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甲双胍和二甲双胍缓释片有区别吗?
又想骗我吃胍,这句话在我们医生口中特别流行,这其中提到的“胍”,指的就是二甲双胍这个凭实力“封神”的药!
大家都知道二甲双胍一直是糖尿病治疗的一线药物,但是由于其近些年来跨界功效,被报道研究出来一大堆新奇的功能,让各种人世对它不得不“胍”目相看!
这不前段时间爆出二甲双胍和禁食可以协同作用,抑制小鼠肿瘤的生长,这最近又科学研究顶级期刊《Nature》的头版头条挂了3天的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给9人做了一项实验,在1年的实验期结束后,竟发现有9人的生物年龄平均逆转了2.5岁,又把二甲双胍抗抗衰老作用推向一个新的高度,让大家有了天山童姥“返老返童”的希望,相信不久将来,二甲双胍真有可能给大家带去一些不看神话!
只不过目前来说,二甲双胍主要还是应用于2型糖尿病首选用药,尤其是首选用于单纯饮食控制力体育锻炼治疗无效的2型糖尿病,特别是肥胖的2型糖尿病。
二甲双胍降糖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发挥作用的:
- 增加我们胰岛素受体结合和受体后作用,改善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因此,二甲双胍又被称之为胰岛素增敏剂!
- 使我们肠道内葡萄糖吸收受到抑制,减少糖原生成和减少肝糖原输出。
而我们都知道,糖尿病最大的危害并不是糖尿病本身,而是其并发症,而导致糖尿病并发症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血糖水平控制不好,因此,药学上根据药物作用特点,制成了不同剂型的二甲双胍!
其中二甲双胍片就是我们最常遇到的药品普通片,而二甲双胍缓释片则是另一种片剂剂型!
那么二甲双胍片和二甲双胍缓释片到底有什么区别呢!首先,相同点都是片剂,剂量都比较准确,便于携带及服用,化学性质稳定,同样对于小孩及昏迷患者等不易吞服!
其次,最大的区别就是它们满足不同的临床医疗需要。
给大家画个图,便于大家理解,请看下图:
大家可以清楚看到:我们每服用一次二甲双胍普通片,它都要经历一次血液中药物浓度的起伏下降,血药浓度随服用的次数,波动比较大;但二甲双胍缓释片就不一样,它是控制药物药物浓度释放的,服用一次只是开始时候会出现血药浓度上升,之后再服用会一直保持药物浓度在一个相同水平。
那这两者这都有什么好处?
很显然,二甲双胍普通片虽然降糖能力无法得到一个稳定的水平,但是它灵活性比较好,可以根据每天运动,饮食等做出服药调整;而二甲双胍缓释片,可以保证每天稳定降糖,但药物服用灵活性差,尤其是一旦大家饮食,运动不能很好的保持,那很可能就是引起低血糖或者是今天吃多了,血糖没降下来!
因此,两种片剂剂型各有优缺点,大家可根据自身情况在医生指导下选用!
最后,跟大家讲讲最关心的价格问题,实际上不管是二甲双胍还是其他药物,缓释片一般都比普通片剂要贵一些,这因为涉及到药厂在制作缓释片中特殊的工艺导致的陈本要高一些,所以,价格也就贵一些!
二甲双胍和二甲双胍缓释片有区别吗?
二甲双胍是一个经典的降糖药物,也一直被作为2型糖尿病人的起始用药的首选药物,虽然今年以来,更多的临床指南推荐了心血管风险患者的糖尿病人应该首选SGLT2抑制剂“列净”类药物或GLP-1受体激动剂作为首选药物,但不论从用药安全性,还是用药经济性上来说,二甲双胍,仍然是值得广泛应用的口服降糖药物。
虽然二甲双胍在心血管保护方面不及前面提到的两类新型药物,但多年的临床应用也证明,二甲双胍是降糖效果强,用药相对安全性高的经典药物,对于心血管疾病风险评估为中低危的糖尿病患者,特别是存在肥胖问题情况的,二甲双胍仍然可以作为首选的降糖药物来使用。对于通过饮食和锻炼无法有效控制血糖的2型糖尿病患者,尽早加上药物控制,对血糖早控制,早干预,早治疗,尽早的把血糖控制到正常水平,对于糖尿病人的后续控制以及并发症减少,及其重要,千万不要忽视。
二甲双胍上市多年,目前临床应用的剂型有普通片,缓释片,肠溶片等多种不同的剂型,不同剂型之间有何区别,控糖方面有没有差异,今天就来为大家简单介绍一下。
二甲双胍普通片,是最常见的剂型,就是以二甲双胍为原料制成的普通片剂,其进入人体后,立即崩解释放起效,二甲双胍的在血浆中的药物半衰期为5.1小时,但其同时会贮存于红细胞的贮藏室起效,其全血半衰期长达17.6小时,因此对于二甲双胍普通片来说,一般推荐每天服用2次,就完全可以达到24小时内平稳控糖的效果,服用时间选择上,可以选择餐时或餐后立即服用,以减少药物的胃部刺激性,降低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
缓释片是一种比普通片更先进的一种药物制剂,不管是二甲双胍缓释片,还是其他类型的缓释片,其作用都是为了控制药物的释放速度,使药物在一定时间内平稳释放,药效发挥更加稳定,也有利于降低药物的不良反应发生几率。二甲双胍缓释片通过缓释技术,使药物进入体内后,能够平稳缓慢的释放,因此,二甲双胍缓释片是可以每天服用1次的药物剂型,由于药物的缓慢释放,其药物在体内的作用也更加平稳,胃肠刺激的不良反应风险也更小。
除了普通片和缓释片,目前还有一种肠溶片的制剂,肠溶片是通过在药物外层包上肠溶包衣,控制药物在强酸性的胃内不崩解溶出,而在进入弱碱性的肠道内才溶出的一种剂型,这种药物剂型的主要目的,主要是减轻了药物的胃黏膜刺激性,降低胃部不适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在药物吸收和释放方面,比普通片没有其他的优势,同样也是要每天服用2次。
二甲双胍不同的药物剂型,有着不同的特点,其药物的体内释放和溶出也存在一定差异,但在长期用药的过程中,服用同样剂量的二甲双胍,不管什么剂型,其控糖效果是没有明显差异的,缓释片的特性就在于其控糖效果更平稳,而肠溶片的特性就在于减少了胃部不良反应,而在长期控糖的疗效上,是没有明显差异的,因此,对于二甲双胍各种剂型的选择上,大家可以根据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就好。
二甲双胍和二甲双胍缓释片有区别吗?
二甲双胍可获得可靠的短期降糖疗效,既可降低空腹血糖,还可降低餐后血糖;同时二甲双胍还可获得稳定的长期降糖疗效,坚持服用可使糖化血红蛋白降低1%-2%,因此是糖尿病患者的一线用药与全程用药。那么,二甲双胍普通片剂与缓释片剂有区别吗?接下来,医学莘将为您解析。
多数糖尿病患者需要终生服药,降糖药能否持续发挥可靠的降糖疗效,能否增加不良反应的耐受性,很大程度决定了糖尿病患者是否能长期服用该药。既然二甲双胍是糖尿病患者的一线用药与全程用药,至少说明两个问题:一是二甲双胍降糖疗效肯定,糖尿病患者长期服用获益明确;二是二甲双胍不良反应少且轻微,糖尿病患者对其有较好的耐受性。普通片剂与缓释片剂作为二甲双胍常用的两种剂型,降糖疗效是否相同,不良反应发生是否有异,是多数糖尿病患者关注的焦点。
从降糖疗效上来看,同等剂量的二甲双胍,普通片剂与缓释片剂具有相同的降糖疗效。那么,每日服用多少二甲双胍可达最佳降糖疗效呢?二甲双胍普通片剂的起始剂量通常为每次500mg,每日服用两次;二甲双胍缓释片剂的起始剂量通常为每次500mg,每日服用一次。但无论是普通片剂还是缓释片剂,500-1000mg均不能发挥最佳降糖疗效,而是2000mg。在起始治疗后,糖尿病患者应每周增加500mg,直至每日2000mg,才能发挥最佳降糖疗效。可能部分患者会问:如果在达到2000mg前,二甲双胍已经控制血糖达标,还需要继续增加剂量吗?当然需要。首先,单独使用二甲双胍不会诱发低血糖;其次,每日2000mg二甲双胍可维持血糖更长的达标时间。因此,糖尿病患者应尽早将二甲双胍增加至最佳降糖剂量。
从不良反应上来看,无论是普通片剂,还是肠溶片剂,均可能带来胃肠道不良反应。二甲双胍常见的胃肠道不良反应主要有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普通片剂由于在胃液中开始溶出,释放药物,对胃黏膜的损害较明显,因此普通片剂的胃肠道不良反应相对显著;肠溶片剂溶出、释放药物的部位除开胃部,还有肠道,且肠溶片剂释放药物的速度相对慢一些,因此不良反应相对轻微。但二甲双胍的不良反应多发生于用药的前十周,随着用药时间的延长,不良反应也逐渐减轻甚至消失。虽然二甲双胍缓释片剂的不良反应稍轻,但普通片剂通过小剂量给药,每日分2-3次服用,也可减轻不良反应发生率,增加糖尿病患者的耐受性。
综上,从降糖疗效上来看,同等剂量的二甲双胍普通片剂与缓释片剂,可达相同的降糖疗效;从不良反应上来看,二甲双胍缓释片胃肠道不良反应相对轻微,普通片剂通过小剂量给药、每日多次给药也可减轻胃肠道不良反应。
感谢大家的阅读!
若有不妥,敬请斧正!欢迎评论区咨询与交流!
注:文内容仅作为健康科普,不作为医疗建议或意见,不具备医疗指导条件。
二甲双胍和二甲双胍缓释片有区别吗?
我是小鋆医生,很高兴为您解答问题!
问题应该是二甲双胍普通片和缓释片的区别吧?
回答:二甲双胍有普通片、肠溶片、缓释片这几种剂型,普通片剂因成分在胃部释放,易引起胃部不适,建议餐后服用;肠溶片、肠溶胶囊在肠道吸收所以可以在餐前半小时服用、吸收好;缓释片也是在胃部释放,可在进食或餐后服用。
作用机制二甲双胍普通片和缓释片因属于同种药物,通过增加周围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增加脑、细胞、肠道等组织对葡萄糖的利用、抑制肝糖原异生,降低肝糖输出;抑制肠壁细胞摄取葡萄糖来减低血糖,所以从机制来讲两者没有区别。
适应证适用于单纯用饮食和运动不能良好控制血糖的2型糖尿病患者,因其能够改善血脂谱和适当减轻体重,尤其适用于肥胖糖尿病患者,能够降低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普通片和缓释片从适应证来讲两者没有区别。
服用方法普通片餐后服用,每日2-3次,缓释片可在进食或餐后服用,且禁止嚼碎口服,应整片吞服,每日一次。
作用时间普通片在进入胃部开始崩解,然后快速释放发挥药效,作用时间6小时左右,12小时90%被清除。缓释片因加入高科技技术达到缓控释,在胃部缓慢释放,可在24小时内平稳降糖。
不良反应普通片和缓释片的不良反应均为胃肠道反应,恶心、厌食、金属味、腹泻等等,但由于普通片快速崩解释放,起效快,胃肠道反应更大;缓释片相对平稳,胃肠道反应稍轻些,但大多数患者都可通过逐步增加剂量的方式最终适应胃肠道反应,肥胖患者也可从中受益,减轻体重。
价格普通片价格低廉,也是之所以成为2型糖尿病治疗的一线用药原因之一,缓释片因其缓释技术,故成本相对较高,在服用频率、不良反应上有着明显的优势,所以价格相比较普通片会贵一些。
我是坚持健康科普的小鋆医生,码字不易,如果能赞同我的观点,请帮忙点个关注、点个赞吧,谢谢!
二甲双胍和二甲双胍缓释片有区别吗?
我是医者良言,是一名住院医师,专为普及医学知识造福人类健康,若想了解更多,请关注我,有疑问可留言,必回应!二甲双胍和二甲双胍缓释片有区别吗?
说起二甲双胍估计没有多少人感觉陌生吧,特别是对于那些糖尿病患者,因为二甲双胍是治疗糖尿病的一线用药,如果没有什么禁忌症是首选二甲双胍来控制血糖的。今天我来分享一下二甲双胍的相关知识。
1.二甲双胍降血糖有什么优势吗?二甲双胍之所以能控制血糖主要是因为它可以抑制肝糖原的输出,可能大家对于肝糖原不太了解,其实它就相当于我们的储蓄罐,当我们需要钱的时候它自己给我们提供,而肝糖原扮演的就是这个角色。另外二甲双胍还可以提高外周组织对于胰岛素的敏感性,可以促进组织对于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
二甲双胍除了能降低血糖,它还有一定的降低血脂和抗血小板聚集的作用,而且它还可以减轻体重、抑制血管内皮的增殖,这一切都有利于减轻或者延缓糖尿病并发症的进展。
2.二甲双胍和二甲双胍缓释片有什么不同?如果我们在去买降糖药物的时候,发现药物外包装上只有二甲双胍而不带有缓释片,说明这是最普通的二甲双胍,这种制剂的一般都比较便宜。
普通二甲双胍和二甲双胍缓释片的区别在于,二甲双胍缓释片的表面有一层薄膜,它可以保证二甲双胍在胃内不被分解,从而保护了胃黏膜。说到这个可能大家还不是太理解,因为二甲双胍的主要的不良反应是胃肠道反应,有些人有胃病,长期服用二甲双胍容易出现腹胀、腹痛、恶心、呕吐等症状,而二甲双胍缓释片可以有效改善症状。
如果家里有条件的还是优先选择二甲双胍缓释片;如果没有钱也可以选择普通的二甲双胍,可以通过在饭后吃药也能降低胃肠道反应。
最后小结:二甲双胍缓释片和普通的二甲双胍相比,它的表面有一层薄膜,它能保护胃黏膜,比较适合于有胃病的患者。以上是我对该问题的解答,纯属手打,实属不易,若觉得写的还可以就赏个赞呗,如有疑问可在下方留言……二甲双胍和二甲双胍缓释片有区别吗?
二甲双胍是Ⅱ型糖尿病患者的一线首选和全程用药,在糖化血红蛋白相似的条件下,最佳有效剂量(2000mg/天)的降糖疗效优于其他口服降糖药,除了降糖作用外,二甲双胍还具有心血管保护作用,改善血脂,治疗多囊卵巢,抗肿瘤,减轻体重等作用,因此被业界誉为神药
二甲双胍的最小推荐剂量是一天500mg,最佳有效剂量为一天2000mg,成人普通片可用到的最大剂量是2550mg每天,缓释剂型最大推荐剂量为2000mg每天。
二甲双胍缓释片与普通片的区别在于
1胃肠道不良反应不同
目前二甲双胍剂型主要有普通片,肠溶片或胶囊,缓释片或胶囊,不同剂型的二甲双胍的主要区别在于给药后溶出方式不同,普通片在胃內崩解释放,肠溶片在在肠道内崩解释放,缓释片是通过特殊的制剂工艺延长的药物在胃中的滞留时间,促进药物在小肠上部以及中部的吸收,延长了药物的作用时间,相对于普通片,缓释制剂一天服用一次,增加了患者服药的依从性,一天一次给药还具有更好的胃肠道耐受性,因为普通片在胃內迅速崩解溶出,短时间内胃局部具有较高的药物浓度,因此普通片起效迅速,但作用短暂,胃肠道刺激性大,缓释制剂是通过特殊制剂工艺让药物有效成分在缓释系统内逐步释放出来,单位时间内胃肠道粘膜接触到的药物相对较少,粘膜局部药物浓度低,对胃粘膜的刺激性减小。从而减少了服用二甲双胍引起的恶心,呕吐,腹胀,口中金属味,消化不良等胃肠道副作用。
2用药目的不同
二甲双胍缓释片的与普通片一样,可以在餐后服用或随餐服用,一般在晚餐时服用,从500/天的剂量起始,逐步增加至2000mg/.天,二甲双胍普通片的达峰时间约为2小时,对控制餐后血糖相对较好,因此建议对于餐后血糖高的患者用餐时或餐后立即服用二甲双胍普通片控制餐后血糖,而缓释片的达峰时间约为7小时,对控制餐后血糖升高显然不适合,但对于控制空腹血糖,缓释片更有优势,晚餐时服用,可由于进食和夜间胃排空减慢,可延长药物在胃中的滞留时间,增加药物的吸收,更好的控制夜间以及白天的空腹血糖,因此二甲双胍缓释片一般是在晚餐时服用控制空腹血糖。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