃癌吗?为什么胃镜检查正常,还会得胃癌?
做完胃镜为什么有些人会得癌症呢?
第一,胃镜是只是一种检查手段,得不得胃癌与做不做胃镜检查没有关系。
什么意思呢?我们知道胃镜是发现胃癌的一个很好的手段,现在临床上推荐胃镜检查以辅助诊断胃癌,因为它可以很直观的观察到胃癌的形态,同时时还很方便医生取病理组织做病理诊断。但是,注意了,你不能说胃镜看到胃癌或者做了胃镜没看到胃癌但是一段时间以后却诊断了胃癌,然后你就把“锅”甩给胃镜,认为这都是胃镜“惹的祸”。
第二,胃镜检查未发现胃癌不代表你以后也不会有胃癌。
任何检查都会有一个时间,而如果你做了胃镜没看到胃癌组织,那么只能说明你暂时没有胃癌(这里需要排除那些特别早期的、很难分辨的胃癌)。事实上我们在临床上也碰到过有的病人上半年做了胃镜没发现什么问题,但是下半年就发现胃癌已经转移了。这是为什么?癌细胞很狡猾,而胃镜说到底就是医生通过内窥镜看有没有癌组织,所以很早期的胃癌很难分辨。再者,癌细胞生长快,有的恶性程度很高,半年时间内癌细胞可能在“疯长”。
第三,做胃镜并不会传染胃癌。
有的朋友可能会说是不是因为做了胃镜然后被传染了胃癌啊?告诉大家:不会的!胃癌不是传染病,它不会传染!所以,做了胃镜检查被传染胃癌这个说法就是“无稽之谈”。
第四,做完胃镜没看到有胃癌不代表你就没有其它癌症。
题目说做完胃镜后得了癌症,不清楚题主说的癌症是胃癌还是其他癌?胃镜只能看胃以上的消化道,换句话说其他癌症,比如肺癌、乳腺癌、前列腺癌等等,这些癌症你做胃镜肯定发现不了啊!所以,如果胃镜没看到癌组织,那只能初步排除胃癌,而其他癌症还必须做其他的检查。比如胸部CT筛查肺癌,乳腺钼靶筛乳腺癌,前列腺彩超血清标志物等筛查前列腺癌。
总之,做完胃镜后得癌症的原因很多,以上四个原因是我能想到的,和大家分享了。
胃镜检查能发现胃癌吗?为什么胃镜检查正常,还会得胃癌?
做完胃镜为什么有人会得爱着你呢?这个问题本身就存在问题,胃镜只是检查手段,可以发展胃癌、食管癌等,但却并不会导致癌症发生,所以,大家要正确认识,切不可偏听偏信,以讹传讹。
胃镜是临床常用的检查手段,将胃镜通过口腔、食管,到达胃部,可以直观的观察到这些消化道是否存在异常,能够发现息肉、炎症、糜烂、溃疡、穿孔等病理改变,同时,也能够在病变部分活检,进行病理诊断,进而可以帮助我们发现癌症。
胃镜除了作为检查手段以外,还能够作为治疗手段,可以对息肉、早期癌症进行切除,进而达到治疗目标。胃镜主要有无痛胃镜和普通胃镜之分,无痛胃镜需要进行全身麻醉,对人体心肺功能要求较高,而普通胃镜是局麻操作,不适感会更大。
胃镜应在专业医生评估后进行,一般胃镜前需禁食水八小时以上,对于消化道出血等紧急情况,可紧急胃镜检查。希望大家正确认识,胃镜是常用的检查手段,对于上消化道疾病的诊治必不可少,能够发现癌症,但却并不会导致癌症发生。
本文由全科扫地僧为您解答,希望对您有所帮助,版权©️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不足之处,敬请指正,文章仅供参考,不作为医疗建议,不具备医疗指导条件。胃镜检查能发现胃癌吗?为什么胃镜检查正常,还会得胃癌?
胃镜是筛查胃部疾病的重要手段,早期胃镜检查配合胃黏膜活检,有助于发现胃癌前病变及胃癌前状态,通过合理治疗一定程度上可减少胃癌的发生。那么为什么部分做完胃镜的人还是得胃癌了呢?接下来,医学莘将为您解析。
首先,我们需明确胃镜是一种检查手段,它的作用在于及时发现胃部疾病,以给予相应治疗减少胃癌的发生;其次,以胃镜开展的相关治疗,部分治疗手段仅对症,不能对因,以致胃癌的致病因素可能会长期存在,因此部分患者做完胃镜,又未规律治疗的患者依然会发生胃癌。可能部分朋友会问,胃镜检查出现哪些异常发生胃癌的风险较高呢?首先警惕溃疡,研究发现约1%的胃溃疡患者会进展为胃癌,通过合理的抗溃疡治疗可降低胃癌发生风险,因此胃镜检查提示胃溃疡时,需早期治疗。其次应警惕萎缩性胃炎伴或不伴肠化生,该病变为癌前预警,进展为胃癌的风险较高,应及时筛查相关危险因素,如是否存在幽门螺杆菌感染等,通过抗幽门螺杆菌治疗可有效降低胃癌的风险,但不一定能完全避免胃癌的发生。
此外,若胃黏膜活检提示异型增生,则为癌前状态,但异型增生分轻、中、重三型,轻型通过合理治疗有机会逆转正常,重型则不是那么乐观,有时甚至与高分化腺癌不易区分。另一种胃部疾病如胃息肉,可能也会成为胃癌的导火索,以腺瘤性息肉为甚,癌变的风险高于炎症性息肉,尤其是直径大于2cm的广基息肉需引起重视,早期通过胃镜下手术治疗,可降低胃癌的发生风险。需要注意的是,在胃癌的致病因素中,我们尤其应注意有无幽门螺杆菌感染,该感染性疾病在人群中感染率高,且属于I级致癌物。若胃镜检查无相关病变,但若幽门螺杆菌持续存在,将来发生胃部疾病甚至胃癌的风险也较高,及时根除幽门螺杆菌可降低胃癌风险。
综上,胃镜是筛查胃部疾病的重要手段,通过胃镜检查发现相关病变并给予合理治疗,可降低胃癌的发生风险,但不一定能避免胃癌的发生,关键在于能否完全控制胃癌的致病因素。
感谢大家的阅读!
若有不妥,敬请斧正! 欢迎评论区咨询与交流!
注:本文内容仅作为健康科普,不作为医疗建议或意见,不具备医疗指导条件。
胃镜检查能发现胃癌吗?为什么胃镜检查正常,还会得胃癌?
胃镜是筛查胃癌的有效手段,但是做不做胃镜和
得不得癌没有关系吧,这个问题问的不对,应该是想问做了胃镜为什么没有发现胃部癌变吧。
胃镜的作用胃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在我国,胃癌的发病率仅次于肺癌,排在第二位,死亡率在所有癌症里排在第三位。每年全球约有一百二十万的新诊断胃癌患者,而中国占其中约40%。胃癌早期发现率仅为20%,剩下的80%的胃癌患者在被发现和诊断时已经是处于胃癌晚期 了。多数癌症在早期治愈率还是很大的,到了晚期大多数癌症都是治不好的。而胃镜的普及,使得早期胃癌的发现率逐年增高,胃镜是胃癌筛查的有效手段。
胃镜不能确诊胃癌就像问题所说的那样,为什么做了胃镜还是会得癌症呢?胃镜检查虽然是确诊胃癌的必须筛查手段,但是仅仅做胃镜,并不能对胃癌做最终的确诊。一般做完胃镜之后,还要进行组织活检,而活检才是胃癌诊断的金标准,胃镜检查只是做个初步判断。
做胃镜主要是观察食管,贲门,胃体,胃窦,幽门和十二指肠有没有异常,如果发现异常的,可以取2-5块出现异常的组织进行活检,活检才能准确判断是是那种类型的胃病,是非萎缩性胃炎,还是浅表性胃炎,还是溃疡性胃炎。活检还可以判断疾病的严重程度。
有些胃癌病变可能不是很明显,如果再加上工作人员经验不足,判断失误,或者患者不认为需要做活检,可能就错过了发现胃癌的先机,所以才会发生做完胃镜而得癌的情况。
不同类型的胃病,做活检所需要的的组织也不一样,如带蒂病变:应于病变头部取活检,不应活 检病变蒂部。隆起型病变:应于病变顶部活检,不应活 检病变基底部。溃疡型病变:应于溃疡堤内侧活检,不应活检溃疡底或溃疡堤外侧。怀疑早期肿瘤性病变:直径2 cm以下病变 取1~2块活检,直径每增加1cm可增加1块;如果取检的部位不正确,对疾病的诊断肯定也会造成误差。
胃癌的诊断早期胃癌没有明显的症状,或者说没有典型的胃癌症状。除了胃镜之外,胃癌的诊断还包括核磁,CT,PET-CT,肿瘤标志物,超声检查等,但胃镜是最为直接的检查手段。以下人群需要进行胃癌的筛查,如家族里有患胃癌的,长期吃含盐量高食物的,吸烟的,酗酒的,有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有恶性贫血,胃溃疡,胃息肉等胃癌前疾病的人,应定期做胃癌的筛查。
总结:胃镜是胃癌的筛查的有效手段,但是胃镜并不能确诊是不是有胃癌,还需要结合活检做最终判断。此外,活检的取样,胃镜检查结果的判断等也是影响最终确诊的因素。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