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无症状复阳患者增多,应该安排所有武汉人全部检测一遍吗?
这个问题本身就是一个前后互相矛盾问题,理解到了,你就会知道有没有必要安排所有的武汉人全部检测一遍了!
当然,现在大家会比以前更加担心无症状感染者,是有原因的。因为在早期的时候,由于感染人数较大,我们大家都在忙于处置,应对那些有症状的感染者,而随着我们疫情慢慢好转,但现在的本土病例几乎0增长时候,无症状感染者就更让人担心,而且张文宏在昨天下午举行的“病毒演变、进化、传播的基础研究与防治实践(从SARS到COVID-19)研讨会”上也称:上海现在100多例输入性病例中,发现无症状的病人越来越多!
这其实说明什么?
很简单道理,那就是这个病毒的“狡猾性”,新型冠状病毒还在不断的进化过程中把自己伪装起来,让自己尽可能的不被我们人体所发现,把自己传播出去。
当然,这不代表无症状感染者一定具有传染性或者传染性很强,相反这大部分无症状感染者都没有什么事,但是只要几百几千,甚至几万当中出现有一个或者几个开始没什么症状,突然进行到重症,那么不仅仅病情进展很快,而且最主要的是具备了强传染性,很容易就在人群中扩散开来了。
所谓的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就是这个道理,无症状感染者仍然是目前国内疫情存在的最大的潜在风险!
同时,大家要清除无症状感染者是不纳入确诊病例的,也就是说如果你只是核酸检测阳性,但是几乎没有任何症状,是不能算入累计确诊病例的!
但只要无症状感染者出现症状,那么就是要纳入确诊病例的,因为无症状感染者同样可能在某一段时间会具备传染性!
那么这时候有人就会问我,按你这么说,不就是武汉无症状复阳患者增多,应该安排所有的武汉人全部检测一遍吗?
嗯嗯,能检测肯定比不检测好!毕竟无症状感染者可能是一个传染源!
为什么?
首先,成为无症状感染者,往往与以下两点有关:
第一,该患者本身感染的病毒量就不多;
第二,患者本身免疫系统能对病毒保持正常的免疫功能。
简单来讲:就是这个新型冠状病毒在第一轮与我们免疫系统的拉锯战中,输了,但不代表病毒被体内清除了,不然这种人也不叫我无症状感染者。
因为所谓的无症状感染者,是没有症状,但是核酸检测是阳性的,就是确实实实在病人体内找到了病毒存在。
而只要这人有病毒携带,就会有风险,而且人存在个体差异性,可能大部分的无症状感染者最后都能把体内病毒清除干净,但是总有漏网之鱼,这对于传染性比较强的新冠肺炎来说,确实是要引起大家重视的。
但是我们现在面临尴尬:
尴尬就是,我们目前还没有发现更有效的检验的手段和检测的试剂可以100%筛查出所有的无症状感染者。就哪怕是我们现在的核酸检测,大家其实都知道会有很多“假阴性”的存在,在疫情最严重时候,有很多有症状感染者因为核酸检测一直是阴性而无法被确诊,收住院,导致传染源扩散,最后是怎么解决的?
采用特殊时期,特殊对待方法,在湖北地区引入了“临床诊断病例”办法,才让那一部分“假阴性”病人能有机会收住院,防止了病毒进一步扩散。
简单理解就是临床诊断病例=疑似病例+影像学(肺CT)检查,其病毒核酸检测结果尚未确定阳性的。
所以,想检测目前也没有办法,因为我们现在也没有发现更值得关注的一些重要的症状和可以临床检测的一些标记来确定是否为无症状感染者。
因此,很多人觉得武汉无症状复阳患者增多,应该安排所有的武汉人全部检测一遍,事实上是真的那么做了,也会漏掉一部分无症状感染者,这才是事实!而且都做,你也没办法全覆盖,因为无症状感染者也不是说只有武汉人才会出现,湖北其他地区的呢?这人得有多少?所以不太现实!
那么听起来不是没救了,恐怖?
其实大家也不用过于担心,听到无症状感染者更不要恐慌,很正常的,那么多人感染,不可能不会漏掉一个,但不代表它一定会传染人,要感染上病毒,需要满足2个条件:第一,病毒是活的;
第二,病毒要达到一定的量。像一般情况下,人一次要感染上1000个以上新冠病毒才有可能会致病!
武汉无症状复阳患者增多,应该安排所有武汉人全部检测一遍吗?
多地出现治愈患者复阳现象,会加重?会传染吗?
新冠肺炎患者出院后复阳的新闻备受关注,许多人担心治愈出院的病人仍然有传染性,或者可能再次发病?目前多地报道了治愈患者复阳现象。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发现多例出院患者复阳;广东省最早于2月25日通报,省内有14%的出院患者出现复阳现象;3月3日天津通报新增2例确诊病例出院后核酸复阳,天津已累计通报5例复阳病例;北京市3月7日通报,有患者多次核酸检测为阴性,但两周后病毒核酸复查又转为阳性。全国现有8万多病例,出院后检测出复阳的比例大概为0.1%。
治愈患者复阳原因很多1. 取样误差:咽部标本检测本身存在缺陷。“病毒最多的不是在咽部,是在肺部。取咽部标本检测可能是阴性,过两天下呼吸道一咳,(痰液)检测是阳性。这也是有可能的。” 广东的复阳患者中部分是肛拭子核酸检测转为阳性。
随着复阳病例增多,咽部标本检测的缺陷受到注意。国家卫健委最新公布的第七版新冠肺炎诊疗方案提出,病原学检查中,检测下呼吸道标本(痰或气道抽取物)更加准确。出院标准中也增加了“痰、鼻咽拭子等”呼吸道标本核酸检测连续两次阴性的内容,采样时间至少间隔24小时。
2. 间歇性排毒:可能是病人肺部炎症尚在吸收过程中,还未达到临床痊愈,因此可能存在间歇性排毒现象,又出现阳性。
3. 疾病的不同阶段,病毒阳性部位也可能不一样比如早期的时候,病毒可能局限在上呼吸道,这时候在上呼吸道取样,检测出阳性的可能性就更高;再过一段时间可能下呼吸道病毒多了,这时候你可能取痰,核酸检测阳性的概率就高一点。再过段时间可能转移到消化道,这时肛拭子阳性率会比较高点。
复阳患者症状会加重吗?具有传染性吗?复阳病人是否还具有传染性,尚无确定结论。大部分患者不会加重,也没有发现病人具有传染性。从临床的特征来看,广东全省的随访病人,没有一个复阳病人的肺部情况是加重的,从医院的随访数据来看,与出院时的CT相比,42%的出院患者肺部吸收好转,还有42%的人没变化,也就是说没加重,但吸收慢一点。
核酸检测到的病毒不一定是活病毒,“细胞杀死了,病毒杀死了,核酸也照样能检测到。核酸是只代表有病毒的成分在那,但并不代表那是活病毒。当然,疫情还处于防控阶段,为防传染,核酸复阳的病人要被隔离,但并不代表这些病人一定具有传染性。由于康复的患者体内多有保护性抗体,大部分患者症状也不会加重,只要体内产生了足够量针对新冠病毒的抗体,患者不会再度感染,完全康复病人复发的可能性很低。
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同济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刘辉国等人在发表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出院后“复发”原因分析及治疗策略》论文中,将新冠患者分为四类:
(1)未曾使用过激素的普通型患者;
(2)曾使用过激素的普通型患者;
(3)大于60岁的老年患者;
(4)危重症或重症转为普通型的患者。
建议,针对四类不同患者分层管理,制定不同的出院标准。患者出院时,无论属于上述哪一类型,体温都应至少恢复正常一周以上。针对使用过糖皮质激素的患者,出院时应符合完全停用激素及体温恢复正常满一周。患者出院后,应继续隔离观察至少2周,并再次进行病毒核酸检测。武汉无症状复阳患者增多,应该安排所有武汉人全部检测一遍吗?
这个问题要慎重!
对于社会,无症状感染者最大的威胁是其是否具有感染性!
但是,正是“无症状”这一特点,又使得很难找出这一类人。
而且,在武汉封闭,大家居家隔离的情况下,这类人更不易发现。因为,在某个无症感染者周围,只有固定几个亲密接触者。通常无症状感染者被发现,大都是应为这些接触者中有人感染发病,进行流行病调查时发现。但是,如果是下述情况,即便所有人都无症状,也不能保证无隐性感染者或无传染性的隐性感染者:
第一,亲密接触者免疫力较强。
第二,亲密接触者已建立免疫应答,体内有抗体。
第三,隐性感染者的毒株毒性低、感染性较低。
第四,亲密接触者之间个人防护比较严格。
在上述情况下,最严重情况是一起隔离的人都成为隐性感染者,但是从表象上看,这些又都是健康的。
所以应先在武汉城内解除封闭,让人员流动,观察有无发病病例,再通过流行病史调查找出隐性感染者。个人建议,在此期间出武汉者应进行核酸检查,以确保无隐性感染者输出!
刚刚看到消息,离开湖北的,必须先通过核酸检测!
为党和国家的英明决策点赞!也希望各省市善待湖北、武汉的父老乡亲!当然也希望湖北的人民,能尊守各省市的规定,配合做好防疫工作!
现在防控工作,要内外兼顾,重点是加强对入境人员的检疫,千万不能有漏洞!一滴墨汁滴入静止水中会慢慢化开,还有可能把污染的水舀出来。但是滴入到滚动的水里,会瞬间污染全部!而且,越是有漏洞,就越是有更多的人想蒙混过关。而检疫压越大,就越容易出现问题!希望上海方面警惕!
武汉无症状复阳患者增多,应该安排所有武汉人全部检测一遍吗?
新冠肺炎疫情目前牵动着全国每一个人的心,中国新冠肺炎疫情已经得到良好的控制,而国外的疫情却在加重。
根据统计目前全世界新冠肺炎确诊患者超过30万人,疫情在全球四处开花暴发,人们不得不开始怀疑,感染源除了确诊的新冠肺炎患者,可能还有无症状的病毒携带患者和那些被忽略了仅有轻微症状的新冠肺炎患者,而且可能所占的比例不小,根据国外的报道研究,这些无症状携带者和只有轻微的患者可能占到六成左右,这些患者容易被忽视,而人们一般不会主动去看医生,因此可能躲过病毒核酸检测,另外这些患者无症状或者仅有轻微症状,可以没有发热,这就顺理成章的逃避了到处都是体温筛查,而且可能这些患者传播感染能力极强,所以才导致现在的新冠肺炎大暴发流行。
自湖北武汉封城以来,来自全国各地的支援,疫情已经得到基本控制,援鄂医疗队逐渐撤离,但是援鄂疾控队却在3月20日接到通知,暂缓离开湖北,主要也是因为这事,因为目前在湖北还检测出几个或者十几个无症状病毒核酸阳性的患者,但是目前无症状的感染患者主要来自:
各类来就诊住院的病人
密切接触的人群
各类隔离点隔离的工作人员
高危工作人员的筛查
目前援鄂防疫队留下来的目的就是弄清楚这些无症状感染的患者,对于无症状感染的患者目前的处理方式依然是采取隔离观察措施以阻断传播途径,如果在隔离期间出现发热、乏力及干咳等症状则按确诊患者并报告公布。
此次援鄂疾控队暂缓离鄂,留下的目的就是进行调查和溯源,了解湖北尤其是武汉的新型冠状病毒的传播途径是否彻底阻断,并制定相应的方案。
武汉无症状复阳患者增多,应该安排所有武汉人全部检测一遍吗?
关于这个问题,我们应该分几个方面考虑:
- 有没有必要?
- 如果有必要的话如何去实施?
“无症状”,一般来说指没有相关的临床症状。
“复阳”是指过去核酸检测呈阳性,治疗后或者不治疗后一段时间转阴,过一段时期又出现阳性。
既然是传染性疾病,那么他们是否具有传染性就值得关注。
无症状患者有没有传染性,官方说法是有一定的传播风险,但不是主要的传播来源。
而复阳患者有没有传染性,官方说法是目前暂时未发现“复阳”患者传染人的现象。
因此我们不要对无症状和复阳现象产生比较大的恐慌,而他们肯定也会有相应的部门隔离跟踪,追根溯源。
全民检测,有没有必要?有的话如何实施?以下分析为个人看法。
①武汉当前核酸检测能力:
最近3月12日的官方说法是,“武汉核酸检测能力已经达到最高每天2万份,检测速度提到了4至5小时出结果”
②武汉当前的人口:
武汉的当前居住人口,按照之前全面排查时的数据,就大概取个整数,按照1000万人来算。
③武汉当前的社区小区:
截至3月23日,全市无疫情小区累计数量6723个,占比94.7%;无疫情社区累计数量974个,占比69.3%;无疫情村(大队)累计数量1924个,占比99.0%。由此可推断出全市小区有大概有7099 个,社区大概有1405个,村大队大概有1943个。
④简单推算一下:
一天2万的检测量,如果1000万人全部进行检测,大概需要500天,时间成本太大了。如果再考虑核酸检测的准确率,考虑采样的方式方法,考虑中间的各种环节,这样下来各种成本会更大。而且一旦时间跨度越长,不确定因素就越大,经济怎么办?城市的运作怎么办?千万人的生活怎么办?
⑤相信科学,相信科学预防
既然是传染病,那么发现并切断传染源,这个肯定是要做的,我们的疾控人员医疗人员,他们是专业的,他们更懂得如何科学有效的去防治。
专业的事情由专业的人去做,如果他们觉得有必要全民检测,那相信肯定会进行全民检测,而他们没提,说明没那个必要。
从目前的消息看,有些复工的企业统一给复工员工做核酸检测,而省内流动的一些人员也做了核酸检测,作为可以流动的证明(当然,这些或许在后续4月8日都不在被要求)。最后还是那句话:要重视个人防护,戴口罩勤洗手不聚集,这是必须的。
武汉无症状复阳患者增多,应该安排所有武汉人全部检测一遍吗?
其实复阳就是出院后不久检测结果为阳性,阴性为健康的未感染者或者治愈者,而现在的问题是重新检测变成阳性到底是重新感染了还是是其实就是存在一些假性转阴者,也就是说并没有完全治愈而是检测显示阴性的现象,这个其实并不是现在才有,最早报道出来的是上个月的四川就出现了这样的患者,后来三月初的广东也出现几例这样的,引起了医学界的重视。
后来就有了检测阴性治愈出院,回家继续隔离十四天再次检测的决定,其实就是预防一些可能因为检测出现错误或者没有彻底的人导致的异常状况,其实就是为了预防这些可能没有彻底治愈的人出去造成传染,复阳这种现象到底是真的二次感染上还是旧疾并没有真的治愈,只是假性治愈,这个现在还不好说,但是检测阴性后不久又变回阳性,这个不得不重视一下。
现在还在寻找这些人复阳的原因,毕竟这个关乎到非常严重的事情,在没有完全找到复阳的原因之前,现在能做的就是尽量在治愈后在家再隔离半个月,然后回去进行一次复查看是否真的完全治愈了,这不只是对个人负责,还是对整个社会负责,现在很多人其实更关心的是这些复阳的人现在无症状的也存在,这些复阳的人近距离接触会不会造成传染。
最主要的还是复阳是否会造成传染,至于为什么复阳这个大众其实虽然说关心,但是医学方面的问题大众没办法,大众关心的是自身的安全问题,所以是否会造成传染成为了现在大家关心的,如何去预防这些复阳者再次隐形传染已经成为了不得不重视的问题,需不需要全面的再次对感染者和近距离接触者进行检测,这个是医学专家和国家要去面对的,不是我们大众能决定的事情。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