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梗来临前,身体出现“一软二硬”,具体指什么?
脑梗来临前,身体出现“一软二硬”,描述的好形象的感觉,难免不了让大家脑补一波这样一软二硬的画面!
但实际上,脑梗是分为很多种类型的呀,哪有像题主一句话中两个字“脑梗”这么简单,笼统的来看,脑梗有小面积,中等面积,大面积的脑梗。往专业的角度来讲,脑梗分为完全型,进展型以及腔梗(即小卒中)。
尤其是这个腔隙性脑梗死,大家可以发现,我或者我爸妈平时好好的,怎么我带他们体检一下,就被诊断为脑梗了呢?
实际上,这是非常正常的一种现象,所谓的腔隙性脑梗死,实际上它是一种梗死面积非常小,梗死部位相对我们其他脑梗部位没那么重要发生的,这种往往不太容易引起临床症状,患者也往往都没什么感觉,可能它发生了,你也不知道,只是在有一次或者别的原因去做了一个脑部检查,发现自己得了腔梗,因此,也就不存在题主说的又软又硬的表现了!
所以,题主说的脑梗来了,身体会出现“一软二硬”,实际上指的是完全型,或者更严重进展型脑梗死,患者往往从开始发病到最后到达疾病高峰,完全型在6小时之内完成,而进展型则越来越严重。
但它们来临之前,确实会出现一些比较典型的症状一软
大多数指的是即将发生脑梗的人,会表现为意识发软,老是想睡觉,甚至严重的,慢慢就昏迷了,后来直接就意识不清。
二硬
这多指的是发生脑梗的人,都有运动或者语言上的发硬。比如运动上,突然出现一侧胳膊或者一侧肢体发沉,直接动不了,如果在面肌上,可以引起一个面瘫;如果是语言上,表现出说话说不出来,想说喝水,想说难受,但是就是一直说不清楚,表达不清,甚至说不出来,舌根发硬,我们医学上称之为构音障碍。
当然,脑梗来了,除了题主提到的软硬表现,还有一些其他比较典型,比如眼睛会出现一过性的黑懵,看不见,或者感觉身上有一种被虫子爬呀爬呀,或者被别人针刺一样的感觉等等。
一旦出现有以上几种症状表现,都要第一时间怀疑自己是不是发生了急性脑梗,然后第一时间得到有效治疗才能避免大家像大街上看到的有一些发生过脑梗的人,摇摇晃晃走路,或者一侧的肢体动不了,拄着拐走路,留下严重后遗症。
脑梗来临前,身体出现“一软二硬”,具体指什么?
秋冬之交的10、11月,是脑梗高发期。
天气的不断变化,受到寒冷的刺激,会让脑血管瞬间崩溃。
因此,在这段时间,一定要格外注意预防脑梗,切莫忽视。
那么,脑梗发生前,身体会出现哪些“异常迹象”呢?一起来看看吧!
脑梗来临前,身体出现“一软二硬”01:肢体发软
表现为:突然走不动路,拿不住东西,单侧手脚麻木等。
这些"变软"的 症状,俗称"偏瘫",是脑梗最常见的前兆表现。
一旦出现类似的情况,及时就医检查,切莫拖延。
02:颈椎发硬
在脑梗爆发之前,肢体会有明显不听使唤的感觉。
在排除长时间久坐的情况下,如果,颈椎发硬,低头的时候,下颌难以抵到上胸,那也是脑梗的先兆,应当及时就医,不可忽视。
03:舌头发硬
当头部血管发生堵塞,导致脑供血不足,便会抑制大脑皮层的语言中枢,从而出现语言障碍。
如果,舌头发硬,总是咬到舌头,吐字不清,不能完整的说一段话,或是根本不能讲话。
此时,立刻就医检查,切莫忽视拖延。
此外,脑梗来临,还会出现这2种表现:1、头痛加重
临床上,约70%的脑梗患者,在发病前,会出现头痛加重的情况。
一旦,突然剧烈头痛,或头痛性质、部位、分布等发生了变化。
尤其是高血压、高血脂等有心脑血管家族史的人,更要格外注意。
2、打哈欠,流口水
临床上,约80%的脑梗患者,发病前5-10天会出现哈欠不断的情况。
一般会持续一周左右的时间,大多是脑供血、供氧不足所致。
此时,通常还伴随着睡觉时,单侧流口水的情况,一定要高度警惕。
三大行为,加速血管堵塞,诱发脑梗,尽早改掉1、大量吸烟
长期大量吸烟,会加速脑梗的发生。
调查显示,吸烟的脑梗患者,比不吸烟的患者,高出了2.5倍。
香烟中的有害物质,会加速动脉粥硬化的进程,还会使心跳加快,导致收缩压和舒张压增高,增加脑梗风险。
2、长期喝酒
长期大量喝酒,会导致增加脑梗的风险。
酒精,可直接刺激血管壁,使血管失去弹性,加速动脉硬化,易造成脑血栓的形成,从而诱发脑梗。
并且,酒精可促进脑动脉平滑肌收缩,从而降低脑血流量,增加了脑梗塞的发生率。
此外,喝酒会引起交感神经兴奋,血压升高,诱发脑梗塞。
因此,预防脑梗,一定要注意,减少喝酒,高血压者更要滴酒不沾。
3、经常熬夜
长期熬夜,缺少睡眠,也会增加脑梗风险。
睡眠少,大脑得不到充足的休息,会导致反应变得迟缓,情绪变得不稳定,不利于预防脑梗。
并且,熬夜,还会导致体内会分泌大量的激素,而激素,又会让血管收缩,会阻碍血液流动,增加血液的粘稠度,导致血管堵塞,进而诱发脑梗等。
切莫熬夜,保证充足的睡眠,让大脑与身体,都有一个充分的休息时间。
不想脑梗,远离二物,常饮三杯水,多做四个动作【远离二物】
1、远离过咸食物
很多老人,喜欢吃一些咸菜、酱菜,甚至饮食习惯偏重口味。
然而,这类食物,含有较多的盐分,会导致摄入过多的钠,从而诱发高血压,而高血压是引发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因素。
研究发现,若每天盐分的摄入量超过6克时,中风的风险会增加17%。
2、远离过甜食物
像一些可乐,果汁饮料、运动饮料、酸奶、奶油蛋糕,甜点等,都是含有高糖的食物。
一旦,摄入太多含糖量比较高的食物,会导致人体血糖以及甘油三酯的水平升高,同时,还会使得脂蛋白水平降低,因此会增加血液粘稠度,对血管极为不利。
所以,50岁后,这类含糖高的食物,也要少吃为好。
【常饮三杯水】
第一杯:早起后,一杯温开水
经过了一夜的休息,起床后,喝一杯温开水,35℃左右,200ml左右。
可及时补充体液,稀释血液,还可促进血液循环,改善血液粘稠状态,有效预防血栓。
第二杯:两餐间,一杯茶水
淡茶水,也是稀释血液不错的饮品。
并且,茶水,还有助于排毒,降脂,改善血管健康。
奶汁草荷叶茶,泡水喝,可降脂,降压,改善血稠,防血栓,预防心血管疾病。
用奶汁草、荷叶、小叶苦丁,三者搭配在一起,泡水代茶饮,即可。
荷叶,含有黄酮和生物碱类,可降低总胆固醇和生甘油三酯,降低全血比粘度、红细胞压积,从而改善血液粘稠状态,降脂降压,预防血栓的形成。
小叶苦丁,可以增加心肌供血、抗动脉粥样硬化,还可以清热散风,可以降低血压,对高血压者有很大的好处。
奶汁草泡水喝,有一定的降压效果,还可降低血清三酰甘油,有效升高高密度脂蛋白,有助于改善血脂健康,助力心血管健康。
搭配在一起,做杯代茶饮,可以促进身体排毒,降脂、降压、改善血粘稠,稳定血压,保护血管健康。
第三杯:晚睡前,一小杯温开水
睡前喝点水,不仅能够补充些水分,同时,还有助于睡眠。
而这,对于夜晚的血管健康,十分有益。
一小杯即可,切不可喝太多。
【多做四个动作】
1、活动手腕
经常活动手腕,刺激经脉,促进气血运行,对于通血管、活经络,十分有益。
2、踮脚
久坐后,踮踮脚,促进下肢血液回流,防血栓,还可锻炼身体平衡能力。
3、空抓手
研究发现,缺少锻炼的右脑,血管壁异常脆弱,易发生破裂。
多活动左手,有益于锻炼头脑,空手抓,是不错的选择。
4、转动头部
头前俯时,脖子尽量前伸,左右转时,幅度不宜过大,做30个循环即可。
脑梗来临前,身体出现“一软二硬”,具体指什么?
脑梗,又称为“缺血性卒中”,是中风的一种。
世界卫生组织:每年死于脑梗塞的病人高达150万人。
脑梗不仅死亡率高,其致残率和复发率都是“遥遥领先”的。
脑梗来临前,身体出现“一软二硬”,最好去检查一下!1、身体变软
身体变软是患者出现肌肉能力下降、神经功能下降的症状。
患者会出现手脚麻木,不能拿东西,身体瘫痪等严重的表现。
一旦身体出现“变软”的症状,最好去检查一下脑CT。
2、颈椎发硬
颈椎是大脑供血的唯一通道。
当脑梗来临前,身体的血液循环减慢,血液粘稠度增加,颈椎也出现缺血缺氧的症状。
此时就会经常的感觉到颈部的僵硬,无力,出现传动费力的表现
3、舌根发硬
如果脑血管出现堵塞,则会导致脑部供血不足,进而影响到大脑皮层中枢,语言中枢也会受到影响。
所以在脑梗发生前,就容易出现暂时性吐字不清。
舌根发硬,或讲话不灵,甚至胡言乱语等身体表现。
脑梗来临前,身体也会出现4种异常表现!1、头晕头疼
在脑梗发生时,脑部血管堵塞和狭窄,局部需要的氧气,血液等无法及时提供。
前期会出现头晕,恶心,随着疾病的恶化,会出现剧烈的头疼等。
一般在脑梗发病初期可能会出现头部一侧的疼痛。
随着病情的发展,脑梗严重后可能整个头部都会出现剧烈的疼痛。
2、短暂性视力问题
脑梗患者在前期会出现短暂性视力模糊的现象,也可能出现视野缺损。
因为视网膜中心动脉或者分支动脉因为脑血流流量减少而导致的闭塞现象。
而这种症状出现之后在几分钟或半小时内基本会自行恢复,所以往往被人们忽视。
3、频频打哈欠
这个时候管腔越来越窄,使得脑缺血情况越来越严重,而脑缺氧也越来越明显,出现频繁的嗜睡,打哈欠。
有数据显示,在脑梗发作之前的五到十天左右,出现频繁打哈欠的人群占据了百分之八十。
所以,当出现这样的情况时,一定要积极的做好预防。
4、呼吸感觉困难
随着脑部的动脉发生了堵塞、硬化,伴随着动脉管腔处于狭窄状态。
当组织缺血过于严重的话,可能会让你呼吸都是那么的不顺畅。
如经常有呼吸困难,胸闷气短的症状,就要提高警惕。
引起脑梗的原因,可能有3个因素!1、降压过度
很多人都知道高血压会引起脑梗死。
所以当出现高血压的时候,只知道一味地降血压,忽略自身血压的监测。
长期以往,容易导致血压过低,从而引发脑梗。
建议遵从医嘱,按照医生的建议来按时按量的服用降压药,而且要定期测量自己的血压。
2、不良的生活习惯
熬夜是现如今人们很普遍的现象,熬夜造成生物钟紊乱。还会使血液变得更加粘稠,加重了血管的阻塞危。
并且过度的劳累,也会增加心脏,血管的负担,长期以往的,会加速脑梗的发生。
3、暴饮暴食
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的提高,吃的越来越好,也造成疾病越来越多。
如经常吃高油脂,高油腻会增加血液粘稠度,引起高血压,高血脂等疾病。
如经常应酬,暴饮暴食的人,就要提高警惕。
预防脑梗发生,做好以下几件事!一、食二黑
1、黑枸杞
枸杞是很多养生人士的最爱,我们常吃的红色的枸杞。
但是从预防血栓的角度来看的话,黑枸杞的效果更是略高一筹。
预防血栓,可适当的吃一起枸杞。
2、黑木耳
黑木耳它口感爽脆、营养价值高,
并且黑木耳中特有的木耳多糖,是一种对抗血栓的可溶性膳食纤维。
这种膳食纤维可以吸附脂肪,预防过多的脂肪进入血液,进而导致血液流动速度减缓。
二、多喝水
多喝水,不仅可以补充体液,还可以稀释血液,也可常饮一些小植物茶饮,效果更佳。
日常可以喝1-2杯奶汁草荷叶茶,不仅可以改善血粘稠,保护血管健康。
奶汁草水提物,可降低血清三酰甘油,有效升高高密度脂蛋白,
这样,有助于改善血脂健康,并且,蒲公英还有很好的排毒效果。
荷叶,含有黄酮和生物碱类,可降低总胆固醇和生甘油三酯。
同时,能降低全血比粘度、红细胞压积,从而改善血液浓粘的状态,具有明显的降脂作用。
小叶苦丁,含有阿克苷,能促进去氧肾上腺素诱导的动脉收缩,降低心脑血管疾病发生;
同时,对食高胆固醇诱发的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有降低作用,促使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面积减小,达到降低血脂作用。
三者搭配一起,不仅可以促进身体排毒、降脂,还能起到改善血粘稠,保护血管健康的作用。
三、戒吸烟
很多人只知道吸烟会诱发肺脏疾病。
其实吸烟最大的危害是心脑血管问题,香烟里含有尼古丁成分,在人体内可以刺激神经,血管会因此痉挛,心跳也会加快。
从而导致血压逐渐升高,血中胆固醇也会增加,进而加速了动脉硬化的速度。
研究发现,长期吸烟的人,患心脏病,高血压的几率都比不吸烟的人高出3-5倍。
四、动二处
1、多动手
我们的手指头跟大脑皮层有紧密的联系。
手在运动的时候,神经会传递到大脑皮层运动区并对其产生良性刺激,活跃脑组织。
适当进行手部运动不仅可以预防脑梗,对于脑梗患者的恢复也有很大好处。
2、多动腿
腿的运动对脑梗的预防也有很大帮助,因此为了大脑健康要多进行有氧锻炼,可以爬爬山、慢跑或者快走。
在双腿交替运动的过程中,大脑的兴奋以及抑制过程会变得非常和谐。
同时还增强心肺功能,可以有效预防脑梗。
脑梗来临前,身体出现“一软二硬”,具体指什么?
刚刚进入冬季,最近脑内科的床已经住满,就连加床也已经快收满了!
脑梗一直是我们国家发病率最高的疾病,因为脑梗会致残会致死,给患者及家属带来巨大痛苦。
很多朋友问,脑梗来临前,会有哪些表现呢?怎么才能及时发现脑梗呢?
其实不愿骗大家,大部分人一旦出现症状,说明已经脑梗了,这时候必须马上就诊,这时候并不是脑梗来临前,而是脑梗已经到来。
这种图,比较直观和简单告诉我们,口角歪斜,脸不对称;一侧肢体无力;言语表达不清楚。这些就是最常见的脑梗表现,一旦出现说明血管已经堵塞,必须马上就诊。
当然,除了这些典型表现,还可能会有一些表现:
1、拿不住东西,比如掉筷子,掉杯子;或者两手的力量较之前明显下降或不对称;
2、头晕,头痛,特别是突然发生的眩晕;与平日不同的头痛即头痛突然加重或由间断性头痛变为持续性剧烈头痛;
3、肢体麻木,突然感到一侧脸部或手脚麻木,有的为舌麻、唇麻或一侧上下肢发麻;
4、突然一侧肢体无力或活动不灵活,时发时停,走路偏斜,走路不稳;
5、吐字不清,所问非所答;
6、意识丧失,智力障碍;出现嗜睡状态,即整天的昏昏欲睡;
7、突然出现一时性视物不清或自觉眼前一片黑蒙,甚至一时性突然失明;恶心呕吐或呃逆;
8、面瘫及舌瘫、偏盲、喝水呛咳、吞咽困难。
这些表现都可能是脑血管意外,需要引起大家重视。
这张图告诉我们,发现这些问题,一定要快,因为只有越早到达医院,越能获得救治,减少残疾发生,降低死亡。
当然,这些表现基本上都已经发生了脑梗死,一旦发生脑梗我们是无法完全左右结果的,即使我们能第一时间赶到医院,得到最有效治疗,但也不能完全排除后遗症甚至死亡。
唯一的好办法就是预防,我们不能等到有这些症状才重视,我们必须提前预防。
预防脑梗主要就是预防动脉粥样硬化加重,也就是健康生活方式,远离烟酒,低盐低糖低油饮食,控制体重,坚持有氧运动,减少熬夜,减少压力,及时发现三高,积极正规控制三高。高危人群需要查看颈动脉是否有斑块,正规治疗颈动脉斑块。最好这些才能远离脑梗死,而不是等到身体出现一软二硬,那时候已经为时已晚!
[心血管王医生版权]
其实并没有明确一软二硬这种提法,如果非要生搬硬套,那么:四肢发软算一软,舌根发硬面部僵硬算二硬。可是现实中每个人表现不一样。
脑梗来临前,身体出现“一软二硬”,具体指什么?
脑梗又称为脑卒中,是因为血管堵塞,导致了局部大脑缺血性梗死的一种疾病,多发生在中老年人,尤其是炎热的夏季,和寒冷的冬季更为多发季节。
那么当脑梗到来的时候,身体会有哪些典型的表现呢?
首先是身体软,站立不稳,手脚麻木,甚至不能正常的抓握东西。
因为血管梗死导致供血出现问题,脑梗病人可能会感觉到自己的身体不受控制,出现站立不稳,腿脚不灵便,手脚发麻,不能拿茶杯,抓住东西,不能用力等症状。
然后是舌头变硬。脑梗的病人,会表现为舌头不灵便,说话不清楚,舌根发硬,甚至出现嘴歪眼斜,流口水等症状,这也是脑梗来临的表现之一。
还有一个表现就是血管变硬。这种变化主要是因为血液循环不畅,血管堵塞导致的心脑血管疾病。很多脑梗的病人,就是因为长时间患有血管粥样硬化、管腔狭窄,最终导致脑部血供减少,甚至脑梗。
对于中老年人群来说,如果忽然间发现自己出现了这些症状,那么最好不要耽误,尽快去医院进行治疗。对于脑梗患者来说,治疗的时间越早,恢复预后可能就越好。
脑梗来临前,身体出现“一软二硬”,具体指什么?
脑梗,是一种死亡率很高的脑血管疾病,又称为“缺血性卒中”,是中风的一种。
当脑血管发生堵塞时,就是脑血管疾病,而脑梗是其中之一。
脑梗来临前,身体出现“一软、二硬”:
1,腿脚发软
脑梗来临前,会影响到人体的神经中枢和运动中枢,会出现“偏瘫”,四肢失去力量,变的很“软”。
还伴有突然走不动路,拿不住东西,单侧手脚麻木等表现。
2,舌根发硬
若感觉舌根发硬,说话不利索,含糊不清,出现语言障碍,可能是脑动脉供血不足影响了大脑皮层的语言中枢所致。
舌根发硬还会表现为喝水容易呛水、吃饭容易呛着等,这时,一定要谨慎,及时去检查,可预防脑梗发生。
3,血管变硬
确诊脑梗后,检查血生化,会发现动脉硬化指数多数会超标,这说明血管出现了动脉粥样硬化的迹象。
主要一方面与血脂代谢异常有关,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偏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偏高、总胆固醇偏高容易出现动脉硬化的发生。
另一方面,与血压水平有关,血压偏高会损伤血管,促使其失去弹性,加速血管变硬。
提醒:5类人要注意,警惕脑梗!
第1类:“无肉不欢”者
“无肉不欢”这类人群,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摄入过多,容易使体内“坏”胆固醇增加,促使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
血液中“坏”胆固醇越多,聚集在动脉壁里的越多,使斑块增大,促使动脉管腔逐渐变窄,严重可发生阻塞,影响血液和氧的输送,引发脑梗。
第2类:“烟不离手”者
现代年轻人的工作压力大,为了缓解疲劳、压力,吸烟的人越来越多。但经常“烟不离手”对身体的危害很大。
吸烟会使血管的携氧量降低,血液粘稠度升高,增加胆固醇含量,促使动脉粥样硬化发生。
第3类:久坐之人
久坐时,第一个姿势几乎保持不动,长期如此,易导致血液循环减慢,使血液中垃圾和毒素堆积在血管内,吸附在血管壁上,增加血管堵塞的风险,引发脑梗。
第4类:经常熬夜者
熬夜,对身体的伤害非常大。
长期熬夜会使身体免疫力下降,同时还会损伤肝肾等器官;
经常熬夜还会加速血管的老化,使血管失去弹性,让血管不能更好的促进血液的流通;同时,还会加速血栓的形成,引发血管堵塞,诱发脑梗。
第5类:有高血压、糖尿病等人
高血压是脑梗的最重要的诱因之一。
对高血压者,血管内垃圾增多,血管容易毒素,会使血液粘稠,易形成血管内斑块,严重可堵塞血管。
糖尿病并发症之一就是脑梗,“三高”症状容易导致血流缓慢、动脉硬化等,会造成脑梗发生。
保护脑血管,预防脑梗,记住,做好3件事!
第一:吃对
俗话说,“病从口入”,预防血管疾病,要调整饮食习惯和饮食结构。
1,油淋菜,补充优质脂肪酸,调节脂质代谢
油淋菜,将做好的菜上淋上一些富含优质脂肪酸的植物油,搅拌后,即可食用。
补充α-亚麻酸,每天5毫升紫苏仁油即可,淋在菜里,或凉拌菜食用,利于调节脂质代谢,减少血栓形成。
研究发现,α-亚麻酸是一种人体必需脂肪酸,需要从食物中获取,且α-亚麻酸是人们目前缺乏营养素之一。
研究发现α-亚麻酸进入体内会被分解为EPA和DHA,EPA被称为“血管清道夫”,可降低血液中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的量,而提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量,达到调血脂、降血压的作用。
同时,α-亚麻酸能使血管有弹性,同时减少挤满胆固醇的血小板,预防血栓形成、动脉粥样硬化发生。
2,限盐勺,控制盐分摄入,利于调节血压
限盐勺,能很清楚的了解一天内食用盐分的大概含量,利于控制盐分的摄入,对调节血压很有帮助。
摄入盐分过多,容易促使血压升高,血管痉挛,易诱发心脑血管疾病发生,尤其是高血压、冠心病、脑卒中。
建议,正常成年人每天盐分摄入量不超过6克(大约一啤酒瓶盖的量),包括食用盐之外的所有调料中的盐分。
第二:排便
保证每天能顺利排便,也是一件幸福的事情。
对很多人,尤其是中老年人,受便秘的困扰。这类人在排便时,最好不要太用力,不然一用力屏气,容易使脑部血管压力过高,诱发脑血管疾病发生。
排便时,对手脚比较灵活的中老年人,最好选择蹲姿,利于粪便排出。
此外,日常还可用手揉腹小肚子,促进肠道蠕动,利于粪便排出。
第三:勤动
常言道:“树老根先枯,人老腿先衰。”
想健康,就要坚持运动,运动可促进体内的血液循环,提高新陈代谢,还可促进血管内废物排出,增强血管弹性。
运动,还可加强心肺功能,提高肺活量,还利于控制体重。
运动时,最好选择有氧运动,每次至少30分钟,才能有更好的作用。
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谢谢!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