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病毒为什么不通过血液检测呢?
新冠病毒之前确实很少通过血液检测来进行确诊的,但是一直以来抽血检测对于新冠患者来说还是非常必要的!
我先来跟大家讲讲为什么临床上之前不通过血液检测来确诊新冠病毒!
首先,不通过血液检测确诊,不代表我们新冠患者血液中不含病毒,这点大家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七版)》实验室检查中的病原学检查及血清学检查部分,就可以看到(如下图)
诊疗方案中明确指出:在我们人体的鼻咽拭子、痰和其他下呼吸道分泌物、血液、粪便等标本中都可检测出新型冠状病毒核酸!
只不过人家也说清楚了:检测下呼吸道标本更加准确!
为什么?
原因主要由以下两点:
第一,不管新型冠状病毒是否存在其他传播途径,但不可否认,呼吸道传播仍然是新型冠状病毒的主要传播途径,大家看感染后最早出现在症状就知道了,以呼吸道症状为主要表现,呼吸道受累是主要的,因此这里面毫无意义是病毒最早出现最多的地方,提取这里标本是不是能更快、更准确的发现是否有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第二,由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人的方式决定了,早期提取呼吸道分泌物更能准确判断是否有病毒感染。
新型冠状病毒同以往其他病毒一样,是不能独立存活的,它没有自己能量、物质系统,只有提供遗传信息的核酸和少量的蛋白质及其他物质,用于复制的,因此病毒要活下去,必须要寄生于我们宿主当中,而且还得有感染细胞进入细胞能力,即必须要有专门通道给它进入我们的细胞,而这个通道,也就是大家可能听过的受体。
而这次新型冠状病毒在我们某一些细胞当中确实含有这种特定通道供病毒进入,那就是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ACE2)受体(如下图),这种受体在我们人体包括肺部等很多器官中都有表达,这也是为什么新冠病毒感染可以让我们多个器官造成损伤的原因。
所以,这次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主要是由ACE2受体介导的病毒侵入过程,而这ACE2在我们口腔等呼吸道很多细胞中都有表达,因此提取呼吸道分泌物相比检测其他体液,来的更加准确一些。
那么既然这样,为什么我们还要抽血,做一些全血、血清学检查?所谓的全血检查,其实在这里指的基本上就是我们大家说的血常规检查,这个其实跟病毒等微生物入侵会引起我们的免疫反应有关,尤其是我们通过血常规检查,可以发现,如果有病毒入侵,往往会提示我们患者的淋巴细胞会减少,因为淋巴细胞作为我们白细胞的一种,是主要参与我们人体免疫应答反应的(如下图)。
这是为什么我们医生总是要在病人住院一段时间后反复抽血检查原因,是为了观察病情变化需要,同时对于辅助诊断病毒感染有很重要的作用,因为有时候大家也知道核酸检测往往还会有“假阴性”的出现。
血清学检查,这是我们《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试行第七版)》才刚刚加进去的,这主要利用病毒感染我们人体一段时间后,往往会产生抗体,因此通过检测新型冠状病毒特异性lgM抗体和lgG抗体阳性,也可以用来确诊新冠病毒感染(如下图)
所以,不是不用血液检测确诊新冠病毒,而是检测病毒的病原体、核酸,来的比血液中的抗体要早一些,而且抗原检测试剂也要比血清抗体检测要研发快一些,因此给大家感觉是不同血液检测新冠病毒的“错觉”!
新冠病毒为什么不通过血液检测呢?
病情分析:新冠状病毒可以通过血液进行检测 ,新冠状病毒实验室检测特点 为,发病早期细胞总是正常的 或将低,淋巴细胞计数减少,部分患者出现肝酶,肝酶或肌红蛋白增高,多数患者c反应蛋白血液沉升高降钙素原正常,严重者d—二聚体升高,结合流行病史和临床表现可确认疑病例,确诊还进行病源血检测,对疫似病例进行病源血检,对于疫性病呼吸道标本或血液标本进行新冠状病毒核酸检测@张贵中
新冠病毒为什么不通过血液检测呢?
新型冠状病毒疫情不断发展,很多朋友也很关心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检查和确诊的问题,我们经常看到各种媒体报道中提到“通过鼻咽拭子核酸检测呈阳性”这样的字样,有些朋友禁不住要问: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没法通过血液检查吗?对于这样的疑问,实际上,血液检查不管是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初步诊察中,还是后续确诊这个,都是很重要的一个检查手段。
对于出现发热、咳嗽症状的相关患者,除了调查其与新冠肺炎感染者的密切接触史以外,相关的初步检查和排查也是非常重要的,首先要做的就是血常规的检查,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指南》试行第七版中,对于实验室检查第一项一般检查中就提出,心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发病早期会出现外周白细胞总数症状或减少,淋巴细胞计数减少等表现,部分患者还会出现肝酶、乳酸脱氢酶、肌红蛋白升高等现象,这些都是通过血液检查来发现的。
还有大数据公司汇总相关数据研究发现,血常规中的粒淋比(NLR),即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的比值,对于区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和非新冠肺炎有一定的比较意义,该项研究发现,新冠病毒感染者的粒淋比较非新冠肺炎患者小约42%,最大值仅为非新冠肺炎患者的44%,整体显著偏小且更为集中,这样的研究结果,虽然还未作为一项指标应用于临床的初步诊断,但在新冠病毒感染的血常规检查对于初步筛选新冠病毒感染,还是有一定检查意义的。
在临床上,确认病毒感染,当然并不仅仅看初步的血液检查结果,医生会结合相应的检查结果,结合病患的实际症状,以及自述的流行病学情况,来确认是否需要进行进一步的新冠病毒感染检测。
想要确认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最重要的当然是进行病原学的检查来确认,通常对于病毒感染的确认,一般的检查策略有2种:一种是检查病原体本身,另一种是检查身体在抵抗病原体过程中出现的抗体。检查病原体本身我们称之为抗原检查,而另一种我们称之为抗体检查,对于病毒我们还可以进行核酸检查,这三种检查方式,不管发现哪种是呈阳性反应,都意味着已经被病毒感染。而对于检测的样本来说,各种体液都可以作为检测的样本,目前我国批准的新冠病毒检测试剂盒有多种,有的可以通过测试口咽拭子中新冠病毒特征性的RNA序列检测病原体,也有的检测试剂盒能够通过全血、血浆或血清检查病原体或抗体,这些检查方式都是可行的方式,并非是仅仅通过鼻咽拭子检查才能确认新型冠状病毒的感染。
在诊疗指南第七版中,也明确指出,通过对患者的鼻咽拭子、痰液、下呼吸道分泌物、血液、粪便等标本进行病原体检查,如果能够检测到新型冠状病毒核酸阳性,都可以确认新型冠状病毒的感染。而由于新型冠状病毒主要感染方式是通过病毒与病人的呼吸道上皮细胞结合而感染,因此,采用呼吸道采样,特别是下呼吸道采样标本进行检查,在采样后尽快检测,其检测准确度更高。
通过血液检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可以检测病原体,也可以检查抗体,但从病毒感染人体,到人体产生抗体,通常需要一定的时间,而且不同的个体,产生抗体的情况也各不相同,因此,抗体检查一般需要在感染后3~5天才会显示阳性,但抗体检查还有一个重要的意义,就是对痊愈患者的流行病学调查,了解病毒在不同人群中的感染和抗体产生情况特性等,抗体检查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总而言之,新型冠状病毒不能通过血液检查的想法是一种认识上误区,血液检查对于新型冠状病毒的初诊、确诊,愈后流行病学调查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新冠病毒为什么不通过血液检测呢?
首先肯定的说,血液检测同样重要,只是一开始病毒认知有限,还和新冠的特性等有关的。1,新冠病毒肺炎
大家都注意到了,开始大家对病毒是未知的,大家的认知就是会引起肺炎。所以一开始的名字叫新冠病毒肺炎。各个管理机构,也叫新冠病毒肺炎指挥部。
通过这个认知,一开始的检查就两个核心指标(1)用CT检查肺炎;(2)核酸检测病毒,那为啥要核酸检测呢?看下面。
2,病毒核酸检测这个就要说到我国基因检测技术了,想当年非典的时候,非典病毒的基因测序是国外做的。而这次新冠病毒的基因测序,在1月2号,中科院武汉病毒研究所确定新冠病毒的全基因组序列。
知道了核酸的基因序列,那在对病毒未知前提下,那最有效的办法直接检测病毒。也就是常听到的核酸检测。检测病毒的特有基因,然后确认有病毒,随后整理感染者的各种指标,才慢慢有新的检测方法。
3,新冠病毒特性新冠病毒的特性,一开始就确认的能呼吸传播,感染的是呼吸道粘膜,病毒进入身体后,会不会引起其他生理特征,以及生化质变的变化,这个都需要数据。这样一来,那首先就是检测呼吸道的病毒。
然后随着确诊病例增加,科学的统计感染者数据。这时候无症状患者,轻症患者,甚至重症患者,慢慢就发现共有特征,共有生化指标。后面的检测方法,就可以不直接检测病毒,检测相关指标即可。
4,检测方法集合关于新冠病毒的检测方法,下来分开说说:
(1)核酸检测:
这个从一开始就有,并且现在还在用。就是直接检测病毒基因,然后看有没有感染新冠病毒。
(2)抗体检测:
这种检测更快,由于病毒感染后,自身的免疫系统会反应,经过前期的医学数据统计,就知道感染者测什么抗体,会是什么数值。通过抽血检测,就知道可能是感染新冠病毒了。
(3)生化指标:
这个在确诊后的生理情况,以及痊愈患者出院检测,有了更全面的检测。
总的来说,新冠病毒的检测,主要是对病毒未知,开始没有血液检测。但随着对病毒的了解,后期的血液检测,也变成很重要的指标了。新冠病毒为什么不通过血液检测呢?
自新冠病毒疫情发生以来,病毒的核酸检测一直是最主要的检测方法。最初,我国科学家通过鼻咽拭子进行标本采集进行病毒检测的,随着对新冠病毒的不断深入研究和了解后发现,除鼻咽拭子外,痰和其他下呼吸道分泌物,血液、粪便等标本中都可以检出新冠病毒核酸。于是有网友会问,新冠病毒为什么不通过血液检测呢?
血液检测在新冠病毒检测中的作用
无论是什么疾病,血液检查都是在临床诊疗工作中必不可少的一项检查项目。针对新冠病毒,血常规检查能帮助医生首先鉴别是细菌感染还是病毒感染,如果患者血常规检测外周血白细胞计数正常或减少,淋巴细胞计数减少,那么很大可能是病毒感染,然后结合患者的流行病学和症状体征,医生才能够判断患者是否为新冠病毒感染疑似病例,才会有后续的病毒核酸检测。所以从这方面来说,血液检测对排查新冠病毒也是有帮助的。
病毒核酸检测血液检测并非首选
如果要说采用血液检测来进行新冠病毒核酸检测,那么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第七版)之前并不作为首选的检测方法。这一来主要是由于新冠病毒的传播方式决定的,大家都知道新冠病毒主要通过飞沫和接触传播,加上呼吸道中存在新冠病毒入侵必需的ACE2受体,所以感染者的呼吸道是新冠病毒入侵的主要门户,也因此感染者会常并发肺炎。
所以在病毒感染初期对于疑似病例如果要进行病毒核酸检测的话,鼻咽拭子、痰液和其他下呼吸道分泌物是首选的检测标本,这些标本获得的阳性率也是最高的。反而此时进行血液病毒核酸检测很可能会是阴性结果,因为在病毒感染初期血液中很可能还没有受到病毒入侵。
结语
值得关注的是,最新版诊疗方案有一个重大改变,那就是增加了血清学对新冠病毒特异性抗体IgM和IgG的检测,并以此作为确诊新冠病毒感染的证据之一,但这个IgM也是在发病3-5天后才开始出现阳性。但总而言之,目前是可以通过血液检测新冠病毒的,但血液标本并不是进行病毒核酸检测的首选标本。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